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2021-01-16 煮酒君

古代先民為了生產生活的便利,發明了許多計時器具和計時方法,這些器具各有所長,分別應用於不同的場合。古代的計時儀器大致可以分為五種系統:日晷、漏刻、機械計時器、輪漏和木漏。

最早的計時儀器該算「土圭」,用「土圭」計時的時候,需將一根木桿立在地上,通過觀察日影的長短變化來估計時間。「日晷」則是更先進一步的計時儀器,晷盤上刻有24等分的刻度線,太陽照在晷盤中心的晷針上,晷針的影子就能在晷盤上指示出時刻。

古人也用燃香來計算時間,稱為「火鍾」。「火鍾」是用紗線纏繞在香上,再在線的末端系上一個銅球,球下放一個銅盤,當香火燒斷紗線時,銅球落在銅盤中就會發出響聲,這便是古代的鬧鐘了。

此外,古人還用「水鍾」來計時,「水鍾」也稱滴漏、刻漏,是古人利用滴水的等時性原理,通過反覆實踐,而發明出的計時方法。古代白天或晴天時,可以用日晷來測時間,到了夜晚或陰天,就需要利用水鍾來計時了。

「水鍾」通常由播水壺、受水壺和分水壺三部分組成,使用時,需在受水壺的中央插入一把銅尺,銅尺上刻有十二個時辰的刻度,銅尺的前面插入一根木刻浮箭,下面是浮舟,隨著受水壺內水量的增多,浮舟也隨之上升,浮箭就能在銅尺上指示出刻度時間。有關滴漏的記載,也常見於古代詩人的詩文中,唐代詩人李益在《宮怨》一詩中寫道:「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蘇東坡也有詩道:「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中國古代普遍採用一天十二個時辰的計時制度,這種制度的產生源於古人對太陽運動的觀察和認識,也即時間的流逝取決於太陽的運動,那麼太陽在空中的方位就可以用來確定時間的早晚,於是古人將太陽在空中的運行軌道均勻的劃分成十二份,每一份都對應一個方位,再分別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不同的時間段。十二時制的產生時間很早,《周禮》中就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的說法,指的便是一日包含十二個時辰。

和古代特殊的計時儀器相對應的是古代獨特的計時單位,古代的計時單位主要有時、刻、更、鼓、點。其中的「時」指的是時辰,古人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合計為現在的兩個小時,以「子時」來說,指的是夜間11時到凌晨1時的時段,以此類推。表示時辰的十二個字,也即人們常說的「地支」,「地支」除表示時辰外,還與「天幹」配合,用來表示夏曆的年份。除此之外,十二屬相也和這十二個字互相對應。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比如,為何古人會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我們的先祖們是如何在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情況下,給生活加上了這些有效又奇妙的"標尺"的呢?早在殷商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有了明確的時間意識和時間觀念。此時的時間觀念,正反映著當時的人們對存在或世界統一性的理解。因為對世界的認識有限,殷商時期的人們在生活中大事小事都要佔卜,非常依賴神明。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長安十二時辰》劇照擊鼓聲落,畫面出現了日晷上書「大荒落,巳正」,《長安十二時辰》與時間賽跑拯救長安安危的故事由此展開。
  •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分別說明了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不簡單
    但是,在中國古代,時間記錄是以十二個時辰記錄的,依次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來記錄十二時辰。根據當前的時間系統,大約是兩個小時對應一個時辰。那麼,古人和現代人記錄時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的二十四小時,它的作用只是記錄時間。古代人的十二個小時不僅具有記錄時間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文化承載的作用,這被當今大多數人所忽略了。下面讓我們看一下這十二個時辰的不同含義。
  • 一天到底是十個時辰還是十二個?了解古代的時間
    古代是沒有手錶的,所以他們的計時方法也是和我們不一樣的,古代對於一天的時刻有很多不同的計時方法,我們先來說說古代用的時辰制,有十二時辰,有十時辰,有二十四時辰,還有五時辰制。
  • 科學喝茶|一天十二時辰裡最適合喝茶的時間,你知道麼?
    將人的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子、醜、寅、卯、巳、午、未……從而指引著後輩子孫過好每個當下。 那如若我們將這古老的十二時辰映射到日常飲茶中,什麼時辰能飲茶?又適合飲用什麼茶呢?不妨一起來看看。
  • 十二時辰的一生,一生中的十二時辰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其次,十二生肖也用來記時,十二個時辰就是十二個生肖 。 田:現代24時制新的一天的起點是0時,中國現在對十二時辰劃分,一天的起點卻不是「0時」了。子時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也是一天中的第一個時辰,現在子時時段劃分為(昨天)23時至1時。也就是說,子時一個時段跨兩天。這在理論上說不通,實踐上也是行不通的。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大家能說出幾個……時辰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十二時辰對應現在分別是【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 多彩貴州網 - 貴州十二時辰
    貴州十二時辰最近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引得身邊的迷妹迷弟們紛紛為之打call,劇中宏大華美的畫面,還原了長安這座歷史古都應有的熱鬧繁華,還有易烊千璽弟弟那盛世容顏圖片來源:優酷視頻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每個時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時間細節:計時官、計時法以及計時工具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唐長安城24小時的故事,從天寶三載正月十四的巳正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巳正結束。這是故事所需要的「一日」,那古代一日始究竟開始於幾點呢?現在我們所使用的24小時制,將零點作為一天的起始,但是在古埃及、古巴比倫曾使用過的太陰曆中,從日落到下一個日落為一日,也就是說一天是從日落開始的。在猶太歷中,同樣以日落為一天的起始。
  • 古時候的十二時辰是怎麼來的?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你看了嗎?很多人都說感覺回了一次唐朝。因為這個故事,是在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死局,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於是,我們仿佛跟著他們,從早到晚,走過長安一百零八坊,走過那個盛世最好的模樣。
  • 罪犯入監教育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約始於西周時期,是中國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 雖然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熱度已過,但小編還是忍不住以此引出話題......
  • 泰頤春十二時辰,關愛時刻在線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的關注。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晝夜輪值,黑白往復,當十二時辰遇上泰頤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
  • 你知道古代的十二時辰是怎麼換算成24小時的嗎?
    按照古人計算時間的方法.1個時辰為我們現在的2個小時,半個時辰為1個小時,1柱香則為半小時,半柱香則是15分鐘一盞茶:約20分鐘 一頓飯:約1小時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 皇帝為何要將犯人「午時三刻」斬首?「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
    古代一天之中是分為十二個時辰的,每個時辰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午時」是11:00~12:59這個時間段,那麼「午時三刻」又是多少呢?關於「刻」有兩種說法。首先,「刻」也是古人的一種計時單位,但是說法不一。
  • 天幹地支、時辰屬相,你知道多少?
    本篇我們來講述一下古人的計時方法和十二時辰。我們的先祖們雖然沒有手錶、時鐘、手機等工具,但是他們用智慧創造了很多計時的方法。古人創造的時間詞語有很多,比如我們至今仍在使用的「黃昏」。夏商時期,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文獻記載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在「食時」,也就是早上日出不久;一頓在「晡時」,也就是在日落之前。
  • 陽光融和醫院十二時辰,與生命息息相關的24小時!
    要說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一定榜上有名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每個時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
  • 十二時辰速記法!
    十二時辰子時:23點——凌晨1點前丑時:1點——凌晨3點前申時:15點——下午17點前酉時:17點——下午19點前戌時:19點——晚上21點前亥時:21點——晚上23點前23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過了23點就是次日的子時,請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古人將一日分為
  • 一年365天,一天十二個時辰~期待和你遇見淼城!
    重要提醒發布君8月將送出自拍杆、定製杯!每天看三水發布,點亮推文文末「在看」小花就有機會中獎!想第一時間收到發布君的權威消息和福利,可以設置「置頂」哦:點擊上方「三水發布」 →點擊右上角「...」
  •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之道(下篇),讀懂才知道該如何養生,益壽延年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報時官,可算是火了一把,別人在為了生活忙忙碌碌,他依舊淡定的報時。「巳正,大荒落——」、「戌,萬物滅盡——」。十二時辰早在漢代時,古人就將其取了十二個好聽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的23:00-1:00子時,1:00-3:00為丑時,3:00-5:00為寅時,依次進行遞推。 而《黃帝內經》又將十二時辰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對應著一個經脈,達到傳遞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