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念東:也談相聲界之怪現狀(上)

2021-01-09 觀察者網

作為一個聽了20年相聲,對相聲從演員到臺本再到包袱笑點都耳熟能詳並因此基本沒樂過的相聲愛好者,念東確實有一肚子話想跟各位看官說。不過今天,念東想暫時按下當前某些人的恩恩怨怨不表,說點相聲的過去和現在。

卑微的歡喜蟲

都說相聲是笑的藝術,可是笑聲背後,老一代相聲藝人的心酸和血淚,比聽眾們想像的還要多。

究竟誰是相聲祖師爺,業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不過大抵跑不出這兩位:一位叫張三祿,一位叫朱紹文。張三祿本是清道光年間一名八角鼓藝人,因性格古怪受人排擠,遂撂地——就是在街邊演出。其人聰慧機敏,善於現場編詞逗人發笑,更兼通曉口技戲法,因此自成一派,獨立於八角鼓,是為「相聲」,如今看來應為單口相聲之濫觴。

張三祿收徒三人,其中大徒弟就是朱紹文,另有二徒弟阿彥濤,後朱紹文代師收評書藝人沈春和為師弟,也算張三祿的徒弟。朱紹文,漢軍旗人,少讀詩書,後於北京天橋撂地,藝名窮不怕,光緒年間北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時人尊稱「窮先生」,號天橋八怪之首,相傳如今「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就是他定下來的。因朱紹文收徒較多,而他二位師弟門丁不旺,如今京津地區的相聲演員,按照師承關係大都能溯源到朱紹文身上,因此今日相聲業界多尊「窮不怕」朱紹文為祖師爺。

北京天橋的窮不怕雕像

那麼說當年相聲藝人是個什麼生存狀態呢?您看相聲祖師爺的藝名就知道了——「窮不怕」。念東一直認為,「窮不怕」這個藝名是古往今來最豪邁的一個,咱窮,但咱不怕!但是反過來說,不怕的緣由——還是窮,窮的叮噹響。光在天橋撂地說相聲,光景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十貫二十貫錢,光景不好時連一貫也賺不了,養活一家人都困難。那麼窮不怕一直是那麼窮麼?也不是,至少在清朝最後的那段日子裡,他還能穿梭在北京城的深宅大院之間,給王公貴族官紳子弟唱唱堂會,今天的話說就是走穴,掙幾個打賞銀子。但不管是撂地賣藝,還是公館走穴,收入從來沒有穩定過,也沒有什麼低保,總是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

如果您聽過老一代相聲演員在解放後的演出錄音,您也許會聽不止一位老先生說過,相聲在舊社會是「下九流」,跟乞丐一樣。那下九流都有哪些行業呢?有道是「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頭六吹手,七戲八街九賣糖」,各地概括下九流的順口溜不盡相同,但是行業卻差不了多少,相聲演員和京劇等戲曲演員一般被歸入戲子行列,但是撂地演出的相聲怎麼有資格跟正經戲院裡演出的京劇平起平坐呢?在戲子這個行當內部,都被人看不起,「七戲八街」裡的街指的就是叫街要飯的乞丐,在戲子裡面都備受白眼的相聲演員,可不就跟乞丐是一路的麼?

相聲演員的地位低到什麼程度,我再給您舉個例子:說相聲的唱了堂會,得了賞錢,想去逛窯子找窯姐——就是去妓院找妓女,見了窯姐都不能說自己是說相聲的,要不然被窯姐瞧不起!要是熟客,被窯姐識破了身份,那見了面就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姐姐」,地位之卑微,可見一斑。後來相聲有了發展,能去茶館甚至劇場演出了,演員的地位依然可憐。那個時候,相聲演員的開場一般都要自輕自賤一番:「今天我們小哥倆伺候爺您一段相聲,小的就是爺您肚子裡的歡喜蟲,逗您一樂,您呢就拿我們當個小貓小狗這麼養著…」然後才接正活。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裡提到別人要阿Q自稱蟲豸,輕賤已極,這歡喜蟲說來,也無非蟲豸爾。歡喜蟲,這就是舊社會相聲演員生存狀態最好的寫照,卑微,卻偏要逗人笑。

一部反映清末初代相聲演員生存狀態的書,就叫《歡喜蟲兒》

牌九與煙槍

官家看不起,文人看不起,唱戲的看不起,就連妓女也看不起,這就是相聲演員在1949年以前的普遍狀態。那麼問題來了,別人都看不起你,相聲演員自己看得起自己嗎?

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看得起的,特別是和叫街要飯的乞丐相提並論之時。

不止一位經歷過解放前生活的相聲老前輩在解放後的演出中吐槽過,「我們相聲演員,那是憑本事,憑勞動吃飯的!怎麼就和要飯的一樣呢?」「我們撂地說相聲的,說完一段要錢跟乞丐的都不一樣,他們是手心向上託著碗,我們是手心向下捏著個笸籮……」今日重聽,依然能體味到無盡的辛酸,這些舊時代的「歡喜蟲」們,在盡一切努力,把自己和不勞而獲的乞丐區分開,這也許是他們最後的一絲尊嚴。

然而,更多的時候,「歡喜蟲」們卻自己作踐著自己。

在今天,明星吸毒,會被朝陽群眾舉報,明星嫖娼,也會被朝陽群眾舉報,然後上個頭條成為新聞,自己鋃鐺入獄去演「監獄風雲」。這些明星也許會後悔,自己為什麼不生在舊社會,因為舊社會沒有朝陽群眾,也沒人管你黃賭毒——是的,沒人管,因為這些舊社會的陋習,在當時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在窮不怕之後,是窮不怕的學生,相聲「德字輩」演員,藝術水平高超,稱「相聲八德」,其中就有馬三立的父親馬德祿,馬三立的師傅「周蛤蟆」周德山,張壽臣的師傅焦德海,最火爆的當屬李德鍚。說起這李德鍚,那真是少年成名,紅極一時,藝名「萬人迷」,當時沒人不愛聽,沒人不捧場,一場堂會下來少說也有百元現大洋——各位,1924年毛澤東同志出任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的時候,月薪按照國民黨中央委員待遇,是120塊大洋,當時在北京,一塊銀元買20斤大米是不成問題的。「萬人迷」一次堂會就有幾百現大洋,劇場演一次也是幾百塊,維持個小康生活根本不是問題。

「萬人迷」李德鍚

相關焦點

  • 聚焦中國官場之飲酒怪現狀:包含眾多畸形因素
    聚焦中國官場之飲酒怪現狀:包含眾多畸形因素   臨近春節,官場應酬以及圍繞官場酒文化的話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 相聲界顏值擔當,他就是張雲雷
    更是一項對技術的考驗,因為舞臺上只有兩個人兩個嘴也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這可以說是一種作為!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喜歡他們通過簡單的相聲來引起我們開心的氛圍,說到相聲界,德雲社的威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德雲社的顏值擔當,經歷了九死一生的年輕相聲演員:張雲雷。事實上,在談到張雲雷時,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帥,太帥了,成為了許多年輕女孩心目中的男神。
  • 相聲界低調的富豪,花千萬養馬,在北京還有著自己的私人馬場
    相聲界低調的富豪,花千萬養馬,在北京還有著自己的私人馬場在這幾年的時間裡,相聲真的是特別的出名的,相聲已經變得越來越火了。說起相聲界的話,我們要說的就是德雲社了,在這個裡面有著許多的相聲演員。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于謙了,他在相聲界也有著相當大的名氣,于謙在相聲界也是特別老練的。于謙在一九八二年的時候考入了相聲班裡面開始學習藝術,在學校的時候,于謙也跟著相聲界的一些前輩學習著。在一九八五年的時候,于謙拜著名的相聲演員石富寬為師。在這段時間的學習裡面,于謙為了得到更多的好的經驗,讓自己能夠更加的全面的發展,于謙碰到了郭德綱,後來的時候。
  • 也談保護也談情
    也談保護也談情 2018-08-22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郭德綱曹雲金師徒互撕:揭開三段相聲界的黑歷史
    相聲界的家譜,即相聲界的江湖。從清朝末年開始,相聲師徒關係和行會觀念綿延百年,為的就是莊嚴肅目,清滅不良之風,即所謂無規距不成方圓。在相聲界,一個相聲演員可以有幾個老師來教導,拜師卻只能一個,而一旦被逐出師門,其他門戶亦不可再將其收為門徒,也被相聲行業公認為是違法亂紀、道德敗壞、欺師滅祖、敗壞門戶之人。
  • 1986年和馮鞏同登春晚,後淪為「階下囚」,相聲大師劉偉現狀如何
    1986年和馮鞏同登春晚,後淪為「階下囚」,相聲大師劉偉現狀如何 老一輩相聲演員,如今退圈的退圈,回家養老的養老,還在舞臺上活躍的,真的沒剩幾人,近年來,連馮鞏都退出春晚了,他們那代相聲演員,基本全部凋零,提起馮鞏,就不得不說說他當年說相聲的老搭檔,他曾比馮鞏有名,不過他可不是牛群,而是相聲大師劉偉
  • 牛群當年執意要當副縣長,侯耀文破口大罵,如今在相聲界無人問津!
    說到牛群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曾經也是相聲界響噹噹的人物。尤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和搭檔馮鞏可以說紅遍全國。從1989年開始連續10年登上春晚舞臺,每個相聲作品都堪稱經典,如《小偷公司》、《點子公司》等。
  • 你們知道馮鞏和郭德綱在相聲界誰的輩分高嗎?
    不過在歲數上馮鞏1957年生人,今年61歲。郭德綱1973年生人,今年45歲。兩人相差16歲,在普通人看年齡上差一輩。此外,馮鞏1986年登上春晚以《虎年說虎》一舉成名,之後成了春晚的吉祥物,「我想死你們了!」讓馮鞏家喻戶曉。那時郭德綱還在學習相聲,十年後的1996年郭德綱在北京創辦了德雲社,開始北漂生活。
  • 賽爾號懷舊SPT現狀:期待蘑菇怪娘化,鋼牙鯊完全體!開啟究極體
    沾親沾故的很容易便能得到進化,甚至戰鬥力瞬間達到一個巔峰,而那些不是關係戶的則淪為歷史的回憶,今天我就來說一下五位比較靠前的SPT現狀:蘑菇怪如果你沒有打過蘑菇怪,甚至對這個精靈沒有什麼回憶,那麼99%的玩家是在2011年之後上船的。
  • 1986年和馮鞏一起上春晚,沒多久卻淪為「階下囚」,劉偉現狀如何
    相聲界雖然圈子不大,但是裡面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外人還真說不清。如今郭德綱的徒弟滿天下,而且徒弟們也都闖出了一些名堂。但是在郭德綱上一輩的相聲演員之中,馬季的徒弟卻是最多的,而且在當時,徒弟們也都十分有名。劉偉就是馬季的徒弟之一。
  • 愛折騰的牛群:三次拋棄馮鞏,曾掛名縣長,今71歲現狀令人唏噓
    如今說到相聲界的黃金搭檔,大家一定會想起郭德綱與于謙,其實在20年前,相聲界有一對黃金搭檔備受觀眾歡迎,他們就是牛群和馮鞏。牛群和馮鞏合作多年,一直都是分分合合,期間牛群曾三次「拋棄」馮鞏。牛群在出名之後,不甘現狀,有了想做生意的念頭。據說當時兩人說好了,如果生意失敗,他就接著與馮鞏搭檔說相聲。結果牛群做生意失敗,又開始和馮鞏一起說相聲,就這樣接連三次牛群生意失敗,他又想回來重操舊業,曾三次被「拋棄」的馮鞏答應了下來,繼續和他合作,但此時已經不復往日巔峰狀態了。
  • [收購]博雲新材:擬收購湖南湘投高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遊念東...
    《評估機構內部治理指引》(中評協〔2010〕121號);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鎮土地估價規程》》(GB/T18508-2014);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鎮土地分等定級規程》(GB/T18507-2014);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
  • 也談科學與信仰
    也談科學與信仰 科學與信仰都有兩面性。科學可以造福於人,也可以造禍於人,比如二戰德日靠著其科技實力,就曾殘殺了千百萬人的性命。信仰同樣也是這樣,現在所謂的邪教恐怖,就是一種禍害。複雜的問題是信仰與科學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其一,科學奠基於信仰。沒有一種求真的超越性思想(亦即一種特定的信仰),科學便無法萌生發展。
  • 魯伯特·格林特:與「赫敏」的初吻感覺很怪
    現實生活中的「羅恩」魯伯特·格林特至今仍單身一人,從未交過女友,在談及片中與愛瑪·沃特森接吻的感覺時直言很怪,還坦言道:「我們彼此已經認識了有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吻她的時候感覺像是在吻自己的姐妹。」
  • 也談科學家的執著
    1742年,哥德巴赫給歐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它,於是就寫信請教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證明,然而一直到死,歐拉也無法證明。1973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
  • 一米「怪魚」吃個飽
    民警到達現場後見到非常多的圍觀群眾,大家紛紛表示沒見過這樣的「怪魚」來湊湊熱鬧。 經了解,魚塘老闆任某去前年在自己5畝大的魚塘投放了幾萬塊的魚苗,可是來釣魚的釣魚客一直說自家魚塘都沒什麼魚,基本來釣魚的都是空手而歸。當天,由於自己比較空閒,就支了一釣魚竿釣魚玩,釣了大概一兩個小時左右,發現有大魚咬鉤,拉起來一看是一條一米左右長、十幾斤重從沒有見過的「怪魚」。
  • 投放的幾萬元魚苗莫名失蹤 竟然因為這條「怪魚」
    9月6日,高新區公安分局白市驛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買魚時買到了一條「怪魚」,與賣家發生了糾紛,請求民警幫忙協調。民警到達現場後,見到非常多的圍觀群眾,大家紛紛表示沒見過這樣的「怪魚」,來看看熱鬧。經了解,魚塘老闆任某之前在自己5畝大的魚塘裡投放了幾萬元的魚苗,可是前來釣魚的釣魚客都說裡面沒什麼魚,基本上都是空手而歸。9月6日當天,任某意外釣起一條長一米左右、十幾斤重的怪魚,同村的凌某非常好奇,表示想購買養在魚缸內觀賞,於是以200元現金成交。回家後,凌某認為此魚非常稀罕,不如嘗一下它是什麼味道,於是叫上親朋好友來自家吃魚。
  • 鴨嘴怪魚驚現廣州珠江?鴨嘴怪魚確是美洲雀鱔
    本報訊(記者祝勇)本報日前報導的珠江鴨嘴怪魚終於得以驗明正身。昨日,珠江水產研究所農業部水產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專家根據本報提供的資料,確認該怪魚為雀鱔,並認為其將影響本地漁業資源。  該中心主任鄭光明表示,經過對本報提供的資料及圖片的研究鑑定,初步認為該魚可能是長吻鱷魚火箭(又叫尖嘴鱷或雀鱔、鴨嘴鱷),原產北美的五大湖區,屬雀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