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四季皆美,以秋天為最

2020-11-21 騰訊網

前幾天早起出門去北湖溼地看鳥,結果被烏桕的秋日絕景吸引,完全忽視了鳥。

北湖溼地是一個蓄洪區,每年雨季都會開閘蓄洪,水漫金山。因此在蓄洪範圍內,只有極少數耐水淹的樹木能夠生長,烏桕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因此,北湖溼地裡的烏桕樹都不高大,而是長成一團一團的。獨特的環境造就了眼前的絕妙秋景:在萬頃黃蘆灘上,一團團烏桕樹就像星星點點的燎原之火,將清晨的濃霧穿透。

山上的烏桕樹要高大許多

不只在溼地,山間、田地,都有烏桕生長。少了洪水侵襲,烏桕樹也能長的高大,樹姿婀娜,如躍動的焰火。

烏桕之赤,比之楓林霜葉,比之香山的黃櫨紅葉,不輸一絲一毫。

烏桕Triadica sebifera,為大戟科,烏桕屬植物。葉片的形狀,在各式各樣的秋葉中獨樹一幟,大致上是個菱形,葉尖長,有些像海裡的鰩魚。微風一吹,滿樹葉子都在左右輕輕晃動。

仔細可以看到樹枝上有許多白色種子

叫「烏桕」,則是因為 「烏喜食其子。」(《本草綱目》)

秋季,烏桕果實成熟後外殼裂開,露出內部三枚並生的白色種子。白色,是種子表面覆蓋的蠟質層,可以用來製作肥皂和蠟燭。含油量也比較高,熱量充足,確實是許多鳥類喜愛的過冬口糧。

烏桕種子

這不是我撕的,果殼自然剝落就是這樣

當然,烏桕種子也非常美觀,鬱達夫在《江南的冬景》裡寫到:「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說像梅花或許有點牽強,但要是遇上冬天下雪,可真分不清枝頭掛著的是積雪還是種子。

經過漫長的冬季,直到四月中旬烏桕才開始發新芽,新葉是麥芽糖一樣的黃色。

到五月中旬,葉片換上綠色正裝。六月上旬,烏桕開花,長條狀黃綠色花序掛滿枝頭。如果從樹下經過,可得淋上一場碎花雨。

夏季,花朵已經長成綠色果實。總是在左右輕輕晃動的葉子,伴著一刻不停的蟬鳴。

這就是江南的烏桕,四季皆美的烏桕。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相關焦點

  • 遇見冬日美麗迷人的烏桕,一樹色彩斑斕的烏桕葉美如花
    周圍一些人認識銀杏、紅楓,卻的烏桕。「烏桕,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曰,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此得名。」李時珍說烏桕因鳥得名,楊慎也曾寫下「杜鵑花下杜鵑啼,烏臼樹頭烏臼棲」。烏桕是大戟科烏桕屬羅落葉喬木,仗著陸遊的一句「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在觀賞植物界奠定不凡的地位。
  • 烏桕,與眾不同的美!
    四季更替,每個季節不同姿色的烏桕必將綻出不同風格的畫作,在秋天裡紅豔奪目,「巾子峰頭烏桕樹,微霜未落已鮮紅。一進空間以「林」為主題,設計之初就一直在水杉和烏桕之中徘徊,一個效果明確,落地效果容易把控,一個氣質飄逸,但是落地難度不小,選苗和搭配都是非常難以控制。最後還是選擇了更適合風華調性的烏桕林作為造林的核心樹種。
  • 田再聯:烏桕
    深秋,烏桕把時間燃紅,撒向山林,原野,村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烏桕說。烏桕是樹木隊列裡的調色能手,它用年輪圈下陽光,讓色彩出類拔萃地在光景裡徏徙。烏桕,四季四態。春風解凍,蟄蟲始振,萬物開始夢醒。烏桕姍姍來遲,光禿禿的枝椏上對生出一雙雙嫩紅的眼晴,眨巴著生命的律動。烏桕樹發芽了,春天攀上了枝頭,春風在那裡清新地呼吸。嫩葉由紅變紫,由紫變綠。
  • 烏桕的果子,是插花師的最愛
    在南方,烏桕是常見的秋色葉樹種。陸遊有詩句:「烏桕赤于楓」,意思是說烏桕的秋葉比楓樹還紅。著名的塔川秋色,烏桕就是主角,每年深秋,這裡總是要吸引大批的人流,還有很多扛著長槍大炮的攝影師們。《長物志》說烏桕樹:「秋晚葉紅可愛,較楓樹耐久,茂林中有一株兩株,不減石徑寒山也」。
  • 烏桕的特點及栽植
    烏桕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酸、耐鹼、耐鹽),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溼度,且能耐短期積水。烏桕雌雄同序,青黃色穗狀長花序的上端大部分是雄花,下端小部分是雌花。烏桕花期的時候,烏桕葉子還是綠色的,青黃色的花序紛紛昂首挺胸 直指藍天,很是壯觀。
  • 深秋 烏桕紅了整個山頭紅葉遍野 演繹不一樣的秋色
    其實,不僅有金色銀杏,還有紅葉烏桕,它們生長於山林間,葉子像火焰一樣在山野燃燒。聽說,烏桕紅了,趁著秋色濃濃,大徐帶你去,觀賞邳州的紅葉烏桕吧   禹王山烏桕紅了   禹王山位於邳州市戴莊鎮李圩村旁。   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紀念園解說員介紹,「烏桕樹,四季四態,美不勝收,春為嫩綠、夏為油綠、秋為豔紅、冬為裸枝。每到深秋時節,滿山就如同一個血染的戰場,悽美壯觀。」   烏桕樹冠整齊、葉形秀麗,有「烏桕赤于楓,園林九月中」之贊名,禹王山上的烏桕樹大多是野生的,在建造紀念園時園林部門又沿著山坡栽植了一片烏桕園,現在正開始展現「紅」的魅力。
  • 桂林山水甲天下,灕江風光甲桂林,烏桕灘,私藏了桂林最美的秋天
    桂林山水甲天下,灕江風光甲桂林,之匯聚了桂林最精華的風光,人民幣20元券的山水正是出自於桂林灕江興坪段。大家都熟知春天的煙雨灕江讓人迷醉,殊不知灕江還私藏著桂林最美的秋天,它就是就位於桂林市竹江村的烏桕灘,灕江一個河灣邊上的一片烏桕樹林。烏桕樹,又稱木子樹,可作工業用木本油料。
  • 烏桕|黃蘆花白月無賴,烏桕葉紅秋可憐
    在我這裡,冬日風寒露冷的,很多樹的葉子都會在霜後變紅,像爬山虎,柿子樹等等,而烏桕卻很少見,記憶裡它應該是江南的樹才對。可偏偏卻在這個清冷的北方扎了根,想來也是挺艱難的。但這份艱難似乎也不算什麼,恰好更成全了它的美。有人說烏桕之美,美在其葉,美在深秋時節,以葉為花,裝點秋色。
  • 臺灣自由行,南投竹山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情的美
    導語:臺灣自由行,南投竹山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情的美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而且這次四季真的有不同的花季與美景,像洋繡球花季節時,那一顆顆碩大的繡球花海還真的讓人嘆為觀止,我們去的時候則是楓葉與落羽松的季節,秋天了,所以紅紅黃黃綠綠的顏色讓山上很豐富多彩,森林裡有著很有層次的美!杉林溪大飯店真的好壯觀好大,園區幾乎都被杉木林包圍了,綠意盎然好森林阿!今天住的是四人房,我們只有兩個人,所以可以一人睡一張,真開心!
  • 烏桕
    猶如一團團斑斕的火球,豔若丹霞,給人以震撼的美。「風凌瀟瀟」告訴我,那便是詩詞裡的烏桕樹了。壹丨我在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裡,「見」過這樣的烏桕。「西洲在何處?兩漿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原來,這是為他們的分別,打下伏筆。叄丨烏桕之美,美在其葉,美在深秋時節,以葉為花,裝點秋色。烏桕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色葉樹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但最讓我痴迷入境的卻是家鄉的烏桕!烏桕,一種落葉喬木。李時珍說:烏喜食其子,其木老則根下黑爛如臼,因以名之。我們老家叫它木梓樹。因為清代藏書家王端履在《重論文齋筆錄》注云:「江南臨水多種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類指為楓,卻不知楓生山中,性最惡溼,不能種之江畔也。此詩『江楓』二字,亦未免誤認耳。」的確,楓樹不生長在水邊這是不爭的事實。憑我的親身親歷,烏桕經過秋天的洗禮,在夕陽下火紅欲燃,紅得妖嬈,驚心動魄。在很長時間裡,紅葉成了楓葉的代名詞。這也許是烏桕名字不好聽,不如楓葉入詩吧?
  • 太倉筆記:白色的烏桕果實像是無數珍珠掛上了天空
    自發發現了烏桕就一看再看,每次遇到都看,這才發現,原來白色的珍珠之上還曾經有黑色的殼兒;據說黑色的殼兒之前是灰色的,逐漸變黑,逐漸張開嘴兒,將白色的「珍珠」果實露出來以後,黑皮才脫落。而據網絡描述烏桕在春天初生的小葉是鮮紅色的,秋天落葉之前又變成了紅黃相間,所謂「巾子峰頭烏桕樹,微霜未落已先紅」,可見其枝葉果實都與濃麗的顏色有著密切的聯繫。
  • 改變樹葉顏色「定格」四季美景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日前,合肥「科學島」上的研究人員就做出了一項新鮮有趣的發明,他們通過「誘紅素」技術手段,解決了這個難題,能夠突破季節限制對彩葉植物葉片顏色進行調控和塑造、「定格」四季。「樹葉是自然中重要景觀,樹葉的顏色除了大自然作用,技術也可以讓樹葉變色!」「科學島」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吳麗芳研究員課題組表示。
  • 紅葉可觀賞,果實可榨油 用本土烏桕做行道樹可好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烏桕之鄉」,金秋好時節,大悟賞紅葉,已成這裡旅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烏桕雖美,但樹幹不直,開杈較低,不適合做行道樹。  浙江在線11月1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沈超/文 圖片來源於CFP)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獨屬於秋天的景色,不過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金華街頭的秋天,色彩多以金黃為主。你有沒有想過,秋天其實可以有更多色彩?  昨天,浙師大有個教授就向金華園林部門提了一個建議,把金華本土樹種烏桕作為園林行道樹。
  • 烏桕之鄉,烏桕紅……
    烏桕樹隨意長在田間地頭,一到秋天,它卵圓形的葉子就會變紅,還會結出白色的果實——油籽。烏桕處處紅,別成一種風景,一種趣味……一株烏桕,站在田野上,沐浴陽光,享受秋光。一排烏桕,迎接東升的旭日,遠處峰巒起伏。水塘映出烏桕的倒影,陽光從樹縫漏出。
  • 【科普鐘山】烏桕,微霜未落已先紅
    烏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是我國南方的樹種,分布於黃河以南各省區,北部也可到達陝西、甘肅。烏桕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葉片紙質,菱形、菱狀卵形或稀有菱狀倒卵形,初生時嫩葉微紅,長大轉綠,秋天又逐漸變紅。秋葉變色時有點魔幻,有整體統一、有條紋狀、有網紋狀,也有斑塊狀的,感覺像是大自然正在用顏料創作一幅畫,著色很隨意,看心情。
  • 【秋色葉植物的種類】楓香&烏桕&雞爪槭
  • 詠烏桕經典詩詞十首,秋天的詩意,不下丹楓!
    烏桕,春秋季葉色紅豔奪目,不下丹楓,故陸放翁詩中有「烏桕赤于楓」之句。如果你留意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樹葉,可以發現烏桕的葉片形狀極為特殊,那標準的菱形葉片帶著小尾尖,辨識度非常高。下面就隨小編一起欣賞一下十首經典的詠烏桕詩詞。《秋山》  【宋】楊萬裡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楓橋夜泊》  【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 上海秋天的美藏在公園裡,藏在街道裡,藏在廣場上……
    只聞其名就能知道它在秋天的時刻最美。水上的大片紅杉林格外讓人驚豔,這裡的美不需要任何濾鏡的修飾。音樂廳門口的這片區域是市區內最著名的賞銀杏地,面向金陵路。美的讓人只覺驚豔。月底-11月初 門票:30元 花開海上生態園位於金山區,四大園區,四季皆是美景
  • 南京的秋天從前湖開始,當月牙堤上烏桕樹紅透之時,自是醉美
    歷史上曾稱為燕雀湖,聲名顯赫,為金陵名勝。南京秋天是從前湖開始的,當前湖月牙堤上烏桕樹紅透的時候,南京也就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刻,深秋的大幕就此拉開。小紅橋,很多人喜歡留影的地方,一對母子從橋上下來,欣賞著絕美的秋色,自己也成為了美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