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在黃埔區一家經營飲食的山莊內查處61隻野生動物,共有15個種類,其中省級保護7種。(資料圖片)
省級保護動物蒼鷺。
不法分子利用監管漏洞走私野生動物 託運單上寫雞鴨鵝
提單寫鴿子,實物是斑鳩;說的是雞鴨鵝,運的卻是珍稀鷺鳥;菜單上寫地鼠,實際是穿山甲;想吃黃胸鵐,多用雜雀騙人……你知道嗎?隨著「吃野味進補」之風屢禁不止,省、市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安打擊力度也不斷加大,讓不法分子紛紛走入地下。記者近幾個月來跟隨省、市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安走訪發現,地下黑市依然暗地裡兜售鷺鳥、斑鳩、黃胸鵐、巨蜥、鱷魚等珍稀、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權威部門摸查發現,不法分子利用現有監管漏洞,用雞鴨鵝等合法名字騙過不專業的運輸環節監管部門,讓野生動物南下廣州。為此,省林業廳告訴記者,林業、鐵路、航空等部門將籤備忘錄,在專業方面進行合作堵漏洞,共同打擊非法動物貿易。
文/ 廣州日報記者劉幸 通訊員林蔭、穗林園宣
圖/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查處
地點1:廣州火車站
斑鳩冒充鴿子南下
6月24日,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群眾報料,稱在廣州火車站有一批來自北方的鳥類南下廣州。
為了爭取寶貴的辦案時間,森林公安民警馬上聯繫鐵路部門,取得支持後,在一輛從天津開來廣州的火車上,當場查獲涉嫌非法運輸的黑水雞、鷺鳥等省重點保護和斑鳩、麻雀等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共計6696隻,並控制了違法人員3名,目前,該案件已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立案查處。
民警隨後請鐵路部門工作人員調取該批野味的提貨單發現,上面寫著「鴿子」。按照現有情況,鴿子可以運輸,因此不法分子用斑鳩冒充鴿子坐火車偷運到廣州。
地點2:廣州白雲機場
黑水雞冒充家雞託運
7月3日,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在廣州白雲機場查獲從安徽合肥運來的涉嫌非法運輸的1000隻黑水雞,目前該案件已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立案查處。
與鐵路不同,機場對於貨運託運到站後有例行檢查,批准後才可以放行。民警在現場看見,黑水雞裝在一個僅僅留一個洞透氣的箱子裡運輸,由於黑水雞與家雞的差別不是很大,隔著一個小孔,機場工作人員難於在短期內辨別情況,在流水線工作的情況下,黑水雞易矇混過關。民警調取託運單後發現,這些鳥類託運單上面寫著雞鴨鵝的概率居多。
地點3:太平興富市場周邊
通過公路運輸成野味黑點
非法進入廣州的野生動物中,不少來到太平興富市場周邊的地下黑點,讓這儼然成了一個野味集散地。記者曾跟隨市森林公安前往興富市場周邊的出租屋暗訪,民警告訴記者,這裡周邊主要是看看是否有非法貿易的鳥類和蛇類。「湖南、廣西方向成為走私野生動物公路進入廣東的兩條主要路線。」
以蛇為例,廣東並沒有大規模養殖蛇,廣東未批准一張經營保護級別蛇的許可證,因此販賣眼鏡王蛇等國家保護動物在廣東一定是違法的。森林公安民警告訴記者,由於在廣州非法販賣動物價格高,且本身是消費地,所以國內其他很多地方的野生動物通過走私到廣州。為了整頓該市場周邊的黑點,森林公安通報,6月25日,從化林業局在太平興富市場執法檢查,在一倉庫內查獲非法儲存的鷺鳥、海鷗等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計1636隻。
隨後的7月2日,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在從化查獲涉嫌非法運輸的從安徽省六安市運來的野生動物,當場收繳夜鷺、黑水雞、白鷺、紅頭潛鴨、蛇類等國家三有和省重點保護動物一批,共計7260隻(條),違法人員3名,這批動物最終的運輸地同樣是至興富市場周邊一帶。目前該案件已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立案查處。
案例
想吃黃胸鵐?
真相:多是雜雀騙人的!
野味來到廣州後,都流去哪裡被吃了?記者跟隨林業、森林公安執法人員發現,廣州郊區、周邊城市就有一些食肆販賣野味。記者去年9月29日中午來到南海裏水鎮沿江路中隅正街某民居,找到了涉嫌兜售包括禾花雀在內的不法窩點。記者看見,民警控制了涉嫌違法的本地人黃某輝,裡屋兩個冰櫃中擺滿了密密麻麻的麻雀屍體,地上擺著兩盤已經去毛扒皮的麻雀。民警告訴記者,這裡一共有麻雀超過3300隻,其中疑似禾花雀不足200隻。
黃某輝告訴記者,雜雀市場上價格是1.5~2元/只,而禾花雀缺貨,普遍30元/只左右,高的甚至50~80元/只,兩者價差20倍以上。省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專家梁科長告訴記者,隨著禾花雀因國人舌尖上的貪婪而日漸式微,違法人員在廣東境內抓不到禾花雀,因其從北方南下過程中被抓捕殆盡,因此廣東境內的禾花雀多是外省過來的。
想吃穿山甲?
真相:多是漂白打石膏的!
野味真的進補還是進毒?記者去年9月11日中午12時許,與省市森林公安民警來到石井鎮張村大牌坊旁的風度花園,在11棟底層的103房,民警查獲一大批穿山甲。後記者來到離103房100米遠的另一個01號倉庫,看見這裡的泡沫箱中有穿山甲鱗片,並傳來刺鼻的味道。民警隨後提醒記者,「你留意到沒有,所有穿山甲均是白的!」
果然,記者在103房看見,均是白花花的穿山甲,與市民電視上、書上看見的黑色穿山甲截然不同。民警揭開了其中的秘密,「這肯定是漂白處理過的穿山甲」。民警還給記者看了一張照片,拍的是犯罪嫌疑人通過針筒將石膏類的白色物質注射入穿山甲死體。穿山甲進入廣州市場前往往經過了長途運輸,躲躲藏藏之間,往往肉質發黑髮臭,漂白後的穿山甲則相當光鮮亮麗,消費者看後會放心「進毒」;而用來增重的石膏,其顏色也是白的,在穿山甲體內完全看不出來。
想吃大雁?
真相:多是家鴨冒充的!
隨著打擊力度加大,明目張胆賣野味的現象絕跡,但是地下一些交易依然存在。民警告訴記者,一隻穿山甲在廣州要上萬元,但在東南亞某國, 200元就能買到,50倍的利潤讓走私分子「前抓後繼」。住在海珠區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在番禺的一些農家樂,依然有賣過山峰。但是多數此類餐廳則以家養的動物冒充野味欺騙消費者。記者在2013年9月隨執法人員來到天河區沙太路銀利街的「海陸×食府」,執法人員在廚房發現鐵籠裡關著大批鳥類和蛇類。有標稱白鶴、青咀(即黑水雞)、夜遊皇(即夜鷺)、水律蛇、過山峰(眼鏡蛇)。但是執法人員發現,商家用家鴨冒充大雁一隻賣1180元。
堵漏洞:多部門聯合出擊
省林業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告訴廣州日報記者,為了堵住當下監管漏洞,林業部門、森林公安、鐵路、民航將籤署備忘錄,多部門聯合出擊,共同打擊犯罪。
其中,廣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廣州鐵路公安局等單位建立警務聯動合作機制,查處鐵路非法組織運輸野生動物案件;加大執法打擊並建立「舉報有獎」制度,推動案件偵破。同時,繼續深化部門合作,完善齊抓共管機制。明確林業、農業、工商、食藥監、公路、鐵路、民航、海關等部門工作職責並建立聯合辦案制度,互通信息,並爭取國家和省林業主管部門支持,從源頭上治理野生動物非法流入。
省林業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告訴,目前,省林業系統已經與鐵路系統籤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專門聯繫制度,只要鐵路工作人員拍個照給林業執法人員,若文圖不相符,民警會在1.5個小時內趕到第一現場,立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