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的假說,揭開天王星傾斜的秘密

2021-01-19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天王星總是獨具個性。在太陽系中,大多數行星的極點都幾乎朝向同一個方向。從上向下看,絕大多數行星都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天王星呢?它的旋轉軸與軌道成98度傾斜角,並且以順時針方向旋轉。

躺著自轉的天王星(圖片來源:Wikipedia)

對於這種奇特的現象,一個有影響力的假說提出了這樣的解釋——很久以前,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了天王星,並使它發生傾斜。儘管這種設想並非毫無可能,但是在它的模型中,火星上應該存在著幾個明顯的巨洞。

不過別擔心,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以此明確簡練地解決這些問題。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

環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sina)

「稍等,」你肯定會想,「天王星並沒有一個巨大的行星環。」確實如此。至少現在,它並沒有。相比於土星行星環的巨大體量,天王星的行星環模糊又纖細。

然而,近來由卡西尼號探測器傳回的證據顯示,行星環可能是短命的。所以,在其長達45億年的生命中,天王星可能在某段時間擁有一個相比於現在大得多的行星環。

撞擊模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它對於天王星周圍物體的關注。以海王星為例,海王星和天王星擁有相似的旋轉周期。

海王星和它的行星環(圖片來源:hrbgxl)

正如木星和土星一樣,兩者旋轉周期的相似性說明他們曾經一起產生。如果把其他足以導致天王星傾斜的因素考慮在內的話,旋轉周期相似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天王星的衛星也是一個問題。因外來影響而產生的突然傾斜很有可能擾亂天王星的行星系統,並使其失去平衡。然而這個冰凍星球的行星們在相對大小和間距上與伽利略衛星相似。

那些衛星也布滿冰層。足以使行星傾斜的衝擊力會產生足夠的熱量,使得衛星上的冰層蒸發殆盡,讓衛星表層的絕大部分被巖石覆蓋。然而,天王星所有主要行星的表層都擁有至少相同面積的冰雪和巖石。

冰凍行星(圖片來源:Wikipedia)

來自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澤夫·羅戈申斯基(Zeeve Rogoszinski)和道格拉斯·漢密爾頓(Douglas Hamilton)認為這些問題可以被解決。但其前提有二:一是天王星擁有一個大到足以使它像旋轉的陀螺一樣在旋轉軸上擺動的行星環,這種現象被稱作歲差現象;二是這種歲差現象和行星的軌道歲差現象相一致。其中,軌道歲差現象是指,橢圓形的軌道圍繞著太陽緩緩地改變位置。

下圖將為您再現這兩個天文學概念。

自轉歲差現象(左)與軌道歲差現象(右)。圖片來源:Robert Simmon/NASA; WillowW/Wikimedia Commons

這種動作協調被稱為共振,它已經在太陽系中的兩個或更多天體的軌道之間發生過幾次。比如,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存在一個2:3的軌道共振,也就意味著,冥王星每繞太陽兩圈,海王星即繞太陽三圈。

行星歲差和它的軌道歲差之間的共振被稱為長期的旋轉軌道共振,它可能會產生大幅度的軸傾斜。普遍認為,這種類型的共振可能會在土星上引起比木星更嚴重的軸傾斜。

在此之前,這種長期的旋轉軌道共振也被認為和天王星的軸傾斜有關,但是必須要和由假設的行星9引起的共振聯繫在一起才能起作用。最終,因為過於脫離實際,這種假說被人們拋棄。

但是羅戈申斯基和漢密爾頓認為,一個大型的環形系統可能更加符合事實。他們對天王星和海王星進行了模擬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被賦予大型的環形系統。研究人員以此來觀察他們如何與行星相互作用。他們發現,由依附在行星上的物質組成的大型環狀系統是最貼近事實的。而這種物質正是巨行星形成過程的組成部分。

太陽系行星軌道(圖片來源:Wikipedia)

儘管這項實驗得出了所有模型中最好的結果,但它仍然無法使天王星完全俯臥。在100萬年的時間裡,它僅僅導致了70度的傾斜。這意味著大繁榮理論依然有用武之地。

然而,任何撞向天王星並使能其繼續傾斜至當前角度的巖石都要小得多,因此更具可能性。

「儘管我們很少能產生超過70度的傾斜,也無法使傾斜超過90度,然而,如果在此之後與一個約二分之一地球質量的天體相撞,天王星將能從70度傾斜至98度。」研究人員們在論文中寫到。

天體撞擊(圖片來源:Wikipedia)

減少巨型撞擊物的質量並將其數量由2個及以上降低為僅僅1個,能將目前天王星旋轉狀態產生的可能性提升大約一個數量級。

然而這僅僅只是目前的假說,並未最終確定下來。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否存在彗星雨,對天王星來說,那一定是一段瘋狂的時光。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Roma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提出有關天王星旋轉軸傾斜的新假說
    ——很久以前,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了天王星,並使它發生傾斜。天王星並沒有因彗星的撞擊而摔倒。但是它有可能因一個巨大行星環的影響而發生傾斜。相比於土星行星環的巨大體量,天王星的行星環模糊又纖細。  然而,近來由卡西尼號探測器傳回的證據顯示,行星環可能是短命的。所以,在其長達45億年的生命中,天王星可能在某段時間擁有一個相比於現在大得多的行星環。  撞擊模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它對於天王星周圍物體的關注。以海王星為例,海王星和天王星擁有相似的旋轉周期。
  • 天王星傾斜軌道最可能的撞擊
    旅行者2號拍攝到的天王星Credit:NASA天王星於1781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 腦洞大開的《SCP秘密實驗室》,具象化的「未知」才是恐懼的來源
    如果說一般的遊戲都是在向玩家講述一個故事的話,那麼《SCP秘密實驗室》的遊戲便是在誘導玩家「發現」更對的故事。其實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們所懼怕的神神鬼鬼不過都是我們自己的想像,腦洞越大距離這些神秘事件也就越近。《SCP秘密實驗室》的出現就像是幫助玩家,將腦洞無限的放大,真實的感受那並不真實的未知。
  • 《SCP秘密實驗室》,在下從未見過如此腦洞大開的恐怖聯機遊戲!
    相信對於各位樂於研究「SCP文化」的玩家來說,《SCP收容失效》絕對是一款不可錯過的遊戲,只是可惜《SCP收容失效》是一款單人獨立解謎性質的恐怖遊戲,無法與別人「眾樂樂」,於是,小編就要向各位隆重介紹一款可以與基友開黑,可以與「沙雕網友」連麥,最最重要是讓人腦洞大開的SCP
  • 天文學家解釋天王星「躺著」旋轉的原因
    美國天文學家提出了新假說,旨在解釋為什麼天王星「躺著」做公轉運動。科研報告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太陽系的大多數行星都有自己的兩極,或多或少都會朝著一個方向。大多數行星是逆時針旋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幾乎是對著太陽的,看起來就像「躺著」做順時針轉動。
  • 是誰讓天王星「臥倒」的?和月球有相似之處,或許找到原因了
    它的自轉軸傾斜角度達到了98度,這個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天王星卻不同,它一共有27個天然的衛星,在研究當中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這27個天然衛星是由於外力撞擊所形成的,這也就意味著天王星的臥倒姿勢並不是受到了星球的撞擊所導致的。
  • 從航海家2號開始聊起,太陽系中最多秘密的行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直徑大小是太陽系的行星當中第3大,其質量的大小則是第4檔,他那巨大的冰層中可以放進約63個地球。從近代開始,我們用望遠鏡發現的第一個的行星就是天王星,天王星是在1781年3月13日由威廉赫歇爾發現。自古以來,人類第一次成功拓展了太陽系的界限,雖然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天王星,但古代的人只能看到他模模糊糊的影子。
  • 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
    因此,它們也是相對於黃道面傾斜的在天王星上,一個巨大的冰面撞擊器能夠傾斜行星,使它有一個快速的自轉周期(天王星一天大約17小時,比地球還快),碰撞產生的物質保持氣態時間更長最大的質量體,也就是後來的天王星,收集了大部分的剩餘物,因此,天王星的衛星很小。
  • 太陽系最特殊,傾斜度達到98度,最新揭示了天王星的怪異起源!
    天王星也有一個類似土星的光環系統,以及圍繞其赤道運行的27顆衛星。因此,它們也是相對於黃道面傾斜的。由東京工業大學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ELSI)伊田茂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已經解釋了天王星一系列不同尋常的性質起源。研究表明,在我們太陽系的早期,天王星被一顆質量大約是地球一到三倍的小冰行星擊中,這顆年輕的行星被掀翻了,留下了它獨特的衛星和環系,成為確鑿的證據。研究小組在構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模擬天王星衛星圍繞天王星形成的過程中得出了這一結論。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秘密被揭開
    疊層石重慶市酉陽縣一個寨子裡,石頭上竟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那石花,一團團一簇簇,不知過了多少年月。老人說,那石花是祥瑞的徵兆,不準破壞它。小孩子則帶著疑惑,一遍遍的問石頭為什麼會開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是怎麼發現的?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 秘密被揭開
    石頭開花   微信朋友圈隨手發一張石頭照片   它竟能講出重慶5億年前的故事  範聖卿  重慶市酉陽縣一個寨子裡,石頭上竟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  是怎麼發現的?  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  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
  • 科普系列:海王星磁場和海衛一的「秘密」
    其中磁場之謎就是強烈吸引科學家的秘密之一,先來看看海王星磁場的秘密,「旅行者—2號」的探測揭開了此謎,這是在考察海王星的諸多成果中,最為激動人心的成果之一。一位科學家曾說,聽到「旅行者」的這一成果,使他高興得夜不能寐。
  • 《腦洞大開》全民科普風 帶你踏入奇妙科學世界
    搜狐娛樂訊 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大型科普益智類節目《正大綜藝·腦洞大開》第一期已於11月6日晚18:00在央視一套精彩播出。大孩子與小孩子們都腦洞大開,題目設置也是既「好吃」又好玩。比賽一共三場,第一場小試牛刀過後,第二場立馬就請出重量級人物——亞洲烹飪大師陳義洪,陳大師也是不負眾望為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分子美食,引得現場口水連連。第三場新奇刁鑽的題目更是讓參賽者們腦洞大開,「水滴對於蚊子相當於滅頂之災,是否意味著雨滴砸到蚊子,蚊子就必死無疑呢?」這樣的題目讓全場都陷入沉思,兩隊參賽者們分別給出了自己「看似有理」的答案。
  • 如果地球也像天王星那樣傾斜90度會怎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晝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天王星海王星都比地球大得多,其衛星卻還沒月球大,月亮成因待解
    太陽系中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行星中的冰巨星,體積和質量都比地球大得多,天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65倍,質量是地球的14.5倍,海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58倍,質量是地球的17倍。在太陽系所有的衛星中,月球的質量可以排到第五,比它大的衛星只有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這四顆衛星都是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的衛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中質量最大的是海衛一,但是它在太陽系衛星中只能排名第七,體積比月球小了1/3,然而質量卻還不到月球的1/3,要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比地球大得多,所以不得不說,地球和月球是一對神奇的存在
  • 5種科學假說幫你腦洞大開!
    針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5種假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5種假說,一起來探索宇宙之外!打個比方,這個宇宙的你,點開了這篇文章進行閱讀,而另一個宇宙的你則選擇了看電視,因此兩個宇宙的你將展開兩條不同的故事線。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化至極的比喻,而實際上量子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我們有無數多個平行宇宙。量子宇宙似乎充滿了隨機性。你能接受現在的你,只是所有隨機性中的一種嗎?這似乎帶著一種宿命的調調。延伸閱讀:有很多影視作品,以穿越平行宇宙為主題,進行了故事上的探索。
  • 腦洞大開1969,鮮為人知的小松製作所「水下機甲部隊」
    而在太平洋島國日本,一個叫做小松製作所的公司,悶頭研製成功了一臺至今讓人腦洞大開的玩意兒 —— Komatsu D125W為什麼說至今讓人腦洞大開,請各位看圖自行腦補畫面:在藍藍的大海上啊,有兩根煙囪在水面冒著黑煙,還像筷子一樣不停的在海面攪動,海水裡發出悶哼哼的機器轟鳴...一個人坐在岸堤上悠閒的擺弄一個黑匣子,像是操縱這兩根煙囪的幕後推手!
  • 原來Nature 和 Science 才是腦洞大開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一篇論文才會發現:原來還能這麼寫,原來這也能研究……Nature,Science作為科學界高水平期刊一直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與推崇,其實它們才是腦洞最開的地方。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篇Nature 和 Science 上大開腦洞的論文,不知會不會讓你靈感乍現?
  • 腦洞大開:未來派的建築
    腦洞大開
  • 天王星:躺著旋轉的行星
    天王星的軸心傾斜得令人瞠目結舌97.7度。而地球的軸向傾斜為23.5度,看起來,天王星是「躺著旋轉的行星」。科學家們為像天王星這樣的大而寒冷的天體創造了一個合適的術語:冰巨人。好的老海王星屬於同一類,但天王星是相當奇怪的鴨子相比,其鄰居的行星。首先,天王星以一個極端的傾斜旋轉,導致一些瘋狂的季節圍繞兩極。天王星的名字由來:在古希臘的宗教中,天王星被尊為天神。他有一個兒子叫克洛諾斯,還有一個孫子叫宙斯。這些人物後來與兩個羅馬神融合在一起:土星和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