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2020年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
本站訊(通訊員 李利青)2020年12月21日,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以下簡稱「中心」)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通過視頻會議在線召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孫毅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琪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吳瑩教授,天津商業大學計宏偉教授,天津大學丁千教授、李林安教授等全體委員出席會議。
-
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
本站訊(通訊員 嶽利可)2020年12月13日,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以下簡稱「示範中心」)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通過騰訊視頻會議在線召開。示範中心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嚴俊傑教授,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舒歌群教授、同濟大學李理光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夏德宏教授、浙江大學俞自濤教授和天津大學趙軍教授出席了本次會議。
-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的...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的通知教高函〔2007〕21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財務司(局),教育部直屬各高等學校: 按照《教育部關於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補充通知》(教高〔2007〕10號)和2007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申報評審的要求,有關專家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報送的物理、
-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代表團訪問精儀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張茹芳)4月2日,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嵇豔鞠、黨委書記王愛民、副院長王言章及副院長劉長勝一行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精儀學院院長曾周末、黨委書記王海龍、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曲興華、副院長楊博和辦公室主任李清會見來賓並參加座談。
-
西安交大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紀實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全國乃至全球的正常秩序,同時也給高校實驗實踐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作為西安交大重要的實踐教學基地之一,每年承擔全校近4000名本科生的物理實驗教學工作。
-
以大工程觀的視角建設現代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專訪常州大學...
擔任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負責人,國家級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常州大學現代化工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6年,是在學校實驗室建設管理「中心化」進程中,整合了分析測試、基礎化工、化學工程、化工過程、化工工藝等教學科研資源建成的。
-
本報小記者「探秘」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1月18日上午,本報50餘名小記者,走進位於南海新區的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的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在這裡,小記者們親歷了百餘項物理實驗,涵蓋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中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軍事物理等物理學相關的各個方面,充分領略了物理的神奇與奧妙,,進一步激發了對科學世界的學習與探求激情。當天上午9時半許,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小記者們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準備在這個國家級的物理實驗室尋找到真知。
-
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會議暨2019年國家級...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夢媛)7月17日,2018-2022年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會議暨2019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會議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施建青、秘書長魏斌,國家級示範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組長張增明,南開大學教務處處、設備處、物理科學學院負責人出席會議。全國各地高校實驗中心主任、副主任,學院院長、副院長,物理相關期刊及出版社編輯、編審等共計130餘人參加會議。 魏斌表示,教指委是指導高校工作的最高專家組織,受教育部委託開展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研究、諮詢、指導、評估和服務工作。
-
...建設特色示範中心——訪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物理實驗中心朱泉水主任
主要從事光學檢測、物理教學和物理實驗教學及管理工作。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多項企業橫向課題,主持2項省級教改課題,其中1項為重點資助項目,主持1項教育部物理與天文教指委教改課題。2011年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大學物理實驗(網絡版)」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三等獎。2011年主編教材《大學物理實驗》。2011年獲得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
天津工業大學優勢專業介紹——生物醫學工程
學院建立了隸屬於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市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並在此實驗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擁有種類齊全、實驗平臺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裝置。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2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學儀器分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大工教師參加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設計暨2019年全國...
大工教師參加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設計暨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總結高級研討班 2019-12-05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訪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測試中心主任孫建林教授
2007年7月,實驗測試中心被評為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同年11月又被批准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為了強化「綜合型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我們建立了實驗、實習基地,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平臺,並且舉辦了首屆國際大學生顯微結構攝影大賽及兩屆北京科技大學金相實驗技能大賽。 【記者】:實驗測試中心作為材料學科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通過這些年的建設取得了哪些成績?
-
我國儀器和微納科技領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胡小唐逝世
據天津大學官網消息,2020年11月22日16時6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儀器和微納科技領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天津大學原副校長胡小唐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8歲。胡小唐教授1952年4月出生,山西省大同人,1986年畢業於天津大學並留校任教,是我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培養的第一位博士,1995至1997年先後任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1997至2011年任天津大學副校長。
-
第三屆高等學校自製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展示評選終評結果
11月10日,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處、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對「第三屆高等學校自製實驗教學儀器設備評選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參加終評的277項作品聯合評審,評選出一等獎20個,二等獎30個,其餘作品則獲得優秀獎。
-
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標準(討論稿)
「十五」期間,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水平,推進實驗教學改革,保證教學質量,擬在高等學校建設100個左右具有輻射、示範作用的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高等學校培養適應新世紀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創造條件。
-
又一大學排名: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進前二十
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之造就學術人才百強排名上,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天津大學均進入前二十。在教學建設方面,蘭州大學擁有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蘭州大學優勢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地質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應用經濟學、哲學、理論經濟學。
-
天津大學45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本站訊(通訊員 成雷鳴)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大學共有45門課程獲得認定,其中,新認定課程37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門。從類型看,五類一流課程均有入選,從數量看,新認定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八、天津市高校第一。
-
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津大學報》編輯部編者按:光陰荏苒,歷史的車輪已駛入2019年。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昂首走過了春華秋實的40年,向世界舞臺中央又邁進了一步。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召開了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19年,讓我們一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
-
...不在的物理逆襲而不斷賦能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要依託本校 「纖維集成光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科學與技術」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等優質教育資源,探索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介紹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