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此劇講述了一行人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以紀錄片的質感,從衣食住行、人間煙火到文化娛樂、科學技術,深刻地展現了大唐長安的一天。隨著這部劇的大火,「××十二時辰」也成為大家跟風的熱點,那麼,南寧的十二時辰又是什麼樣的呢?
廣西新聞網推出《南寧十二時辰》,帶你領略它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
卯時
城市已灑滿陽光,漸漸甦醒。
辰時
甦醒後的城市,總有暖光與活力。
獅山公園。廣西新聞網記者萬晶 攝
南湖公園。廣西新聞網記者藍於涵 攝
人民公園。廣西新聞網記者李冬豔 攝
巳時
有人埋頭忙碌,有人悠然自得。
暢遊閣。廣西新聞網實習生華婧可 攝
邕江大橋。廣西新聞網實習生華婧可 攝
邕江。廣西新聞網實習生華婧可 攝
古城東葛路口一帶。廣西新聞網記者陳麗婕 攝
午時
午時的南寧陽光高照,更顯靚麗。
民族廣場。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林秋怡 攝
民族廣場。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林秋怡 攝
未時
行色匆匆的人啊,如有閒暇,就打個盹吧。
路上的行人。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林秋怡 攝
地王大廈。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梁桂寧 攝
民主路。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民族廣場的鴿子。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林秋怡 攝
申時
遠眺近看,這裡是你熟悉的南寧嗎?
青秀山。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南寧圖書館。廣西新聞網記者李冬豔 攝
酉時
暮上眉梢,歸心漸擾。
人民公園。廣西新聞網實習生尚天宇 攝
民主路一帶。廣西新聞網記者王飛 攝
中山路。廣西新聞網記者張曉微 攝
戌時
黃昏之後,華燈初上。
廣西藝術文化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冼妍杏 攝
民族廣場。廣西新聞網記者陳麗婕 攝
三街兩巷。廣西新聞網記者吳家州 攝
青秀萬達。廣西新聞網記者李冬豔 攝
民族大道。廣西新聞網記者藍於涵 攝
亥時
夜愈深,景愈濃。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青山大橋。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萬晶 攝
朝陽廣場一帶。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子時
此時的南寧,即喧囂,又寧靜。
中山路。廣西新聞網記者張曉微 攝
民主路。廣西新聞網記者潘曉明 攝
丑時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路邊的燒烤店。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路邊的燒烤攤。廣西新聞網記者李香瑩 攝
寅時
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南寧此時像個熟睡的孩子。
南寧火車站。廣西新聞網記者廖志榮 攝
愛上一座城,連同它的十二時辰。無論時辰怎麼變化,南寧始終還是南寧,讓人有種熟悉的歸宿感。這座城市是溫暖的,無論從哪個角度,再黑的夜也無法遮住它的暖光。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而南寧應該是「老友味」吧,如同老朋友般,陪伴與守護在身邊,一個又一個時辰。
監製:林娟 李冬豔 利雪娟
策劃:李香瑩
參與記者:廖志榮 覃鴻圖 李冬豔 萬晶 藍於涵 陳麗婕 王飛 張曉微 冼妍杏 吳家州 潘曉明 李香瑩 寧勤
實習生:華婧可 林秋怡 梁桂寧 尚天宇
廣西新聞網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