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氣的成分和用途
空氣是一種天然資源,混合均勻,相對穩定,它的主要成分和體積分數:
(2)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有害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煙塵(粉塵和灰塵)。
氣體汙染物:
顆粒狀汙染物— 煙、霧、粉塵、鉛顆粒等。這些氣體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廠排出的廢氣。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試題分析:氮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4/5,且化學性質穩定,故選A
A.二氧化硫 B.氧氣 C.氮氣 D.二氧化碳
試題分析:有害氣體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均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會汙染空氣。故選A。
3.當前我國環境保護部正在著力推進以防治PM2.5為重點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對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是
試題分析:A、煤炭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灰塵,故大力發展煤炭發電不能對PM2.5的治理起到積極作用,錯誤,B、大力植樹造林可以對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積極作用,正確,C、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減少對大氣的汙染,正確,D、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和垃圾可以減少煙塵的排放,正確,故選A
B、空氣中的氮氣、氧氣經混合,它們的化學性質都已改變
試題分析:A、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屬於混合物,含有多種分子,故A錯;B、空氣中含有的氮氣、氧氣等分子混合在一起後,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各自保持著原來的化學性質,故B錯誤;C、經過液化、蒸發從空氣中得到氮氣和氧氣,是利用液態氮的沸點與液態氧的沸點不同進行混合物的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故C錯.D、分子在不斷運動,所以空氣裡氮氣、氧氣等分子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是正確的敘述,故選D.
5.蘇州博物館最近啟用新購置的「真空充氮殺蟲滅菌消毒機」來處理和保護文物.即將文物置於該機器內,三天後氮氣濃度可達99.99%;再密閉三天左右,好氧菌、厭氧菌和絲狀黴菌都被殺滅。下列有關氮氣說法錯誤的是
試題分析:A、在通常狀況下氮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不是易溶於水,故選項錯誤;B、氮氣不能供給呼吸,故選項正確;C、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般不與其它物質反應,故選項正確;D、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可以防腐、高濃度氮氣可抑制菌類的生長,故選項正確;故選A
6.我國城市及周圍地區的環境中,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汙染物是
試題分析:能對空氣造成汙染的物質由一百多種,其中汙染最重的首要汙染物有顆粒物質、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顆粒物質就是固體粉塵,其它的都屬於有害氣體,隨著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汙染物的種類和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因此我們要採取措施保護空氣,防止空氣被進一步被汙染.因此C是正確的其他組合均含有不是汙染物的物質.故選C
A.H2、N2 B.N2、O2 C.CO2、CO D.N2、Ar
A、氫氣具可燃性,遇火燃燒,不能用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故A不正確;B、氧氣有助燃性、氧化性,高溫易和金屬反應,不能用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故B不正確;C、一氧化碳具可燃性,遇火會燃燒,不能用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故C不正確;D、氮氣、氬氣化學性質穩定,很難和金屬物質反應,常用作金屬焊接時的保護氣;故D正確;故選D
試題分析: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成分一般是比較固定的,是幾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含有78%體積的氮氣、21%體積的氧氣,和1%體積的其他氣體。選D
B.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氮氣佔78%,氧氣佔21%
C.從液態空氣中能分離出氮氣,不能分離出氧氣和稀有氣體
試題分析:A.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4∶1。此項正確。B.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佔78%,氧氣佔21%;C.從液態空氣中能分離出氮氣、氧氣和稀有氣體。D.空氣中含量最多且性質又不活潑的是氮氣。
A.工業上利用氧氣和氮氣密度不同,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氧氣和氮氣
C.按體積分數計,空氣中約含有氮氣78%、稀有氣體0.94%
D.空氣中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現了一層白膜是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
試題分析:A、工業上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氧氣和氮氣,是利用氧氣和氮氣沸點不同,錯誤,B、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等,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正確,C、按體積分數計,空氣中約含有氮氣78%、稀有氣體0.94%,正確,D、空氣中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現了一層白膜是因為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正確,故選A
A.工業上,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氧氣的過程屬於物理變化
C.若大量有害物質進入空氣中,僅靠大自然的自淨能力,大氣還能保持潔淨
D.按體積分數計,空氣中約含有氮氣78%、氧氣21%、其他氣體和雜質1%
試題分析:A、分離液態空氣是利用沸點不同達到目的,故分離過程屬於物理變化;B、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用途比較廣,所以空氣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資源;C、空氣若受到汙染,超過大自然的自淨能力,則不能保持潔淨;D、空氣中的氧氣按體積分數計佔21%、氮氣佔78%.故選C.
12.鑑別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3瓶無色氣體的最簡單的方法
試題分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用石灰水只能鑑別出二氧化碳;方案不可行.B、氧氣能使用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而帶火星的木條在二氧化碳、空氣中都會熄滅,不能鑑別,故方案不可行.C、將燃燒的木條伸入瓶中,木條燃燒無明顯變化的氣體是空氣;使木條燃燒更旺的氣體為氧氣;使木條熄滅的氣體為二氧化碳氣體;現象明顯,方案可行.D、根據A、B選項的分析,綜合運用燃著的木條和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鑑別,但方案不如B選項簡單.故選C.
13.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護氣。當焊接金屬時,為了隔絕空氣,都能作為保護氣的一組是
A.H2、N2 B.N2、O2 C.CO2、CO D.N2、Ar
【解析】思路解析:用作保護氣的氣體化學性質要穩定,如氮氣。H2、CO具有可燃性。
14.通常情況下,空氣中各種成分的體積分數是相對穩定的,氮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 %,氧氣約佔空氣的21%,稀有氣體佔空氣的 %,二氧化碳佔0.03%,其他氣體和雜質佔0.03%。(填氣體名稱)
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一種成分?,(用化學式填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 ;
(2)石灰水長期露置於空氣中表面有一層白膜,說明空氣中含有 ;
(3)薯片露置於空氣中逐漸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 ;
(4)豆科植物通過根部的根瘤菌可自己製造氮肥,說明空氣中含有 ;
【答案】78% 0.94% (1)O2 (2)CO2 (3)H2O (4)N2
試題分析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氧氣;
(2)澄清石灰水長期露置空氣中,表面出現一層白膜,要知道白膜是碳酸鈣,是氫氧化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所以說明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
(3)薯片露置於空氣中逐漸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4)豆科植物通過根部的根瘤菌可自己製造氮肥,說明空氣中含有氮氣。
(2014)小李同學和王老師為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相空氣成分的差異.進行的實驗如下,小李同學用玻璃管向盛滿水的集氣瓶中吹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將另一集氣瓶充滿新鮮的空氣,將兩根燃著的小木條,分別移到兩隻集氣瓶口處移開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氣瓶中,觀察實驗現象。王老師將塑膠袋內的空氣排盡,然後向袋內吹氣,收集一定體積的 呼出的氣體,利用儀器側定氣體成分(見表1).
表1:室內空氣與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的含量(體積分數)比較
(1)人呼出的氣體中除含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外,還含有的主要物質________
(2)小李同學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
(3)小李同學進行實驗時,發現伸人盛有人呼出氣休的集氣瓶中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寫一點即可)
(4)①由表1可知,室內氣體與正常呼出的氣體相比較__(填化學式)的含量變化較大,且變化量基本相等。
②人體內的氧氣能和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寫出有機物C6H10O5)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答案】(1)氮氣 (2)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3)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低 (4)①O2和CO2 ②C6H10O5+6O2 ==6CO2 + 5H2O
【解析】試題分析:通過題目提供的信息可知,呼吸中氮氣沒有參與,因此呼出的氣體中還含有較多的氮氣;因為二氧化碳可溶於水小李同學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小;小李同學進行實驗時,發現伸人盛有人呼出氣休的集氣瓶中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低;由表1可知,室內氣體與正常呼出的氣體相比較,O2和CO2 的含量變化較大,且變化量基本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