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溫哥華展開的關於「孟晚舟案」的聽證會只對8名證人進行了交叉詢問,如今開始對其他證人進行交叉詢問聽證。而作為華為副董事的孟晚舟女士近日也在溫哥華再次現身法庭,最後的結果是兩名證人當庭「認錯」,但這並非理想結果。
據悉在10名證人中,來自加拿大聯邦警察的葉姓警官承認,通過「不實信息」獲得法官籤署的逮捕令。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司各特·柯克蘭承認,將孟晚舟的手機密碼寫在一張紙條上,導緻密碼外洩被警方得知。隨著2名證人的認錯,孟晚舟離家更近一步,同時也讓案件進度更加複雜化。第一:當前兩人只是承認錯誤,表明是工作失誤,並非故意為之。這是明顯地在為自己開脫,同時避重就輕對不法行為並沒有交代和承認。其背後的操控者,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指明。
第二:當前2人承認錯誤,但都表示沒有觸犯法律,所以很可能被諒解。只是巧合碰到巧合,會不會太巧合了一些。首先為什麼要通過「不實信息」獲得逮捕證,這從側面說明,本身孟晚舟並沒有任何過錯,是其故意捏造罪名進行扣押逮捕,而這樣的做的目的是什麼?這些關鍵信息,聯邦警察並沒有交代,所以很可能是在為其他人掩蓋。第三:將別人的手機密碼記錄,並且好巧不巧地遺落。這一切裡裡外外都透著詭異,首先沒有權利打開別人的手機,為什麼要記錄別人的手機密碼,其次一直沒有流出,但孟晚舟的就流失了。這一系列的巧合,其實更像是人為操作。
總體來說整個案件進程緩慢,因為期間有太多「阻撓力量」。雖然目前來看,孟晚舟回國有望,但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在下一次開庭出現變故。社會高度關注,其實對於公平有一定的監督作用。希望整體案件能夠加快,在美國1月份前完成。這樣避免受到美國方面影響,同時也讓長期滯留的孟晚舟早點回家。
編輯: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