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從來不缺乏海怪的報導,其中最著名、證據最多的一次海怪的報導,發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日本一艘漁船捕捉到一隻動物的遺骸,從外形上看,似乎非常像一種史前生物「蛇頸龍」。消息出來之後,很快就引起各國的關注,有人認為這就是蛇頸龍的遺骸,難道有史前生物存活至今嗎?
故事從1977年4月25日開始說起。日本大洋漁業公司的一艘漁船「瑞洋丸」號,正在紐西蘭克拉斯特切奇市以東50公裡處,利用大型拖網捕魚。拖網深度達到海底300米,當大家奮力拉起拖網時,發現這網的總量明顯比之前的重。
船員們開心壞了,以為這網將有大收穫,當網漸漸被拖出水面之後,船員們卻發現了一絲不對勁。大網當中並沒有看到太多魚,當網全部露出水面,大家都被網內的情景驚呆了,只見網內根本沒有魚而是一個黑褐色的龐然大物。
當網出現在船上之後,大家發現這個龐然大物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怪物。這個怪物已經死去,散發出濃重的臭味,經驗豐富的漁民看了之後,也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物種。船長聽到眾人的驚呼趕來,擔心自己船中的魚被汙染,於是讓人將這個怪物的屍體丟回海中。
其中一位船員矢野道彥,在此之間對這個怪物進行了測量和拍照。測量後的數據顯示,整具怪獸的屍體骨骼長10米,其中頭和頸部就長達2米。從圖片上顯示,這個怪物擁有很長的脖子和一個小腦袋,同時有4個鰭、肚子也很大。
照片和相關資料很快被傳回日本,日本科學家那是相當激動,終於課題可以做了,不過也紛紛指責船長把這樣的「國寶」丟回海裡。一眾動物學家翻遍了書籍,也沒有找到任何有關於該動物存在的證據,此時一些古生物學家提出這或許就是史前動物蛇頸龍。
關於日本海域發現蛇頸龍的消息不脛而走,世界各國大多數生物學家看過照片後都認為,這有很大可能是蛇頸龍,而且是其中的頭稍大的一種蛇頸龍。然而,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已經認定,蛇頸龍早在7500萬年之前就已經滅絕,難道真的有遠古巨獸存活至今嗎?
此時,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一位教授奧韋恩·惠勒博士認為,這個怪獸並非蛇頸龍,而是一隻腐爛的鯊魚。此前也有很多漁船聲稱抓到怪獸,但是無一例外都是鯊魚。鯊魚是軟骨魚類 ,屍體腐爛之後頭部和魚鰓都會脫落,形成人們看到的蛇頸龍的樣子。
不過,很快這種說法就被動搖了。日本學者提出了4點證據否定「鯊魚說」。
第一點,鯊魚的肉是白的,而怪獸的肉卻是紅色。
第二點,鯊魚是通過皮膚排尿,所以腐爛的鯊魚都有一種濃重的尿騷味,經驗豐富的漁民很容易分辨出這種味道,但是當時根本沒有漁民懷疑它是鯊魚。
第三點,從怪獸的腐爛程度看,它至少已經死亡半年到一年時間,而如果是鯊魚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腐爛,它的軟骨都已經開始腐爛,在捕撈的過程中決定無法支撐它的重量,因此捕撈上來之後根本無法保持形狀,而照片中的怪獸骨骼依舊清晰可見。憑藉著這點,很多魚類學家否定了「鯊魚論」。
最後一點,怪獸的表面擁有大量的脂肪,但是鯊魚卻只有肝臟才有脂肪。
「鯊魚論」被否定之後,日本東京召開了兩次關於怪獸身份的研討會,總共有19位魚類、化石、解剖學方面的專家,最終通過各個專家的研究,他們寫出了9篇論文,並得出了2個結論。
首先就是否定了鯊魚的結論,其次從怪獸的腹鰭和身體特徵上來看,這是一種與目前已知魚類完全不同的動物,而關於它的身份,依舊無法得出結論。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偏向這種動物就是蛇頸龍,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個關於蛇頸龍的傳聞。尼斯湖水怪、長白山水怪等奇聞異事,都認為那些未知的水怪是蛇頸龍。那麼7500萬年前的蛇頸龍,真的能夠存活至今嗎?
我們都知道,遠古生物的體型遠超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生物,它們的體型之所以如此巨大,最大的原因是地球上的含氧量極高,能夠支撐龐大軀體對氧氣的消耗。按照如今地球的含氧量來看,遠古巨獸似乎不可能生存至今,然而卻不排除如今的地球上,有些特殊的地方依舊適合遠古生物生存,比如南極。
南京的冰封歷史在3000萬年之上,為考察南極,俄羅斯考察隊從1998年開始,進行一項南極超深鑽孔實驗。這個實驗從1998年一直到2011年,挖了22千米深,但是就在這個位置,俄羅斯卻突然停止。因為他們在這裡的冰層中檢測到了微生物,而且在100米之下還發現了一個湖泊,裡面甚至有潮汐現象。
這就說明這是一個3000萬年前的遠古湖泊,裡面很有可能有遠古生物存在。早前科學家們就已經在南極附近的海域,發現了十幾釐米的海蜘蛛(一般的海蜘蛛僅1釐米),南極的海域中還生存著目前地球上最長的水母,長度達到40米,還有傳說中的海怪大王烏賊同樣生存在南極。
之所以南極的生物尤其巨大,正是因為南極地區寒冷,含氧量極高,而被冰封了3000萬年的湖中含氧量同樣極高,極有可能存在遠古巨型生物。如果繼續挖掘下去,很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對人類造成危害。
綜上所述,地球上依舊有可能存在遠古巨獸,日本發現的怪獸屍體 ,仍不排除是遠古時期就存在的蛇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