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簡單的了解地球的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2020-09-13 美女世界


地球由6個不同狀態和不同物質的同心圈構成。這些層圈可分為外部層圈和內部層圈兩類。地球表面以外的外部層圈有3個:環繞地球最外層的氣體層圈為大氣圈;地球表面的液體部分(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冰川等)稱水圈;地球表面有生命活動的層圈叫生物圈。通過近代地震探測得知,從地表往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內部層也主要有3個。它猶如一個雞蛋,最外薄層為地殼,由各種矽酸鹽類巖石組成;其下為厚厚的地幔,由鎂地球圈層鐵質和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組成,其中上部有層巖石呈熔融狀的軟流圈;地球中心部分為地核,主要為鎳鐵質,又分為外核和內核,外核為液態,內核為固態。

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殼、大氣和水的接觸地帶。地球各層圈的性質和活動緊密結合,形成複雜而有機的自然系統,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而人類活動也對它帶來影響,使其發生變化,有時產生的反作用會危害人體健康,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以致影響人類的生存。

大氣圈

大氣圈大氣圈含有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其中絕大部分組分的比例在近地表幾乎是不變的,也有些是不定組分。特別是由於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活動的影響,常使有害的不定組分排放於大氣中,如果它們超過一定濃度,便給人類造成危害。由工廠企業、家庭爐灶和汽車、飛機等各類交通工具排出的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鉛化合物等。它們不僅被人類呼吸後會產生各種疾病,被植物、農作物吸收後形成有毒物質危害人類,而且在大氣中富集後形成黑風暴、酸雨、塵霧、溫室效應並破壞臭氧層,致使世界氣候條件變得惡劣。

水圈

水以氣態、液態和固態3種形式存在於大氣、地表和地下。水在不斷地以蒸發、凝結、降水、徑流的方式轉移交替,形成水的循環。人類社會的全部生活都與它有密切聯繫。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化學、礦產、動力和生物等資源,也是陸地風雲變幻的源地、乾濕冷暖變化的調節器。河流和湖泊為人類提供了灌溉、發電、漁業、城市供水和航運之便。存蓄在巖石裂隙和土壤空隙中的地下水,也是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高緯度和高山地區的冰川不但是人類的固體水源,也控制著世界的氣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水圈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人類活動在不同方面造成水環境的破壞,一是由於對水資源本身不合理的掠奪式開採所產生的對水環境和水資源的破壞(如過量引用地表水導致河湖乾涸,過量汲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二是由於人類在其活動領域的活動所產生的對水環境和水資源的破壞(如盲目圍墾引起湖泊面積和體積縮小),三是工農業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引起的各類水體的水質汙染。另外,大氣汙染產生氣候變化,使陸上積冰量隨氣溫變化,如某一段時間氣溫突然上升或下降,就會出現大冰川或冰冠融化入海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上升,那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

生物圈

生物的生存受到周圍環境的強烈制約,但另一方面生物對它周圍環境也有非常深刻有力的改造作用。生物長期生命活動所創立的新環境又對生物自身生活和發展產生影響。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基礎,光合作用是生物發展的前提,在呼吸和光合作用下進行氧和二氧化碳的物質循環,為生物的維持和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大約33億年前,地球上有了原始生物以來,植物不斷在海中和陸上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游離氧,形成大氣,使氨氧化成氮和水汽,使甲烷和一氧化碳氧化形成二氧化碳、水汽等;還使地表巖石礦物形成紅色鬆散風化物,其中一些藻類和地衣分泌酸類腐蝕礦物吸收養分,死後殘骸一部分被細菌分解形成氮素,另一部分轉化為有機質,從而形成真正的土壤,為高等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場所。而高等植物的類似變化更改善了土壤肥力。另外,植被也強烈制約著小氣候、小環境,如植被改變地面溫度條件,改變氣流速度及空氣溼度,並減少水土流失。

生物圈

在生物圈一定空間範圍內,生物與其無機環境之間,各類生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相互關係,共同構成統一體系,即生態系統。每個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組成、數量、生物量和生產能力都受周圍環境制約,而生物的存在和活動也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改造作用。如此反覆作用的結果,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使其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大體平衡,構成所謂生態平衡。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常常不自覺地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甚至超出原生態系統及其生物能夠忍受的限度,降低穩定性,引起複雜的連鎖反應。如人類大規模不合理地捕殺動物,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使生物資源直接受到毀滅性破壞或因環境惡化失去適宜生存的有利條件而絕滅。

地殼

地殼是地球為人類提供的賴以生息、賴以發展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主要賦存地。由各種地球內動力引起的強烈構造活動,如地震、火山活動和海嘯等,由地表外力引起的地表物質的運動如山崩、土流和泥石流等,大多發生在這裡,給人類造成巨大災害。而地殼中化學元素與生物和人體中化學元素也存在著密切聯繫。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化學元素含量不同,引起各地動、植物群的不同反應,這種地球化學環境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在地質歷史的發展中,形成地殼表面元素分布具有不均一性。這種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響著世界各地區人體、動物和植物的發育,造成了生物生態的地區差異。有時這種不均一性會超過正常變化的範圍,於是就造成了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各種各樣的地方病。如由於一些地方缺碘或碘過量,都會造成地方性甲狀腺腫;含氟量高的地方使人慢性中毒,造成地方性氟病;環境缺鉬、硒和亞硝酸鹽,引起克山病以及大骨節病等。

地殼

另外,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對地殼會產生影響和破壞,反過來又會給人類帶來不利影響。大規模人工爆破、地下核試驗、地下採空和大型水利工程超過巖層荷載而人工誘發地震,尤其是水庫誘發地震,數十年來世界上已有幾十例,給當地居民生命和財產造成很大損失。另一方面是過量汲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許多國家的工業城市發生了地面沉降現象,特別是沿海城市的地面沉降最為嚴重。我國上海自1921年發現沉降,至1965年最大處已達2.63米。地面沉降造成了建築物和生產設施的破壞,阻礙了建設事業和資源開發,造成海水倒灌,使地下水和土壤鹽漬化。人類是攪動土地的罪魁禍首。現在人類擁有巨大的機械力量和炸藥,能夠把大量土壤和基巖從一處移到另一處。這些過程可完全破壞原來的生態系統與植物棲息地,導致巖體耗損,形成了人為的泥石流、土流和山崩。

地幔和地核

據研究,地球約在47億年前開始其演化歷程,演化的初始溫度接近1000℃。以後由於放射性加熱,內部溫度開始上升,約在

億~40億年前,地球內部溫度升高到鐵鎂的熔點。大量的鐵下降到地核,以熱的形式釋放出重力能。這個熱源極為巨大,足以產生廣泛的熔融作用並改造地球的內部結構,產生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層。它們之間物質相互交換和運移,在地幔中形成可塑性的軟流圈。軟流圈中以對流的形式進行熱傳導,致使其上的剛性巖石圈分成數個板塊,猶如浮冰在慢慢漂移,產生了地球表面的大陸運移、海底擴張,山脈隆起、斷裂、褶皺、巖漿侵入等構造作用,以及使人類遭受災難的火山活動和地震等。

地幔和地核

地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層圈、各部分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其中物質和能量相互轉換,相互循環。因此,很多環境汙染物或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雖然產生於某局部地方,但隨著各種自然過程,它們的影響可波及其他地方,甚至可能擴展至全球範圍,潛伏下嚴重後果。還有一些因連鎖反應、影響深遠的全球環境,各層圈各種人為的環境破壞,都會損害全人類的生存環境,引起全球性的、危及後代的重大環境問題。因此,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科學地控制人口增長,創建人類美好的生活環境,已成為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相關焦點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盤點那些因大自然發威造成的經典災難片!
    今天荔枝帶大家盤點下那些因大自然發威造成的經典災難片:(保護環境,珍惜資源,人人有責)《唐山大地震》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後天》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惠濟區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宣傳剪影
    為了使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愛護環境的隊伍中來,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把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鞏固加強垃圾分類隊伍,踐行垃圾分類我先行的思想。在惠濟區城市管理局和迎賓路街道辦的指導下,河南愛分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迎賓路辦事處香山社區,在金窪學前班,開展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環保手抄報資料: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環保手抄報資料: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世界環境日07年新主題:冰川消融 後果堪憂 。 地球變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共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溫室氣體其中危害巨大的是汽車的尾氣排放。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
  • 保護地震監測環境,人人有責
    地磁儀、地電儀觀測的是地球的磁場、電場信號,要求臺址附近一定範圍內不能有影響儀器正常工作的人為磁場和電場幹擾(如車輛、電纜電器設備、大量鐵磁性物體等)。在地殼形變、重力測量點周圍一定範圍內不得施工、堆放物品。在地震觀測用井(泉)附近或相通含水層不得大量取水和汙染水源等。問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範圍是怎樣劃定的?
  • 《保護環境》小學生作文閱讀帶音頻
    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段標語在公園、廣場等地方都隨處可見,但是遵守這個規則的人少之又少。   據說科學家發現近一百年來全球氣溫逐漸變暖,近二十年來又是這百年中最暖的。全球氣候變暖,究其原因是由於人們不愛護環境,任意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所以,我們為了美好的生活一定要保護環境。
  • 世界環境日保護環境tips:A-Z
    R人人有責!每個人的行動都能帶來巨大的影響。為環境日發起環保行動吧! S刷牙的時候記得關上水龍頭。每次您能節約3加侖的水哦!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可以飲用的。 升級家裡的絕緣材料吧——不但能夠省電……當然還能省電費!
  • 環保手抄報:環境保護包括哪些環境?
    >環保手抄報:環境保護包括哪些環境?  自然環境  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山脈、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裡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採礦 濫伐樹木, 儘量減少亂排(汙水)亂放(汙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對自然的保護要做到人人有責!
  • 馬仕健呼籲大家垃圾一定要分類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近日,全球都在提倡進行垃圾分類,作為一名頗具正能量的影視歌多棲大愛藝人,馬仕健寫詩並錄製視頻,呼籲大家進行垃圾分類,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只有我們齊心協力才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地球村,保護環境迫在眉睫,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垃圾產生,而我們如何對其進行處理,能夠讓這些垃圾起到最大的作用,讓其變廢為寶至關重要,這關乎到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我們所擁有的綠水青山。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維繫。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
  • 保護環境手抄報:美麗而又脆弱的地球
    就這一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環境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臭氧層是大地的保護傘;淡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泉。不過人們總是把環保掛在嘴邊,而沒有採取保護行動,人們要知道:環保重在實際啊!
  • 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3篇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歡迎您供大家參閱。第1篇: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親愛的同學們:今年我們平谷區正在爭創國家衛生區,這是多麼高興和自豪的事呀。我們已經感覺到街道哪哪都比以前乾淨了。
  • 保護環境手抄報: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 人類才是地球環境汙染的根源
    大千世界 茫茫人海 地球居住著幾十億人口地球是龐大的 而人是渺小的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推進 地球汙染越來越嚴重 人跟地球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生活垃圾 工業垃圾 噪音汙染 水汙染 白色汙染 空氣汙染 但凡有人的地方各種汙染應聲而來
  • 地球一小時 | 保護環境,敬畏自然
    關燈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我們對地球家園的關注,以及為可持續發展而採取行動的決心。這也是為什麼從2011年開始地球一小時發出了「超越一小時」的倡議,標識也從60 變成60+,這個加號就是提醒大家共同採取實際行動,在提升保護環境意識的同時,為環境做出切實的貢獻。疫情當前,對於自然我們如何反思?
  • 國際地層委員會呼籲:如同愛護親人般一樣善待地球環境
    國際地層委員會呼籲:如同愛護親人般一樣善待地球環境 2012年04月21日 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際地層委員會副主席彭善池在會上呼籲,大家要如同呵護自己的皮膚一樣,重視保護地質遺蹟;要如同愛護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善待地球環境。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初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在美國發起,隨後影響越來越大。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現提出如下意見。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 地球母親滿目瘡痍,2020,保護地球環境,刻不容緩!
    在以前環境很好的時候,水龍頭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山溝小河的水也是可以做飯。換現在不經過層層處理,根本無法飲用。江河湖泊垃圾成群,還漂著魚的死屍。這都是水汙染的結果。永遠不要佩戴口罩的生活多美好沒有了一個正常空氣的環境是一個讓人隨時都能窒息的世界。
  • 世界環境日:與孩子一起保護地球母親
    眾所周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提供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和空間。就像我們的孩子離不開媽媽一樣,同樣,我們的生長也離不開地球,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特殊日子裡,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和孩子聊聊「世界環境日」,聊聊我們的地球媽媽,聊聊我們能做些什麼。
  • 溫嶺:清潔海灘助力海洋環境保護
    義工們在清理塘腳垃圾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美化海岸環境,加強群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關注和參與度,3日上午,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組織20多名義工來到松門鎮石板殿通航孔邊的海塘線,開展「關愛自然,刻不容緩」主題活動,並對堤壩上的垃圾進行清撿。
  • 如何讓狗狗參與地球的環境保護?
    ,而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最大的卻是我們人類。所以,為了地球的環境,大家都在努力地參與環境保護的過程中,那麼我們也應該讓我們的狗狗們一起參與其中。雖然寵物狗狗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但是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會造成碳排放。因為狗狗並不知道這些,所以作為寵物父母的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基於環境保護,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幫助我們的狗狗變得更加的環保。例如下面兩點就是很典型、也很容易做到的。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慈善捐贈,大自然家以實際行動助力環境保護
    2020年11月26日,"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高爾夫球"環保杯"暨慈善活動在佛山順德舉行,大自然家居董事長佘學彬與來自各行業的企業家參與了本次活動,並在當天的慈善晚宴上進行了現場捐贈,以企業實際行動向社會發起保護環境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