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心理學奠基之作——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2021-01-09 十二神童

本文共1157字,

閱讀需4-5分鐘。

古斯塔夫·勒龐,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群體心理學創始人,有著「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利」之稱。其代表作《烏合之眾》在世界各地備受讚譽,影響力深遠而廣泛,被譽為大眾心理學的奠基之作。

享有盛譽的《烏合之眾》

01

我們慣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來強調大眾在智力上的優勢,事實說明,任何獨立的個體都會比「群體」更聰明,而最不靠譜的也往往是大眾的智慧。

02

無意識本能不但主宰者有機體的生活,而且主宰著有機體的智力活動。

03

由於慣性思維,我們會多少認為智力超凡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依舊是出類拔萃。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同一種族的人都有著某些普遍的性格特徵,這種差異不會因智力上的差距或後天的教育而有絲毫變動。所以,一個種族中的大多數人在同等程度上所具備的相關特徵,也就變成了群體的共同屬性。

群體貌似理性的討論實質是一種災難

04

一個鞋匠和一個數學家,在智力上縱然有天壤之別,但從性格角度分析,他們的差別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是找不出任何差別。

05

被群體情緒傳染的個人,他會感覺自己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然後任憑這種陌生的力量左右,由於心頭瀰漫的壯懷激烈的情感,他的行為背離日常習慣,與他獨立生活時判若兩人。

06

我們的潛意識都酷似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便意味著釋放出大量本能性的衝動力量。

情緒激昂是群體的一大特徵

07

理智的個人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去做每件事情,但是群體人卻時常茫然無知。正如生物本身有自己的行為目標,但構成生物本身的細胞,卻沒有目標一樣。

08

群體,無論是哪一個群體,都只能說他們更像一個原始人的烏合之眾。

09

群體中沒有不可能的概念,他們認為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做,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實現的。

10

群體的共同行為舉止還會造成一種正義的錯覺,無論是多麼慘絕人寰的暴行,群體人都不會認為自己邪惡,反而堅信自己負有替天行道的使命。

失控的群體

11

群體通常總是處於那種期待關注的狀態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12

群體只有簡單、極端的感情,對於別人提出的任何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要麼全盤接受,要麼全盤否決。也就是說他們要麼把這些意見視為絕對真理,要麼就看成絕對謬論。所以控制群體的本質,只能用暗示的辦法誘導,而不能用合理的信念解釋。

13

就觀念而言,群體總是落後於博學之士和哲學家好幾代人。

14

凡是能夠打動群眾靈魂的人,無不有著狂熱的信仰。諸如隱士彼得、薩伏那洛拉、馬丁·路德等。

群體

15

最大的聲望,通常都是屬於死者,即那些對我們不再構成威脅的人。

16

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人們頭腦的暴政,才是唯一真正的暴政,因為你無法同它作戰。

17

群體的討論可以加強群體中多數人同意的意見,促使原來秉持這種意見的人們更加堅信不疑。就會形成:原先群體支持的觀點,討論後會變得更加支持;而原先群體反對的觀點,討論後反對的程度便會更強。最終,群體的意見會出現極端化的傾向。

相關焦點

  • 大眾心理學《烏合之眾》讀後感
    《烏合之眾》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勒龐,一百年多年前寫的有些東西放到現如今依然適用,有的甚至高度吻合,看來時間並沒有過多的改變群體的心理。其次,個人認為作者部分觀點過於極端批判,有與現實矛盾之處(後續展開)。
  • 名著精選《烏合之眾》——精研大眾心理學的讀本
    作者: 【法】 勒龐以下文字出自本書漢譯者序個人在群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勒龐稱之為「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定律」。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群體總是傾向於把十分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口號式的簡單觀念。約束個人的道德和社會機制在狂熱的群體中失去了效力。
  • 《烏合之眾》:你有沒有無形地被群體潛規則?勒龐解析群體心理!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的觀點《烏合之眾》是法國古斯塔夫·勒龐所著,主要致力於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研究!
  • 「心理學必讀清單」10本經典著作
    與榮格、弗洛伊德並稱為心理學家中的三巨頭,但後來他與老師意見相左分道揚鑣,成立了自己的派別——個體心理學。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經典著作。在書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然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
  • 推薦4本大眾心理學書單!
    《烏合之眾》這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書,雖然大一接觸心理學,但是我不是很喜歡心理學所以從來沒想過會被它吸引——真是我看過的最認真的書了!勒龐以法國大革命作背景思考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他通過革命中種種行為的分析發現,即使一個個有自己獨立見解的人,一旦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識形態蠱惑的群體,就變成了烏合之眾中的一員。
  • 網絡社會學 | 古斯塔夫 · 勒龐:《烏合之眾》
    從前形成的「烏合之眾」是人類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的一種聚集狀態,他們的意見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與誘導,通過處於同一有限空間內的傳遞,將某些情緒放大。 但當我們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後,烏合之眾最活躍的地方轉移到了社交網絡平臺,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網絡暴力。他們躲在屏幕背後熱血沸騰,振振有詞,不見理性的聲音,只有大眾的狂歡。
  • 讀書|《烏合之眾》,一本被弗洛伊德視為當之無愧的名著的書
    咱們看看本書講了些什麼:先看結論:在文明誕生之初,一群野蠻人,他們是烏合之眾。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形成了一個種族,在遺傳的作用下日益穩固,這群人變成了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又有能力擺脫它的野蠻狀態。在這個階段,一種包含著各種制度、信念和藝術的新文明便誕生了。但一個文明在達到一定的強盛和複雜程度之後,它便會止步不前,進入衰落的過程。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
    嘉賓|王建勳、高毅、蕭延中、王奇生 記者|鏡陶 《革命心理學》是從心理學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經典學術著作,跟其他從歷史學角度或用歷史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同類著作相比,其提供了很多獨到的見解。古斯塔夫·勒龐的法文版原著創作於1912年,距今已經有108年。
  • 超經典的8本哲學心理學著作推薦,給心靈智慧,找回最真實的你!
    超經典的8本哲學心理學著作,推薦給大家,給心靈以智慧,給智慧以翅膀,給翅膀以晴空!1.《當下的力量》作者/(德國)艾克哈特·託利通過此書,作者告訴我們,總是忘不掉過去,卻又會擔心未來。《與神對話》作者/(美國)沃爾什書的名字好似帶有宗教色彩,但絕非某種宗教信條的宣揚,所謂的神也只是心靈的護佑之物。作者在最痛苦的時候,聽到了神的聲音,開始與神對話,他也正是用這樣一種方式解答了所有人的困惑:世界為何是這個樣子?怎樣才能讓身體擺脫病痛的糾纏?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 《烏合之眾》這本書,應該怎麼讀?
    也一直沒有買過這本書,直到去年又有人推薦,剛好這個時期對心理學有極大的興趣,那咱就不能再耽誤了,畢竟又年長了幾歲,懂得這個時間成本的重要性。非得弄一本看看不可,來滿足我這小小的好奇心。買的是馮克利編譯的,中共編譯出版社出版的那個版本,就是封面上有個人頭,給我的感覺很皴舊。
  • 北境雄獅——古斯塔夫二世
    與波蘭的恩怨,除了王位之爭,波羅的海的制海權之爭,還有就是宗教之爭。在1617年—1625年古斯塔夫在波蘭陷入與俄國、土耳其的戰爭泥潭之際,率軍拿下利沃尼亞,之後古斯塔夫率軍南下進攻西普魯士,兩國在1625-1629年展開多次交鋒,互有勝負,戰況焦灼。兩國都不想再打下去了,於是在法國的調停下,兩國於1629年籤訂《阿爾特馬克合約》,瑞典保留了大部分勝利成果。
  • 2018春拍熱門藝術家之龐薰琹:其作品常年被低估
    ▲龐薰琹《文峰塔》1980年代作 布面油畫 130×202cm中國嘉德2018春拍 估價:RMB 450萬-650萬元 成交價:1782.5萬元▲龐薰琹在成都 1943年 麥柯·蘇立文 攝「當時,龐薰琹正在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