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超聲導波的結構健康狀態無損檢測及在線監測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應用領域:

基於超聲導波的結構材料損傷快速無損檢測及損傷在線監測應用。

挑戰:

目前廣泛應用的超聲波檢測技術大多基於超聲體波,由於超聲體波的傳播特點,需要對結構進行逐點檢測,因此存在檢測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點;同時逐點掃描的檢測方式也限制了其在結構健康監測領域的應用。

超聲導波是體波在結構界面反射疊加形成的沿結構界面傳播的應力波。超聲導波相對於體波具有衰減小,傳播距離長的特點,可實現對形狀規則的大結構件的快速無損檢測;並且具有在線應用潛力,可作為結構健康在線監測的技術手段。

但是超聲導波相對於體波更加複雜,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為導波的多模態特性,即同一頻率下同時存在有多種導波模態;另一方面為頻散特性,即同一模態導波在不同頻率下的傳播速度不同。超聲導波的複雜性對檢測平臺和檢測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決方案:

超聲導波檢測方法為主動檢測,包括信號的激發的和接收。針對導波的多模態的特性,擬採用單一模態導波作為檢測信號,因此需要在檢測平臺從信號激發和接收兩方面抑制其他模態。主要通過傳感器尺寸,信號激發頻率,優化匹配實現單一導波模態激發。

為了實現對被檢對象的快速檢測,根據雷達原理發展了適用於超聲導波的相控陣列及信號處理算法,以此實現對材料損傷的快速成像檢測。

1 應用背景

隨著當前對大型設備結構安全性的日益關注,無損檢測技術已成為現代結構設備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之一, 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航空航天領域、電力生產領域、石化輸運加工領域等。這些領域的設備結構通常處於較惡劣的工作條件,容易發生磨損、腐蝕、疲勞、蠕變等損傷,進而造成結構內部產生缺陷,危害結構安全性。因此對這些設備結構進行實時監測和診斷成為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工業界常用的五大無損檢測方式包括:滲透檢測,磁粉檢測,渦流檢測,超聲波檢測,射線檢測。在這五種檢測方式中,超聲波檢測由於適用範圍廣(既可檢測金屬,也可檢測非金屬),對人體無害而應用較為普遍。目前常規的超聲波檢測主要使用體波,只能檢測探頭覆蓋區域或者探頭周圍很小範圍,因此通常採用逐點檢測的方法。逐點檢測方法的缺點就是檢測效率低,檢測成本高。而使用超聲導波的無損檢測技術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超聲導波是目前常規應用超聲體波的疊加組合。在無限均勻各向同性彈性介質中, 只存在兩種超聲波:縱波和橫波,這兩種超聲波稱為超聲體波, 二者分別以各自的特徵速度傳播而無波型耦合。 在有限尺寸波導(如平板、圓管) 中傳播的縱波和橫波由於受到邊界的制約以及在邊界處發生不斷的模態轉換,將會產生沿波導傳播的超聲導波。因此超聲導波是由超聲體波(包括縱波和橫波)在波導上下界面間反射疊加而形成的沿波導傳播的一種應力波。

由於超聲導波是在具有上下界面的固體中傳播的應力波,其衰減主要是由材料吸收造成的,因此與傳播距離成正比。而超聲體波在固體材料是從激發點向三個方向擴散,其衰減與傳播距離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超聲導波的衰減相對體波來說小很多,可以沿波導傳播很長距離。

基於超聲導波傳播距離長的特點,其在無損檢測應用中可以實現一次檢測數米距離,是對傳統逐點掃描方式的極大改進。同時,對於發電領域和石化領域常見的包覆及埋地結構,利用超聲導波檢測技術只需要一點接入就可以檢測數米距離,不需要完全暴露結構,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

由於超聲導波檢測距離長、範圍廣,具有在線應用潛力,可以作為結構健康狀態檢測(SHM)的技術手段。

2 面臨問題

由於超聲導波是超聲體波在波導中的反射和疊加,因此超聲導波相對體波來說更加複雜,表現為多模態和頻散特性。

對於表面處於自由邊界條件下的各相同性板狀構件,其頻散關係可表達為:

(1)

其中,h是平板半壁厚,ω角頻率,k是波數,VLVS分別是材料中縱波和橫波波速。此種表達方式,當α=0代表對稱模態,當α=π/2代表非對稱模態。

根據平板中的頻散關係可以得出導波頻散曲線,如圖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在同一頻率下同時存在多種導波模態。如800kHZ以下,同時存在有有三種模態,分別為A0模態、S0模態和SH0模態。隨著頻率的增加,同時存在的導波模態數也會隨之增加,如在2MHz下,平板內存在有8種可傳播模態。導波這種多模態效應會使得接收到的缺陷反射信號複雜化,對其檢測應用產生較大影響。

另外從頻散曲線圖中還可以看出,同一模態導波在不同頻率下的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這將導致激發信號中不同頻率的成分隨傳播距離的增加逐漸分散,導致激發信號時域延長,幅值降低。圖2為中心頻率為200kHz的A0模態在2mm厚鋼板中激發波包隨傳播距離的變化過程,從中可以看出,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導波的頻散特性將會導致波包在時域上的延長,同時波包幅值也將嚴重降低。這種現象將造成檢測信號的疊混和減弱,使得缺陷特徵無法識別。

(a)頻率-波數曲線

(b)頻率-相速度曲線

(c)頻率-群速度曲線

圖1. 2mm厚鋼板的頻散曲線

(彈性模量216.9GPa,泊松比0.28,密度7.9×103kg/m3)

(a) (b)

(c) (d)

圖2 中心頻率為200kHz的A0模態在2mm鋼板中的頻散現象

(a為激發信號;b為傳播1000mm厚波形;c為傳播1500mm後波形;d為傳播2000mm後波形)

導波的多模態和頻散特點使其在信號激勵、質點振動、傳播、接收和信息提取等方面均比常規超聲波檢測複雜。為了利用超聲導波進行檢測需要從信號的激發、傳播、接收和信號提取等方面發展適用於超聲導波的方法和技術。

3 解決方案

3.1 單模態超聲導波激發

超聲導波具有多模態的特點,隨著激發頻率的增加導波模態數不斷增加。導波的多模態特點會增加信號複雜性,使缺陷特徵信號難以識別。因此為了適用於檢測應用,需要激發單一導波模態。

根據導波頻散特性曲線,在高階導波模態截止頻率以下(對於2mm厚鋼板為810kHz),僅存在三種0階導波,包擴對稱模態S0、非對稱模態A0、水平剪切模態SH0。因此控制激發信號頻率在高階導波截止頻率以下可以將導波模態數降至三種。

對於S0、A0和SH0模態,其模態形狀存在區別。A0模態主要以離面位移為主,如圖3(a)所示,S0模態和SH0模態主要以面內位移為主,其中S0的位移方向于波傳播方向平行,如圖3(b)所示,SH0模態的位移方向與波傳播方向垂直,如圖3(c)所示。

(a) A0模態激發示意 (b)S0模態激發示意

(c)SH0模態激發示意

圖3 不同導波模態激發施力圖

超聲導波激發的實質上就是在被檢測對象中耦合進模態所對應的應力波,為了獲得單一的導波模態,需要通過傳感器優化來增強所需模態對應的表面應力分布,同時抑制其他模態對應的表面應力分布。

目前可以用於在被檢測結構中耦合進導波應力場的傳感器可分為如下幾類:壓電式換能器,電磁聲換能器(EMAT),磁致伸縮換能器,雷射超聲換能器。壓電式換能器主要利用晶體材料的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作為導波激發和檢測傳感器,目前常用的壓電材料主要有PZT和柔性的PVDF。其中PZT材料的壓電轉換效率較高,成本較低,但是材料無法彎曲;PVDF材料也具有壓電效應,但是其壓電性相對於PZT材料要低,其優點在於材料具有柔性,可以彎曲。電磁聲換能器(EMAT)主要通過改變金屬結構中的電磁場,利用Lorenz力激勵導波應力場。用於超聲導波激發的磁致伸縮換能器(MT)最早由H.Kwun等人提出,其主要利用磁致伸縮效應實現導波應力場的激發。雷射聲換能器利用雷射脈衝束在被檢測構件表面產生熱應力振動,實現超聲導波的激發,雷射聲換能激發方式的儀器體積較大,成本較高,不適於現場檢測應用,目前主要用於實驗室研究工作。

上述導波換能器中,PZT壓電晶片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的優點,適用於結構健康狀態監測應用,因此目前各國研究團隊主要使用PZT壓電晶片作為導波激發和接收換能器。

相關焦點

  • 凌華科技PCI-9846高速數位化儀 在基於超聲導波的結構健康狀態無損...
    無損檢測及損傷在線監測應用。挑戰:目前廣泛應用的超聲波檢測技術大多基於超聲體波,由於超聲體波的傳播特點,需要對結構進行逐點檢測,因此存在檢測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點;同時逐點掃描的檢測方式也限制了其在結構健康監測領域的應用。
  • 基於超聲波高壓放大器結構材料損傷在無損檢測及損傷在線監測應用
    隨著當前對大型設備結構安全性的日益關注,無損檢測技術已成為現代結構設備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之一, 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航空航天領域、電力生產領域、石化輸運加工領域等。這些領域的設備結構通常處於較惡劣的工作條件,容易發生磨損、腐蝕、疲勞、蠕變等損傷,進而造成結構內部產生缺陷,危害結構安全性。因此對這些設備結構進行實時監測和診斷成為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超聲導波檢測方法不同於常規超聲檢測,它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可以實現快速、大範圍檢測,而不是逐點檢測,同時為較精確定位缺陷,必須在試驗中確保檢測數據的精度。
  • 黃松嶺:無損檢測打造安全工程
    黃松嶺:無損檢測打造安全工程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3-7-5 孫長安  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存在著大量板、管結構,對其進行定期檢測或健康監測,以及時發現損傷和缺陷,指導維修和替換工作,是確保生活和生產安全的需要。
  • 我國無損檢測行業的進展與挑戰
    由清華大學和勝利油田共同開發研製的油氣輸送管道及儲罐底板缺陷檢測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更進一步發展了管道在線檢測技術,特別是海底輸油管道的檢測。  油氣輸送管道缺陷內檢測器、儲罐底板缺陷檢測器和電磁超聲導波管道缺陷外檢測系統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油氣輸送管道及儲罐底板電磁檢測的集成化系統和集成技術,確保了我國在這一領域成為國際上少數領先團隊的地位。
  • 無損檢測:複合材料的超聲檢測技術
    複合材料及其構件開發與應用的迅速發展,對無損檢測技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經過不斷的研究、開發和完善,目前超聲檢測已成為最主要和成熟的複合材料無損檢測方法之一。由於複合材料結構多種多樣,要求也不盡相同,僅僅利用超聲檢測方法還難以勝任其質量的檢測與評定,實際檢測工作中往往需要針對不同檢測對象和要求,採用不同的檢測技術和方法。
  • 遊樂設施無損檢測全攻略,這十種方法非常有用
    17年的時候,GB/T 34370.1~6 2017系列正式發布,這六項標準主要將遊樂設施無損檢測的總則、目視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超聲檢測、射線檢測進行了說明和規定。而20年的時候,GB/T 34370.7~11 2020系列五項標準也得到發布,分別將渦流檢測、聲發射檢測、漏磁檢測、磁記憶檢測、超聲導波檢測進行了說明和規定。至此,遊樂設施無損檢測系列標準也得到了統一完善。
  • DS89C430的超聲導波激勵信號源的設計
    在應用於管道缺陷檢測的眾多無損檢測技術當中,超聲導波檢測技術與常規無損檢測方法相比,具有檢測距離長,檢測速度快等突出優點。超聲導波在管道中傳播時存在多模態與頻散特性,若超聲導波所用的激勵源仍採用常規超聲檢測時寬帶激勵的方法,則在管道中所激發出的超聲導波,將會發生頻散,即不同頻率的超聲導波其群速度也不一樣,這樣會使管道中接收到的超聲導波回波信號的幅值微弱,不利於缺陷檢測的分析與處理,頻散嚴重時可能無法得到缺陷回波信號。
  • 作為無損檢測行業的你,這些國外無損檢測器材你不能不知...
    德國 Dantec Dynamics GmbH 1) 非接觸式、無損、快速缺陷檢測 Q800系列:雷射錯位散斑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各種複雜材料、複合材料和構件的各種缺陷,實時顯示材料缺陷並進行準定量分析,同時系統可以提供不同的加載方式,如熱加載、真空加載、振動加載等。
  • 關於無損檢測的小科普
    無損檢測是指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不傷害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內部結構異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熱、聲、光、電、磁等反應的變化,以物理或化學方法為手段,藉助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器材,對試件內部及表面的結構、性質、狀態及缺陷的類型、性質、數量、形狀、位置、尺寸、分布及其變化進行檢查和測試的方法 。
  • 橋梁健康監測——光纖光柵技術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
    1 橋梁健康監測的概念橋梁健康監測的基本內涵是根據結構的主要性能指標 (如可靠性、耐久性等),結合無損檢測 (NDT)和結構特性分析(包括結構響應),從營運狀態的結構中獲取並處理數據,目的是為了診斷結構中是否有損傷發生,判斷損傷的位置,估計損傷的程度以及損傷對結構將要造成的後果。
  • 無損探傷是什麼?無損探傷應用於哪些方面?
    無損探傷就是探測金屬材料或部件內部的裂紋或缺陷。常用的探傷方法有: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等方法。物理探傷就是不產生化學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無損探傷。無損檢測檢測產品:壓力管道:工業壓力管道、油氣長輸管道、工業金屬熱力管道、工業金屬燃氣管道壓力容器(含氣瓶):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固定式壓力容器、移動式壓力容器鋼結構工程:建築工程用鋼結構、路橋鋼結構、水利工程鋼結構、電力工程鋼結構鍋爐:蒸汽鍋爐、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起重機械: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
  • 真空斷路器的在線實時狀態監測系統
    介紹了真空斷路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以現代狀態檢修概念為基礎,利用各種傳感器技術對真空斷路器進行在線工作狀態的數據採集,並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判斷,實現對真空斷路器的在線實時狀態監測;並設計了一套真空斷路器在線監測系統。
  • 電動汽車高壓系統絕緣狀態在線監測方法
    對該裝置在電驅動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共模幹擾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能夠在線提取絕緣電壓特徵量的連續零矢量狀態絕緣電阻檢測法,解決在電驅動系統運行過程中受到電磁幹擾而無法進行絕緣監測的問題,實現在靜態和動態兩種情況下高壓系統與車體之間絕緣性能的監測。
  • 工信部公示200項行標含無損檢測、試驗箱等儀器及分析法
    蜂窩夾層結構檢測 本標準規定了採用閃光燈激勵紅外熱像法檢測蜂窩夾層結構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一般要求、檢測程序、缺陷判讀、檢測記錄與報告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於檢測蜂窩夾層結構的蒙皮分層、脫粘、蜂窩積液等常見缺陷。
  • UPS蓄電池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
    摘要:蓄電池是UPS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蓄電池進行在線監測,及時掌握蓄電池的健康狀態,對提高UPS系統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ARM的蓄電池在線監測系統。
  • 國際纜索監測迎來智慧機器人時代 索錨內部監測仍是技術難題
    目視檢查通常使用纜索檢查臺車進行,檢查臺車只能沿纜索較低速度行進,耗時較多;漏磁、導波及超聲波檢測法測試結果的解釋要依靠檢查員個人的經驗和判斷;射線法由於放射性對工作人員有危害,同時是在高處檢查作業,所以在橋梁纜索檢查中的應用也很有限。因此,世界各國都致力於開發各種先進的檢測設備,尤其關注自動化程度高、非載人的無損檢測裝置,用於定期檢測大跨橋梁的纜索,明確纜索的健康狀態。
  • 來說說無損檢測之滲透探傷檢測
    滲透檢測是一種基於毛細管作用原理的無損檢測方法。滲透探傷可用於檢測金屬和非金屬工件的表面開口缺陷,不受被檢工件的結構、化學成分和缺陷形狀的影響。然而,傳統的滲透檢測不能或難以檢測多孔材料,也不能應用於檢測由於外部因素導致開口堵塞的缺陷。滲透檢測是傳統無損檢測五大方法之一。
  • 無損檢測:工業內窺鏡無損檢測原理是什麼
    ,是無損檢測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專門的一個檢測技術。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目視檢測(VT)、射線照相檢驗(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和液體滲透檢測(PT) 四種。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渦流檢測(ET)、聲發射檢測(AT)、熱像/紅外(TIR)、洩漏試驗(LT)、交流場測量技術(ACFMT)、漏磁檢驗(MFL)、遠場測試檢測方法(RFT)等。無損檢查目視檢測範圍1、焊縫表面缺陷檢查。
  • 風電機組葉片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的劉雙等研究人員通過對文獻的調研了解到,目前,對於風機葉片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主要有X射線、超聲波、聲發射、光纖傳感器、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等。但每種檢測方法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和使用局限性,而且並沒有完善的標準來規定檢測方法的適用階段。【風機葉片的損傷和缺陷分析】風機葉片產生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會出現孔隙、分層和夾雜等典型缺陷。
  • 為基於CompactRIO的大型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研究
    國內首次將CompactRIO分布式採集系統成功應用到大跨徑特大型橋梁的結構監測中去,通過先進的自動化測試技術,對大橋的靜/動態響應、動態交通荷載、環境荷載等信號進行實時、精確同步的測量和分析,為實時監測結構損傷及內力狀態,有效的掌控運營期橋梁的結構使用狀態及其發展演化趨勢,並為制定相應的大橋管理對策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橋梁全壽命期的數位化、信息化「檔案」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