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拉夫堡大學在新冠檢測方法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成就!COVID-19無創呼吸測試,讓你1分鐘拿到結果!
目前,新冠病毒檢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抗原檢測和數字PCR病毒檢測試劑盒檢測,即鼻咽拭子和血液血清採集等侵入性檢查。
但是這些方法往往容易引起人體的不適,從而導致一些人對新冠檢測有所牴觸,也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在最近的《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上,拉夫堡大學發表了題為《利用氣相色譜法與離子遷移光譜法通過呼吸分析診斷COVID-19的可行性研究》(Diagnosis of COVID-19 by analysis of breath with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的論文,論證了使用非侵入式呼吸檢測對新冠病毒進行篩查、並在一分鐘內獲得檢測結果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該測試方法不僅可以極大地改善新冠病毒檢測的舒適度,還能應用於機場和交通樞紐等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的高風險場所,如能投入大規模使用,可以實現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的大規模篩查,對經濟的重啟有著重大意義。
該研究由拉夫堡大學與IMSPEX 集團駐威爾斯與德國辦公室的離子遷移光譜(IMS)專家、德國Klinikum Dortmund醫院和愛丁堡皇家醫院(Royal Infirmary of Edinburgh)等合作夥伴共同參與,是拉夫堡大學TOXI-Triage項目的一部分。
TOXI-Triage項目是由拉夫堡大學領導的一項旨在研究如何應對化學、生物、放射性和核事件(CBRN)等全球性公共事件的應急服務項目。該項目耗資數百萬英鎊,匯集了來自歐洲及世界各地的專家,通過研究新的綜合性系統和技術,協助急救人員的工作,並加強對公民的保護。
該研究藉助了TOXI-Triage項目中由G.A.S.GmbH研發的先進技術,使快速識別新冠感染者的生物標誌物成為可能。且該檢測無需在實驗室中操作,普通急診、醫院或醫療站都可進行檢測。
在對該無創呼吸測試的可行性研究中,研究小組招募了98名呼吸道病患,其中包括31名新冠患者,以及67名患有哮喘、重度哮喘、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肺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的患者和心臟病患者。
為了從眾多病毒樣本中識別出新冠病毒,研究小組使用了氣相色譜法(GC)——一種無需分解就能分離並分析蒸發性化合物的方法,以及離子遷移光譜(IMS)檢測技術——一種用於分離和識彆氣相反應過程中離子化分子的分析技術。
參與者只需提供單一的呼吸樣本,研究人員便可使用GC-IMS技術分析出該樣本中所含的醛類(乙醛、辛醛)、酮(丙酮、丁酮)和甲醇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成份,而其中的甲醇即是區分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關鍵。
拉夫堡大學化學系分析科學專業教授Paul Thomas表示:
「看到實驗結果那一刻,我們都備受鼓舞。為了進一步完善這項無創呼吸測試技術,我們還需在目前數據的基礎上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同時強化對GC-IMS技術的應用。
如果此檢測方法能順利投入臨床使用,這將對新冠疫情的控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有助於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改善患者的管理,並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