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人類涉獵的區域有限,導致海洋世界的神秘性相比起陸地世界要高得多,因此科研人員潛入深海進行科考活動時偶爾能夠發現奇特的未知物種,大王具足蟲曾經就是其中一種。這種等足類動物外形看起來像是外星生物,它的體型可以長到76釐米左右,外表擁有多種顏色,例如紅色、棕色甚至是淡紫色。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大王具足蟲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深海海底的生物,目前已經發現的個體大多出於海平面2000以下。大王具足蟲之所以能夠在苛刻的深海環境中生存,是因為特殊的身體構造。根據研究它長出了十分堅硬的外骨結構,這使得它可以適應深海高壓環境。同時由於深海海底的食物資源有限,它逐漸進化出了「低功耗」的生活方式。
在日本,大王具足蟲被塑造成了各種可愛的形象,去日本旅遊的朋友應該能夠看到不少關於這種生物的周邊產品。如果你對大王具足蟲的了解是通過那些周邊產品,那麼應該上網多查詢它的資料,因為現實中它並沒有那麼可愛,反倒是有些兇狠。大王具足蟲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動物,因為幾千米深的海底通常不會出現很多獵物,因此它們只能伺機而動,等待從淺海區域掉落的動物屍體。
但它們的捕食方式絕對不止這一種,如若有機會,它還是會主動出擊。在光照稀缺的海底環境中,大王具足蟲為了擴大視野範圍進化出了一對具有4000個光點的複眼。除此之外,它的觸角上還存在特殊的接收器,能夠識別水中的微弱化學信號。那麼大王具足蟲的捕獵能力到底有多強呢?
網絡上曾經流傳了一段在深海拍攝的視頻,視頻裡一隻鯊魚扭扭歪歪地遊動著,隨著鏡頭的放大才發現其尾部被一隻莫名生物給纏住了。後來經過科學家的鑑定,該生物就是大王具足蟲。體型猶如一隻小寵物狗的它死死地纏住鯊魚的尾巴,任由鯊魚怎麼甩尾都無法擺脫它,據說最後該鯊魚放棄了掙扎淪為了它的美餐。
除了獨特的身體構造和出色的捕食能力之外,大王具足蟲在海底的生存還進化出了休眠機制。在遇上充足食物時,大王具足蟲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但在食物極其匱乏的時候,它也能忍住幾個月不吃不喝。據說日本的一個水族館裡曾經養殖了一隻大王具足蟲,它在不攝入食物的情況下存活了五年,創造了動物界絕食時間最長的紀錄。
大王具足蟲的存在刷新了人類對深海生物的認知,這種生物既沒有因為環境的嚴苛條件而徹底改變自己,而是在適應環境的前提下取長補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這對個人立足於社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