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娃在農村捅馬蜂窩,兄妹二人被蟄成「豬頭」,無知背後是危險

2020-12-03 三清心理感悟

孩子們可愛天真的一些舉動常常會讓大人們忍俊不禁。最近,有一對兄妹倆「火」了,不少網友都被兄妹倆的「糗事」逗樂了。

01城裡娃在農村捅馬蜂窩,兄妹二人雙雙被蟄成「豬頭」

不過,這樣可愛的代價卻有點「慘痛」。兄妹倆跟著父母回農村探親。生性活潑好動的兄妹倆從城市到了農村,自然對村裡的一草一木表示好奇。在家玩膩了,兩個人就打算出門尋找樂子,只不過,這下盯上的卻是樹上的大馬蜂窩。

兩個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拿著棍子捅了一下馬蜂窩。這下洶湧而至的馬蜂飛了出來,這場面才讓兩個孩子感到害怕。蜜蜂已經成群結隊飛過來落在肩膀上頭上。兩個人抱著頭跑回家去。家裡的父母親戚看到兩個被盯成「豬頭」的孩子,感到又好氣又好笑。

網友們看了兄妹倆人的「鄉村捅蜂窩奇遇記」紛紛表示,「這兩個孩子也太調皮了」不過高興之餘,也有生活經驗豐富的網友評論到:「雖然兩個孩子的行為很可愛,但是被馬蜂蟄了其實也是很危險的!家長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1.紅腫。被蜜蜂蟄了,最輕的後果是皮膚紅腫發熱,疼痛絕不亞於被開水燒傷;在眼部,頭部等皮膚較薄的位置疼痛可能會加劇;

2.過敏性休克。情況輕的會在一兩個星期內自然消腫,但是,有些被蜂蟄了就沒有這麼幸運,可能會引起過敏,在被蟄5-20分鐘內出現過敏性反應,全身瘙癢,甚至引發過敏性休克,造成喉頭水腫引發呼吸不暢,嚴重的會出現窒息。

這樣看來,被蜜蜂蟄到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就算只是紅腫反應,頂著幾個大包也十分影響「美貌」哇。所以,家長們還是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們對馬蜂窩敬而遠之比較好。

02遠離大自然的孩子有多遺憾

大自然有著神奇秀美的風景,當今的孩子們更多的是被鋼筋水泥「封鎖」在城市森林裡,沒有機會親身接觸大自然,只能從書本上了解大自然的奇山異水,這種對於自然知識的貧乏也會度對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1.對公共財產造成威脅。據新聞報導,美國曾經有一個15歲的「熊孩子」貪玩用火機點燃了俄勒岡州野外的樹木,造成了無法撲滅的熊熊大火,引發了火災。儘管是無心之舉,但是孩子一家還是被法院判處了超過2.3億人民幣的罰款。

因為對自然的不了解,也就缺少了敬畏之心,點燃樹木,燒毀森林,卻也被森林之火反噬,「熊孩子」也承擔了應該負有的法律責任。他的貪玩來自於無知,給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危害。

2.對自身生命安全造成隱患。3月27日,雲南兩名兒童因為貪玩下壩遊泳,不信溺水身亡。每年這樣的悲劇都會重複上演,孩子們只熟悉都會龍頭裡流出來的水,卻對江河湖海中的水一無所知,也自然沒有了解到漲潮的河流裡埋藏著多少危險,釀成了悲劇。

我們的孩子在課本上學到了加減乘除並取得了好成績,但是卻對身邊的大自然一無所知。我們的教育不管要提高孩子的課堂知識,更應該讓他們走進自然,學會與自然和睦相處。

03那麼,多多走進大自然對孩子的成長究竟有怎樣的幫助呢?

1.想像力更加豐富。《銀河補習班》裡有這樣一個片段:學習成績十分差的兒子寫不出作文,爸爸就帶著兒子出門躺在草地上欣賞風景尋找靈感,望著春日的美景,孩子自然而然地詠誦除了課堂上學也學不會的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這就啟發家長們,最好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在書本上,而是在大自然中。親近自然的孩子因為見得多了,想像力會更加豐富,看見山的巍峨就能想到水的俊秀;同樣,被家長指責想像力匱乏的孩子,也僅僅是因為從來沒有在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充電」,貧瘠的大腦自然不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2.身體更加強壯。陽光,新鮮空氣,美麗的風景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課堂上解脫的孩子們走進自然,在於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嬉戲打鬧,在草叢中蹦蹦跳跳以及吸收新鮮空氣的過程中身體也得到了鍛鍊與放鬆,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更加暢快。久之性格也更加開朗。

很多學習都在大自然中,家長不要忘記時常帶孩子們走出家門接觸自然。但是,孩子們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家長們的工作也越來越忙,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孩子兼顧學習與親近自然呢?

04讓孩子們親近自然的方法

1.在家種花草,飼養小動物。難以在外親近自然,可以在家為孩子打造一個小型「自然樂園」。家長們可以充分利用陽臺,種些花花草草或者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帶領孩子們親手種植一些簡單的蔬菜,比如發豆芽,種大蒜等,讓孩子參與到施肥,澆水的過程中去;

幫助孩子照顧一隻小動物,在寵物店為他挑選或者領養一隻小貓小狗,讓孩子們在照顧其他生命的同時,接近自然,感悟生命,學會與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和諧相處。

2. 走出戶外。美國野生動物協會提倡親子「走出戶外」運動,建議了幾種方式幫助孩子們與大自然進行接觸,家長們或許可以從這些方法中受到啟發:

公園裡近距離觀察昆蟲,利用樹葉建立自己的秘密城堡;在花叢裡玩泥巴或是在沙坑中玩沙子;在沙灘上撿貝殼;露營活動,野外騎行,戶外野炊;野外攝影。利用這幾種方法,充分利用小區設施,或者乾脆帶領孩子們走出去來一場與大自然的擁抱。

3.觀看自然紀錄片,閱讀自然書籍。當孩子們迫於學習壓力實在無法抽空去戶外踏青時,家長們可以在家利用電影與書籍對孩子進行自然教育。關於自然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北極大冒險》等等。關於自然的紀錄片就更加豐富,從前的《動物世界》再到新出的《藍色星球》,不僅適合家長孩子一起觀看,更有利於增加孩子們的知識。

涉及到自然的書籍也有很多,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關於生命自然的立體書,和枯燥的平面書不同的是,這種立體書展現自然的方式更加高級,孩子們打開就是一幅幅立體的自然圖景。讓孩子們在家也能體會到自然的樂趣。

看完以上,你認為還有哪些方法能夠讓孩子們接近大自然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捅掉馬蜂窩,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不被馬蜂蟄呢?
    在農村裡捅馬蜂窩以後,應該如果保護自己?說起馬蜂窩,很多人的兒時滿滿的回憶,小時候淘氣、比較皮的孩子,幾乎都和馬蜂窩幹過架,當然也沒少挨蟄,馬蜂雖然很愛蟄人,但大多時候不去招惹馬蜂,馬蜂一般也是不蟄的,招惹方式莫過於捅馬蜂窩,這時候的馬蜂會炸了窩,全體出擊,去尋找、報復破壞蜂窩的破壞者,這時候的馬蜂是集體行動,一窩蜂的去攻擊,少則被蟄幾個包,嚴重的要趕緊就醫。
  • 僅20天合肥消防接到500起捅馬蜂窩警情!怎樣防止被馬蜂蟄?被蟄了...
    一個馬蜂窩,時不時困擾著群眾和消防隊,成為多年來橫亙在雙方之間的一個痛點。  8月21日下午,記者從合肥119指揮中心獲悉,今年7月,合肥市總接警量為1688起,其中捅蜂窩就高達1191起,佔總接警量的70.5%,平均每天高達近40起,最多的時候一天出動100多次捅蜂窩。8月1日至8月20日,共接到群眾關於處理馬蜂窩的報警500起,且數字還在持續上升中。
  • 兩兄弟摘馬蜂窩泡酒 路過少女被蟄身亡
    不要亂捅馬蜂窩!重慶武隆人馬文、馬華兄弟沒有想到,他們原本是想摘蜂巢泡酒,卻使得一位花季少女為此殞命。少女在路過捅馬蜂窩地點附近時,被馬蜂蜇咬,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後,少女的父母將馬文、馬華等相關人員告上法庭,要求索賠。武隆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捅馬蜂窩者承擔7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死者親屬58萬餘元。
  • 兩兄弟為父治病摘馬蜂窩泡酒 路過少女被蟄身亡
    不要亂捅馬蜂窩!少女在路過捅馬蜂窩地點附近時,被馬蜂蜇咬,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後,少女的父母將馬文、馬華等相關人員告上法庭,要求索賠。武隆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捅馬蜂窩者承擔7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死者親屬58萬餘元。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近日,市三中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倆熊孩子掏「鳥窩」,卻被馬蜂蟄成「豬頭」,網友:笑出六塊腹肌
    寶媽小娟見兩個孩子玩得高興,這附近也沒什麼危險的地方,也就隨這兩孩子去了,交待他們別跑太遠,自己便去拍照了。但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個疏忽,兩個孩子就闖禍了。原來,兩個孩子在一顆樹下玩耍時發現樹杈中藏了一個「鳥窩」,哥哥頓時來了興致,教唆著妹妹一起來掏「鳥窩」。
  • 農村屋簷下常見的小蟲子,猛獸見了掉頭走,卻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在農村野外的山林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野味。從滿山跑的野兔,到遍地長的野菜。這些在過去農村沒有充足食物的情況,都是人們填飽肚皮的食物,也是現在不少戶外生存達人的食物。就像國外比較熱門的戶外節目的貝爺一樣,在野外對各種野生動植物下手。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水裡遊的,都是貝爺的食譜上的菜。野外生存能力之比原始部落的野人。
  • 兩男子貪吃蜂蛹惹怒馬蜂,兩人被蟄了近百個包
    結果蜂蛹是吃上了,但兩人加起來被蟄了近百個包,同事一天後去世,石先生還躺在ICU搶救,至今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石先生在ICU接受治療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王小勇主任醫師說,每年夏天醫院都會接診到2、3例馬蜂蜇傷的重症患者,但因為貪食蜂蛹被馬蜂攻擊的,他們也是頭一回碰到。
  • 摘除馬蜂窩到底是誰的活?
    我家窗戶上有個馬蜂窩,你們快來把它捅掉吧!」進入夏季以來,消防官兵們頻繁接到市民要求處理馬蜂窩的電話。整日忙於摘馬蜂窩,已經影響到消防官兵的正常執勤了。 摘除馬蜂窩到底是誰的活呢?消防蜀黍有話說。 問:請問摘除馬蜂窩屬於消防的職責範圍嗎? 答:消防部隊搶險救援的範圍是有界定的,主要是按照國家規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
  • 嶽西縣消防救援大隊54秒摘除馬蜂窩
    天悅灣體育館大門右側的馬蜂窩嶽西網訊(10月9日晚,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位於天悅灣體育館大門右側有一個如鬥大的馬蜂窩。接警後嶽西縣消防救援大隊迅速出警,經現場勘察,天悅灣體育館人流密度大且館內正在開展相關活動,蜂窩又距離出入口較近,用水槍清除危險性較高,只能人工摘除。
  • 在果園子裡碰見一個馬蜂窩,蜂蛹還不少,夠一盤菜了
    在果園子裡碰見一個馬蜂窩,為了以後不被它們蟄住,把馬蜂窩給捅了,發現還有不少蜂蛹,夠一盤菜了馬蜂窩
  • 上班路上頭頂突然飛來一群馬蜂,57歲女子被蟄到多臟器衰竭
    自己好好在路上走著,頭頂突然飛下來一群馬蜂,在她腦袋上一通亂蟄後,致使她多臟器衰竭,醫生一度還下了病危通知。視覺中國供圖「太危險了,連醫生都說我是撿回了一命。」10月16日,錢報記者在浙江省中醫院血透中心見到鄭女士時,她的臉和手仍有些浮腫,身體也還比較虛弱,但已經能正常交流。回想起這十來天的經歷,仍然心有餘悸。
  • 男子開車捅蜂窩被蟄40多下 身體頭部被蟄紅腫
    男子開車捅蜂窩被蟄40多下 身體頭部被蟄紅腫 2020-10-23 15:07:20  來源:中國網
  • 民間義工隊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 捅馬蜂窩他們是專業的
    而在舟山,有那麼一群義工,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窩。  在舟山,它是常見的不速之客  去年9月,舟山富翅島上一名72歲的大伯上山砍毛竹,被馬蜂蜇咬了七八口,回到家裡毒性發作,當場休克倒地。120趕到時,老人已不治身亡。前不久,死者女兒又打電話向119求助,稱獨居的母親在家裡發現了馬蜂窩。
  • 什麼時候不喜歡蟄人?
    蜜蜂尾部有蟄針,尾部裡面有毒液,一旦蟄了人以後會出現鑽心的疼,並且伴有紅腫的現象發生。因此在農村有一句說法,有事無事千萬別去戳馬蜂窩,一旦出了馬蜂窩就有被挨蟄的風險,戳蜜蜂窩後果也是如此。寓意一個人要沒事的時候不要去招惹一些沒必要的麻煩,一旦招惹了麻煩,就會被麻煩纏身。蜜蜂什麼時候蟄人呢?
  • 打死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被群蜂活活蟄死
    一工人安裝維修高壓電線時「滅」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馬蜂窩不能輕易去捅,馬蜂也不能隨便惹。昨天,在深圳梅林施工安裝高壓電線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打死了一隻馬蜂,結果遭到數百隻馬蜂報復性群起進攻。
  • 老外把螞蟻引進馬蜂窩,馬蜂徹底淪陷,網友:好一個借刀殺人
    馬蜂窩想必大家看到都是避之不及的,被它蟄一下是非常的疼。但如果馬蜂們將窩搭在自己家門外,那是不能不去理。那該如何去處理呢?這不,就有一老外把螞蟻引進馬蜂窩,馬蜂徹底淪陷,網友:好一個借刀殺人!自己拿棍子去捅馬蜂窩,肯定是會受傷的,所以這老外是突發奇想用螞蟻去搗亂馬蜂窩,看能不能趕走它們。說做就做,只見他先是找來了一根繩子把螞蟻窩和馬蜂窩相連接。
  • 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海島舟山上的捅蜂窩的故事。馬蜂窩海島居民和馬蜂的恩怨情仇去年9月,舟山富翅島上一名72歲的大伯上山砍毛竹,被馬蜂蜇咬了七八口,回到家裡毒性發作,當場休克倒地。浙江海洋大學發現的最大的一個馬蜂窩,長達1米。在海洋大學,4小時滅了7窩馬蜂浙江海洋大學位於舟山長峙島上,一個暑假過去,校園裡多了很多馬蜂窩,威脅師生的安全。
  • 在你們的家鄉農村都有什麼有毒的昆蟲
    農村常見的有毒昆蟲有很多種,棒奔霸這是平原地帶,有毒的昆蟲說實話,還真的不是很多,雖然不是很多,但也要做好防範措施,被這些有毒的小蟲子叮咬後,也是相當難受的,不但會疼痛難忍,有時候還會感染,對身體造成很大危害,一定要做好防範意識。
  • 夏季在農村,有3種蟲子讓人躲之不及,尤其第3種,是很多人的噩夢
    摘要:夏季在農村,有3種蟲子讓人躲之不及,尤其第3種,是很多人的噩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八月份了,這個時候學生們放暑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南方,有些種植兩季水稻的,這時候正在忙著搶收早稻,然後還要耙田、施肥,及時搶著插秧種植晚稻。
  • IPO之路上,是誰捅了馬蜂窩?
    不久前,馬蜂窩因為比例高達40%的裁員傳言,成了脈脈上最熱鬧的公司。這並不是馬蜂窩第一次被曝出裁員消息,2019年4月,馬蜂窩已經有過一次佔比10%的人員優化。此前,馬蜂窩一直話題不斷,酒店預訂烏龍事件、數據造假、世界盃洗腦廣告等風波接連出現。儘管如此,馬蜂窩依舊在2019年5月獲得了騰訊領投的2.5億美元融資,並喊出了未來一至兩年IPO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