【PConline資訊】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全息圖像處理技術,可用WiFi信號的微波輻射生成一個區域及區域內的人和物的3D圖像。WiFi信號就像是窺探用戶住所的一個窗口。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技術能生成建築物的掃描,並追蹤到室內的人,但它也能夠協助雪崩或地震後的人員搜救。
FriedenmannReinhard與PhilippHoll兩位博士在科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研究稱,光學全息圖需要精湛的雷射技術,而用WiFi發射器的微波輻射生成全息圖僅需要一個固定的天線和一個可移動的天線。
FriedemannReinhard博士是慕尼黑大學的埃米諾特研究小組沃爾特肖特基學院量子傳感器部門的主任,他說,「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以生成WiFi發射器周圍空間的3D圖像,就好像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微波輻射一樣。」
通過微波輻射生成圖像需要大帶寬的、有特殊用途的發射器。頻段為2.4GHz和5GHz的小帶寬典型家用WiFi發射器足以讓研究人員來使用全息數據處理技術,甚至藍牙和手機信號也行得通。這些設備的波長對應於幾釐米的空間解析度。
PhilippHoll說,「人們不再使用一個可移動的天線點對點地測量圖像,而是使用更多的天線來獲取像視頻一樣的圖像頻率。未來的WiFi頻率可能會達到60GHzIEEE802.11標準,這將使解析度精確到毫米。」
將微波全息圖當作光學圖像來處理這一想法有可能將微波圖像和相機圖像結合起來。從微波圖像中提取的額外信息能夠被嵌入到一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圖像中,用於追蹤與丟失物品相連的無線電標籤。但科學家們才剛剛開始研發這項技術。
儘管研究人員能預見到用於工業和營救方面的技術,但他們也知道,如果這項技術被不當利用,會侵犯到隱私安全。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