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N暢聽
2020年5月31日3時22分,一個全球矚目的時刻。
兩名美國太空人,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在「獵鷹9號」火箭助推下離開了地球。7小時後,「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航天員成功進入空間站內。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民營載人航天。而對於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來說,自己的探索宇宙之路,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從古至今,像馬斯克這樣執著於這片天空的人,從來不在少數,古人想要飛天,現代的人想要探索太空,從飛機到火箭,再到宇宙飛船,人類一步一步接近這片浩瀚的世界,也一步一步接近心中的謎底。
步履不停,卻仍有距離。但在想像力的世界,人類早就展開了對宇宙的各種解讀與描摹,科幻小說則是最好的載體。
「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就像一堆想像力的鵝卵石,擺在那裡供人們欣賞和把玩。」劉慈欣曾這樣形容科幻小說,而他創造的科幻巨著《三體》,就是其中最光芒四射的一顆。
在這部獲得第73屆雨果獎的科幻作品中,劉慈欣以上帝視角俯瞰整個宇宙,用叢林法則演繹宇宙不同文明的對話。通過描繪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的興衰歷程,實踐了創世和滅跡的無盡猜想。
《三體》系列科幻作品猶如一部浩瀚的宇宙史詩,演奏出跌宕起伏、百轉千回的篇章。大小、美醜、正反的切換,強弱、善惡、生死的輪迴,交織成科幻文學史上的珍貴韻律。它打造了一個關於宇宙的絢麗世界,插上想像的翅膀,讓人們在其中自由翱翔。
人類文明自身缺陷產生的異化力量、對更高等文明的嚮往和崇拜、讓子孫在終極戰爭後倖存的強烈欲望,這三股強大的動力推動地球三體運動迅速發展,當它被察覺之時,已成燎原之勢。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世界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宇宙無邊無際,有地球這樣的文明存在,那麼也必然會有其他的文明存在。
科幻小說的題材,大多和宇宙的故事相關,《三體》也不例外,只是它的故事非常有創意,將各種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科幻裡面,如其中的人物元素,就囊括了秦始皇、愛因斯坦等古今中外眾多名人。故事裡中國元素的融入自然而又獨特,這也讓它成為了第一部拿下雨果獎的亞洲小說。
《三體》是一部硬核的科幻小說,但它又不止於科幻,書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哲學、歷史學以及社會學的內容,其中想像力的觸角所觸及的深度讓人仰望,留下的只有驚嘆。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三體》則將想像之美和認知之力相結合,既開發了想像力,又普及了科學知識,激發了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傳達了嚮往未來的精神力量。
仰望星空,總是能讓人不由得思考人類、宇宙等終極問題,進而獲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我們一起跟著《三體》這部鴻篇巨製,放飛想像力,一起去探索無垠的太空吧。
本期為你精讀的主持人是【Yeco】
主播yeco
:
劉慈欣的三體星球也許不存在,但是 「三體文明」一定深藏於地球文明之中。因為人類文明嚮往高效,而無論是三體的道德準則,還是三體的升維降維思考方式,都是絕對意義的高效!
趕快掃碼,
加入UCAN暢聽,
聽Yeco為你解讀這本書。
UCAN暢聽上線福利
所有加入UCAN暢聽的小夥伴,都可以得到我們送出的一份價值169元的禮物——復古無線藍牙音箱·收音機。
復古設計
既是藍牙音箱,也是一臺收音機
多種顏色,任你挑選
UCAN,you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