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新世界數學獎」在臺灣頒獎—新聞—科學網

2020-11-22 科學網

 

7月14日晚,第三屆「新世界數學獎」頒獎典禮在臺北市圓滿舉行。共有來自全球的27名年輕華裔數學論文作者獲獎。

 

來自清華大學的顧煒晨和張鳴一獲得本科金獎,巴黎第十一大學的吳昊和香港中文大學的羅天文獲得碩士金獎,7位同學獲得博士金獎:巴黎第七大學的單芃、哈佛大學的李思、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梁湘玉、香港中文大學的劉紹昌、普林斯頓大學的王之任、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吳涵和哈佛大學的Yu-Shen Lin。此外,還評出了博士銀獎9名,銅獎2名;碩士銀獎4名和本科銀獎1名。

 

在200多名國際數學界嘉賓見證下,獲獎的全球年輕華人數學人才出席頒獎大會並接受表彰。

 

本屆「新世界數學獎」頒獎典禮由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辦,臺灣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協辦,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和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全力支持。國際著名數學大師、新世界數學獎發起人、新世界數學獎綜合評審委員會主席、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劍橋大學數學系教授John H. Coates,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教授Bj?rn Engquist,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orian Goldfeld,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姚鴻澤擔任了此次新世界數學獎綜合評審委員會。臺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暨臺灣「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主席」鄭志剛等出席頒獎典禮。

 

「新世界數學獎」綜合評審委員會主席丘成桐教授表示,中國的數學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新世界數學獎」經過三屆的評選,在不同的數學領域已湧現了一批成果顯著的傑出的年輕華人專才。他們或在世界著名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或已成為自己所在領域青年學者中的佼佼者。「看到他們在追求數學真理的探索中不斷前行,我感到無比欣慰。」丘成桐說。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臺灣「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主席」鄭志剛表示,新世界集團一直致力培育年青人,鼓勵他們擴闊視野、發揮所長。「新世界數學獎」自2007年創立以來,積極鼓勵和促進全球年輕華人數學人才的學術研究工作,促進海內外青年數學家的交流,希望藉以培育更多如丘成桐教授一樣傑出的數學家,為社會作出貢獻。

 

「新世界數學獎」是面向全球傑出華人數學學生的獎項,於2007年由新世界發展集團主席及執行董事鄭家純博士與丘成桐教授共同設立,並由新世界集團及臺灣「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捐資,旨在鼓勵華人學生鑽研數學,增進海內外青年數學家的交流。首屆及第二屆「新世界數學獎」頒獎典禮分別在杭州、北京舉行。「新世界數學獎」自設立以來,全球華裔數學學生踴躍參與,提交的論文水平相當高,課題涵蓋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概率統計、生物數學等。截至目前共有79名華裔學生獲得嘉許,他們均來自全球知名院校,如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北京清華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陸琦攝   科學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陸琦)8月6日-11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隆重召開,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和中關村地區。大會主席是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
  • 30位華人學子論文獲第三屆新世界數學獎
    由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辦的第三屆新世界數學獎12月17日揭曉。共有來自全球的30名年輕華裔的數學論文獲獎。
  • 2018年新世界數學獎全面啟動
    新世界數學獎(New World Mathematical Award,簡稱NWMA)由傑出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和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博士於2007年共同創立,旨在激勵全世界範圍內傑出華人數學學子追求數學真理,對年輕數學人才取得的成就予以認可,亦旨在獎掖後進,培養和發掘優秀的數學人才,助推中國數學科學的發展。
  •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獎揭曉(附獲獎名單)
    7月2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頒獎儀式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7月2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頒獎儀式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經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特邀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包括新華社上海分社《把開放創新的火點得更旺——「大科學時代」的上海作為》、人民日報《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展望一個更好的科學世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頂尖科學家公開課系列微視頻:《頂尖科學家公開課丨羅傑·科恩伯格:成長的故事》、解放日報《諾獎考題和跨界靈感》在內的30組新聞報導榮獲優秀新聞報導獎。
  • 馬英九頒獎又重獎五千萬,臺灣這獎為何成諾貝爾獎的「前哨獎」?
    巧合的是,4年前,這兩位科學家曾因同樣的學術貢獻而獲得臺灣首屆「唐獎」。臺媒因此備感興奮,認為「唐獎」是諾貝爾獎的「前哨獎」。臺灣「唐獎」評審委員會也在10月1日當天發出新聞稿,向兩位科學家表達「恭賀」之意。從2014年開始,兩年一度的「唐獎」至今才舉辦了三屆,緣何「押寶」押中了諾貝爾獎?「唐獎」又有什麼來頭呢?
  • 「第5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臺北...
    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席張陽德教授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第5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2013年臺北海峽兩岸內鏡微創醫學高峰會議」,於12月13日至16日在臺北舉行。「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榮譽主席」、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先生致賀本屆大會在臺灣隆重召開,並希望籍由此項盛事,強化醫療體系聯結,創新醫學科技研發,增進診治醫療效果,體現國際合作交流,共同為維護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心力。敬祝活動圓滿成功,諸位平安愉快。「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榮譽指導」、臺灣當局領導人吳敦義先生致賀此次盛會。
  •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資訊—科學網
    丘成桐教授、張亞平院士與個人全能金獎獲得者邱聰靈同學合影 丘成桐教授、張亞平院士、楊樂院士與獲得團體金獎中科大同學合影 北京時間 2014年8月3日晚,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舉行
  • 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行2019頒獎大會—新聞—科學網
    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行2019頒獎大會
  • 科學網—第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結果揭曉
    8月20日晚,第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北京大學範晨捷、葉立早、陳卓和清華大學王旭霏分獲四個單項金獎,北京大學張瑞祥和章博宇獲得個人全能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王傑、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等國內外科學家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
  • 諾獎出來了?別急,笑一個先—新聞—科學網
    該直播針對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邀請多位人氣科普達人開展了風趣而專業的解讀。 本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聲學獎、心理學獎、和平獎、物理學獎、經濟學獎、管理學獎、昆蟲學獎、醫學獎、醫學教育獎、材料科學獎共計10個獎項,獲獎科學家遍布全球六個大洲。本次直播選擇了其中最有特色的5個獎項進行了解讀。超過70萬人次參與了此次直播互動。
  • 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新聞—科學網
    7月10日,臺北市「中研院」物理研究所一層演講廳,「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李定國、臺灣清華大學教授彭宗平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等兩岸科學界「大咖」集聚一堂,共同揭曉了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獲獎名單。
  • 近日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2020年11月6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隆重開幕,會議首日1000餘位網友報名參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褚小立博士主持開幕式,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張彤秘書長致辭。  開幕式伊始,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消息,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30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包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等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在10月30日—11月1日,展開理性的交流、智慧的激蕩。
  • 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臺北頒獎
    人民網臺北7月8日電 (記者 吳亞明、鄭娜)8日,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頒獎典禮在臺北熱烈舉行,20本著作獲得各個類別的金籤獎、銀籤獎和佳作獎。作為海峽兩岸最重要的科學普及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由吳大猷學術基金會主辦,大陸的中國科學報社和臺灣的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協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在兩岸三地出版的科普著作中,遴選出優秀的圖書給予獎勵。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頒「華人菲爾茲獎」—新聞—科學網
    6月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 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
  • 臺灣青少年科學獎頒獎 研究肺癌、數學等領域獲獎
    臺灣青少年科學獎頒獎 研究肺癌、數學等領域獲獎 2013年02月03日 15:3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落幕
    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落幕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清華新聞網8月15日電 (記者 徐靜 通訊員 尚妤嬋)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在頒獎典禮上分别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陸汝鈐、李邦河、席南華,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著名數學家,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和參賽選手等約200人出席頒獎典禮。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青島籍女科學家李婧獲300萬元獎金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4日北京訊 今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全國9大領域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現場領獎,每人將獲得騰訊基金會300萬元獎金,並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該獎項「天文和地學領域」的獲獎者李婧為青島籍女科學家。
  • 第三屆萬維望遠鏡宇宙漫遊製作大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由中國天文學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發起,魯能集團冠名支持的「魯能杯」第三屆萬維望遠鏡(簡稱WWT)宇宙漫遊製作大賽頒獎典禮於6月11日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大賽頒出一二三等獎、優秀獎、網絡人氣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同時還有最佳創意獎、最佳腳本獎、最佳剪輯獎、最佳視效獎、最佳音效獎等專項獎項。  第三屆萬維望遠鏡(簡稱WWT)宇宙漫遊製作大賽去年10月31日啟動,作品主題圍繞天文學基礎知識、天文學最新科學成果、航空航天和太空探索、地球科學和綠色家園等,湧現出許多優秀作品。這些作品的創意編排豐富有趣,內容製作嚴謹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