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不能像壁虎一樣斷肢再生?科學家從肺魚的基因中找到線索

2020-12-07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大多數脊椎動物來說,當它們失去其中一個肢體後,是不可能再重新長出一個完好的肢體的。但自然界中也存在少數幸運的物種,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壁虎,還有蠑螈和蝌蚪,它們都有能力完全再生複雜的身體部位。

了解這些脊椎動物斷肢再生的分子機制,可能是開發新型再生醫學的關鍵,使科學家們有可能找到治癒人類損傷的脊柱和其他嚴重受損組織的方法。

最近,來自芝加哥大學和聯邦大學帕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首次探索了西非肺魚尾巴的這種再生能力,並發現這個過程與蠑螈的尾巴再生有許多相同的特徵。研究結果表明,肺魚的這種再生能力,也可能存在於它們和蠑螈的共同祖先身上,這為更好地理解肢體再生機制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

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如果肺魚和蠑螈的共同祖先有再生能力,而由這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其他動物,它們的再生能力為何會丟失了?更進一步來思考,人類和肺魚也有共同祖先,這個共同祖先是否也有再生能力?如果有,在人類這一進化分支上,為什麼會丟失了再生能力?

在完成進化生物學的博士後研究後,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伊戈爾·施耐德博士(Igor Schneider, Ph.D.)接受了巴西貝倫的一個教師職位,在那裡他專注於探究亞馬遜雨林的多樣性。他開始對探索新動物模型的進化特徵感興趣,並最終將注意力集中在再生生物學上。他開始探索肺魚的再生機制,首先是在南美物種中,然後是在西非肺魚。

「當我們談論蠑螈如何重新長出失去的尾巴時,我們談論的是各種組織的再生,」施耐德博士說,脊椎,脊髓,肌肉,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結構。哺乳動物、鳥類和大多數爬行動物不能再生出那樣的組織,但蠑螈可以。我們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一些生物學知識,但我們不太了解它是如何進化的,或者何時進化的。我們的祖先有能力再生失去的肢體嗎?我們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這種能力,還是蠑螈在後來獲得了這種能力?

回答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是確定人類和蠑螈的共同祖先中是否存在這種特徵。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採用了系統發育的方法,尋找其他具有類似再生特性的親屬。而肺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是「我們人類最親近的魚類表親,」施耐德說,它們可以再生尾巴。這讓我們可以探索這種再生能力是否也可能存在於我們共同的祖先身上,而無需深入到我們的系統進化樹中。

肺魚是一種理想的模式,原因不止一個。「通過這種動物,我們可以更容易研究這個問題,而且在實驗室裡也很容易管理,」內爾舒賓博士說,他是內爾·R·本斯利傑出的組織生物學和解剖學服務教授。肺魚與人類的關係比斑馬魚等其他具有再生能力的普通物種更為密切。例如,肺魚的鰭上有一個肱骨,就像我們上臂的骨頭一樣。他們的肺和我們的差不多。有一系列特徵表明,這些動物比斑馬魚與我們的關係更為密切。

美西鈍口螈

研究人員最初面臨的挑戰是從頭開始把肺魚建立為一個模型,學習如何在實驗室環境中研究這種魚,取樣組織並獲得DNA測序數據,以更清楚地了解這種動物的遺傳學,並在一個全新的物種中測試新的抗體和技術。

他們發現西非肺魚不僅能夠完全再生失去的尾巴,而且這種再生利用了與兩棲動物肢體再生相似的分子機制。這包括一個重要的信號分子,Shh,它在胚胎發育期間大腦和身體的生長和組織中起著關鍵作用。這為這種類型的再生存在於這些物種和人類的共同祖先中的假說提供了支持。

但也許比再生過程中的相似之處更有趣的是它們之間的差異。」「我發現特別有趣的是肺魚特有的尾巴再生的一些方面,」施耐德說這些動物以擁有40倍於人類的巨大基因組而聞名,因為它們的基因組中含有大量像病毒一樣衍生的DNA元素,稱為跳躍基因

在再生過程中,有些基因會啟動,但我們不知道是因為它們與這個過程中的其他關鍵基因很接近,還是因為這些基因積極參與再生。在兩棲動物的再生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這樣的現象,因此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些跳躍基因是否在再生過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研究人員說,這種新的動物模型除了能提供關於這種特性的進化起源的見解外,還將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再生醫學領域。施耐德說:「通常情況下,當你有有限的模型時,你會試圖很好地理解一個給定物種的過程,然後將你所學到的東西外推到其他物種身上。」但是你可能會遇到一些你正在研究的物種所特有的東西,這些東西並不總是適用於其他動物。以比較的方式理解再生等現象,觀察其他生物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再生的一般主題。

進一步闡明肺魚和其他物種肢體再生的進化,以及它們的潛在機制,可能會發現治療嚴重創傷、脊髓損傷和截肢的新方法。「最終,我們試圖了解這些物種用來進行再生過程的祖先工具箱,」內爾舒賓博士,這將有助於我們弄清楚我們作為人類在遺傳和細胞水平上丟失了哪些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重建哪些部分?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能像壁虎那樣,可以「斷肢再生」
    在實際生活中,人,包括其他一些高級哺乳動物的個體在其一生中並不能單獨進化。這是為什麼?蠑螈的再生原理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另一方面來理解。人為何不能像壁虎或蠑螈那樣,在斷了手腳或尾巴後能很快就長出手腳或尾巴來?如果蠑螈一條腿被砍斷了,在24小時內,它的腿斷面上就會生長出一層幹細胞。
  • 另人類夢寐以求的斷肢再生功能,卻在動物界很常見
    很多動物在歷代的進化中具備了「絕技」,可以在遇到危險時,瞬間割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掩護自己逃生;而用不了多久,它的肢體又能長出來。具有斷肢再生功能的動物中,最著名的要數壁虎了。當它遇到強敵或被敵人咬住時,往往一番掙扎後,就自動把尾巴丟掉。而那條離開身體的尾巴還在不停的抖動著,敵人往往被迷惑,去追逐那條沒有生命的尾巴。壁虎自己趁著這個機會逃之夭夭。過不了多久壁虎又能長出一條新尾巴。
  • 蠑螈的斷肢再生之謎
    然而事實上,蜥蜴的「斷尾再生」與真正的斷肢再生有著本質的不同。「再生」的斷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鱗片的排列和構造也與原尾不同,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再生」。在陸生脊椎動物中,真正有斷肢再生能力的,應該是屬於兩棲動物的蠑螈。 事實上,斷肢再生在動物界絕不罕見,很多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像海星、海綿、蜘蛛和螃蟹等動物都有這個能力。
  • 壁虎尾巴能再生,螃蟹斷肢能再生,人類為啥不行?科學家:知足吧
    自然界有許多神奇的動物,有些動物擁有的再生能力,讓許多人羨慕不已。人類要是缺胳膊少腿,那就要殘疾一輩子,但有些動物卻還能再長出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以我們最熟悉的壁虎為例。壁虎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尾巴就會自動斷掉,讓獵物被這條尾巴吸引,壁虎再趁機逃生。
  • 渦蟲切成279段能再生,並且記憶共享,人類斷肢重生的終極目標
    來源:磁石防禦塔導讀:蚯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生活在土壤中,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種小動物。因此蚯蚓也被我們打上了很多標籤:益蟲、魚餌、能再生等等。其中最神奇莫過於蚯蚓的再生能力了,大部分蚯蚓能分成好幾段而不死。
  •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2015-11-26 11:24:1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對於斷肢再生和再生醫學的相關研究有重要意義  廣州日報訊 (記者阮元元 通訊員劉旭林、王藹珠)記者昨日獲悉,南通大學、華大基因、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聯合完成了壁虎(Gekko japonicus)基因組測序,為了解壁虎的適應性進化和生物特性提供基礎。
  • 壁虎斷尾後為何還能再生?科學家欲破解秘密,人類或能實現半永生
    這是因為人類受傷後,人體的各處免疫系統和細胞雖然擁有止血和抑制細菌的功能,但卻沒有修補的功能,人類不能像壁虎之類的生物那樣,在失去了器官亦或是手腳之後還能再長出新的。那麼,為什麼壁虎等生物卻擁有這般神奇的能力呢?科學家深入研究,最終揭開了壁虎的秘密。
  • 我們能像鯊魚一樣牙齒再生嗎?啟動再生基因
    近日,科學家發現人類體內也具有相同的控制牙齒再生的基因。如果能夠重新啟動這些基因,我們或許有朝一日能像鯊魚一樣更換自己的牙齒。  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近期發現,人類的牙齒有可能像鯊魚的牙齒一樣具有再生能力,因為在我們體內還保留著同樣的再生基因。  在鯊魚一生中,它們的牙齒可以反覆再生,而人類只具有一次再生牙齒的能力。近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人類體內也具有與鯊魚相同的控制牙齒再生的基因。
  • 你不知道的肢體再生能力
    與文明的人類社會相比,動物世界的競爭是殘忍而血腥的。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動物們不得不學會各種自保方法。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像壁虎一樣的斷肢自救的自保方法。它們有著我們人類無法想像的再生功能。動物世界中的肢體再生之王當屬海綿。
  • 牙齒再生不是夢,人類能像鯊魚一樣牙齒再生?
    鯊魚(圖中為大白鯊)在一生中能不斷再生牙齒。近日,科學家發現人類體內也具有相同的控制牙齒再生的基因。如果能夠重新啟動這些基因,我們或許有朝一日能像鯊魚一樣更換自己的牙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近期發現,人類的牙齒有可能像鯊魚的牙齒一樣具有再生能力,因為在我們體內還保留著同樣的再生基因。  在鯊魚一生中,它們的牙齒可以反覆再生,而人類只具有一次再生牙齒的能力。近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人類體內也具有與鯊魚相同的控制牙齒再生的基因。
  • 像壁虎一樣,短吻鱷幼崽的尾巴也可以重生!一種新的再生能力
    像壁虎和石龍子這樣的小型爬行動物以這種非凡的能力而聞名,它們可以犧牲自己的尾巴,然後迅速地重新長出尾巴。但現在,讓科學家們驚訝的是,體型龐大得多的短吻鱷也能再生,但僅限於在它們年幼的時候。 科學家們發現,美洲短吻鱷(密西西比河短吻鱷)的幼崽可以重新長出其身體長度的18%。這大約是23釐米或9英寸長。
  • 人類能像壁虎一樣在牆上行走自如嗎?
    在電影《諜中諜4》中,阿湯哥曾戴著一雙「壁虎手套」,順著玻璃牆,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當然,這只是電影的一個橋段,壁虎手套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但在自然界中,壁虎爬牆的本事,卻真的讓人類垂涎三尺。無論是粗糙的樹幹,還是光滑的玻璃,壁虎都能行走如飛。
  • 斷肢再生是蜥蜴絕技?眾爬寵:我們都會. | 肆養周報
    蜥蜴的再生尾沒有骨骼,而是由一跟中空的軟骨代替。雖然肌肉還是重新會張回來包裹軟骨,不過由於神經組織不會重生,蜥蜴的再生尾恐怕是不受控制,只能像假肢一樣拖著。以著名的寵物蠑螈——六角恐龍(又是你?!)為例,六角恐龍除了能像蜥蜴一樣再生尾巴以外,它的四肢、眼睛、心臟、甚至部分大腦都可以再生!
  • 科學家調控真渦蟲頭部再生
    現在,三個團隊的研究人員不僅著重研究了這一局限性背後的生物學原因,還成功地通過操縱一個單獨的基因通路,恢復了這種蠕蟲的全部重生能力。 這種蠕蟲被稱為真渦蟲,通常約1釐米長,生活在像溪流和池塘等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巖石下面。為何一些真渦蟲可以很容易地再生出頭部而另一些卻不能,是一個長期使科學家感到疑惑的問題。「這真的是該領域中的一個經典難題。」
  • 肢體切斷可快速長出的動物,超強的再生能力,人類能否借鑑?
    肢體切斷可快速長出的動物,超強的再生能力,人類能否借鑑?「再生」一直是生物學家不斷研究的命題之一,在自然界中,一部分生物掌握著再生技能,像壁虎、蜥蜴的斷尾再生,它們在遇到危險時,會通過斷尾的方式逃脫,即使是被動切斷,斷肢也能快速生長而出,這種超強的再生能力,人類能否借鑑呢?
  • 在廁所遭蟑螂圍攻,中國學者轉而發起研究:發現斷肢再生奧秘
    美洲大蠊中苦味受體的大量擴張或許可以解釋這種雜食性的物種可以適應不同環境中變化的食物。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離子型穀氨酸受體在美洲大蠊中也發生了本質性的擴張,達到640個,而溼材白蟻的基因中僅發現了148個。此前,在果蠅研究中曾報導,離子型穀氨酸受體在和觸角的腔錐感受器相關的神經元中被表達,以此調節對揮發性化學線索和溫度的響應。
  • 從蜥蜴到幹細胞,人體組織再生,正在走出影視劇成為現實
    自1768年,義大利科學家拉扎羅發現兩棲動物具有斷肢再生能力以來,機體組織再生一直是科學界比較熱門的話題,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超能力」。眾所周知,受精卵具有全能性,人類是受精卵無數次分化而來,分化過程中細胞接受信號,發育成有功能、有特徵的細胞。發育完成後體細胞高度分化,全能性受到限制,而火蜥蜴斷肢後,傷口周邊細胞會轉變為類似於受精卵的細胞具有全能性,然後繼續分化出新的肢體。
  • 為什麼壁虎斷尾後還能夠再生?科學家:或可實現永生
    文/玉濁清為什麼壁虎斷尾後還能夠再生?科學家:或可實現永生在大自然中存在著各種特樣的生物,不過要說到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最多的那莫過於會吃蚊子的壁虎!想必我們在生活中都看到過這種東西,起初還比較害怕,但後來對壁虎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壁虎原來是一種有益的生物,還能夠幫我們驅趕蚊蟲。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壁虎的尾巴似乎有再生的能力,將其砍斷之後,還能夠不假時日長出新尾巴,就如同換了新肉一般,受傷的部位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壞損,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好奇,壁虎斷尾後為什麼能夠再生?這其中的奧秘又是什麼呢?
  • 為什麼壁虎斷尾後會再長?科學家:這蘊藏著人類永生的奧秘!
    我們知道,人類的脊椎骨是由一塊塊獨立的骨骼組成,骨骼之間有軟骨板連接。但是壁虎的尾椎中,每一塊單獨的尾椎中,有一個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構造是壁虎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單細胞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這枚受精卵就是一個幹細胞,它在逐漸發育的過程中,發育成了人體器官,皮膚組織,頭髮以及骨骼、肌肉。而壁虎尾巴橫隔處的細胞依然保留著幹細胞作用,可以繼續發育成尾巴,因此壁虎斷尾後還能繼續再生。研究發現,壁虎不僅尾巴可以再生,甚至連大腦也可能會再生。
  • 人也能像壁虎一樣斷肢重生? 浙江一群醫生有話說
    近日,錢報記者從浙江省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成立大會上得知,隨著相關研究的推進與技術的進步,像壁虎這種斷尾再生與章魚能斷臂重生的「超能力」可能會進入千家萬戶,或許只需吃幾顆藥來激活身體內的修復與再生能力就能實現。目前,浙江省已有一些專家在開展該領域的相關研究,且已將研究成果運用於臨床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