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百名市民模擬地震逃生

2020-12-04 瀟湘晨報

▲南昌文教路北社區居民們正在進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居民有秩序的從樓道向外撤離。

「2020年5月11日10時10分,南昌市發生中強地震,此時,正在家中的居民,突然感覺室內燈管、家具晃動,小區物業拉響警報……」這並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昨日上午在南昌市文教路北社區進行的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現場模擬在遇到地震災情時,社區居民迅速進行緊急疏散與自救行動,以及藍天救援隊、醫療衛生等部門多方聯動救援的場景。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此,由東湖區安委辦統一調度,東湖區應急管理局、東湖區防震減災局等多家單位在文教路北社區共同開展「5·12」防震減災宣傳暨應急疏散演練活動。據介紹,往年的宣傳活動會走進校園等多個地方,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把科普知識帶進了小區。

「嘟嘟嘟……」在隆興小區內,突然傳來一陣警報聲,隨後廣播響起:「各位居民,剛響起這一道警報聲是告知大家正在發生地震,此時居民們應立即就近尋找掩體進行自救。」這時,居民們各自在家中或者小區內尋找掩體躲避。

不久後,物業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緊急趕到的藍天救援隊將迅速組織居民有序地撤離到空曠的避難場所。不久後,百名居民紛紛來到了小區空曠的小廣場上,並且聽從救援人員的安排。

記者看到,居民有秩序地從樓道向外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大家請保持鎮靜,聽從救援隊的安排,有序在原地坐下,耐心等待救援。」社區工作人員道。

「報告主任,經過清點,發現有一名居民被困受傷需要救援。」這時,社區工作人員向藍天救援隊請求支援。救援隊員們迅速封鎖現場,勘察地形與建築損毀情況。一組隊員營救出二樓被困居民,通過擔架迅速交於120醫療隊,醫療隊進行簡單包紮並將傷員帶離現場。

整個演練持續了十餘分鐘的時間,81歲的王老太在現場觀看了這場演練,她告訴記者,這次演練很有意義,她原來都不知道地震來了要如何避險,這次學到了不少知識。

【來源:江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體驗地震來襲 學習逃生方法
    記者 熊明 攝   5月7日,在重慶市民防宣教中心「地震模擬體驗平臺」上,學生們正在體驗模擬地震。記者 熊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文晶)本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7日,市人防辦啟動宣傳周活動,邀請求精中學120餘名學生前往市民防安全教育專題展示館,親身體驗了一番突發「災害事故」。
  • 地震逃生,一個孩子不能少(圖)
    2013年05月14日 16:51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在逃生演習中,模擬意外受傷救治現場  一聲急促的警鳴聲響起,「各位老師、
  • 發生地震、火災,如何逃生?去鼓樓生命安全體驗館免費體驗吧
    模擬逃生 樂扶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供圖  火災發生,煙道逃生要「一捂二蹲三順牆走」  除了地震,火災也是一個很大的危害。火災發生了,該如何逃生?「一般來說,我們會教低年級的孩子在遇到危險時,能正確發出可持續的求救信號;而教大孩子,小火滅,大火逃。」趙銳說。  那麼該怎麼逃生?體驗館就有「煙道逃生」模擬,這是教孩子們在濃煙滾滾的火災現場如何行動的一個現場模擬環節。
  • 地震與警報音,哪個更嚇人?墨國哪些州地震報警最早,逃生時間最長?哪些地方無地震煩惱?
    恰逢中國新年,墨西哥又地震了!自從去年的919大地震對墨西哥造成了嚴重損失,這段痛苦的回憶也讓墨西哥市民記憶猶新。
  • VR地震,不得不知道的前兆虛擬場景模擬!
    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的地震統計出來了:「1~3月累計地震次數為157,其中3.0~3.9級地震有109次、4.0~4.9級3次、5.0~5.913次」。地震演練是每年學校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課題。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地震統計數據表明,當前的地震逃生演戲必不可少,因為地震的不可預知,當科技水平無法預測時,我該如何做好防禦?
  • 發生地震、火災,如何逃生?去鼓樓生命安全體驗館體驗吧
    模擬逃生    火災發生,煙道逃生要「一捂二蹲三順牆走」   除了地震,火災也是一個很大的危害。火災發生了,該如何逃生?「一般來說,我們會教低年級的孩子在遇到危險時,能正確發出可持續的求救信號;而教大孩子,小火滅,大火逃。」趙銳說。   那麼該怎麼逃生?
  • 地鐵逃生、地震災害……即墨區為1.4萬名中小學生普及應急安全知識
    即墨區教育體育局組織全區1.4萬名中小學生到區應急安全體驗教育基地開展應急安全體驗培訓活動,此次活動於11月2日開始至12月底結束,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地鐵逃生」「地震災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等系列課程。
  • 地震災害逃生包
    其實全球有很多國家地震都比較頻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離我國較近的日本,他們每年都發生可能上千次的地震,但由於他們具備了很強的逃生和自救能力,災難來臨
  •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 躲過地震第一次橫波再逃生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很多市民仍然對此抱有疑惑。市地震局原高級工程師葉清建議:先躲再跑。  眾所周知,地震的縱波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學術界對兩者的速度定位分別為:縱波每秒7.5-9公裡,橫波每秒4-5公裡,兩者之間大概相差一倍。
  • 天府市民雲APP上線地震預警功能!
    今日,小錦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天府市民雲,在天府市民雲APP上線了地震預警功能。該功能開啟後,能在地震發生時進行提示,提醒用戶逃生避險,保障用戶安全。該功能上線後,760萬天府市民雲用戶都能用上地震預警服務。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同學們積極踴躍回答講師的提問同學們首先認真觀看了3個關於地震逃生的小視頻,了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學習在地震來臨時迅速有效逃生並自救的方法
  • 天府市民雲APP上線地震預警功能
    今日,小錦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天府市民雲,在天府市民雲APP上線了地震預警功能。該功能開啟後,能在地震發生時進行提示,提醒用戶逃生避險,保障用戶安全。該功能上線後,760萬天府市民雲用戶都能用上地震預警服務。
  • 5月9日至15日青島市防災減災宣傳周:地震應急救援模擬演練 參觀...
    (一)舉辦預案桌面推演,圍繞「5.12」防災減災日活動主題,在西海岸新區(阿里山路11號東方梅地亞酒店多功能廳)舉辦全市地震應急預案桌面推演,按照《青島西海岸新區地震應急預案》響應程序,進行桌面演練。第一階段模擬地震應急響應,進行桌面推演;第二階段模擬地震災害應急處置,檢驗區市預案修訂、應急響應啟動、指揮部運行、應急處置等情況,完善提高基層突發災害事件應對能力。
  •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11月9號深夜不少豐城市民
  • 市民發明的「高樓逃生器」上了央視
    吳昭樂在介紹高樓逃生器視頻截圖。溫商網訊(記者 孫勇) 「準備——開始!」隨著主持人的口令,一位專業消防員和一位普通市民同時從消防練習塔外牆三層高度通過逃生器下降,在消防員落地不久後,市民也平穩地下降到地面。這是8月24日晚上CCTV10播出的《我愛發明》欄目中出現的畫面。
  • 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今天早上又報導四川宜賓地震了,可見四川真的喜歡地震,但是沒辦法,誰叫他處在了地震帶上。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地震的發生,我們可以學會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呀。有句話不是說: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掌握在地震中這些逃生自求的方法,可能在關鍵時刻是救命的。我想下面的這些地震自救方法你有必要知道。
  • 地震發生時的正確逃生方式
    下面就一起再來看看地震發生時的正確逃生方式和發生後的自救生存。(一)地震發生時室內正確逃生方式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 中國大叔發明地震逃生床,地震中可以做到自保
    導讀:中國大叔發明地震逃生床,地震中可以做到自保近些年,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屢見不鮮。5.12汶川大地震相信很多人至今還是沒能忘記,它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多少無辜的生命就此隕落,多少可憐的孩子們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園。
  • 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 地震了應該如何應對
    購買房子的時候是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房屋樓層的,現在的房源一般都是高層的房子,購買高層的房子優勢也有很多,也有一定的缺點,遇到緊急情況下的話逃生還是比低層的房子難一些,而且危險率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呢,這個問題是需要知道一些相關小常識。
  •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一些自然災害會突然的發生,讓人們料想不及,其中地震就為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倘若是在睡覺時發生地震是很難逃脫的,為此一名大學生發明了一種「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