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36歲新加坡男子潛水身亡,潛水到底有多危險?

2021-01-12 網易

  一名36歲的新加坡男子Yeo Boon Han,於3月23日星期六,在民丹島潛水時死亡。

  據新加坡Straits Time(ST)報導,Yeo Boon Han參加了由GS-Diving開設的為期三天兩夜的高級開放式潛水課程。 該課程於前一天(星期五)開始。事件發生時,Yeo正在進行第二次潛水。

  

  圖片來自Straits Time

  GS-Diving發言人告訴ST的記者,Yeo在第二次潛水開始前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或疾病的跡象。

  在第二次潛水期間,Yeo向他的潛水夥伴表示他想要浮出水面。Yeo的潛水夥伴是一名經過認證的救援潛水員,當時,他們所處的深度為25米;而高級開放水域潛水課程的最大深度為30米。

  然而,兩人浮出水面後,Yeo卻沒有了反應;潛水員隨後對Yeo進行了急救。然後,他被帶到附近碼頭的一家醫療診所,搶救之後,醫生宣布了Yeo的死訊。

  GS-Diving指出,他們「目前盡最大努力為死者家人提供支持並安撫他們的」。 新加坡外交部表示,新加坡駐巴淡島總領事官員已與死者家人會面,提供幫助。

  潛水在最近幾年似乎越來越風靡,一波一波人前赴後繼的前往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的各處海島,經過3-5天培訓,然後拿個OW/AOW執照。

  處在新加坡更是方便,一張船票就能去附近小島潛水。然而,潛水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卻被大多數人忽視,導致了一幕幕悲劇。

  

  你有可能死於水肺潛水嗎?

  根據「Diver's Alert Network(DAN)2010潛水死亡研討會報告」,每211,864次潛水中有1次潛水死亡;而2014年潛水員死亡率研究報告則顯示,,每10萬潛水員的死亡人數僅為2人。潛水死亡率的上升顯而易見。

  

  在雪梨發生過的一起潛水事故,死者是一個美國女孩,死亡水域深度只有五米左右。許多在雪梨的潛水員都表示,事故發生的水域水流平靜,能見度好,是最最合適新手的。但這個女孩卻轉眼就掉隊了,隨後被發現死於水底。有時候,最安全的地方也最危險!

  此外,大約有45%的的潛水死亡事故是由於個人的健康因素引起的;其中,大約有25%的事故與事故者的心臟有關,這些人大部分是年長的潛水員。

  DAN的年度潛水報告指出:「與年輕健康的潛水員相比,老年潛水員,在曾經有過心臟病和高血壓病史的情況下,潛水的時候風險會更高。53%的男性和54%的女性事故者都是50歲以上的人。」

  

  導致死亡的常見因素

  根據DAN Diving Fatalities Workshop Report,導致潛水員死亡的三大根源是:

  1. 潛水員之前存在的疾病或病理

  一些最常見的與潛水有關的疾病是耳氣壓傷, 減壓病和肺氣壓傷

  2. 浮力控制不佳

  浮力控制不佳不佳是許多潛水員遇到的問題。潛水員甚至可能忘記浮力器(BC)如何工作,或者下降和上升時的壓力如何影響浮力。

  3. 急速上升/猛烈的水流動

  

  潛水注意事項

  潛水一定需要確認的幾件事:

  1. 下水前,確保你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中耳炎,肺部損傷,氣胸等等一系列疾病,以上這些疾病都不適合潛水。

  2.下水的整個過程中都請做耳壓平衡。捏住鼻子,然後像擤鼻涕一樣擤一下鼻子就好,或者微微張開嘴動動下巴。

  3.一定不要憋氣上升,可能會肺撕裂或者肺爆炸而死。因為下潛和上升的過程都會有水壓的變化,所以使肺部的空氣容量變化,水下10米的壓力是陸地的兩倍,如果憋氣,那麼回到水面上,肺裡氣體多了兩倍,很可能會肺撕裂或者肺爆炸而死。

  2. 潛水後,24小時內絕對不能坐飛機、爬山等做一些海拔或者氣壓有明顯變化的活動。潛水用的是壓縮空氣,空氣裡的氮氣在水壓下會溶解在你的血液裡,形成小氣泡,類似可樂裡的氣泡,通常24小時後會代謝完畢。

  但如果在氮氣還沒有代謝完的情況下坐飛機、爬山等等因為有了海拔變化,引起氣壓變化(氣壓變化是重點),血液裡的小氣泡會像被晃了的可樂一樣衝出來,我們俗稱:血液沸騰了。結果會導致減壓病,也叫潛水病;症狀諸如頭暈、胸悶、關節痛、流鼻血等等。

  

  潛水讓人上癮,但潛水也有風險。如何學習潛水裡的各種規則,如何看待這些規則,從根本上決定了你以後能夠潛多遠,潛多安全。敬畏生命,安全第一!

  

新加坡直通車: 有趣|有情|有料|有溫度,讓新加坡生活更加精彩!點擊官網: www.singplus.sg了解新加坡籤證|移民|留學|創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潛水需謹慎!男子遭遇「最危險鯊魚」大腿被咬傷
    中新網4月8日電 綜合報導,一名來自奧地利的潛水員,2018年6月遠赴埃及潛水,不幸被遠洋鯊魚咬傷,雖無生命危險但傷口大到需要縫40到50針,當事者表示自己還活著已是奇蹟,並同時強調自己不會因而放棄潛水,傷勢復原後會再度下水。資料圖:鯊魚。
  • 暖心丨49歲副處長不顧心臟病危險,兩次潛水勇救落水男子
    8月15日早晨,山西省司法廳監獄戒毒工作處副處長朱耀龍上班途中,在汾河岸邊突遇一男子落水,情況危急。他不顧自己患有心臟病,兩次潛入水下尋找溺水者,隨後拖著男子遊了七八米,在眾人幫助下將其救上岸。再回頭,他的藥瓶還漂在水面上。
  • 太危險!潛水氧氣瓶被惡意關閉,不是每人都有「採珠人」的魄力!
    第二天,「T仔」在同一水域的8米深處再次關閉了另外一名同行潛水愛好者的氣瓶,造成對方嗆水。事後,「T仔」對自己的「不當行為」向兩位當事人致歉,而藉口僅僅是「開玩笑」。此事在潛水圈引起軒然大波,潛水方面的專業人士形容,潛水新手在水下被關掉氧氣瓶這樣的事情非常危險,後果無法預料。有律師則認為「T仔」的行為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未遂)。據悉,目前雙方仍在協調中。
  • SummerJun看世界之自由潛水危險嗎?
    人類比你想像中更能潛水科普時刻:自由潛水是不帶任何呼吸裝備,只憑一口氣往深潛的運動。到底能潛多深?20米 30米 40 米 或者100米?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現在的自由潛水世界紀錄為Herbert Nitsch保持的214米,無限制下潛。wow 是不是感覺超出了你的想像.那自由潛水危險嗎?SUMMER JUN 就告訴你個秘密吧,自由潛水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就是說人類是天生潛水員,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男子海底潛水,上岸後意外獲得新「夥伴」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對地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進步很大。儘管科學的技術現在很好,但我們對海洋的了解並不多。地球上75%的面積都是水,然而我們只探索了5%,海底深處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太神秘了。但是一定有更深的水域等待我們探索,只是尚未被發現。
  • 悲劇!30歲男子被冰柱砸中,當場身亡
    11月27日吉林長春發生一起悲劇一小區的冰柱脫落砸死一名30歲男子事發時這名男子走在上班路上經過南關區曙光路永發小區時被樓上脫落的冰溜子砸中當場身亡死者朋友稱事發前社區在該地貼了一張寫著安全警示的A4紙事後社區將附近多處老舊小區
  • 不會遊泳我還不能潛水了?!
    我的主要觀點就是:如果你只是想體驗下潛水,遊泳不是問題;如果你是考證,以後想自己一個暢遊大海,一定要學會遊泳。而網上現在比較多的說法就是並不需要會遊泳,而且並沒有把話講清楚。現在「不需要會遊泳」這樣的想法盛行的一個概念就是:會遊泳的潛不好,問題還比旱鴨子多。非也非也,遊泳這種培養水性的技能萬萬不可忽視。
  • 09 深海探險 -潛水教練Paul的故事
    只有當你居住在英國或美國這樣的國家/地區時,才可能購買氣瓶(tank),因為這是你通常獨自出門並與好友一起潛水的機會。但是,當我們談論全套設備時,最少會有浮力調節器(BCD)潛水服,潛水鏡,腳蹼和呼吸管,還有潛水電腦。我有兩套不同的衣服,其中一套是針對熱帶水域,比如新加坡和泰國附近的水域。一種是針對冷水水域就像在北京,千島湖,甚至其他地方。而且那個套裝裡還包括乾式潛水服。
  • 南海之眼三沙永樂龍洞,危險的神秘,是下一個潛水勝地?
    也有人說,龍洞是南海的眼,藏有南海的鎮海之寶!總之,每一個的傳說,為這個本就充滿奧妙的藍洞平添了更多的神秘!經過探查,永樂藍洞基本為垂直洞穴,所以,這個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與石嶼的礁盤,從高處看,更像一隻南海的藍色瞳孔,仰望星空,散發出無盡的誘惑!那麼,究竟300米深的藍洞之中,到底會有什麼?讓我們先跟著專家一起「下潛」,探索一番。
  • 自由潛水,是閉氣潛水的另外一種說法,也被稱為傳統潛水
    文/夜月星明人盡望【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自由潛水,是閉氣潛水的另外一種說法,也被稱為傳統潛水小編是個喜歡體育的人,平時沒事也喜歡運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潛水方面的知識吧!潛水的種類因使用的潛水器的不同可將潛水分為:硬式潛水、軟式潛水、半閉鎖迴路送氣式、應需送氣式、自給氣式。工因潛水方式的不同可將潛水分為:非飽和潛水、飽和潛水。
  • 百科|不會遊泳到底可不可以學潛水
    另外,對於一個不會遊泳的人來說,就算你本身並不怕水甚至特別喜歡水,但學習過程中偶爾的嗆水,眼睛和耳朵進水都可能會成為你的心裡障礙,總在擔驚受怕中學習,一但遇到上述問題仍然可能會緊張甚至失去控制,隨後做出一些非常危險的舉動。這些行為都是無意識的,屬於條件反射和人體本能,許多學生根本不記得自己在水下做出過什麼樣的危險舉動。
  • 男子潛水遭遠洋白鰭鯊狠咬縫50針 實拍逃生一瞬
    (原標題:男子潛水遭遠洋白鰭鯊狠咬縫50針 實拍逃生一瞬)奧地利男子克倫克去年在埃及的紅海潛水時,突遭一條遠洋白鰭鯊攻擊,被咬傷大腿,事前雖然他提早發現,立即抓緊繩索想要逃命,但仍敵不過鯊魚的速度慘遭狠咬。
  • 自由潛水名人訪 | 紐西蘭自由潛水教父 John Wright
    後來因為電商對零售業的打擊,這家擁有16個員工的大型水肺中心也不再有行業優勢,於是在2004年,我決定關掉潛店。從那以後我和我妻子的生活一直隨著她的工作在變動,先是在英國利物浦住了4年,後來又搬去新加坡,到現在已經4年半了。
  • 男子潛水時偷關潛友氣瓶。問法網:或涉嫌故意傷害!
    問法網小編獲悉,2019年9月中旬,一則「男子菲律賓潛水多次關掉潛友氣瓶惹眾怒」的新聞在網絡上熱傳。據當事人透露,該男子多次在水下偷偷關掉潛友氣瓶,「欣賞」潛友驚慌失措、絕望掙扎的樣子,潛友獲救上岸後質問該男子,反而被該男子嘲諷「開不起玩笑」。
  • 【潛水知識】電腦表,只為更安全的潛水——潛水電腦表你知道多少?
    以往使用潛水計劃表時,只要有任何深度較大的潛水便會發現,潛水時間會少的可憐,在遵守計劃表的情形下,甚至一天內無法用到三支氣瓶以上。甚至有些人既不使用潛水計劃表也不用電腦表,這樣無疑是將自己暴露在危險的潛水模式下。
  • 奧地利男子潛水遇遠洋白鰭鯊險喪命 被狠咬縫50針
    (原標題:男子潛水遭遠洋白鰭鯊狠咬縫50針 實拍逃生一瞬)奧地利男子克倫克去年在埃及的紅海潛水時,突遭一條遠洋白鰭鯊攻擊,被咬傷大腿,事前雖然他提早發現,立即抓緊繩索想要逃命,但仍敵不過鯊魚的速度慘遭狠咬。
  • 此帖在手,潛水不愁——不懂這些潛水英語怎麼出國潛水?
    你有幾瓶氣的經驗了?(英文數字)Dives 幾瓶,有的店會要求你出示潛水記錄表(Dive Log/ Log Book),還要你籤署免責聲明書( Liability Form) 或健康聲明 (Medical Form)。
  • 為了非法捕魚,貴州一男子買了上萬元的全套潛水裝備……
    4月14日,記者從綏陽縣公安局了解到,該縣旺草派出所查獲了一起非法電捕魚案件,犯罪嫌疑人竟然用全套潛水裝備作案,其專業程度秒殺常見的網魚、炸魚等非法捕魚方式,作案極其隱蔽、不易發現。4月6日夜間,旺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稱「有人趁天黑,在芙蓉江非法捕魚」,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調,民警到現場後發現有人身負全套潛水裝備,並在岸邊發現了強電擊槍以及一網兜的野生魚。獲取關鍵證據後,民警將潛水的男子和停車等候的男子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面對證據,犯罪嫌疑人韓某供認不諱,如實交待了非法電捕魚的事實。
  • 關氧氣瓶男子被指推銷潛水套餐賺佣金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關氧氣瓶男子被指推銷潛水套餐賺佣金
  • 自由潛水天才之死|一場湛藍與自由、意外和危險的交織
    每個人都有渴望,尼古拉斯·梅沃利也是。作為被眾多人認為天賦異稟的他,投入自由潛水不到兩年,就成為美國第一個潛到100米深度的運動員。但尼古拉斯·梅沃利(後文簡稱「尼克」)在「巴哈馬藍洞深度挑戰賽」中挑戰「重力無蹼」項目72米時發生了意外,浮出水面後昏厥,就再也沒能醒來。此後,一些人開始探討這項運動的魅力、危險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