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十二時辰

2020-11-23 騰訊網

一天. 十二時辰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一天·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五堂功課、供水、供燈、禮拜、繞塔、誦經、坐香、出坡勞作、法堂聽法。這是我們寺院的一天。

視頻:古文殊寺紀錄片《時》

時辰

寅時·早課

寅時,三點到五點。這個時辰天地間明相還未現出,湧動著的都是純陽之氣。我們佛教徒的早課就在這個時間段進行。

打板聲一響,起身、洗漱、略坐、禪定,心裡清淨了,穿上海青,披上袈裟,入殿隨鍾禮拜。一起一伏,恭敬安定,拜到大殿裡人越來越多,最後鼓聲集眾,一個人的清淨擴展為一個大殿的莊嚴——這個鏡頭會深深地印刻在你心裡。

早課的內容看似每天相同,但對個體而言,感受肯定不一樣。它就像米飯一樣,你今天吃了,明天依然要吃,不可或缺。這就是「恆」,就是「常」。

對於道場,早課是一種莊嚴,對於世界,早課是一次清掃。我們做夢時,大腦裡面信息的門都是打開的,寺廟的鐘敲起來,經咒誦起來,就像清潔工一早起來把馬路打掃乾淨一樣,寺院也在大家醒來之前把這個世界的精神垃圾清理乾淨了。

時辰

辰時·坐香

上午八點,禪堂。禪堂,這是佛弟子閱經後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地方。打坐,這是諸佛菩薩和祖師大德攝受弟子的一種途徑。

坐下來,用一支香的時間,安靜地思維佛陀的教義,深刻地反省眾生的迷亂,也可以將覺受總括到你思悟的範圍,觀想坐在這裡,就像躺在一片無邊的光明裡。可以說,坐在這個空間的每一分鐘,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無比寶貴的財富。

修行修心。修心,止靜很重要。在專門的一個地方,用專門的一種方式,將萬緣放下,還沒有找到心的,好好去找,已經找到的,認領它、看住它、分析它。

時辰

午時·行堂

在寺院,吃飯更像一種儀式,有一整套的程序和儀規。寺院的齋堂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五觀堂」。食存五觀裡第一觀就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我們的食物從何而來,我們憑什麼能獲得它?這種思考就是教人迴光返照。懂得這一點的,吃飯就會處在道的狀態裡,還不懂得的,也會生起慚愧之心。

戌時·聽法

每晚六點半,四眾齊聚法堂,看片,聽法。佛法開示、佛教影視、人文地理、前沿科技,不論片子是何類型,始終不離佛法的內涵。觀看結束,法師會作出解讀和引導,既提煉出其中的精華作為弟子修行的啟迪,又帶領弟子超越聲、光、電的表相,不受情節和畫面的幹擾。對很多弟子來說,這是一天行將結束時最溫暖和殊勝的一刻。

時辰

亥時·入睡

床鋪就是修行的一席之地。靜靜躺下,心裡觀想著佛,嘴裡念誦著佛,身口意漸漸融入佛的光明,直到「我」越來越小,佛的光明越來越大,然後,安住其中。對於修行人,睡覺就是修行。

以上只是寺院生活的部分掠影。這其中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項,其實是貫穿寺院的一天,那就是出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各種方式投入到寺院的維護和建設,佛法的傳承和弘揚。法的喜悅,禪的活潑,圍繞於三寶身邊的幸福與清涼,都會在出坡勞作的佛弟子臉上顯露無遺。

寺院的十二時辰,表面上看很平凡,但平凡之中孕育著偉大。早課、晚課、諷經、繞塔、供水、點燈、打坐、出坡,當你如理如法地行持時,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加上動機純潔,發心廣大,所以這些功德利益實際上是廣惠一切眾生。

永明延壽大師說,入定則一塵不染,出定則萬善並行。我師父也說,白天歸於常住,晚上才是自己用功的時間。對修行人而言,這是恆常的狀態。

晝夜六時,日復一日,能如是持之以恆,這就是你的成佛之道。

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臺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鳥道一千裡,猿啼十二時。」
  • 十二時辰的一生,一生中的十二時辰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十二時辰養生法的依據
    中醫上提得較多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其實很早就運用在針灸上了。在針灸上,這個方法被稱作「子午流注」,是針灸按時取穴的一種操作方法。 用通俗的意思來解釋,就是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其次,十二生肖也用來記時,十二個時辰就是十二個生肖 。雖然現在用24時制了,但是傳統的十二時辰,仍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養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關,如在中國傳統醫學上,認為子時與肝臟對應入肝經,這個時候人們必須要睡眠,才能保護肝臟。午時與心臟對應入心經,所以午睡對保護心臟很有好處。所以準確劃分十二時辰十分重要,如果連子午時時都分不清,或者劃分錯了,怎麼能保護「心肝」?
  • 《銅仁稅務十二時辰》第一期
    第一期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口碑炸裂的古裝劇在火樹銀花的上元佳節向我們徐徐展開。盛世下的暗藏危機,執著裡的抽絲剝繭,篤定中的轉危為安……在這十二時辰裡,給我們留下的是困境中的不言放棄,是危難中的忠肝義膽,在堅定文化自信的今天,這,就是愛國精神的傳承!
  • 職場人十二時辰,你在哪個時辰裡最扎心?
    就在眾人就《長安十二時辰》最終BOSS是誰而眾說風雲之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時辰」才是這個故事最大的「幕後推手」。無論是月薪數萬的企業高管還是勤勤懇懇的業務人員,都難逃「職場十二時辰」的統治。這些職場趣聞,或許能為你提供一些精妙的「合作夥伴」,讓你的「十二時辰」變得不那麼繁雜枯燥。  巳時(9時-11時):辦公桌精靈上線,開工不急!
  • 「全國十二時辰」出爐 你是哪個時辰的呢?
    周末,「全國十二時辰」這個話題突然衝上熱搜榜!【連喝都喝不起】 小宇的阿宙QAQ:太真實了吧,看看我的十二時辰——玩手機玩手機玩手機赫明陽2017: 看我們東北人多和諧,燒烤沒毛病 轅下一駒:福建十二時辰 躲避廣東人限於篇幅好多地方沒有收進來,有網友已經補充了:江蘇的十二時辰是做試卷,四川是吃火鍋,還有呢...?
  • 多彩貴州網 - 貴州十二時辰
    貴州十二時辰最近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引得身邊的迷妹迷弟們紛紛為之打call,劇中宏大華美的畫面,還原了長安這座歷史古都應有的熱鬧繁華,還有易烊千璽弟弟那盛世容顏圖片來源:優酷視頻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每個時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
  • 罪犯入監教育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約始於西周時期,是中國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 雖然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熱度已過,但小編還是忍不住以此引出話題......
  • 南寧十二時辰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期,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此劇講述了一行人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以紀錄片的質感,從衣食住行、人間煙火到文化娛樂、科學技術,深刻地展現了大唐長安的一天。隨著這部劇的大火,「××十二時辰」也成為大家跟風的熱點,那麼,南寧的十二時辰又是什麼樣的呢?
  • 十二時辰速記法!
    十二時辰子時:23點——凌晨1點前丑時:1點——凌晨3點前申時:15點——下午17點前酉時:17點——下午19點前戌時:19點——晚上21點前亥時:21點——晚上23點前23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過了23點就是次日的子時,請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古人將一日分為12個時辰
  • 原來,這才是龍崗的十二時辰……
    日升月落,晝夜相接 一天內,十二時辰裡 龍崗在發生著什麼? 一起來感受龍崗十二時辰中的光影隧道 此視頻為疫情前拍攝
  • 中國十二時辰的優雅味道
    十二時辰制,我國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 十二時辰之辰時詩詞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年分四季,一日別日月,時辰,區別於小時、時刻,是中國古人對於時間的完美刻畫,而翩翩詩意對應分時別辰,異常有味兒?借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熱,讀著先賢望著時辰而來的興嘆,你或許也應該詩一把了!辰時:又叫食時、早食。
  • 抗疫「十二時辰」 | 她們是最美「娘子軍」
    抗疫「十二時辰」 | 她們是最美「娘子軍」 2020-02-1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人為何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水鍾」通常由播水壺、受水壺和分水壺三部分組成,使用時,需在受水壺的中央插入一把銅尺,銅尺上刻有十二個時辰的刻度,銅尺的前面插入一根木刻浮箭,下面是浮舟,隨著受水壺內水量的增多,浮舟也隨之上升,浮箭就能在銅尺上指示出刻度時間。有關滴漏的記載,也常見於古代詩人的詩文中,唐代詩人李益在《宮怨》一詩中寫道:「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 為何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比如,為何古人會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我們的先祖們是如何在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情況下,給生活加上了這些有效又奇妙的"標尺"的呢?早在殷商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有了明確的時間意識和時間觀念。此時的時間觀念,正反映著當時的人們對存在或世界統一性的理解。因為對世界的認識有限,殷商時期的人們在生活中大事小事都要佔卜,非常依賴神明。
  • 江南十二時辰,每一刻都美好!
    江南十二時辰,每一刻都美好! 日出日落看如詩如畫的江南煙雨迷濛雲起雲落看香霧繚繞的江南皓腕凝霜日月星辰小橋流水江南十二時辰
  • 泰頤春十二時辰,關愛時刻在線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的關注。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晝夜輪值,黑白往復,當十二時辰遇上泰頤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