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細胞幫真渦蟲眼睛重生

2021-01-08 中國生物技術網

真渦蟲螢光圖像。視覺軸突和光感受器神經元顯示為青色,路標樣細胞顯示為洋紅色。 圖片來源:Lucila Scimone, Whitehead Institute

如果淡水生活的真渦蟲可以在幾天內重新長出眼睛。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這是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Peter Reddien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的問題。近日,該團隊有了一些新見解:他們發現了一種新類型的細胞,有可能作為路標來幫助這些蠕蟲完成從眼睛到大腦的神經迴路重建。

這種蠕蟲可以再生身體的任何部分,而眼睛尤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部分。真渦蟲的眼睛由能捕捉光線的光感受器神經元組成,這些神經元通過軸突連接到大腦。當神經系統在胚胎中發育時,被稱為先鋒軸突的第一批神經纖維蜿蜒穿過組織,形成感知和解釋外部刺激所需的迴路。這些軸突由一種叫做路標細胞的特殊細胞幫助前進。在許多生物體中,一旦發育完成,這些路標細胞通常不會在成年期得到更新。這就是為什麼當人類經歷大腦或神經損傷時,這種損傷通常是永久性的。

然後,在2018年,Reddien實驗室的Lucila Scimone在成年真渦蟲身上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一群神秘的細胞可能在引導軸突生長方面發揮了作用。

當研究人員對這些細胞進行鑑定時,他們發現這些細胞不表達任何作為光感受器神經元特徵的基因。相反,他們在肌肉組織中發現了相關標記。在其他生物體中,路標細胞通常是神經元或神經膠質。肌肉細胞充當路標是不尋常的。但之前研究表明,真渦蟲肌肉細胞還發揮著其他特殊的作用,比如分泌細胞外基質。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眼移植方法,可以把一隻動物的眼睛移植到另一隻動物身上。這時,如果位置合適,來自眼睛的軸突投影,基本上會連接到大腦,產生一種功能狀態。

研究人員還創造了基因工程渦蟲,它們有肌肉細胞,但是沒有眼睛,然後把眼睛移植到它們沒有眼睛的頭上。果然,神經元正常生長,並能調整它們的軌跡。但沒有這些細胞,情況就不一樣了。當研究人員將眼睛移植到沒有這些肌肉細胞的渦蟲身體時,光感受器神經元並沒有連接到大腦中心。

這些發現表明,這些細胞完全獨立於視覺系統——它們不是由眼睛或光感受器神經元形成的,而是可能在神經元生長之前就形成了——這為路標的作用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這項研究在擴大再生醫學能力中向前邁進了一步。研究人員表示,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某人經歷了脊髓損傷、眼損傷或中風,導致神經迴路喪失,我們的研究對生物體再生治療這些損傷提供了見解。

相關論文信息:https:// doi.org/10.1126/science.aba3203

作者:許悅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被砍頭或長出倆頭:真渦蟲"大卸八塊"為何也能重生
    如果你切斷微型真渦蟲(planarian flatworm)的頭,在幾天內它就會長出一個新的,有時還會長出兩個;如果你把一條微型真渦蟲截成兩段,其就會長成兩條新的成體;如果你從微型真渦蟲身上切下一塊組織,那麼它也能發育成一條成蟲;如果你將一個健康的成體細胞移植到垂死的成蟲身上,該細胞會逐步分裂出皮膚、神經以及肌肉,最終也會發育成整個成蟲
  • 切掉的眼睛還能再生?真渦蟲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此外,美國塔夫斯大學研究人員也發現,真渦蟲不僅在頭被切掉後可以再生一個頭,而且這個再生的頭還含有和被砍掉的頭一樣的記憶【8】。至此,我們不難得出,真渦蟲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具有超強的再生能力:不僅能再生一個頭,而且新頭還擁有以前的記憶。
  • 科學家找到真渦蟲再生能力的關鍵細胞
    據外媒報導,《細胞》(Cell)昨日發文稱科學家確定了主導真渦蟲再生能力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Nb2細胞。真渦蟲個頭不大,但名號不小,因為它們被切成好幾段後,每段又能長成一隻完整的新蟲。這種再生能力令其他多數動物望塵莫及。現在,研究人員準確的找到了啟動真渦蟲再生過程的關鍵蛋白質。
  • 科學家調控真渦蟲頭部再生
    現在,三個團隊的研究人員不僅著重研究了這一局限性背後的生物學原因,還成功地通過操縱一個單獨的基因通路,恢復了這種蠕蟲的全部重生能力。 這種蠕蟲被稱為真渦蟲,通常約1釐米長,生活在像溪流和池塘等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巖石下面。為何一些真渦蟲可以很容易地再生出頭部而另一些卻不能,是一個長期使科學家感到疑惑的問題。「這真的是該領域中的一個經典難題。」
  • Science:構建出真渦蟲細胞類型轉錄組圖譜
    2018年4月24日/生物谷BIOON/---真渦蟲是一類相對簡單的動物,具有不同尋常的生物學特徵:成年真渦蟲維持著其他有機體僅在胚胎中短暫存在的發育信息和祖細胞(progenitor cell)。真渦蟲獲得人們的大量研究,部分原因在於它們具有再生丟失的或受損的身體部位的獨特能力。
  • 科學家找到真渦蟲再生能力的關鍵細胞!
    圖註:真渦蟲屬堪稱再生能力的大師,而科學家現在發現了決定這種再生能力的特定類型幹細胞。據外媒報導,《細胞》(Cell)昨日發文稱科學家確定了主導真蝸蟲再生能力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Nb2細胞。真渦蟲個頭不大,但名號不小,因為它們被切成好幾段後,每段又能長成一隻完整的新蟲。這種再生能力令其他多數動物望塵莫及。現在,研究人員準確的找到了啟動真蝸蟲再生過程的關鍵蛋白質。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發育生物學家裡卡多·扎亞斯(Ricardo Zayas)表示「這是該領域的重大突破。」
  • Science:構建出真渦蟲的完整細胞圖譜和譜系樹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MDC)和亥姆霍茲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將複雜的單細胞RNA技術與核酸測序和計算方法相結合,構建出一種完整而又複雜的成年動物---具體而言是地中海圓頭渦蟲,學名Schmidtea mediterranea---的詳細細胞圖譜,並重建出所有被鑑定出的細胞的譜系樹。他們的研究結果也為細胞再生功能提供了新的見解。
  • 比小強還逆天的存在,被切成279段還能重生!渦蟲的無限再生
    這是利用到機體內的一種特殊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它會由原來的分化方式變成一種更特殊的分化方式——直接變成受損器官組織的細胞,來對其進行修復。比如壁虎斷尾就是利用到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利用到「萬能」的幹細胞,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的潛力細胞。當器官組織受損後,幹細胞便會直接進入該位置對其進行修復。人類在生命的最初期就存在這種潛力無窮的幹細胞,但隨著後來的不斷分化,這種幹細胞慢慢都演變成特定的功能細胞,也就是說人類失去「斷肢重生」的能力。
  • 比小強還逆天的存在,被切成279段還能重生!渦蟲的無限再生
    這種方式就是利用到「萬能」的幹細胞,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的潛力細胞。當器官組織受損後,幹細胞便會直接進入該位置對其進行修復。人類在生命的最初期就存在這種潛力無窮的幹細胞,但隨著後來的不斷分化,這種幹細胞慢慢都演變成特定的功能細胞,也就是說人類失去「斷肢重生」的能力。
  • 渦蟲切成279段能再生,並且記憶共享,人類斷肢重生的終極目標
    這種方式就是利用到「萬能」的幹細胞,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的潛力細胞。當器官組織受損後,幹細胞便會直接進入該位置對其進行修復。人類在生命的最初期就存在這種潛力無窮的幹細胞,但隨著後來的不斷分化,這種幹細胞慢慢都演變成特定的功能細胞,也就是說人類失去「斷肢重生」的能力。
  • 「大卸八塊」都能再生的神奇渦蟲,它是怎麼做到的?
    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蚯蚓,被截成兩段後並不會死去,而是長出全新的身體,變成兩條蚯蚓;與此類似的還有「斷尾求生」的壁虎,蝌蚪等,能實現自身的器官重生。△蚯蚓屬於環節動物不過這些動物的重生能力,在這種名為「渦蟲」的扁形蟲眼裡,完全只是小兒科。
  • 切掉的眼睛還能再生?《科學》揭示這種神奇生物的秘密
    科學家們發現,如果不是簡單粗暴地砍掉它整個腦袋,而是僅僅切掉它的眼睛,在幾天之後,真渦蟲的眼睛也能重新給長回來,並且新的眼睛還具有正常的功能。這個現象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畢竟想讓眼睛具有正常的功能,只長出感光細胞可不夠。這些動物還必須把感光細胞和大腦用神經連接起來。
  • 細胞外基質!人類將實現斷臂重生!
    科學家研究發現細胞外基質能夠實現斷臂重生,這項技術在未來會用於醫學。先說一說科學家是怎樣做的實驗,以及一些傳聞。首先科學家發現了一批渦蟲,他們將渦蟲切成幾段後,再逐一觀察。經過幾周後,他們發現這幾段渦蟲,重新長成了一整個渦蟲,而且長出了眼睛。這一現象,立馬被科學家所發現。他們思考這種能力,到底能不能用於人體!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渦蟲常見於池塘和湖泊中。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常見生物或將成為人類實現永生的關鍵。這種幹細胞被命名為Nb2,是成體多功能幹細胞的一種。人體內的這種「未分化」細胞可發育為多種器官與組織。圖為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用到的部分渦蟲。就科學家所知,人類出生後、體內便不再含有多功能幹細胞。而渦蟲體內的多功能幹細胞卻能一直保留到渦蟲發育成熟,然後變為所謂的「成體多功能幹細胞」,又名「成體未分化細胞」(neoblasts)。科學家認為,這些成體未分化細胞便是實現再生的關鍵。科學家自19世紀末便開始了對成體未分化細胞的研究。
  • 科學家成功地對真渦蟲物種進行了「換頭術」
    科學家成功地在一種真渦蟲身體上培育出其它物種的頭部和大腦組織,期間並未改變生物基因序列。。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塔夫斯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一支跨國科學家小組完成了一項特殊實驗,他們成功地在一種叫做Girardia dorotocephala的真渦蟲物種身體上培育生長出其它真渦蟲物種的頭部和大腦,期間並未改變物種基因序列。
  • 殺不死的扁形蟲超強再生能力 幫助人類重生肢體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成功揭曉扁形蟲身體再生能力的「隱藏代碼」,從而使專家有望重生人類器官和肢體。
  • 奇特扁形蟲再生能力非凡 相當於長生不老-扁形蟲,真渦蟲,再生,長生...
    他們的實驗對象是真渦蟲,這種蟲和一種非洲寄生蟲有血緣關係,生活在英國池塘的石頭下面。這種扁形蟲頭中有一個簡單的大腦,也可以說是神經細胞的集合,身體其他部位的幹細胞可以將其再生。真渦蟲的繁殖特點是根本不靠性,只是把自身分裂成兩半,創造出兩條真渦蟲,成長過程中長出新的肌肉、皮膚、內臟甚至一個完整的大腦。
  • 渦蟲大概長2到3釐米
    有一對眼睛,但是基本上是看不見的,只是可以感受光線。兩側各有一發達的耳突,這是它的感覺器官,有許多感覺細胞處理味覺和嗅覺。在體表內還分布著許多觸覺細胞。渦蟲有一個特異功能,就是超強的再生能力。它的身體兩側對稱,其體型有前後、左右、背腹之分。令人驚嘆的是,切割的渦蟲組織塊失去這些特徵後仍然能夠重新形成這種體型。
  • Cell:首次鑑定出再生完整真渦蟲的成體多能性幹細胞
    這些發現可能促進對真渦蟲等具有較強再生能力的有機體開展生物研究,而且也有助於對人類等具有較低再生能力的有機體開展再生醫學研究。在真渦蟲中,多能性幹細胞到成年時仍然存在,在那時,它們被稱作成體多能性幹細胞或neoblast。科學家們認為neoblast擁有再生的秘密。儘管neoblast自1800年代後期就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但是科學家們僅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能夠利用功能性測定和分子技術來描述這個強大的細胞群體。
  • 太空迎來新客人 真渦蟲,葡萄蝸牛作客國際空間站
    59貨運飛船,不僅成功地完成了物資運輸任務,而且將第5批作客國際空間站的真渦蟲和葡萄蝸牛安全送達。   俄羅斯生物醫學研究所專家稱,真渦蟲是扁形動物門渦蟲綱的典型動物,自身可以進行無性生殖。當成蟲生長到一定長度後就會斷裂成兩部分,斷裂後,蟲體前端即可匍行離去,並在一天之內長出新的尾巴;蟲體後端在蜷縮數日後則會長出新的頭和頸。真渦蟲頭部被切除後,其剩餘蟲體的任何片斷都能夠再生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其極強的再生能力引起了俄羅斯生物學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