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地外生命是人類的一大目標。雖然人類目前的技術無法直接找到地外生命,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間接發現它們的存在。地球的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是尋找地外生命的首要目標。
目前,人類已經把探測車發射到火星上,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消息。但是,由於金星環境十分惡劣,人類無法探測金星表面的細節,我們只能通過地面望遠鏡或繞金星運行的衛星進行觀測。好消息是,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它預示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其中是什麼道理,請聽我細細道來!
磷化氫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如果沒有生命,就很難在巖石行星上製造磷化氫。在地球上,它是由有機體在腐爛的有機物質上產生的,換句話說磷化氫是厭氧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它是一種極其難聞的氣體。但是,它也能自然存在,只不過這需要大量能量的化學過程。科學家曾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磷化氫,在木星大氣深層極端的壓力和溫度下,磷和氫會結合生成磷化氫。但是,像金星這樣的巖石行星,並沒有足夠的能量自然產生。
金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它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行星。它們在大小、質量和巖石成分方面都有驚人的相似性,並且它們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因此科學家認為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很久以前,金星被認為擁有海洋,並且非常適合生命生存。後來,金星上的溫室效應變得非常嚴重,它的平均地表溫度達到了462攝氏度,水全部蒸發變成雲層覆蓋著金星。
科學家認為,為了適應突然變化的環境,一些微生物可能生活在雲層之中,因為那裡的溫度非常適宜,且營養物質豐富。因此,科學家把望遠鏡對準這些地方,收集它們產生的光譜,分析其中的物質成分。幸運的是,在距離地表40到60公裡的地方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
不過,磷化氫只佔金星大氣的一小部分,其濃度大約為20ppb,即每10億個大氣分子中就有20個磷化氫分子。這麼低的濃度,我們有理由懷疑它是由非生物過程產生的,這些過程包括陽光、地表礦物質、火山活動、流星撞擊和閃電。很快,對這些過程的模擬表明,它們產生的硫化氫只佔已發現的一小部分,所以還有大部分的物質無法得到解釋。
如果以此來斷言金星存在生命,那麼科學就太草率了。科學家懷疑,如果這真的不是生命產生的,那麼就還有我們從未發現過的化學反應。如果真的存在生命,那麼這些微生物是如何到達那麼高的雲層?又是如何在那裡生存、繁衍的?這些問題要想得到解答,還需要科學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研究,而不是像網上所傳的那樣:在金星上發現了生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