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只要是一提到老虎和獅子,必定形成兩方對立的局面。獅子和老虎作為兩種大型的貓科動物都有著大量忠實的「粉絲」,而且網絡上充斥著各種老虎碾壓獅子和獅子碾壓老虎的圖片以及影像資料。所以,關於「獅虎鬥」從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下面,我就來談一下,關於獅虎鬥個人的看法。
獅虎鬥
在現實中,老虎和獅子都是頂級的食肉動物,而且它們還是同科的「兄弟」。目前,所有的老虎(6個亞種)全部分布在亞洲地區,而獅子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即便是生活在亞洲的亞洲獅,也由於19世紀人類的瘋狂獵殺,成為了瀕危動物,現存的野生亞洲獅全部棲息在印度的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之中。
也就是說,唯一一種能與老虎(印支虎、孟加拉虎)碰面的獅子也被人保護了起來。因此,在野生環境下,老虎和獅子就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直線。
從這一點上看,網絡上所有的獅虎鬥的資料均為人工飼養狀態下的。而人工飼養下的獅子和老虎,由於各自的體型、年齡、性別、成長環境、馴化程度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所有,獅虎鬥的資料均是缺乏公平性的。況且,西方對獅子的好感勝過老虎,而在東方,人們對老虎的好感勝過獅子,因此,無論是在哪裡發生的獅虎鬥都有著很大的人為幹預的成分。
所以,不要拿獅子和老虎的圖片以及視頻來解釋哪一種動物厲害。
綜合分析獅子和老虎的戰鬥力
其實,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往往體型就決定了一切。因此,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哪一種體型明顯的大,哪一方就是勝者。其次,無論是老虎還是獅子都有多個亞種,而不同的亞種之間體型差距較大,比如最小的獅子亞種索馬利亞獅平均體重僅有100公斤左右,而最大的老虎東北虎體重平均就有195公斤,在將近100公斤的體重差距下,東北虎是能夠碾壓獅子的。同樣的,拿最小的老虎蘇門答臘虎與最大的獅子克魯格獅對比,克魯格獅也能夠碾壓蘇門答臘虎。
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雄獅和公虎對決,它們旗鼓相當。原因很簡單,雖然公虎是獨居動物,雄獅是群居動物,但是雄獅從2歲就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它們要獨自接受大自然的洗禮,戰鬥力並不差。
而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雌獅如果對上母虎,那麼我認為母虎的勝利會大一些。原因就出在群居和獨居上。母獅在獅群中的職責就是捕獵,它們習慣了團隊作戰,而母虎則是獨居動物,它更擅長單兵作戰。因此,在單打獨鬥的經驗上,同時雌性體型相近的情況下,老虎是有優勢的。
所以,在體型懸殊的情況下,獅虎鬥勝利的一方大概率是體型更大的一方,而在相同體型下,雄性的獅子和老虎實力五五開,雌性的獅子比老虎要差一些。
為什麼小時候許多人的潛意識裡認為獅子比老虎厲害?
俗話說「先入為主」,在大多數人的童年中,能夠真實的見到獅子和老虎的人比較的少,所以,了解這些野生動物,大都是從動畫片開始的,而對於大多數80、90後來說,童年幾乎都看過《獅子王》,在獅子王中,獅子威風凜凜,而且正能量滿滿,而老虎則是作為一種反派出現的。而且反派是打不過正派的。
這就給許多人造成一種形象的差別,獅子高大威猛,老虎猥瑣且邪惡。這是原因之一。
其二,獅子是一種雌雄兩態的動物,雄獅脖子上長且濃密的鬃毛給人一種威武的感覺,而且使得獅子比原本看起來要大一些。而老虎則是沒有鬃毛,所以,看起來體型更大的獅子感覺要比老虎厲害。
第三,物以稀為貴。由於獅子從20世紀初就剩下了13頭(亞洲獅),而老虎則是亞洲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一種動物(20世紀以前)。這就造成了相見老虎容易(動物園),見獅子難的局面,這就像我們從來不懂得去珍惜自己擁有的,反而去羨慕別人擁有的一樣的。所以,在「物以稀為貴」的思想中,獅子的形象漸漸的高大,而老虎則慢慢的處於下風了。
也就是說,之所以許多人的小時候潛意識裡會認為獅子比老虎厲害,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如果小時候有一部風靡的動畫片是描寫正面形象的老虎,反面形象的獅子的話,我們潛意識裡就會認為老虎更強一些了。
總結
在我看來,老虎和獅子都是頂級的獵食者,它們站在各自生境食物鏈的最頂端,並沒有明顯的強弱之分,況且,兩種動物在野生狀態下也沒有交手的機會。所以,獅虎鬥的話題其實是沒有爭論的意義的。
至於哪種動物看起來更加的威風一些,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