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 海怪是全新未認知生物?

2020-12-04 古今奇聞雜談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是世界上爭議最多也是討論次數最多的海怪事件,日本一艘捕魚船在紐西蘭海域捕撈到一條「海怪」的屍體,對於海怪有的認為是蛇頸龍的後裔也是有說是鯊魚甚至還有認為是海棲爬蟲類,在全世界都引起廣泛的爭論,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也是最著名的真實「海怪」事件,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

「瑞洋丸」號是一艘日本拖網捕魚船。1977年,這艘捕魚船在紐西蘭發現了一隻貌似擁有長脖子和頭的有鰭動物的殘骸,在日本引發了蛇頸龍熱潮。日本一流的海洋科學家重新審視了此次發現。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小畠鬱生教授說:「它不是魚也不是鯨或其他的哺乳動物。」

以往發現的大型神秘海洋生物屍體最初都被認為屬於大海蛇或蛇頸龍類,但是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它是一具腐爛了的姥鯊的屍體,殘骸的「長脖子」則被歸因於腐食性動物殘食後所暴露的修長下頜骨產生的錯覺。這怪物在日本被稱為「新尼斯」,因為它使人想起在蘇格蘭的尼斯湖水怪,不過在日本以外的地區,普遍把這怪物稱作「瑞洋丸」或「紐西蘭海怪」。

日本海怪屍體事件經過: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漁業公司的一艘遠洋拖網船「瑞洋丸」號,在紐西蘭克拉斯特徹奇市以東50多公裡的海面上捕魚。當船員們把沉到海下300米處的網拉上來時,一隻意想不到的龐然大物呼的一下和網一起被拉了上來。網裡是一具從來沒有見過的怪獸的屍體。它既不是魚類,也不像是海龜,在海上捕魚多年的船員誰也不認識它。大家發出了驚奇的議論:「這和尼斯湖裡的蛇頸龍不是一樣嗎?」「是尼斯湖的怪獸——尼西吧?」。

聞訊趕來的船長,見大家在欣賞一具腐臭的怪物,大發雷霆,他擔心自己船艙裡的魚受到損失,命令船員們立即把它丟到海裡去!幸好,隨船有位矢野道彥先生,覺得這個發現不尋常,在怪獸拋下大海之前,拍攝了幾張照片並做了相關記錄。

儘管已經開始腐爛,但整個軀體卻保存得很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有一個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很大很大的肚子(腹部已空,五臟俱無),而且長著4個很大的鰭。用捲尺測定的結果表明,怪獸骨骼長10米,頭和頸部長約2米,其中頭部45釐米,頸的骨骼粗20釐米,尾部長2米,根部粗12釐米,尾端部粗3釐米,身體部分長約6.05米。

據他說,骨骼屬軟骨,重量約2噸,估計已死去一個月(事後經研究分析,認為已死半年到1年之久)。右側為骨骼草圖:草圖左上方寫著:「10時40分吊起,尼西(即尼斯湖裡的怪獸)拍了照片。」這是矢野先生當時的記錄,頭和頸部長約2米,其中頭部45釐米,頸的骨骼粗20釐米,尾部長2米,根部粗12釐米,尾端部粗3釐米,身體部分長約6.05米。據他說,骨骼屬軟骨。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發現總算給生物學家們保留下了3件證據:一是怪獸的4張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獸的鰭須(鰭端部像纖維一樣的須條),三是矢野道彥先生在現場畫的怪獸骨骼草圖,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拍攝的。有兩張是剛把魚網拖上甲板時拍攝的,網裡是那隻全身由白色的脂肪層包裹著的怪獸;另兩張是在怪獸由起重機吊起時拍的,其中一張是從怪獸側面拍的,另一張是從怪獸背面拍的。

可以清楚地看到,怪獸有一個碩大的脊背,對稱地長著4個大鰭,照片中還可看到它腹內已空,整個身軀肌肉完整,只是頭部露出白骨,怪獸白色的脂肪下面有著赤紅的肌肉。從個頭兒大小來看,海洋裡只有鯨魚、巨鯊、大烏賊可以與它相比。

但從照片來看,它的頭部甚小,與現存的所有鯨魚類的頭骨通然不同,而且頸部奇長,特別是有4個對稱的大鰭,這就沒有其它海洋動物或魚類可以與它相提並論了。惟一留下的貴重物證,是怪獸鰭端的須狀角質物。長23.8釐米,粗0.2釐米,呈米黃色的透明膠狀,尖端分成更細的3股,很像人參的根須。

海怪事件的影響:

消息傳到日本,頓時轟動全國,尤其是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們更是興奮,他們看了照片,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不像是魚類,一定是非常珍貴的動物。」「非常驚人呀!這是不次於發現矛尾魚那樣的世紀性的大發現。」「本世紀最大的發現——活著的蛇頸龍」。消息也立刻傳遍了全世界,各國報刊都很快轉載了照片,發了消息。這件事引起各國著名生物學家極大的興趣和關注,他們都對此發表了感想和談話。

把怪獸屍體又拋回大海這件事,引發了人們深深的遺憾和強烈的譴責。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生物學家,對此舉簡直氣憤得「怒髮衝冠」,他們指責船長無知、愚蠢。日本生物學權威鹿間時夫教授說:「怎麼也不該扔掉,看來日本的教育太差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為了2億日元的商品,竟然把國寶扔掉,簡直是國際上的大笑話。」

儘管大洋漁業公司立刻命令在紐西蘭海域的所有漁船,奔赴現場,重新捕撈怪獸屍體,甚至包括前蘇聯和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船隻,也聞訊趕往現場進行捕撈。

但消息發表之日(7月20日)與丟棄怪物之日已相隔3個月,雖然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尋找它,然而在茫茫的大海裡,誰也沒能再把它打撈上來。人類可能認識一種新動物的最好機會,就這樣遺憾地錯過了。

海怪是一種全新未認知生物?

最初,有認為它是鯨魚、鯊魚的,也有說是海豹、海龜的;但是這幾種猜測,依照留下的3個證據都被一一否認了:鯨魚的頸骨比怪獸短;鯊魚的脂肪藏在肝臟裡,而怪獸則在表層;最大的海豹長5米一6米,最大的海龜長2米,這比10米長的怪獸要小得多,並且骨骼也不同,焦點是人們懷疑它是7千萬年前便已絕滅了的蛇頸龍的子孫。其中一個主要的依據,是它有那樣長的頸。

圍繞著它的長脖子,人們爭論不休,許多學者欣喜地宣布:它是「活著的蛇頸龍」。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鹿間時夫教授認為:「從照片上看,僅限於爬行類,然而可以考慮太古生息過的蛇頸龍,可以說是發現了名副其實的活著的化石。」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古生物第三研究室小島鬱生也說:「從照片看來,似乎是蛇頸龍後裔。蛇頸龍有兩種,一種是頭小頸長,一種是頭稍大頸短;這似乎是頸短的一種。"法國自然博物副館長包雪女士以及一些紐西蘭生物學家等都同意這種說法。

但是不久,對那一把唯一的物證——怪物須條,東京水產大學進行了蛋白質的分析,發現它的成分酷似鯊魚的鰭須,於是報紙、新聞又轉向鯊魚說,一時間「巨鯊」、「一種未見過的鯊魚」的說法又充滿了報紙。此時,英、美一些國家的生物學家也持此觀點。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奧韋恩·惠勒說:「這個獵獲物大概是鯊魚,以前在世界各海濱附近曾發現許多別的怪物,結果弄清楚後,都是死鯊魚。鯊魚是一類軟骨魚。它們沒有硬骨架。當鯊魚死後,屍體逐漸腐爛時,頭部和鰓部先從軀體脫垂,這樣就形成一個細長的'頸',末端像個小小的頭。許多日本漁民,甚至更為內行的人都被類似蛇頸龍的形狀所愚弄……」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一時間許多持有蛇頸龍說法的人也都放棄了自己原來的主張。怪獸等於鯊魚,仿佛已成定論。

但是,經過再次測試須條,又不能肯定它是鯊魚了,加上一部分學者堅持爬蟲說,鯊魚說又開始動搖。 的確,根據科學家和日本記者的現場調查,提出了種種否定它是鯊魚的根據:

其一,鯊魚的肉是白的,姥鮫的肉是粉紅色的,而怪獸則是赤紅的。

其二,當「瑞彈丸」船員們把它撈上來時,現場沒有一個人懷疑它是鯊魚,為什麼呢?記者調查了這個問題。原來鯊魚沒有排尿器,體內積蓄的尿是利用海水的浸透壓力,從全身排出的;因此,鯊魚的肉有一種尿特有的臭味,有經驗的漁民都會聞出來。「瑞彈九」的漁民們正是由於這一而否定了它是鯊魚。

其三,如果真是鯊魚,那麼具有軟骨架的鯊魚,在死了半年之後,是絕對不會被起重機吊起來的。因為屍體開始腐爛,軟骨也開始腐爛,屍體的軟骨架絕對經受不住大約兩噸的自重。對此,許多魚類學權威都認為這是否定鯊魚說的一個重要論據。

其四,怪獸有較厚的脂肪層,包裹在全身的肌肉上,而鯊魚只在肝臟裡才有脂肪。

於是,從鯊魚說又轉回到爬行類動物說。證明怪獸可能是爬行類動物還有一個重要的論據,即怪獸的頭部呈三角形,這是爬行類獨具的特點,日本著名科學漫畫家石森章太郎根據骨骼草圖,畫了一幅怪獸復原圖,如果照此圖來看,它可真像一個爬蟲類動物了。1977年9月1日和19日,在日本東京召開了兩次有關怪獸身份問題的學術討論會,參加會議的人有魚類、化石、鯨魚、古生物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血清等方面的學者共19人。

他們研究了照片、草圖和鰭須的組織切片,進行了認真地討論,寫出了9篇論文。綜合兩次座談會的討論意見,會議主持人、東京水產大學校長佐木忠義於同年12月15日下午向報界發表了日本學術界的研究結論:

(1)從怪獸鰭端須條的化學成分來看,得不出是鯊魚的結論

(2)從怪獸的兩對腹鰭、長身體、長尾巴以及身體表面都是脂肪等特點來看,是和迄今已知的魚類完全不同的一種動物。

(3)在分類學上,很可能是代表著全新的一種人類未認識的動物(海棲爬蟲類?)。

人們都盼望在南緯43度53分,東經173度48分曾經打撈上怪獸屍體的地方,有一天會再現怪獸的蹤影,或許它正是人們所期待的史前爬行動物。

相關焦點

  •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疑似發現蛇頸龍遺骸(物證圖片具在)
    深海佔有了地球上7百分之七十的總面積,人們現階段只了解了深海的一部分,深海當中也有很多不明的地區,像以前提及的美人魚公主、the bloop海怪、卡布羅龍
  • 1977年日本海怪事件,原始生物是否依舊存在
    世界各地從來不缺乏海怪的報導,其中最著名、證據最多的一次海怪的報導,發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日本一艘漁船捕捉到一隻動物的遺骸,從外形上看,似乎非常像一種史前生物「蛇頸龍」。消息出來之後,很快就引起各國的關注,有人認為這就是蛇頸龍的遺骸,難道有史前生物存活至今嗎?漁船捕撈到海怪故事從1977年4月25日開始說起。
  • 1977年日本打撈海怪事件全面解析 真相終於解開
    1977年日本「瑞洋丸號」水怪殘骸事件在未確認生物領域應該算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1977年,這艘捕魚船在紐西蘭發現了一隻貌似擁有長脖子和頭的有鰭動物的殘骸,在日本引發了蛇頸龍熱潮。日本一流的海洋科學家重新審視了此次發現。
  • 1977年日本捕獲的海怪到底是什麼生物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漁業公司的一艘「瑞洋丸」號遠洋拖網船,在紐西蘭克拉斯特徹奇市以東50多公裡的海面上捕魚。當船員們把沉到海下300米處的網拉上來時,意想不到的是拉上來一隻龐大的怪獸屍體。為了看清楚它的全貌,船員們用起重機把它吊了起來。屍體散發出一股強烈的腐臭氣味,一小部分肌肉和屍體上的脂肪,拉著長長的粘絲掉在甲板上。
  • 1977年, 一艘漁船捕到「海怪」遺體, 經過多年研究, 有什麼結論?
    所以可以說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神秘的生物,沒有人知道,除了眾多的魚類生物,是否有不為人知的海怪出現呢?在未完全探測完浩瀚的海洋之前,誰也不敢妄下定論。在1977年,日本一艘漁船便捕捉到了一隻「海怪」,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 一起海怪目擊事件:留下諸多物證,到底是何生物?43年仍未解開
    不過,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起海怪目擊事件,有非常多的傳言親眼見證了海怪的出現,這件事情也引起過非常大的轟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漁船打撈上來的神秘生物  1977年4月,日本一艘名字叫做「瑞洋丸」的捕魚船在紐西蘭附近海域開展捕魚,船員們幹得熱火朝天,日本附近的漁業資源早就已經被打撈一空,紐西蘭附近的漁業資源卻還非常豐富,這讓船員們覺得非常的高興。
  • 日本漁船捕到「海怪」,船長嫌髒下令丟掉,結果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在上世紀,日本掀起過一股"怪獸片"的風潮,無論是水怪、湖怪、甚至是外星生物,都被搬上了大熒幕,從而引發了一個又一個關於怪獸的傳說。那時候的日本人對怪獸的存在幾乎深信不疑,他們相信未知生物,也相信史前生物至今生存的傳言,所以當時的瑞洋丸號海怪目擊事件就顯得如此神秘而令人恐懼。
  • 日本撈起的「海怪」遺體是什麼?
    1977年日本海怪事件1977年4月25日,一艘名為「瑞洋丸」號日本拖網漁船在紐西蘭附近捕撈作業,當漁網在大約300米的深度時,突然被一個很重的物體纏住。大約兩個月後,矢野繪製了這具屍體的草圖,乘另一艘船回到日本後,立即在漁業的暗室裡衝洗了他的照片,然後將此事上報了公司。
  • 漁民捕獲一隻海怪,船長嫌髒被丟棄,日本專家大呼:那是國寶
    「尼斯湖水怪」一直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一個謎團,數十年來不斷有人為之探索,以期能發現未知生物或者史前爬行動物存在的證據。其實「水怪」、「海怪」的傳說在歷年來層出不窮,畢竟海洋之中未被探索的區域實在太多,誰也不能斷定其中沒有人們未知的生物存在。
  • 轟動一時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頸龍嗎?其實早就有結論了
    這類生物被統稱為UMA,即未確認生物體(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又被稱為神秘生物(Cryptid)或是隱棲生物。「瑞洋丸海怪」的概況1977年4月25日10點40分時日本一艘拖網漁船在紐西蘭克萊斯特徹奇以東30海裡的海域進行捕魚活動,這艘漁船就是隸屬於日本太陽漁業株式會社的瑞洋丸號。
  • 日本撈起的「海怪」遺體嫌髒被丟棄,是蛇頸龍還是姥鯊?仍在爭論
    年日本海怪事件1977年4月25日,一艘名為「瑞洋丸」號日本拖網漁船在紐西蘭附近捕撈作業,當漁網在大約300米的深度時,突然被一個很重的物體纏住。在當時的日本,海怪文化空前高漲,在不久之前才上映的電影《恐龍·怪鳥的傳說》,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因此人們對於這個發現也十分感興趣。
  • 日本撈起的「海怪」遺體嫌髒被丟棄,是蛇頸龍還是姥鯊?仍在爭論
    1977年日本海怪事件 1977年4月25日,一艘名為「瑞洋丸」號日本拖網漁船在紐西蘭附近捕撈作業,當漁網在大約300米的深度時,突然被一個很重的物體纏住。
  • 海怪「克拉肯」是螃蟹還是章魚?海岸上的海怪屍體究竟是什麼?
    對神秘未知生物感興趣的獵奇者們,應該對「克拉肯」並不陌生,它的形象似乎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海怪神話中,特別是在大航海時代(15~18世紀)航海業興盛的國家,提到北海巨妖「克拉肯」水手們無不色變,而且大多能給出自己驚險的親身經歷佐證。
  • 漁船捕獲一隻海怪,船長卻下令扔回大海,日本專家:痛失國寶
    不過,我們今天要聊的,卻是一起真實發生的海怪目擊事件,日本人也將海怪稱之為「新尼斯」。1977年4月底,日本一艘歸屬於大洋漁業公司的遠洋船——「瑞洋丸」號,正在紐西蘭附近海域捕魚,但當漁網從海底300米深處拉上來時,船員們愣住了,因為網裡沒多少魚,反倒是撈上了一個散發著惡臭的水怪屍體
  • 日本漁船抓到一隻海怪,船長嫌髒直接扔了,隨後三國艦隊前去打撈
    所謂的「滅絕」,只是我們現在人們根據自己的認知認為這種生物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僅僅只是因為我們現在沒有找到它們而已。而地球的生物圈當中,還有很多實際存在卻並沒有被我們發現的生物,很難說其中沒有像蛇頸龍這樣的遠古生物。就比如現在的海洋,佔據著全球面積的71%,可是我們對它其中的生物又有多少了解呢?毫無疑問,我們對海洋中的許多生物的認知都還是極其模糊的。而從海洋當中發現「神秘生物」的故事自古以來就不少,連秦始皇那個時候都有和「海怪」戰鬥的歷史記錄,何況是現代了。
  • 印尼海灘驚現巨型神秘海怪遺骸
    據當地媒體報導,這頭不知名的生物長約15米,寬數米,由居住在馬魯古省斯蘭島北岸的當地男子Asrul Tuanakota發現。      今年早些時候,菲律賓某海灘上也發現了一頭毛茸茸的神秘海怪。當地人猜測這頭兩噸重的生物是種未經發現的罕見儒艮。後來它被認定為鯨魚,但由於腐爛顯現出奇特的外觀。在生物學中,生物體(來自希臘語:ὀργανισμός,organismos)是體現本任何個別實體壽命的性能。它是「 生命形式 」 的同義詞。
  • 日本漁船撈起一隻「海怪」,船長嫌晦氣扔回大海,結果卻痛失國寶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漁業公司的一艘遠洋拖網船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很驚奇,他們都是老船員了,已經在海上撈了十幾年的魚,但他們卻從未見過如此奇怪的生物。於是,在他對船員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之後,下令把海怪扔下海。其實船長心裡很慌,他一方面覺得海怪不詳,一方面又不想船上的魚被「汙染」,萬一這海怪攜帶病毒怎麼辦?
  • 巨型海怪現身?紐西蘭海域出現神秘生物,身長12米形狀變幻莫測
    有人認為是因為某種自然現象,人為虛構了某種不知名的生物,也有人認為海怪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還沒有被人類探索到。神秘生物近日,紐西蘭哈密爾頓工程師皮塔·懷特希拉紐西蘭海岸發現了一隻體型在12米左右的海洋神秘生物。通過谷歌地圖可以看到,這隻海怪在海中激起了一個巨大伴流,威力相當兇猛。
  • 海灘衝來未知海怪屍體 疑似恐龍物種
    發現者伊莉莎白-安(Elizabeth Ann)拍攝了一段視頻並將其上傳到YouTube上,視頻描述為「誰知道這是什麼生物?」視頻顯示,屍體半埋沒的頭部長有鋸齒狀的牙齒和多孔的咽喉。  該生物身體的其它部分不知所蹤。伊莉莎白-安還上傳了一張海怪多孔的嘴的特寫圖片,展示了令人害怕的鋸齒狀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