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傾斜軌道最可能的撞擊

2021-02-15 NASA愛好者

旅行者2號拍攝到的天王星

Credit:NASA

天王星於1781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當時他認為這是一顆彗星或者是一顆恆星。兩年後被確認是一顆行星,這也要感謝天文學家約翰·埃勒特·巴德(Johann Elert Bode)的觀測。

天王星是我們太陽系由內到外的第7顆,直徑第3大的行星。天王星有13個微弱的環,27顆衛星。天王星的自轉軸可以說是躺在軌道平面上的,傾斜的角度高達九十多度。

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天王星是如何傾斜的?一個由英國杜倫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和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合作,模擬了今天天王星傾斜軌道最可能的撞擊。

淺灰色代表來自天王星的冰材料,深灰色代表天王星的的巖石材料,紫色代表來自撞擊天體的冰材料,棕色代表來自撞擊天體的巖石,淺藍色代表著天王星的大氣。

Credits: Jacob Kegerreis / Durham University

該小組通過一臺超級計算機,進行了50多個撞擊情景的模擬,發現至少兩倍於地球質量的天體撞擊了天王星,角動量大約等於 3 * 10^36 kg m^2 s^-1。

這次撞擊是如此的強烈,它改變了天王星的自轉軌道,但這次撞擊不足以明顯改變天王星的公轉軌道,以及將天王星的大氣層衝散到太空中。該項研究也是首次在模擬天王星撞擊的事件中,考慮了天王星的大氣層。

另外這項研究不僅解釋了今天的天王星是如何形成的,還能幫助我們搜索並了解太陽系外行星。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發現,更常見的系外行星和天王星非常相似。該論文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詳見: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ac725/meta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的假說,揭開天王星傾斜的秘密
    儘管這種設想並非毫無可能,但是在它的模型中,火星上應該存在著幾個明顯的巨洞。不過別擔心,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以此明確簡練地解決這些問題。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環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sina)「稍等,」你肯定會想,「天王星並沒有一個巨大的行星環。」確實如此。至少現在,它並沒有。
  • 科學家們提出有關天王星旋轉軸傾斜的新假說
    ——很久以前,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了天王星,並使它發生傾斜。儘管這種設想並非毫無可能,但是在它的模型中,火星上應該存在著幾個明顯的巨洞。  不過別擔心,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以此明確簡練地解決這些問題。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
  • 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
    相比之下,太陽系的最外層行星主要由水和氨等揮發性元素組成。即使這些是在地球表面溫度和壓力下的氣體或液體,在離太陽很遠的地方,它們也會凍結成固體冰。,比如科學家認為形成月球的地球撞擊。因為水冰是在低溫下形成,天王星及其冰塊撞擊產生的碎片在碰撞過程中會大部分蒸發。在地球形成月球的撞擊中,涉及的巖石材料也可能是如此,但相比之下,這種巖石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凝結溫度,這意味著它很快就會凝固,因此由於自身引力月球能夠收集到大量碰撞產生的碎片。
  • 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
    天王星也有一個類似土星的光環系統,以及圍繞其赤道運行的27顆衛星。因此,它們也是相對於黃道面傾斜的。相比之下,太陽系的最外層行星主要由水和氨等揮發性元素組成。即使這些是在地球表面溫度和壓力下的氣體或液體,在離太陽很遠的地方,它們也會凍結成固體冰。
  • 日本天文學家闡釋天王星神秘特性
    天王星奇異的自轉軸和其衛星及星環不同尋常的的屬性很可能是受很久以前冰巨行星的撞擊形成的。然而,和其他行星都不同,天王星其旋轉面傾斜了98°。相對的,最外層的行星則由「揮發性」元素組成,比如水和氨。雖然這些元素在接近地表的溫度和壓力下會呈現為氣體或液體狀態,但是在遠離太陽的最外層軌道上它們因著低溫被凍結成了堅冰。
  • 天王星:躺著旋轉的行星
    天王星的軸心傾斜得令人瞠目結舌97.7度。而地球的軸向傾斜為23.5度,看起來,天王星是「躺著旋轉的行星」。躺著旋轉的天王星天王星的位置: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海王星離太陽最遠。但它釋放的熱量仍然比7號行星天王星還多。天王星的寬度是地球的四倍14.5條倍於我們生活的世界。在木星和土星之後,它是太陽軌道上最大的行星。
  •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不一樣?
    蘇黎世大學NCCR PlanetS的研究者們發現了這個長期未知的謎的解釋:兩個不同的巨行星撞擊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影響。圖解:NASA/JPL旅行者2號拍攝:左圖天王星右圖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側的兩顆行星。
  • 天王星 太陽系最寒冷的行星 不僅反著自轉,而且躺著公轉
    天王星的大氣層含有大約83%的氫,15%的氦和2%的甲烷,由於外層大氣層中的甲烷吸收了紅光,所以天王星整體呈現洋藍色。天王星的表面溫度平均為-220.15℃,是太陽系中溫度最低的行星。天王星除了它和金星一樣是由東向西自轉,更奇特的是它的傾斜角度。
  • 天王星:垂直軸上的行星
    在這個太陽系裡有八顆行星,海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但它釋放的熱量仍然比天王星(第7號行星)多。天王星比地球寬四倍,質量是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14.5倍。它是繼木星和土星之後太陽軌道上最大的行星。說到自旋周期,你可能知道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同時繞著太陽轉。現在地球的軸向傾斜度是23.5度。這意味著地球的地軸和它繞太陽的公轉平面之間有23.5度的夾角。如果沒有傾斜,我們的地球就不會有四季(或者生命)。天王星也是傾斜的,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
  • 「躺贏玩家」天王星的自述——為什麼我有躺著公轉的特權?
    2巨大的撞擊可能會瓦解我的衛星小弟,在這一假設下,我的衛星們本應更小,但實際情況是,我有數量和質量可觀的衛星。3作為質量如此巨大的冰巨星,僅憑一次撞擊很難導致我傾斜,雖然多次巨大的撞擊仍有可能,但那一情景很難設想和模擬出來。
  • 相離那麼近,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差異這麼大?
    眾所周知,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最外側的兩顆行星,也是人類最難涉足的兩顆行星。它們的質量和體積巨大,主要由氣體與冰組成,擁有眾多衛星,天文學家將它們歸屬於「類木行星」。它們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天王星相對於太陽是逆向自轉,海王星與之相反;2.天王星的主要衛星與行星成幾乎相同的軌道傾角,而海王星最大衛星海衛一的軌道傾斜角非常大;3.它們的熱通量和內部結構完全不一樣,海王星似乎有自己的內部熱能來源
  • 天王星成「怪咖」 「推手」竟是冰天體
    周禮勇進一步解釋,當巖質撞擊體與天王星發生碰撞後,會有一部分物質嵌合到天王星的巖質內核中,導致天王星質量增加。再者,激烈的撞擊過程也可能使撞擊體「散掉」,從而拋灑出大量碎塊,在天王星周圍形成「碎屑盤」,久而久之孕育成巖質衛星。  但現實中的天王星衛星卻大多由冰物質組成,相比巖質撞擊體理論所估計的結構相去甚遠。
  • 天文學家解釋天王星「躺著」旋轉的原因
    美國天文學家提出了新假說,旨在解釋為什麼天王星「躺著」做公轉運動。科研報告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太陽系的大多數行星都有自己的兩極,或多或少都會朝著一個方向。大多數行星是逆時針旋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幾乎是對著太陽的,看起來就像「躺著」做順時針轉動。
  • 天衛四「歐貝隆」:天王星第二大衛星,距離天王星最遠的大衛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的一顆氣態巨行星,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顆,是距離太陽第七遠的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起稱為遠日行星。天王星主要是由氫和氦來組成,體積巨大,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位,僅次於木星和土星,在望遠鏡中天王星通常呈現藍綠色,主要是由於天王星大氣層反射太陽輻射中的綠色和藍色光的原因。
  • 自轉軌道與赤道面交角97,86°的天王星,「躺著」圍太陽旋轉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天文學家一直對天王星一個特點十分好奇:它的自轉軌道與赤道面交角97,86°,也就是說,天王星是「躺著」圍著太陽旋轉。很早就有一種猜想,認為導致天王星」躺著轉」的原因它是與其他天體的碰撞。現在,達勒姆大學的天文學家雅各布·凱格瑞斯(Jacob A.
  • 宇宙冷美人,神秘天王星,有何奧秘?
    然而,在量值為5.3的時候,天王星正好在人眼可見亮度的最完美狀態下。4. 天王星太過昏暗以至於古人看不見它。5.天王星是近代第一顆被發現的行星。6.天王星每84年繞太陽一次。圖解:如果地球像蘋果一樣大,那天王星就和籃球一樣大7.如果天王星是空心的,那大概能容納50個地球大小的星球。8.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一、天王星最低溫度: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比海王星還冷,無愧於冰巨星的稱號。天王星為何如此低溫在科學界還沒有定論,不過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因為其與太陽距離很遠,而是其內部釋放的熱量也非常少。「躺著」自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傾斜的角度高達98°,就好像躺在軌道上公轉一樣,是天王星最顯著的特徵,這使他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的行星。關於自轉軸異常傾斜的原因,科學家們猜想是在當初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天王星受到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而造成的指向歪斜。
  • 神奇的衛星環,天王星有13顆小衛星,海王星有6顆,土星環最壯觀
    巨行星的大多數外側衛星都在偏心軌道上運行,通常與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此外,許多外側衛星的軌道相對它們的行星的赤道的傾角大於30°。這些天體因為引力太小,無法把自己拉成球形,再加上典型的軌道偏心、逆行和傾斜性質,於是被統稱為「不規則衛星」。
  • 如果地球也像天王星那樣傾斜90度會怎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晝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宇宙深處,天王星和海王星,你不知道的秘密
    天王星和海王星(圖源:wjbaike.site)這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調查了宇宙碰撞如何將這些行星分離。天文學家知道,天王星繞軌道運行必定會發生重大碰撞,但尚未對海王星進行此項研究。兩顆行星的總成分,大小和質量都差不多,但海王星比天王星重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