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地在一種真渦蟲身體上培育出其它物種的頭部和大腦組織,期間並未改變生物基因序列。。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塔夫斯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一支跨國科學家小組完成了一項特殊實驗,他們成功地在一種叫做Girardia dorotocephala的真渦蟲物種身體上培育生長出其它真渦蟲物種的頭部和大腦,期間並未改變物種基因序列。
塔夫斯大學麥可-萊文(Michael Levin)博士說:「人們一般認為的核染色質序列和結構將確定生物體的外形,核染色質是染色體的組成物質。但是研究結果顯示,生理學網絡的功能性將重寫物種特有的默認解剖結構。」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分子科學國際雜誌》上。
這項研究顯示,頭部外形並非是通過基因組實現的「硬連線」,而是通過改動身體電突觸實現的推翻性變化,這表明物種之間的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是由生物電網絡活躍性確定的。
這項發現通過揭曉控制複雜形成模型的獨特方式,將有助於提高理解生物體的出生缺陷和再生能力。萊文博士說:「通過電突觸調整細胞連通性,我們能夠從具有正常基因組的動物體獲得完全不同物種的頭部形態和大腦結構。」
據悉,進行實驗的Girardia dorotocephala真渦蟲具有獨特的再生能力。目前實驗產生的變異性發生在皮膚深處,不僅形成異種生物頭部結構,還形成異種生物的大腦組織,分布著成熟的神經細胞。
有趣的是,這種外形改變並非永久性,當再生完成之後,真渦蟲幾個星期將恢復正常的Girardia dorotocephala生物的頭部結構。(悠悠/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