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空洞逐漸修復,但取代氟利昂的化合物,也許正在「謀殺」人類…

2020-09-26 鳳凰WEEKLY官方號


BBC

最近,一個與健康和環境有關的現象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和警覺。研究人員說,幾乎所有新車空調製冷所使用的化學物質不但聚集在大氣環境中不散,還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這些所謂的「臭氧友善」化學物質當初是為了取代對臭氧有破壞作用的氯氟烴。從1990年代起,為了保護臭氧層免遭破壞,人們開始廣泛使用新的全氟製冷化合物。但是現在發現,這種替代物在環境中無法分解。目前,科學家在北極冰樣本中已經找到這些化學物質,而且其含量在逐年增加,並且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

1987年籤訂的《蒙特婁議定書》是聯合國為了管制各國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氯氟烴使用的協議。該議定書自1989年起生效,並被認為是國際間所籤訂的最成功的一個環境議定書。

位於大氣平流層的臭氧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它可以保護地球免遭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當時,氯氟烴被廣泛用於製冷、空調、溶劑和氣溶膠噴霧中。但自從《蒙特婁議定書》在1989年生效後,各國開始使用對臭氧層危害較小的替代產品。其後,研究人員注意到臭氧洞開始縮小。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現在人們擔心這種新的替代物質可能無意中對環境造成破壞,並且還威脅到人類健康。加拿大研究人員在北極冰標本中找到了一直能追溯到90年代的短鏈全氟羧酸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是替代氯氟烴的化學物質之一。

參與研究的多倫多約克大學的楊教授(Prof Cora Young)表示,他們發現北極冰標本中全氟化合物的含量要比《蒙特婁議定書》之前的水平高出10倍。雖然目前人們對這種化學物質及其潛在的毒性了解得還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對環境造成大量汙染。

在北極發現的化合物與全氟烷基物質屬於同一類別,有時也被稱做為「永遠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在從家具到衣服,從食品包裝到飲用水等許多東西中都可以找得到,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人們現在越來越擔心全氟化合物給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包括癌症、肝損傷和生育力下降等。

而且,在北極冰中發現的這些化合物的相關產品無法在環境中分解。同時,當前的水過濾技術也無法將其濾除。科學家們預計,未來短鏈全氟羧酸化合物的水平將會大幅增加。

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在大氣中擴散很遠,並且最終經常沉澱在湖泊和河流中。可以造成「不可逆轉的汙染」,並可能影響到包括甲殼類和蠕蟲在內的淡水生物的健康。與此同時,人們對這些化合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擔心。楊教授說,研究人員已經在中國人的體內發現了這種物質,所以它很可能也存在於世界各地其他人的體內。

相關焦點

  • 臭氧層空洞逐漸修復,但取代氟利昂的化合物,卻正在「謀殺」人類……
    研究人員說,幾乎所有新車空調製冷所使用的化學物質不但聚集在大氣環境中不散,還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這些所謂的「臭氧友善」化學物質當初是為了取代對臭氧有破壞作用的氯氟烴。從1990年代起,為了保護臭氧層免遭破壞,人們開始廣泛使用新的全氟製冷化合物。但是現在發現,這種替代物在環境中無法分解。
  • 臭氧層空洞修復加快,原因是新冠疫情?地球環境能因此改善
    近日,還有媒體稱南極臭氧層因為病毒的緣故正在加速恢復,這是真的嗎?媒體報導南極臭氧層空洞一直人類生命安全的隱患,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類文明開始進入發展的高速期,各種生活用品出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氟利昂產品。大規模使用氟利昂,人類破壞了地球還不自知,直到科學家監測到南極上空出現空洞之後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 臭氧層空洞真的是工業用氟利昂導致的嗎,或許另有原因!
    臭氧在大氣層中的分布臭氧層空洞的形成理論自人類發現臭氧層空洞以來,對其形成原因一直沒有形成定論,現在主流的形成原因是人類生產活動所產生的氟利昂類物質對臭氧層的破壞。該理論認為氟利昂的大量排放是臭氧層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
  • 臭氧層空洞正在逐漸恢復
    在2004年發射後,Aura衛星的目的是對地球大氣中的臭氧、氣溶膠和主要氣體進行測量。根據從2005年開始收集的數據來看,使用氯氟烴的減少導致臭氧消耗減少了20%。簡單地說CFCs是由碳、氯和氟組成的長壽化合物。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它們已被應用於許多工業應用,如製冷(如氟利昂)、化學氣溶膠(作為推進劑)和溶劑。最終這些化學物質進入平流層,在那裡它們受到紫外線輻射,並被分解成氯原子。
  • 南極臭氧層空洞經過三十多年的恢復正在減小,但是未來不容樂觀。
    當今世界科技的發展除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生活之外,也給環境造成了破壞。通過跟蹤觀測和研究發現,氟利昂是破壞臭氧層的罪魁禍首。其主要原因是,氟利昂進入大氣層後會發生化學反應,能使離地面上空25km的大氣層的臭氧遭到破壞。臭氧層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吸收太陽紫外線的輻射。
  • 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癒合,是因為疫情封城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前些日子,北極上空出現了罕見的臭氧層空洞,經過調查後發現,是因為平流層溫度過低所導致的。科學家對此表示不必太過擔心,北極臭氧層空洞會逐漸恢復。果真如此,在近日,科學家表示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徹底恢復了。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事情,就關上門了。
  •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將載入史冊,會對人類產生影響嗎?
    文/冰辰 前言 最近,「臭氧層空洞」一詞又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熱詞,為何會如此?因為在北極上空出現了罕見的臭氧層空洞。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很多人都把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事情忘記。
  • 北極地區出現了臭氧層空洞,面積已經很大了
    近幾十年來,南極臭氧層出現空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好在近幾年來南極臭氧層空洞逐步變小,這個問題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地區卻出現了臭氧層空洞,而且面積已經很大,讓人們始料未及。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
  • 臭氧層空洞的消息明顯減少,難道已經消失?人類的努力沒有白費!
    環境問題是現如今人類面對的最大考驗,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噩夢般的後果。就在前幾年,我們經常能聽到關於臭氧層空洞的消息,報紙和新聞節目都有提及,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南極大陸上空出現了一個「空洞」。不過最近幾年,臭氧層空洞的消息似乎銷聲匿跡了,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它,但是這種了解只局限於表面。它是怎麼樣形成的、面積有多大、臭氧層如何保護地球,沒多少人清楚。
  • 臭氧O3與GRI-9106-E-O3臭氧檢測儀
    跟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在低溫下也容易生成臭氧化物。用作強氧化劑,漂白劑、皮毛脫臭劑、空氣淨化劑,消毒殺菌劑,飲用水的消毒脫臭。在化工生產中可用臭氧代替許多催化氧化或高溫氧化,簡化生產工藝並提高生產率。液態臭氧還可用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劑。
  • 臭氧層空洞現象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是指每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20 ~25千米高度的南極大陸上空,臭氧總量開始減少並出現空洞,10月初空洞面積最大,可達2000多萬平方千米,覆蓋了整個南極大陸及南美洲南端的上空,11月份臭氧濃度才重新增加,臭氧層空洞也逐漸消失。
  • 氟利昂被冤枉,南極臭氧層非它破壞,真相到底是啥?
    地球環境問題一直以來備受人們關注,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地球資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的,而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地球的資源,因此人類不斷對於地球資源進行開採,導致地球的資源處於枯竭的狀態,長此以往地球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地球的大氣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汙染。
  • 當年讓人類緊張不已的臭氧層空洞,為什麼現在沒人提了?
    還記得好多年前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為臭氧層空洞這一問題緊張擔憂不已,也正是那一陣子的報導和科普讓很多人知道了臭氧層對於地球和人類的重要性。臭氧層是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大約在幾十公裡的高度。人類直到1839年才發現臭氧層的存在。
  • 曾經令人關注的臭氧層空洞,現在怎樣了?
    目前人類對於地球的傷害也是非常的大,人類自從發展之後,開始源源不斷的向地球索取資源,目前地球的資源被人類開發的非常的多,而且有些資源已經到了不可修復的地步,但是即便到了這種情況,人類仍然沒有停下開採資源的腳步。目前地球處於嚴重汙染的狀態,而且很多的生態圈已經遭到了破壞。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相信大家對氟利昂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在小時候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氟利昂經常被人們提起,還會因此而換掉了家裡的冰箱。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氟利昂,這種冰箱、空調當中最常用到的製冷劑,會危害到我們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臭氧層會吸收99%以上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
  • 當年讓人類緊張不已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怪不得沒人提了
    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已經非常嚴重,破壞了很多植被,使得多種物種被滅絕或者是已經快到了滅絕的地步,還向空氣中排放有害氣體,導致出現了溫室效應,在多年前南極還出現了臭氧層空洞,科學家認為這也是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結果。臭氧層可防止太陽對地球光照太強,產生過量的紫外線對地球上的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造成傷害,過量的紫外線對生物細胞有著非常致命的後果。
  • 南極大陸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對地球的影響,至今仍然十分嚴重
    如果沒有臭氧層,那麼太陽光中的高強度紫外線就會直接照射到人類和動植物的身上,從而對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帶來非常糟糕的影響。可以說臭氧層是萬物生存在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個保護層。科學家首次發現臭氧空洞的時候是在1984年,一位英國科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了臭氧層空洞,它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人類社會活動原因產生的含氯化合物進入大氣層破環了大氣中的臭氧,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太陽活動周期原因,也有一些別的自然原因。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澎湃新聞記者 杜海燕 龔唯相信大家對氟利昂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在小時候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氟利昂經常被人們提起,還會因此而換掉了家裡的冰箱。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氟利昂,這種冰箱、空調當中最常用到的製冷劑,會危害到我們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臭氧層會吸收99%以上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
  • 當年南極上方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因此,老師經常提及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臭氧層空洞等等,這些環境問題都在危及人類的生命安全。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雖然取得了成效,但是多年以前被提起的,臭氧層空洞卻很久沒有被提起了。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擴大50%!科學家擔憂:臭氧層災難正在發生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臭氧層空洞的呢?根據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科學家發現大氣層中的臭氧濃度正在逐漸減少,而到了1985年,來自英國的南極考察隊,第一次發現了臭氧層空洞。臭氧層空洞為什麼出現呢?研究認為,主要和人類的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