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調控真渦蟲頭部再生

2020-12-08 科學網


對於大多數扁形蟲來說,將它切成兩半,就會得到兩條扁形蟲。前面的一半將會長出一條新尾巴,後面的一半將會長出一個新頭——並且有著功能齊全的大腦。不過,一些種類的蠕蟲卻缺乏這種能力,至少在其需要重新長頭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三個團隊的研究人員不僅著重研究了這一局限性背後的生物學原因,還成功地通過操縱一個單獨的基因通路,恢復了這種蠕蟲的全部重生能力。

 

這種蠕蟲被稱為真渦蟲,通常約1釐米長,生活在像溪流和池塘等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巖石下面。為何一些真渦蟲可以很容易地再生出頭部而另一些卻不能,是一個長期使科學家感到疑惑的問題。「這真的是該領域中的一個經典難題。」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Phillip Newmark如是說。他希望可以研究出這一差異背後可能存在的分子機制,他將博士後James Sikes分派到該研究領域,以尋找Procotyla fluviatilis的標本,這是北美真渦蟲中唯一不能再生頭部的種類。

 

第一步是確定Procotyla fluviatilis頭部再生過程的哪一步出現了問題。Sikes和Newmark證實,這種蠕蟲在被切成兩半後,傷口能正常癒合,而且其尾部的細胞仍舊可以分裂。「看起來出問題的是決定『長出一顆頭』或『長出一條尾巴』的機制。」Newmark說。而這種選擇由Wnt信號通路所控制。如果一隻被切斷的蠕蟲開啟了Wnt信號通路,並產生大量β-連環蛋白,就會重新長出一條尾巴。但在實驗中,這種真渦蟲的斷裂尾部無論用哪種方式似乎都不能激活該基因開關。

 

Newmark稱,該發現「促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如果他和Sikes可以破壞Procotyla fluviatilis斷裂尾部的β-連環蛋白的數量,那他們也許可以誤導它重新長出頭部。讓他們驚訝的是,這確實發生了。通過擾亂負責產生β-連環蛋白的基因,他們可以恢復該真渦蟲重生出頭部的能力。「當我看到時,我簡直不敢相信。」Sikes承認,「基本上這逆轉了100年的進化。」

 

當他們在伊利諾伊進行真渦蟲實驗的同時,歐洲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對一種完全不同的真渦蟲種類——Dendrocoelum lacteum,進行操縱Wnt信號通路和恢復頭部再生能力的實驗。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科學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β-連環蛋白能阻止Phagocata kawakatsui——歐洲和北美真渦蟲的遠親——頭部再生。

 

「歐洲、美國和日本真渦蟲,這是人們可能找到的廣泛的地理樣本,而且3個實驗室都獨立地得到了相同的結論。」堪薩斯城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真渦蟲生物學家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如是說,他並沒有參與任何一項研究。

 

所有研究團隊的科學家都認同,研究的下一步是指出為何這種蠕蟲失去了頭部再生的能力。「由於『適者生存』,人們可能會認為,所有生物的再生能力都應得到保留。」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生物學家Jochen Rink說,他領導了歐洲的研究團隊。

 

Sikes表示,頭部能再生和不能再生的真渦蟲之間的生殖差異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當頭部可再生的真渦蟲被切成兩半時,其生殖器官融化並被吸收至自己身體裡。它也沒有了繼續產生卵子和精子的壓力,很可能有更多的能量來指導再生。另外,一旦其各部分重新成長完整,它們將會有很多機會來繁殖。

 

然而,不能再生頭部的真渦蟲一般一生只能繁殖一次。Sikes稱,即使它被切成兩半,「它也不想失去那一次的繁殖機會。」他推測,指導Procotyla fluviatilis等真渦蟲在被切斷後保留生殖器官的分子信號可能會干擾再生。

 

無論這些差異如何進化,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都支持這樣的觀點:再生並不是幾個物種獨自進化而來的,有可能是其他物種在進化過程中所遺失的功能。地球上所有生命類群的共同祖先可能有再生能力。Sikes稱,即使人類在特定情況下也會完成再生,例如2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再生出手指。因此,現在科學家可以恢復扁形蟲失去的再生能力,他們是否可能使人類等其他動物也「恢復」再生功能呢?「這是奇特的想法,但是3篇論文中的證據都有些支持這個想法。」Sánchez表示。

 

Sikes則更加謹慎:「人類會不會像真渦蟲一樣再生呢?永遠不會。」不過他還是表示,新研究顯示「即使一種動物不能夠再生,但其隱藏的能力是潛在的。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釋放出這種能力」。(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冬冬)

 

相關焦點

  • 奇特真渦蟲頭部可再生保留以前記憶(圖)
    塔夫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真渦蟲不僅能再生一個頭,這個新頭還擁有以前的記憶。 真渦蟲有兩個探測強光的眼點。這些眼點扮演了光感受器的角色,有助於真渦蟲遠離強光光源。
  • 科學家找到真渦蟲再生能力的關鍵細胞
    據外媒報導,《細胞》(Cell)昨日發文稱科學家確定了主導真渦蟲再生能力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Nb2細胞。真渦蟲個頭不大,但名號不小,因為它們被切成好幾段後,每段又能長成一隻完整的新蟲。這種再生能力令其他多數動物望塵莫及。現在,研究人員準確的找到了啟動真渦蟲再生過程的關鍵蛋白質。
  • 三角渦蟲切斷身體在太空再生形成兩個頭部
    一條被切斷身體的三角渦蟲放置在國際空間站,竟然長出兩個頭部,這是非常罕見的例子。然而令他們更加吃驚的是,當研究人員切下這條太空渦蟲的兩個頭部,沒有頭部的中段身體不久又再生出兩個頭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將三角渦蟲(Dugesia japonica)發送至國際空間站,在5個星期裡觀察研究了微重力環境對三角渦蟲結構和行為的影響,尤其是它們能夠重生身體缺失部分。  三角渦蟲通常是被切除頭部或者切斷部分身體,更令人驚奇的是,一個被切斷身體的三角渦蟲能夠再生形成兩個頭部。
  • 科學家成功地對真渦蟲物種進行了「換頭術」
    科學家成功地在一種真渦蟲身體上培育出其它物種的頭部和大腦組織,期間並未改變生物基因序列。。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塔夫斯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一支跨國科學家小組完成了一項特殊實驗,他們成功地在一種叫做Girardia dorotocephala的真渦蟲物種身體上培育生長出其它真渦蟲物種的頭部和大腦,期間並未改變物種基因序列。
  • 奇特扁形蟲再生能力非凡 相當於長生不老-扁形蟲,真渦蟲,再生,長生...
    科學家發現,永生的秘密或許就藏在扁形蟲身上。這些生活在湖泊和池塘的蠕蟲具有一次接一次再生的非凡能力,實際上相當於長生不老。如果將一條扁形蟲一刀兩斷,帶著頭的那一部分會再長出一條尾巴來,而帶著尾巴的那一部分會再長出一個頭來。如果把它切成20段,就變出20條蟲,而且每條都是第一條的完全複製。
  • 科學家找到真渦蟲再生能力的關鍵細胞!
    圖註:真渦蟲屬堪稱再生能力的大師,而科學家現在發現了決定這種再生能力的特定類型幹細胞。據外媒報導,《細胞》(Cell)昨日發文稱科學家確定了主導真蝸蟲再生能力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Nb2細胞。真渦蟲個頭不大,但名號不小,因為它們被切成好幾段後,每段又能長成一隻完整的新蟲。這種再生能力令其他多數動物望塵莫及。現在,研究人員準確的找到了啟動真蝸蟲再生過程的關鍵蛋白質。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發育生物學家裡卡多·扎亞斯(Ricardo Zayas)表示「這是該領域的重大突破。」
  • 渦蟲再生出不同物種的頭部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4日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研究人員通過再生實驗驚人地發現,在不改變基因組序列的前提下,神經科學界的寵兒——渦蟲在一切兩段後,除了再生出自身機體組織外,還可以暫時再生出不同種類渦蟲的頭部。
  • 科學家解開渦蟲再生之謎 人體器官再生有望實現
    渦蟲具有在被截斷後,身體部位再生的獨特能力,這些部位包括頭部和大腦
  • 切掉的眼睛還能再生?真渦蟲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然而,一些動物能夠對他們的神經系統進行功能再生【4】。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導向機制的缺失限制了神經元模式的再生。真渦蟲(亦或稱渦蟲)(planarian)是屬於渦蟲綱三腸目渦蟲科的一種。(圖片引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anarian)之前,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渦蟲具有在被截斷後,身體部位再生的獨特能力,這些部位包括頭部和大腦。它們含有成熟幹細胞,這些細胞經常分裂,變成身體缺失的所有類型的細胞【7】。
  • Cell:首次鑑定出再生完整真渦蟲的成體多能性幹細胞
    2018年6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人員捕捉到一種能夠再生整個有機體的細胞。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目睹了這種細胞奇蹟的影響,這使得諸如真渦蟲(planarian)之類的有機體能夠再生出切斷的頭部。
  • 太空迎來新客人 真渦蟲,葡萄蝸牛作客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生物醫學研究所專家稱,真渦蟲是扁形動物門渦蟲綱的典型動物,自身可以進行無性生殖。當成蟲生長到一定長度後就會斷裂成兩部分,斷裂後,蟲體前端即可匍行離去,並在一天之內長出新的尾巴;蟲體後端在蜷縮數日後則會長出新的頭和頸。真渦蟲頭部被切除後,其剩餘蟲體的任何片斷都能夠再生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其極強的再生能力引起了俄羅斯生物學家的關注。
  • 被切掉頭真渦蟲可再生長新頭 且保留以前記憶
    它們的新頭重新長出來時,這些蠕蟲依然能記住這些技能  【科技訊】7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般說來,只要生物體的頭掉的話是不可能再生的。然而科學家發現,真渦蟲不僅在頭被切掉後可以再生一個頭,而且這個再生的頭還含有和被砍掉的頭一樣的記憶。他們的發現可用作研究人類和其他動物可能恢復記憶原因的起點。
  • 渦蟲被切百段也能超強再生
    原標題:渦蟲被切百段也能超強再生  環球短訊  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藍建中)一種名叫「渦蟲」的扁形蟲即使被切成百段,一兩周後每段都會再生出完整的渦蟲。渦蟲這種超強再生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目光。此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對渦蟲的再生能力有關鍵調節作用的蛋白質,而日本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
  • 日本研究:渦蟲被切斷後有趣的再生
    新華網東京7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一種名叫「渦蟲」的扁形蟲即使被切成百段,一兩周後每段都會再生出完整的渦蟲。渦蟲這種超強再生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目光。此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對渦蟲的再生能力有關鍵調節作用的蛋白質,而日本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德國研究人員曾發現,渦蟲再生的奧秘在於其體內有一種散布全身的全能幹細胞。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也許將幫助人類實現肢體再生的夢想。科學家在渦蟲體內發現了一種幹細胞,可讓扁蟲重新長出頭部、大腦或其它身體組織。這一發現對人類而言意義重大。
  • 孤獨而絕望的繁殖:渦蟲向自己頭部注入精子
    瑞士巴塞爾大學和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培養皿中對這種渦蟲進行了研究,有些個體是單獨培養,有的則以小規模集群的形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團隊對每隻渦蟲所具有的精子量進行了測量,並發現了「顯著不同的分配方式」。集群的渦蟲具有更大數量的精子,但主要集中在尾端。單獨培養的渦蟲所具有的精子則主要集中在頭部。
  • 斷頭真渦蟲能將記憶轉存到再生大腦
    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種被稱作真渦蟲的黃色小蠕蟲,不僅僅能夠長出它的身體部分。
  • 被砍頭或長出倆頭:真渦蟲"大卸八塊"為何也能重生
    但對於微型真渦蟲(planarian flatworm)這種蠕蟲來說,卻是件稀鬆平常的小事。這些小動物是再生界的專家。由於在重生過程中微型真渦蟲的眼睛、頭以及大腦都會重新生長,因此Akash Gulyani想要弄清楚其感覺如何恢復。如果你仔細觀察微型真渦蟲的頭部,就會看到兩個黑點,這是微型真渦蟲的眼睛,每一個眼睛中都有一個能夠檢測光線的杯狀體,能夠感知到的光的存在以及方向。
  • 渦蟲的無限再生
    自然界中還有其它動物同樣具備了這種再生能力,比如壁虎、火蠑螈、渦蟲等等。渦蟲強大的再生能力,279段也能沒問題但雖說人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斷肢重生」能力,但並不妨礙我們對它的展望,隨著科技的發展是不是有一天能讓這種能力再次回到人類身上呢?那動物的這麼多種「再生」能力,該選哪誰的呢?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選渦蟲!
  • 渦蟲的無限再生
    因此蚯蚓也被我們打上了很多標籤:益蟲、魚餌、能再生等等。其中最神奇莫過於蚯蚓的再生能力了,大部分蚯蚓能分成好幾段而不死。三種再生能力無獨有偶,自然界中還有其它動物同樣具備了這種再生能力,比如壁虎、火蠑螈、渦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