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提出有關天王星旋轉軸傾斜的新假說

2020-08-14 天文在線

  天王星總是獨具個性。在太陽系中,大多數行星的極點都幾乎朝向同一個方向。從上向下看,絕大多數行星都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天王星呢?它的旋轉軸與軌道成98度傾斜角,並且以順時針方向旋轉。

  躺著自轉的天王星(圖片來源:Wikipedia)

  對於這種奇特的現象,一個有影響力的假說提出了這樣的解釋——很久以前,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了天王星,並使它發生傾斜。儘管這種設想並非毫無可能,但是在它的模型中,火星上應該存在著幾個明顯的巨洞。

  不過別擔心,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以此明確簡練地解決這些問題。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

  環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sina)

  「稍等,」你肯定會想,「天王星並沒有一個巨大的行星環。」確實如此。至少現在,它並沒有。相比於土星行星環的巨大體量,天王星的行星環模糊又纖細。

  然而,近來由卡西尼號探測器傳回的證據顯示,行星環可能是短命的。所以,在其長達45億年的生命中,天王星可能在某段時間擁有一個相比於現在大得多的行星環。

  撞擊模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它對於天王星周圍物體的關注。以海王星為例,海王星和天王星擁有相似的旋轉周期。

  海王星和它的行星環(圖片來源:hrbgxl)

  正如木星和土星一樣,兩者旋轉周期的相似性說明他們曾經一起產生。如果把其他足以導致天王星傾斜的因素考慮在內的話,旋轉周期相似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天王星的衛星也是一個問題。因外來影響而產生的突然傾斜很有可能擾亂天王星的行星系統,並使其失去平衡。然而這個冰凍星球的行星們在相對大小和間距上與伽利略衛星相似。

  那些衛星也布滿冰層。足以使行星傾斜的衝擊力會產生足夠的熱量,使得衛星上的冰層蒸發殆盡,讓衛星表層的絕大部分被巖石覆蓋。然而,天王星所有主要行星的表層都擁有至少相同面積的冰雪和巖石。

  冰凍行星(圖片來源:Wikipedia)

  來自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澤夫·羅戈申斯基(Zeeve Rogoszinski)和道格拉斯·漢密爾頓(Douglas Hamilton)認為這些問題可以被解決。但其前提有二:一是天王星擁有一個大到足以使它像旋轉的陀螺一樣在旋轉軸上擺動的行星環,這種現象被稱作歲差現象;二是這種歲差現象和行星的軌道歲差現象相一致。其中,軌道歲差現象是指,橢圓形的軌道圍繞著太陽緩緩地改變位置。

  下圖將為您再現這兩個天文學概念。

  自轉歲差現象(左)與軌道歲差現象(右)。圖片來源:Robert Simmon/NASA; WillowW/Wikimedia Commons

  這種動作協調被稱為共振,它已經在太陽系中的兩個或更多天體的軌道之間發生過幾次。比如,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存在一個2:3的軌道共振,也就意味著,冥王星每繞太陽兩圈,海王星即繞太陽三圈。

  行星歲差和它的軌道歲差之間的共振被稱為長期的旋轉軌道共振,它可能會產生大幅度的軸傾斜。普遍認為,這種類型的共振可能會在土星上引起比木星更嚴重的軸傾斜。

  在此之前,這種長期的旋轉軌道共振也被認為和天王星的軸傾斜有關,但是必須要和由假設的行星9引起的共振聯繫在一起才能起作用。最終,因為過於脫離實際,這種假說被人們拋棄。

  但是羅戈申斯基和漢密爾頓認為,一個大型的環形系統可能更加符合事實。他們對天王星和海王星進行了模擬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被賦予大型的環形系統。研究人員以此來觀察他們如何與行星相互作用。他們發現,由依附在行星上的物質組成的大型環狀系統是最貼近事實的。而這種物質正是巨行星形成過程的組成部分。

  太陽系行星軌道(圖片來源:Wikipedia)

  儘管這項實驗得出了所有模型中最好的結果,但它仍然無法使天王星完全俯臥。在100萬年的時間裡,它僅僅導致了70度的傾斜。這意味著大繁榮理論依然有用武之地。

  然而,任何撞向天王星並使能其繼續傾斜至當前角度的巖石都要小得多,因此更具可能性。

  「儘管我們很少能產生超過70度的傾斜,也無法使傾斜超過90度,然而,如果在此之後與一個約二分之一地球質量的天體相撞,天王星將能從70度傾斜至98度。」研究人員們在論文中寫到。

  天體撞擊(圖片來源:Wikipedia)

  減少巨型撞擊物的質量並將其數量由2個及以上降低為僅僅1個,能將目前天王星旋轉狀態產生的可能性提升大約一個數量級。

  然而這僅僅只是目前的假說,並未最終確定下來。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否存在彗星雨,對天王星來說,那一定是一段瘋狂的時光。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Roma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的假說,揭開天王星傾斜的秘密
    天王星總是獨具個性。在太陽系中,大多數行星的極點都幾乎朝向同一個方向。從上向下看,絕大多數行星都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天王星呢?它的旋轉軸與軌道成98度傾斜角,並且以順時針方向旋轉。躺著自轉的天王星(圖片來源:Wikipedia)對於這種奇特的現象,一個有影響力的假說提出了這樣的解釋——很久以前,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了天王星,並使它發生傾斜。
  • 天文學家解釋天王星「躺著」旋轉的原因
    美國天文學家提出了新假說,旨在解釋為什麼天王星「躺著」做公轉運動。科研報告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太陽系的大多數行星都有自己的兩極,或多或少都會朝著一個方向。大多數行星是逆時針旋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幾乎是對著太陽的,看起來就像「躺著」做順時針轉動。
  • 天王星:躺著旋轉的行星
    天王星的軸心傾斜得令人瞠目結舌97.7度。而地球的軸向傾斜為23.5度,看起來,天王星是「躺著旋轉的行星」。科學家們為像天王星這樣的大而寒冷的天體創造了一個合適的術語:冰巨人。好的老海王星屬於同一類,但天王星是相當奇怪的鴨子相比,其鄰居的行星。首先,天王星以一個極端的傾斜旋轉,導致一些瘋狂的季節圍繞兩極。天王星的名字由來:在古希臘的宗教中,天王星被尊為天神。他有一個兒子叫克洛諾斯,還有一個孫子叫宙斯。這些人物後來與兩個羅馬神融合在一起:土星和木星。
  • 天王星:垂直軸上的行星
    但它釋放的熱量仍然比天王星(第7號行星)多。天王星比地球寬四倍,質量是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14.5倍。它是繼木星和土星之後太陽軌道上最大的行星。科學家們已經為天王星這樣的大型寒冷天體創造了一個合適的術語:冰巨星。古老的海王星也屬於這一類,但是天王星與它的鄰居行星相比就顯得很奇怪了。首先,天王星在一個極端傾斜的旋轉,導致一些瘋狂的季節圍繞兩極。
  • 天王星傾斜軌道最可能的撞擊
    旅行者2號拍攝到的天王星Credit:NASA天王星於1781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 日本天文學家闡釋天王星神秘特性
    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以同樣的方向在同一平面上圍繞太陽旋轉,天文學家們相信這是我們太陽系從由氣體和星際塵埃組成的旋轉星系盤中形成所遺留下來的產物。太陽系中的大部分行星也已同樣的方向自轉,行星極垂直朝向於其旋轉平面。然而,和其他行星都不同,天王星其旋轉面傾斜了98°。
  • 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難得機會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
    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正是向太陽系中最遙遠、探索最少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發射太空飛行器的良機。人類目前對這兩顆被稱為「冰巨人」的藍色行星依然了解甚微,它們只被太空飛行器造訪過一次。科學家們希望利用行星並列的時間窗口進行一次太空飛行器發射,這將大大減少飛行時間。
  • 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
    太陽系冰川巨星天王星的不同尋常屬性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以同一方向和同一平面圍繞太陽旋轉,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我們太陽系是如何由氣體和塵埃旋轉圓盤形成的遺蹟。大多數行星也以相同的方向旋轉,它們的極點方向垂直於行星旋轉平面。然而,天王星在所有行星中是獨一無二的,天王星的傾斜度達到98度。
  • 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太陽系冰川巨星天王星的不同尋常屬性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以同一方向和同一平面圍繞太陽旋轉,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我們太陽系是如何由氣體和塵埃旋轉圓盤形成的遺蹟。大多數行星也以相同的方向旋轉,它們的極點方向垂直於行星旋轉平面。
  • 天王星或每天都要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
    天王星或每天都要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一項模擬天王星及其磁層的新研究表明,當這顆行星處於特定的角度時,很可能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科學家指出,這樣的發現,與旅行者號在20年前的觀察相吻合,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結果。據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天王星與太陽系內的其它行星都不太一樣,尤其是以近乎90°「躺倒」的姿勢在軌道上自轉。
  • 在旅行者2號的觀測中發現了天王星洩露大氣的證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兩位科學家回顧了1986年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收集的舊數據,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天王星的大氣層正在逐漸逃逸到太空中。1986年1月24日,當旅行者2號飛到冰巨星天王星82,000公裡以內時,地球上的反應是失望。
  • 科學家提出了兩種假說
    可是,令科學家不解的是,金星的自轉速度非常緩慢,而且方向和其它行星正好相反,其它行星都是逆時針自轉,唯獨金星是順時針自轉的。要知道,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源於最初的一片星雲,所有的行星在形成時都應該和原始星雲具有相同的運動方向。
  • 天王星磁層或每日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
    一項模擬天王星及其磁層的新研究表明,當這顆行星處於特定的角度時,很可能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科學家指出,這樣的發現,與旅行者號在 20 年前的觀察相吻合,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結果。資料圖(來自:NASA / ESA)很早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天王星的自轉角度給出了解釋,稱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受到了行星形成早期的某些因素影響。
  • 自轉軌道與赤道面交角97,86°的天王星,「躺著」圍太陽旋轉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天文學家一直對天王星一個特點十分好奇:它的自轉軌道與赤道面交角97,86°,也就是說,天王星是「躺著」圍著太陽旋轉。很早就有一種猜想,認為導致天王星」躺著轉」的原因它是與其他天體的碰撞。現在,達勒姆大學的天文學家雅各布·凱格瑞斯(Jacob A.
  • 天王星氣體外洩中,可能也擁有與地球類似的電漿粒團結構
    當科學家回首航海家2號探測器的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天王星一個秘密:天王星大氣物質正在外洩,可能擁有與地球類似的電漿粒團結構。由於天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異類,科學家現在又多了一個理由重訪這顆星球,探討其獨特的磁場動力學。
  • 天王星磁層或每日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科學家指出,這樣的發現,與旅行者號在 20 年前的觀察相吻合,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結果。據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天王星與太陽系內的其它行星都不太一樣,尤其是以近乎 90°「躺倒」的姿勢在軌道上自轉。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2)行星自轉傾斜及自轉速度的形成
    我們且不論這個假說的正確與否,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的思路,其它行星的自轉軸的傾斜也應該是這樣形成的。那麼,火星的自轉軸傾斜角度25.19°,比地球的傾斜角度還要大,如果是天體撞擊的話,撞擊的地點在什麼地方,何時撞擊的。還有天王星的傾斜角度達到97.92°,也是天體撞擊的嗎?天體撞擊說,解釋行星自轉軸的傾斜,我們認為,是不符合邏輯的。很顯然,天體撞擊形成行星的自轉軸傾斜,不能適用於其他行星。
  • 霍金提出黑洞新假說(圖)
    霍金提出黑洞新假說(圖)該假說的提出,說明霍金推翻了他曾提出的「黑洞悖論」。  1975年,霍金以數學計算的方法證明黑洞由於質量巨大,進入其邊界的物體都會被其吞噬而永遠無法逃逸。黑洞形成後就開始向外輻射能量,最終將因為質量喪失殆盡而消失。而這種輻射並不包含黑洞內部物質的信息。這些信息應當在黑洞中保留下來。但是一旦黑洞消失,這些信息也就喪失了。這些信息的去向之謎就構成了所謂的「黑洞悖論」。
  • 行星軸傾斜度是衡量行星氣候和存在生命因素
    目前,科學家表示,外星生命不可能存活於類似天王星高傾斜軸的星球上。 天王星的傾斜角為97度,其赤道和行星環幾乎接近垂直 擁有適當傾斜角的行星具有鮮明的季節性變化當行星軸旋轉相對於行星軌道平面傾斜時就會出現季節變化,最新研究顯示伴隨著行星軸傾角減少
  • 天王星成「怪咖」 「推手」竟是冰天體
    在太陽系這個大「操場」上就有一位這樣的「怪咖」——天王星。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七個「兄弟」的公轉平面相近,公轉方向一致。它們中大部分也以相似的方向自轉,其南北極方向基本垂直於公轉平面。然而,天王星的自轉軸卻傾斜了98度,在公轉平面上「躺著」轉圈圈。因此,在公轉周期84年的天王星上,南北半球經歷著連續42年的漫長極晝或極夜。  是什麼造就了天王星如此奇特的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