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珍稀動物犰狳落戶南京 一妙招防止它們挖洞逃跑

2020-12-0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5月31日訊(記者徐昇)作為食蟻獸和樹懶的近親,犰狳(qiúyú)全身披著堅硬的鎧甲,遇到危險卻能迅速把自己蜷成球躲避敵人。近日,4隻犰狳遠渡重洋從南美洲來到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目前居住在澳洲動物區。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物種,三帶犰狳曾是巴西足球世界盃的吉祥物形象,此次來南京的則是它的「親戚」六帶犰狳。

紅山動物園技術員卜海俠介紹,犰狳又叫「鎧鼠」,它的體態和形狀看起來仿佛一隻身披鎧甲的老鼠,不過體長有40多釐米,比一般的老鼠大得多。犰狳身上的鎧甲是由許多小骨片組成,每個骨片上長著一層角質物,異常堅硬。看到身披盔甲的犰狳,很多遊客誤認為它們是穿山甲。「實際上犰狳和食蟻獸、樹懶才是親戚。」卜海俠說,穿山甲的鱗片是皮膚的異化物,而犰狳的甲板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骨頭,所以才如此堅硬。

在哺乳動物中,犰狳是具有最完善自然防禦能力的動物之一。它有兩項特別的「防身術」,一是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縮成一個球,二是極為高效率的打洞技巧。當危險逼近時,犰狳來得及就迅速鑽到地洞裡;或者將身體蜷縮成球狀,將自己保護起來,身體被四面八方的「鐵甲」包圍,敵害想咬它也無從下口。

上個月,四隻犰狳剛入住紅山動物園,經過一個月的隔離期,這幾天才正式與遊客見面。此次來南京的犰狳共4隻,3公1母,分別飼養在2個籠舍內。卜海俠說,犰狳對氣味很敏感,剛開始「神龍見首不見尾」,經常躲在洞穴裡,飼養員很難找到它們。等熟悉了飼養員的氣味後,它們才變得活躍起來。犰狳晝伏夜出,在野外喜歡吃甲蟲、白蟻、蝗蟲、鳥蛋、堅果等,以及腐爛的動物屍體。不過住在動物園的它們,夥食非常豐盛,有木瓜、葡萄、香蕉、雞蛋,還有麵包蟲。

犰狳最擅長的事就是打洞,為防止四隻犰狳「越獄」,動物園建造籠舍時特地在四面鋪上了水泥和鐵絲網,然後再回填上厚厚的土,供它們打洞玩耍。

相關焦點

  • 自帶「鎧甲」 南美六帶犰狳落戶南京
    原型就是巴西特有的「三帶犰狳」。小立耳,小鼠鼻,背著一個圓溜溜的「殼」,一不高興就把自己縮成一顆「完美的球」。現在,這種看上去奇特無比的生物,組團從南美洲遠道而來,落戶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啦。   一遇到危險情況,看似笨拙的它們立刻展開兩套方案:來得及就迅速鑽到地洞裡,來不及就一不做二不休,變身成一個「球」。
  • 「古代武士」犰狳:它的長相介於豬和穿山甲之間,逃跑速度驚人
    雖然字面上「無齒」,但是和食蟻獸不同,犰狳有一副簡單的圓形「牙齒」。這一目類已於最近被更名為異關節亞目。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它主要棲息在樹林、草原和沙漠地帶。動物學家根據它的鱗片環帶數目多少,把這個龐大的動物家族分成幾類:三絆犰狳、六絆犰狳、九絆犰狳。此外還有一種王犰狳(又稱大犰狳),其身長可達90釐米,尾長50釐米,簡直有半隻豬那麼大,屬犰狳中的老大。
  • 連子彈都無法穿透,犰狳的「鎧甲」究竟有多堅硬?
    前腳上十分有力的爪子十分擅長挖洞,後面的能力只適合行走。犰狳有一個獨門絕技,它的甲冑就如同金鐘罩、鐵布衫一樣。曾經有一位外國男子在野外打獵的時候,發現了這種動物,想著可以把它捕獲帶回家,於是就朝他開了一槍,但沒成想,子彈不僅沒能打穿它的鎧甲,還被堅硬的甲冑給彈飛了。
  • 如何將犰狳作為寵物?
    這些動物在飼養時面臨著挑戰,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空間並且在夜間活動。犰狳的行為和氣質犰狳不是馴養的寵物,如可愛的雪貂或幼犬。它們是野生動物,照顧起來可能很困難。它們通常在晚上活躍,需要大量空間漫遊,需要深厚的土壤來挖洞,還需要昆蟲來覓食。即使是剛出生時被人工飼養的溫馴犰狳,也會因其利爪而對您(或您的地板)造成一些損害。
  • 四隻"犰狳"今日亮相南京!
    老鼠一樣的頭部,長而豎直的耳朵,渾身的盔甲可以縮成一個球,這個模樣奇特的傢伙叫"犰狳"。最近,南京紅山動物園從南美洲引進四隻六帶犰狳。   犰狳是夜行動物,能在大白天亮相,真是給足記者的面子。聽說犰狳的打洞能力極強,憑藉堅硬的爪子,可以挖出方圓幾公裡的"地下宮殿"。到了南京後,這幾隻犰狳會不會打洞越獄呢?
  • 犰狳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看完實在喜歡不起來
    無論是我們熟知的,還是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它們就在那裡,不離不去。有的長得萌萌噠,還有的一看就不像個好動物,總之,是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特點。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犰狳這個神奇的物種。犰狳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首先,犰狳又叫鎧鼠,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
  • 犰狳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為什麼不能當寵物養?
    犰狳(qiu yu)是一種長相特別奇特的動物,有的人看它很醜,有的人看它卻很萌,也有一部分的人會把犰狳當成穿山甲,其實,這也難怪,因為犰狳和穿山甲身上都有堅硬的鱗片覆蓋,而且形態也有些相似。那麼犰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為什麼有人說犰狳不能當寵物養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犰狳。
  • 6000萬年存活至今,動物界中的「鎧甲勇士」,犰狳有多神奇?
    有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曾跟恐龍在同一個時代生活,但卻躲過了眾多災難,種族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它的動作笨拙,身上覆蓋著厚厚的骨板,看上去有點搞笑,但它是一種真正的活化石。這就是美洲的一種珍稀動物,名叫犰狳。犰狳的種類多達20種,這充分說明了它們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的物種。這其中有不到一公斤重,只有拳頭那麼大的倭犰狳,也有體重26公斤的巨型犰狳。犰狳的身體表面都覆蓋這一層骨質鱗片,這是進化賦予它們的防禦手段。在自然界中,犰狳的鱗片十分堅固,簡直就像「鎧甲勇士」一般,就算是美洲獅也感到十分牙疼。
  • 它的名字叫「犰狳」,偽裝逃跑本領強,「一逃,二堵,三偽裝」!
    有一種萌物圓圓滾滾,看上去就惹人愛,但是卻又無人敢惹~它的名字叫「犰狳」偽裝逃跑本領強「一逃,二堵,三偽裝」,可是這一跳,正好就撞到了車,會被撞得頭暈眼花,最後再把後車壓死,這樣的致死率對於犰狳來說是非常高的。
  • 自帶盔甲的全能運動員——九帶犰狳
    說到帶有甲殼的生物,一般會想到烏龜、穿山甲等動物,然而還存在一種於穿山甲相似的動物,叫做犰狳,雖然穿山甲和犰狳同樣是哺乳動物而且外形相似,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首先穿山甲是一種鱗甲目下的物種,而犰狳是帶甲目下的一種,而在地裡分布位置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穿山甲屬的動物一般分布在亞洲地區
  • 被巴西人當球踢的動物——Armadillo 犰狳
    它們的殼分三部分,前後兩部分有整塊不能伸縮的骨質鱗甲覆蓋,中段的鱗甲成帶狀,與肌肉連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縮。尾巴和腿上也有鱗片,鱗片之間還長著毛,腹部無鱗片只有毛。雖然犰狳科動物口中牙齒數量很多,但都很細小。犰狳科是異關節總目有甲目下的一科。有甲目內包括三科,但現存僅餘下犰狳科一科。
  • 山海經的犰狳是否存在?它不是我們所知的犰狳,而是非洲的土豬
    他們生活在美國的南部和非洲,在非洲,人們都叫他土豬,它覆蓋接合條帶或角質骨板,遇到危險時能蜷縮成圓球,以保護自己不受其他動物的攻擊,長著長長的爪子,喜歡挖洞,還有著尖尖的牙齒,他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小型的動物還有螞蟻了。大小不一,巨型犰狳長約120釐米,稀有的粉紅仙犰狳體長約12釐米。雖然它們生活在南美洲,但是我國的上古神話《山海經》就清楚就記載了這種動物。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犰狳雖然個子小,但身穿盔甲有鋒利的爪子,還攜帶麻風桿菌
    這個是世界本來就是很神奇的,所以很多的動物大家也是沒有看到過都很正常。一位男子在路上就遇到 了一個不明物體,本來以為是一個球,正準備一腳踢開的時候,這個物體既然動了,著實讓人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個動物啊,但是這長相也十分的奇怪,男子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動物,還是遠離它,小心點為好。
  • 南非有一種奇特的蜥蜴,背部有盔甲,逃跑方式卻像犰狳!
    在動物世界中,蜥蜴和蛇一樣,都是非常有名的冷血爬行動物,蜥蜴的種類非常繁多,在地球上已知的大約有3000種左右,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所以也有很多外形奇特的蜥蜴,令人們不敢相信它們就是蜥蜴,其中在南非就有一種背部有盔甲的奇特蜥蜴,外形不像蜥蜴的蜥蜴——南非犰狳蜥
  • 犰狳還是穿山甲?
    有人問有一種長的特別像穿山甲的動物到底叫什麼名字?什麼?居然還問穿山甲長什麼樣?這不是疫情期間火過一陣的動物。它長這樣很明顯了,犰狳的甲是分開的,穿山甲的甲是連在一起的,簡單說,犰狳穿的是板甲,像是攤開的麻將牌,甲片之間沒有重疊,但卻有縫隙。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二月份:紫金山黃馬湖  觀數百對鴛鴦秀恩愛   在南京紫金山東邊一湖面上,在這一時間就出現一群群的野生鴛鴦,數量有數百對,它們在這裡覓食嬉戲,梳理羽毛,成雙成對,如膠似漆。鴛鴦,屬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數百年來,鴛鴦一直是夫妻和睦相處、相親相愛的美好象徵,也是中國民間傳誦堅貞不移的愛情化身。   三月份:六合龍袍  觀珍稀鳥類鳳頭鷉  每年的三月份,在南京六合龍袍的一處湖面上,當地居民發現多隻水鳥以前並未見過,也叫不出名字。
  • 犰狳是什麼動物?為什麼說犰狳不能做寵物?
    犰狳是貧齒目犰狳科動物的統稱,是中南美洲的特產物種(瀕危),也是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吉祥物(扯遠了)。犰狳科有9屬21種(其中1屬1種已滅絕),不同種的體型差異很大,最大可以達到1.5米以上,而最小的全長也就十多釐米。犰狳有兩項特別的技能,一是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縮成一個球(部分種),二是極為高效率的打洞技巧。
  • 都不是,其實我是倭犰狳,兼論犰狳的兩三事
    ,它也不介意嘗一嘗。雖然個子小,但倭犰狳是挖洞的高手,它有一對非常好用的挖土工具:長度相當於身長三分之一的大爪子。所以人們想要一睹它的尊容比較困難。倭犰狳一般獨來獨往,繁殖期會實行短時間的一夫多妻制,雌犰狳每胎只產一仔。它們的壽命一般是五年。倭犰狳很早就被列入了瀕危物種名錄,但一直因為數據不足無法確定瀕危等級。由於阿根廷畜牧業非常發達,牛羊的踐踏導致草原的土壤變硬,倭犰狳挖洞變得很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