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sbaike.com
關注DS百科網(直銷百科網),給你不一樣的直銷視界!
四部委發出預警,這類金融傳銷的「雷」千萬別去踩
「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投資1萬元1年後變成23萬元。」最近,朋友圈、微博及線下出現不少自稱「金融互助投資」的理財平臺,在宣稱數十倍收益的誘惑下,不少人參與其投資運作。記者注意到,在北京、福建、湖南等地都有媒體報導該情況,省內溫州也有投資者反映參與了此類投資。
近日,銀監會、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委對此發出預警,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打著「金融互助」的名義,承諾高收益、引誘投資的行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鍊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銀監會等在預警中強調。
省銀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類似的情況反映,如果是非法集資,省內投資者可以向公安部門進行報警。
1個月30%利息?多家「金融互助平臺」突然冒出來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MMM金融社區」,查到多個自稱官方社區的網站,搜索結果排名第一位的網站打出的宣傳口號令人怦然心動:1個月30%利息,錢還在自己腰包裡,你就開始賺錢。在網站首頁下方掛著10餘位投資者錄製的視頻,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在20歲—60歲之間,無一例外在通過自己的「戰績」為「MMM」宣傳:自己加入這個網站後極大地改善了生活。網站上的幾十張截圖也在暗示,在這裡月收入幾萬並不稀奇。
網站還宣稱,平臺已經成立四年,前身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建立起來的MMM金融金字塔。目前已在107個國家擁有1.38億會員。 自4月中旬來到中國以來,「MMM金融互助社區」會員已經突破數百萬人。「
據新華社報導,一位自稱「可介紹新人入群」的金融互助投資者表示,新加入者可任選投入60元至6萬元不等,投資期限最長30天,月息為30%。「也就是說,投資3000元按複利一年能變6.9萬元。玩家相互轉帳,平臺不收任何費用,一年收益23倍!」
除了高回報,額外還有「拉人頭」獎勵,即每推薦一個新投資人,就可獲得其投資額10%的收益提成。
如此高的收益從何而來?據參與者介紹,「金融互助」平臺及組織者不經營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只是後來的投資者向之前的投資者提供資金「互助」,通俗地說,就是擊鼓傳花、拆東牆補西牆。「只要不斷有新的投資者加入,前面的人就能拿到錢。」
記者了解到,所謂的「金融互助」投資平臺目前正通過微信群、微博、網站和線下等多種方式招攬投資者。
溫州市民李女士說,她是經家人介紹加入了「MMM互助金融社區」在當地某微信群的。「最高投入6萬元,但很多人是用多個身份證投入,最多的上百萬元。」目前,她所在的微信群就有上百人參與「金融互助」。
「MMM」是典型的金融傳銷或龐氏騙局
從「MMM金融互助社區」宣傳資料來看,幕後布局者毫不避諱地描述,30%月息來源是新入局投資者的本金,並稱只要玩家有誠信,就能循環往復地一直運營下去。另外,「MMM金融互助社區」還設置「管理獎」,鼓勵成員發展會員,並以發展會員的投資額度為「領導人」計酬的模式,並且發展下線已經超過四層。
對此,律師表示,這基本符合《禁止傳銷條例》中對傳銷行為的界定。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平臺發行一種叫「馬夫羅」的虛擬物品,投資者可以使用人民幣或比特幣進行購買,據說前段時間比特幣的突然大漲,與「MMM」在中國的盛行不無關係。在投資時,使用者需先以「提供幫助者」的身份去購買「馬夫羅」。在經過15天凍結期後,又以「尋求幫助者」的身份等待他人來買你的「馬夫羅」,從而實現套現。買家由系統自動匹配,匹配期限為1—14天,在等待期間,每天都有1%的利息,30天就能賺30%的利息。
為此,金融業內人士指出,「金融互助平臺」明顯是龐氏騙局。系統規定,排隊掛單後需要凍結14天才可以申請提款,這14天凍結期就相當於一個蓄水池蓄水的過程。所以,蓄水池裡進來的水(資金)永遠要比流出的水(資金)大很多倍,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或者後續新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危機便會立即引爆,投資者的錢將有去無回。
據相關第三方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發現「MMM」相關推廣社區35個,54個推廣網站(其中25個已關閉),197個推廣微信公眾號和大量的微信交流群等。
浙江等地的通信管理局向新華社記者介紹,「MMM金融互助平臺」中國主網站的伺服器所在地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而其眾多會員分支網址和註冊網址IP設在海外。工信部網站備案數據顯示,MMM金融互助平臺中國主網站沒有在工信部完成備案註冊,根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規定,屬於非法網站。
不僅如此,打著「金融互助平臺」旗號的數十個自稱「唯一正規官網」的中文網站,經核實均未履行備案手續。
同時,證監會公示的經營者名錄顯示,「MMM金融互助平臺」也沒有網際網路基金銷售和私募基金髮售等資格牌照。
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認為,從以上情況分析,金融互助投資平臺是典型的線上「拉人頭」,投資模式、經營網站都沒有任何可以產生收益的經營實體。
「實際上,在此前破獲的『GBL交易平臺』等類似虛擬貨幣案件中,已經出現經營者突然消失、兌換交易程序無法進行、公司註冊地址造假等現象,投資客損失慘重。」東陽市警方負責人對記者說。
銀監會等四部門提示:「金融互助」有高風險
」MMM互助金融社區」在國內的一舉一動已經引起多方關注,多地警方發出了「MMM社交金融網絡」涉嫌傳銷詐騙的警示。
日前,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風險預警提示: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提醒廣大公眾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
提示稱,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名目繁多,常見的有「××金融互助社區」、「××金融互助平臺」、「××金融互助理財」、「××慈善金融互助平臺」、「××金融互助投資」、「××互助社區」、「××財富互助平臺」等;這種行為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帳戶網銀轉帳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轉。
四部門提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鍊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同時提醒廣大公眾,對掌握相關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16日,設在銀監會的國家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簡稱處非辦)人士表示,該辦已注意到「MMM」的發展,但至今未接到報案,該辦目前已經和公安部在接觸,密切關注其發展。
「在資金鍊斷裂之前,肯定不會有投資者去報案的,但真到那個時候可能就是很多人被騙,投入的錢一分也拿不回來!」一位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他也接到過朋友關於這方面的諮詢,他建議朋友千萬不要參與。
有消息指出,「MMM互助金融」騙局早已有之。早在上世紀90年代,謝爾蓋·馬夫羅創建「MMM金融金字塔」,吸引數百萬人加入,1997年,「金字塔」崩塌,他本人也一度淪為階下囚。2007年5月,馬夫羅季出獄並重操舊業,「MMM」進入印度、南非、印尼等國家。各國對「MMM」組織進行了嚴厲打擊:2012年俄羅斯對馬夫羅季提起刑事訴訟,2013年印度警方也抓獲數名其境內的從業者。
多方呼籲加強打擊力度,讓非法金融行為無處藏身
雖然銀監會等部門發布風險預警提示,但在不少網友看來,這樣做並不夠。因為這類平臺依舊還在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還有很多人可能上當受騙。因此最好是警方等多部門聯手加大打擊力度。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玉平等法律人士認為,「金融互助」宣稱的高收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同時,這種線上模式招攬投資的門檻極低,投入的資金都缺少銀行、金融監管機構的第三方監管。「廣大群眾不應輕信這樣的高收益許諾,否則如果到期後兌現不了收益,乃至本金出現損失,都很可能無法獲得保障。」
現在許多金融詐騙披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外衣喧囂一時,這與我國在保護金融消費者的立法和執法上都有所欠缺不無關係。在今年「兩會」上,銀監會消費者保護局局長鄧智毅坦陳,過去的法規體系都是在審慎監管框架下制定出來的,對行為監管幾乎是空白。過去側重於審慎監管,立足於造好車、修好路,但現實卻是,如果沒有法律法規來引導它,開好車,行好路,交通還是會混亂。他認為,現行金融消費立法跟不上實際監管需要,或者滯後於行為監管的實際需要,因此「對於行為監管必須有一整套法律法規體系來支撐」。
面對明顯有金融欺詐之嫌的「MMM金融互助平臺」,專家表示,相關部門除了對金融消費者加強示警、提醒、教育外,對這類平臺也應有更嚴厲的打擊措施,讓非法金融行為和騙局無處藏身。
來源:今日早報
找直銷企業、找直銷團隊、找直銷人、找直銷產品、找數據、找最新資訊,就上直銷百科網!直銷百科網,啥都有!還不趕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