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根據人類現有的知識,金星上的磷化氫不可能是自然現象產生的,因此它有可能預示著生命的存在。但是,科學家表示,先別著急下結論,因為可能有一些未知的途徑可以產生磷化氫。下一步,科學家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但是金星的恐怖之處讓許多國家望而卻步。
其實在很早以前,科學家就懷疑金星上可能存在過生命。金星和地球非常相似,它們都是由巖石組成的行星,大小和密度也都差不多,因此金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孿生行星。更重要的一點是,金星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這是生命存在的首要條件。但是,由於金星上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它地表上的平均溫度達到了462攝氏度,大氣壓力是地球海平面的92倍。
正是由於其惡劣的環境,許多航天機構才不敢發射探測車到金星。雖然人類已經發射了很多次金星任務,但這些都是繞金星軌道運行的衛星。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的探測車到達金星表面,而且撐不了多久就故障了。在這一點上,蘇聯的航天局比美國宇航局強,它發射的金星13號探測車於1981年成功著陸金星表面,並且存活了驚人的127分鐘。
人類最後一次登陸金星也是前蘇聯的織女星2號,它於1985年發射升空,並且在金星上存活了52分鐘。在探測車故障之前,它把所有探測到的數據傳回了地球,我們也因此獲得了金星上的大氣細節。在此之後,人們再也沒把探測車送到金星上了。
現在,科學家對金星的研究都是基於金星軌道衛星和地球上的望遠鏡。而且,這次在金星上發現的磷化氫也是利用地面望遠鏡發現的。通過分析金星大氣光譜,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類型的吸收線,這就是磷化氫的特徵。這個消息令人振奮,目前多國都有計劃重新回到金星。
在這些互相競爭的國家中,俄羅斯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算是經驗比較豐富的。儘管如此,金星上的探測車的存活時間還是不能和火星上的相比,因此它們都在徵集設計方案,使探測車的壽命儘可能延長。但如此惡劣的環境實在是令人害怕。
研究金星不僅和生命有關,它還是地球氣候的參照。眾所周知,金星上曾經存在過海洋。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它上面發生了惡劣的溫室效應循環,導致溫度越來越高,水也全部蒸發。一旦我們完全了解這個過程後,我們就可以判斷地球會不會發生類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