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貓 今天
搞學術的人,必定久經沙場,閱讀過無數篇論文。很多時候,我們在看一篇論文才會發現:原來還能這麼寫,原來這也能研究……
Nature,Science作為科學界高水平期刊一直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與推崇,其實它們才是腦洞最開的地方。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篇Nature 和 Science 上大開腦洞的論文,不知會不會讓你靈感乍現?
1、Science:論美國人是如何忘記他們的總統的
認知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有趣文章,2014年發表在Science上。這篇文章是基於一個跨度長達40年的研究結果完成的,然後向我們完美的展示了美國人是如何遺忘他們的總統的。
Henry團隊在1974年、1991年、2009年,分別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給大學生做這方面的測試,給他們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寫下儘可能多的總統,另外一個測試是讓他們把這些總統的順序也列出來。
然後在2014年,Henry團隊又對接近500個年齡區間在18至69歲的成年人做了同樣的測試。
結果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A圖是1974年、1991年、2009年的大學生能記住的總統名字和順序情況,B圖是2014年成年人整體能記住的總統名字和順序情況。
這個趨勢曲線驚人的一致。排名和曲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保持不變。
結果表明美國人往往會回憶起最近服務的總統以及美國歷史上的前幾名。他們還記得主導歷史事件的人,比如結束奴隸制(林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被「使用」越少 (例如被看到,聽到,寫到,被稱為),這個名字就變得越來越不容易記憶。像華盛頓和林肯這樣的人不會褪色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到處都有提醒:紀念碑,鈔票和硬幣。
這個研究的意義在於,第一次通過一個40年跨度的研究,表明了集體記憶的健忘度與一個個體的健忘度,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社會文化學跟生物學似乎在這個方面是可以相通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它把歷史和個人心理結合起來,並且發現了這個對應關係。
2、Nature:瑞士這把稱,能測出一個細胞的重量
ETH教授Daniel J Müller領導開發了一款新細胞尺度測量器,不僅容許操作者在極短時間內測量活細胞重量,還可以實時監測細胞重量變化,解析度達到毫秒和萬億分之克。
在微型懸臂的固定端通過脈衝藍色雷射誘導輕微振蕩,在另一端用紅外雷射測量振蕩幅度。先測不掛細胞的,再測掛了細胞的,反覆操作,「細胞質量來自計算兩種振蕩差異,」主要發明人David Martínez-Martín解釋道。
計算機屏幕顯示重量變化曲線,整個測量周期(小到幾毫秒,多到幾天)都能直觀看到讀數。包括細胞培養在內的測量裝置直接被安裝在高性能螢光顯微鏡的物板上,稱重同時也可觀察和拍攝細胞內部進程。
研究意義:「細胞質量是生理學研究的良好指標,」Martínez-Martín解釋。在醫學和製藥領域,這個新工具可以用來了解細胞病理生長和藥物對這種生長的影響。
這款極高解析度的新細胞尺度測量器現已投入生產,很快將推出商業化儀器以供更多科研人員使用。
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
Nature 出了一篇關於遊戲的科研論文,裡面提到了一個遊戲—Foldit。
該論文的作者有超過 57,000 位作者,關鍵是,這些作者大多是遊戲玩家!
有 57000多位作者的論文
玩遊戲玩出了頂級論文的操作也是服!人和人的差別就是這麼大~
除此之外,這個遊戲還貢獻了不少其他 CNS 級的文章。
4、Nature:榴槤是由可可植物進化而來
2017年10月9日,來自新加坡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完成了一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他們完成了東南亞水果之王,榴槤,而且是王中之王-貓山王的全基因組序列分析,並揭開了榴槤進化的秘密!
這項研究,由三名榴槤愛好者,贊助了50萬新幣完成!基因研究發現,榴槤可能是6500萬年前的可可植物演變而來!如此同時,研究人員在榴槤中還發現了一個可能和棉花一樣的古代全基因組複製事件。
等於說可可豆,棉花與榴槤是一家人!一點都看不出來吧。
5. Science:糞便移植可以延長壽命
2019年7月22日Nature Medicine 發表了一項關於通過糞便移植影響壽命的重磅研究。
來自西班牙奧維爾多大學的生物學家 Clea Bárcena 和她的同事發現,隨著早衰症(一種會導致過早衰老和死亡的遺傳病)患者疾病的進展,患者體內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腸道失調;而在被認為健康長壽的「百歲老人」身上,卻沒有發現類似現象。
在小鼠身上進行進一步研究表明,衰老發生時宿主腸道微生物確實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通過移植健康小鼠的糞便細菌,研究人員證實可以成功延長早衰小鼠的壽命。
「這是一項很好的、有趣的研究。」耶魯大學的醫生 Heidi Zapata 說。但她也警告說,將這些發現從老鼠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將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我認為我們還沒有接近研製出一種我們能夠吞下的藥物。但考慮到微生物群的重要性,這確實預示著未來的可能性。」
1、Forgetting the presidents
2、Inertial picobalance reveals fast mass fluctuations in mammalian cells
3、Predicting protein structures with a multiplayer online game
4、The draft genome of tropical fruit durian (Durio zibethinus) How the durian got its sulfuric stench
5、Healthspan and lifespan extension by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to progeroid mice
往期乾貨連結
精通R語言(含代碼及測試數據)
Day1 R語言簡介及安裝
Day2 RStudio安裝及使用Day3 常用數據類型Day4 數據導入及讀取Day5 數據管理及操作Day6 數據處理進階及控制結構Day7 圖形繪製入門Day8 常用圖形繪製Day9 高級圖形繪製Day10 常用統計分析Day11 方差分析Day12 回歸分析Day13 廣義線性模型Day14 PCA & tSNEDay15 聚類分析Day16 機器學習Day17 ggplot繪圖Day18 Shiny網頁可視化
科研繪圖(含代碼分享)
熱圖滑珠圖蜜蜂群圖圈圖韋恩圖小提琴圖餅圖火山圖中國地圖山巒圖氣泡圖 世界地圖箱線圖柱狀圖等高線圖 三維餅圖 半小提琴圖PCA分析圖相關性熱圖三維地形圖三維散點圖
更多科研新鮮資訊、文獻精讀和生物信息技能
請關注科研貓公眾號領取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