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的方法

2021-01-08 初中化學大師

通常情況下,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通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由於沒有明顯的外觀現象很難直接判斷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因此,要判斷二氧化碳氣體確實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以採取如下兩種方法:

(1)檢驗產物:驗證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後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根離子是否存在。通常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方法是:

方法1:取樣,加入稀鹽酸,並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方法2:取樣,加入澄清石灰水,若產生白色沉澱,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上述兩種方法也可以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2)改進實驗裝置,通過一些明顯的實驗現象間接證明二氧化碳氣體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利用CO2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氣體減少,壓強變小的原理)。如:

通過觀察形變的方法來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提化碳的反應,需要排除二氧化碳溶於水產生的質疑,這樣才能使實驗更具有科學性。

例2在學習鹼的性質時,為了驗證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老師做了下面兩個實驗。

實驗一:如圖甲,將一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觀察試管中的液面變化情況。

實驗二:如圖乙,向兩個裝滿二氧化碳的同樣規格的集氣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觀察U形管(裝有紅墨水)兩端液面的變化情況。

(1)實驗二中若觀察到U形管左端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則證明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2)與實驗一相比,同學們認為實驗二更合理,因為實驗二能排除 對實驗的幹擾。

(解析)(1)CO2與NaOH反應,反應消耗了氣體,左側集氣瓶中壓強減小;CO2能溶於水且能與水反應,故右側集氣瓶內壓強也減小,但氣壓減小程度比左側小,從而導致U形管左端液面升高。

(2)實驗一中試管內液面上升,雖有明顯現象,但不能排除水的幹擾(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也可與水反應);實驗二中通過U形管中出現了液面差,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答案(1)升高(2)水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版權歸原作/譯者所有。未經允許,對非法轉載者,保留採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如何確定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氫氧化鈉要想知道氫氧化鈉是否變質,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敞口放置,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化學方程式2NaOH + CO2 = Na2CO3 + H2O,如果您沒有做上述的事情,那麼存放時間過長
  • 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及除去雜質的方法
    下列關於鹽酸性質的描述中,不屬於酸的共同性質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B.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水C.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D.能與鋅反應生成氫氣答案 C 酸的通性有: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
  • 探究氫氧化鈉變質問題
    研析與解答: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考點2:氫氧化鈉變質的檢驗例2 (2018. 海南)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則需要證明反應後的溶液中有 生成.請你設計實驗證明.
  • 氫氧化鈉變質與氧化鈣變質探究
    >變質的原因:敞口放置,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Na2CO3。  2、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的方法(實際就是檢驗是否含有Na2CO3)  原理:Na2CO3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鈉與酸反應無明顯現象。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Na2CO3+HCl=NaCl+CO2+H2O  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或者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產生白色沉澱,說明已變質。
  • 探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變質問題,聚焦中考
    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熱)Ca(OH)2+CO2=CaCO3↓+H2O檢驗樣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鈣的方法: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如果發現溫度上升,證明有氧化鈣.二、氫氧化鈣變質的知識歸納1.氫氧化鈣變質的原因敞口放置,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
  • 詳解氫氧化鈉溶液的標定
    氫氧化鈉溶液的標定
  • 初三化學常見物質的鑑別方法,中考最愛考!
    化學物質的鑑定是初三化學考試中的一種常見題型,常考氣體、液體、固體以及混合物的鑑別,那鑑別有什麼方法呢?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種,物理方法主要是聞氣味、看顏色等,化學方法鑑別的核心是根據物質的特性反應去查出要檢驗的物質,也就是要求我們要根據物質的特有反應,去選擇適當的反應物。
  • 初中化學物質常用的檢驗方法
    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
  • 初中化學實驗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質的探究
    1、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性質     (1)一氧化碳的性質     可燃性:2CO + O2 2 CO2 (用燃燒法除去尾氣,防止環境汙染)     還原性: Fe2O3+3CO高溫2Fe+3CO2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匯總
    物質的檢驗與鑑別向來是化學考試中的必考點,下面是為大家總結的一些關於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01離子的檢驗氫離子的檢驗:1,利用酸鹼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2,利用pH試紙測pH值(pH值<7)。
  • 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計算的幾點技巧
    ,其中所包含的規律、方法、技巧都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的反應與生成氧氣的關係即:水蒸氣,二氧化碳或者二者的混合物與足量的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氣態物質物質的量為反應前的一半(即體積為反應前的一半)。【應用】
  • 中考化學方程式反應現象匯總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2CuO現象:銅絲變黑、用來檢驗是否含氧氣。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7-8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顯+2價,7-8的現象: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 氫氧化鈉濃度計 PAL-40S
    氫氧化鈉,化學式為 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另有潮解性
  • 中考化學一輪複習——第21講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 初中化學大師
    1.中和反應(1)對中和反應的理解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若不滴加酸鹼指示劑,反應無現象,無法判斷恰好完全反應的時刻。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2)試紙的使用方法①檢驗溶液的性質:取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測液的玻璃棒或膠頭滴管點於試紙的中部,觀察顏色的變化,判斷溶液的性質。②檢驗氣體的性質:先用蒸餾水把試紙潤溼,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試紙靠近氣體,觀察顏色的變化,判斷氣體的性質。
  • 2021屆化學複習之14種複分解反應類型及其意義
    >①混和氣體中硫化氫氣體雜質的吸收方法;②中學化學中弱酸製備強酸的事例;③離子方程式:H2S+Cu2+=CuS↓+2H+ ;(2)H2S+(CH3COO)2Pb=PbS↓+2CH3COOH①硫化氫氣體的檢驗方法:溼潤的白色醋酸鉛試紙放置在瓶口變黑
  • 培優|專題06 離子檢驗
    D.向Mg(OH)2懸濁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澱:3Mg(OH)2+2FeCl32Fe(OH)3+3MgCl22.下列實驗方案、現象、得出的結論均正確的是( )3.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紅色,說明原溶液含有Fe3+B.某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澱,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沒有Fe2+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1)生成沉澱,如硫酸鋇、碳酸鈣等。(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弱酸、弱鹼等。(3)生成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等。(4)強氧化劑變成弱還原劑,強還原劑轉變成弱氧化劑。(3)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4)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核電荷數是否相等。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方程式兩邊原子的個數和核電荷數都相等。對於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定要遵循原子守恆、電荷守恆和得失電子守恆。
  • 知識點|操作、方法、現象,高中化學實驗全總結!_溶液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 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