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十二時辰是怎麼換算成24小時的嗎?

2021-01-15 親親古文化

按照古人計算時間的方法.1個時辰為我們現在的2個小時,半個時辰為1個小時,1柱香則為半小時,半柱香則是15分鐘

一盞茶:約20分鐘 一頓飯:約1小時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2、二十四時辰制.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即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4、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相關焦點

  • 對話《長安十二時辰》導演:如何避免拍成「美劇24小時」|鈦度專訪
    昨晚(7月4日)晚八點,《長安十二時辰》上線四集「二更」。優酷數據顯示,開播不到一刻鐘,湧入觀眾數量已超上周開播一小時的數量,觀影熱情堪稱「井噴式」。這部號稱「24小時反恐劇」講述了在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可疑人員,身陷囹圄的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天才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破除隱患的故事。口碑是先從「服化道」開始爆的。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近4萬人打出8.7分、1萬多條短評裡好評超過80%,6月27日晚突然上線的《長安十二時辰》,憑藉耀眼的豆瓣「成績單」躋身截至目前的2019年國產古裝劇口碑榜榜首。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犯了死罪的張小敬(雷佳音飾)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緝拿混入長安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電影質感的鏡頭畫面,細節考究的服裝道具,一眾演技在線的主演配角共同上演了一出節奏緊湊、情節跌宕、懸疑燒腦的「長安版《24小時》」。
  • 《長安十二時辰》又名《西安24小時》,大家都看了嗎?看懂了嗎?
    暑期檔來臨,各大網站都拿出了自己的王牌劇目,其中不泛精品劇目,尤其是優酷推出的《長安十二時辰》網友戲稱之為西安24小時的古裝懸疑劇,此劇服化考究,臺詞更是精良,廣受好評。然而西安24小時好懂,這長安十二時辰就不是那麼好懂,我就看了一集,就看的懵懵懂懂,看時一點都不敢分心,一不小心就看不懂了,尤其是你還得懂點歷史,要不然這個大唐大背景就不好理解了。此劇一開頭就是上元佳節,上元節就是如今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節日自隋朝起就一直是民間習俗,而到了唐朝就更為盛大,此時已不是僅僅流行於民間,已然有了頗具規模的官方燈會,燈會之時皇帝也會前來與民同樂,共賞花燈。
  • 古代時辰與現代時間的對應 歷史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古代時辰與現代時間的對應 歷史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古代時辰有哪些中國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
  • 陽光融和醫院十二時辰,與生命息息相關的24小時!
    要說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一定榜上有名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每個時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
  • 古代怎麼計時的?一天到底是十個時辰還是十二個?了解古代的時間
    古代是沒有手錶的,所以他們的計時方法也是和我們不一樣的,古代對於一天的時刻有很多不同的計時方法,我們先來說說古代用的時辰制,有十二時辰,有十時辰,有二十四時辰,還有五時辰制。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十二時辰共24小時,共有48集來反映各方面細節,表現主角李必,張小敬和敵人鬥智鬥勇的故事。問題來了,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大家能說出幾個……時辰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 你知道嗎,用藥也講「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暑期爆紅,著實給全民普及了一下「時辰」這個中國傳統計時單位。但是你知道嗎?關於合理用藥也有一個「時辰藥理學」。同一種藥物,相同的生產廠家和批號,相同的規格劑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服用,其療效和副作用可能相差好幾倍。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日升月落,我們每天都經歷著時間的流逝,在古代,人類是用什麼方法計量時間?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長安十二時辰》劇照擊鼓聲落,畫面出現了日晷上書「大荒落,巳正」,《長安十二時辰》與時間賽跑拯救長安安危的故事由此展開。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雖然現在用24時制了,但是傳統的十二時辰,仍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養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關,如在中國傳統醫學上,認為子時與肝臟對應入肝經,這個時候人們必須要睡眠,才能保護肝臟。午時與心臟對應入心經,所以午睡對保護心臟很有好處。所以準確劃分十二時辰十分重要,如果連子午時時都分不清,或者劃分錯了,怎麼能保護「心肝」?
  •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
    備受期待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有網友評論稱,該劇以「24小時的爭分奪秒」令人「腎上腺激素爆表」。隨著劇集的播出,《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小說亦再次受到讀者的熱烈回應。 據該書出版方介紹,馬伯庸以每半個時辰為一章,一共二十四章,即一天時間、十二時辰,創作出了這本《長安十二時辰》。在小說中,作者精準描摹了唐天寶年間長安城的生活細節,突破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秘不為人知的「十二時辰」,打造令人窒息的歷史懸疑巨著。
  • 《長安十二時辰》已過子時,剩下十幾集該怎麼拖?
    《長安十二時辰》的細節對歷史文化有多麼考究這些點我都不用再贅述了,能吹的大家都吹過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長安十二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該」是怎麼度過的。雖然《長安十二時辰》劇情中穿插的回憶是為了豐富張小敬這個角色的飽滿度,也是為了後面的劇情做鋪墊,因為很可能最後的關鍵劇情是由張小敬當年的「第八團」所左右的,但無論你再理解,再體諒,總是會覺得這十二個時辰,真的太久了,也可以說太拖了。
  • 《長安十二時辰》24個小時,我卻好像看到了一生
    答案毫無疑問:《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十二個時辰,用現在的時間計算就是二十四個小時。我們看過太多劇,它可能講述一個青春,描繪一種人生,也可能講述一個傳奇人物的人生。但講述一個二十四小時內的故事,講真的,還是國產電視劇的第一次。
  • 你真的了解十二時辰嗎?漢字告訴你,如何優雅地過好每一天
    時間:10:00 地點:象形部落編輯部 記錄員:二水《長安十二時辰》圓滿落幕了亦穿越時空,盡展眼前現代計時都用「小時」其實是為了區分「大時」也就是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1時辰=2小時從西周起,這種計時方法就已經非常成熟了
  • 天幹地支、時辰屬相,你知道多少?
    本篇我們來講述一下古人的計時方法和十二時辰。我們的先祖們雖然沒有手錶、時鐘、手機等工具,但是他們用智慧創造了很多計時的方法。夏商時期,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文獻記載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在「食時」,也就是早上日出不久;一頓在「晡時」,也就是在日落之前。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時間細節:計時官、計時法以及計時工具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唐長安城24小時的故事,從天寶三載正月十四的巳正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巳正結束。這是故事所需要的「一日」,那古代一日始究竟開始於幾點呢?現在我們所使用的24小時制,將零點作為一天的起始,但是在古埃及、古巴比倫曾使用過的太陰曆中,從日落到下一個日落為一日,也就是說一天是從日落開始的。在猶太歷中,同樣以日落為一天的起始。
  • 古人為何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日晷」則是更先進一步的計時儀器,晷盤上刻有24等分的刻度線,太陽照在晷盤中心的晷針上,晷針的影子就能在晷盤上指示出時刻。古人也用燃香來計算時間,稱為「火鍾」。「火鍾」是用紗線纏繞在香上,再在線的末端系上一個銅球,球下放一個銅盤,當香火燒斷紗線時,銅球落在銅盤中就會發出響聲,這便是古代的鬧鐘了。
  • 700元一人闖關《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值嗎?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700元一人闖關《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值嗎?《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場景。密室逃脫與影視IP合作後,推出各類沉浸式密室。玩家每人需要花費數百元,例如《破冰》兩個小時人均368元,《長安十二時辰》三個小時人均花費688元。相對較貴的價格也會令一些人望而卻步。
  • 下午5點是什麼時辰 下午5點是什麼時辰啊
    在古代,人類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的是如今的兩個小時,那麼你知道下午5點對應的是什麼時辰嗎?下午5點是酉時。酉時:17:00-19:00。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 《長安十二時辰》終於更新了,想二十四小時玩轉西安,看這裡!
    怪不得豆瓣評分8.6,直逼神劇《琅琊榜》~但是好奇怪,明明是一部古裝懸疑劇,怎麼越看越像西安大型旅遊宣傳片+美食劇的結合體!假如,讓你穿越回開元天寶年間的上元燈節,並且停留的時間只有十二個時辰,你打算做些什麼呢?是跟隨李泌一起辟穀熬時辰,還是與張小敬一起逛市集吃火晶柿子、水盆羊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