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月
央視新聞《相對論》
再次對話美國視頻博主郭傑瑞
遠隔重洋
一起說說話
就是在那天
川普籤署行政命令——
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公司或個人
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
以及微信母公司騰訊進行交易
這段從「壞消息」開始的對話
網友已在B站貢獻了3萬多條彈幕
為何這次「聯動」引來如此多「圍觀」?
看看他們都說了啥?
老郭一個詞,網友就「淚目」
當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問到郭傑瑞「最近最想念中國的什麼」時,彈幕裡紛紛刷起「火鍋」「辣的」「美食」,但愛吃愛玩的他卻回了一個詞——「朋友」。
莊勝春:上一次咱們倆聊天,主題詞是抗議和疫情,這一次是禁令、領館關門,都沒有好消息。聊點輕鬆的,上次你說離開中國最想念的是美食,現在又過了兩個月,最想念的是什麼?
郭傑瑞:朋友,還有生活。我喜歡待在中國,這次離開已經7個月了,可能得明年春天,也可能是等疫苗來了,才可以再去。之前,基本上我一年會來中國幾次,每一次都會待幾個星期。一邊看美國,一邊看中國,我喜歡這種生活。
「我是美國人,我真的愛我的國家,我也愛中國。」「一邊看美國,一邊看中國,我喜歡這種生活。」一句「朋友」讓網友「淚目」,我們的相同點,總比不同多。
成語Battle,「世界和平」
兩次對話的結尾,記者都請郭傑瑞說個成語。上一次,他因為太久沒來中國,「撂荒」了漢語,思考許久說了個「人山人海」——這是疫情結束的心願。而這次,他主動提前上成語,來了個「井底之蛙」。
莊勝春:美國當局說,微信和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郭傑瑞:我覺得不會(構成威脅)。美國政客為了讓很多人幫他們投票,就說世界上有一個敵人。川普跟大家說這個App對我們國家不好,然後他就可以說,「不要著急,我會保護大家」。他怕TikTok用戶影響大選。另一方面,他說TikTok或其他中國公司是美國的敵人,禁用TikTok對美國好。
莊勝春:大家真的相信嗎?
郭傑瑞:我覺得年輕人不會。但我最近學到一個成語——「井底之蛙」。我覺得美國有很多「井底之蛙」。在Twitter上搜索中國,可能會出現很多負面聲音,但是在TikTok上搜索中國或其他國家,就很多元化。年輕人喜歡看不一樣的東西,比如一個國家的文化、菜餚、語言,他們也會學到不一樣的東西。TikTok讓大家看到真正的中國。我真的很開心,可能沒辦法讓美國老人開放,但是美國年輕人已經開放了。
不過,到了節目結束的時候,郭傑瑞還是卡殼了。想不出來成語?沒關係,網友彈幕出招,「否極泰來」「天下大同」「海闊天空」......彈幕成語接龍中,刷得最多的還是「世界和平」,不是成語,卻揣著和對話者一樣的心願。
創意連擊,為「回歸正常」
1971年,中國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中美兩國桌球隊的友好往來,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桌球外交」被譽為「小球推動大球」。
兩人連線時開起腦洞——新局勢下,有沒有什麼新辦法?
郭傑瑞: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了解,比美國年輕人對中國的了解要多。可能因為中國年輕人學習英語、看我們的電影,知道我們的生活。但是美國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會講中文。他們看過一些電影,但是這還不夠。
莊勝春:缺乏方式去真正了解中國。你聽說過「桌球外交」嗎?
郭傑瑞:聽過聽過。
莊勝春:也許現在我們需要新的「桌球外交」。
郭傑瑞:對!我們要想一想可以做什麼。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用,最好多一些。雖然可能因為疫情有點難,但是我們知道,我們都是人,都需要一樣的東西,要和平,要過好的生活,吃好吃的東西,相同之處要比不同多。如果一個美國「井底之蛙」去中國,我覺得他會「從井裡出來」。有些朋友去了一次中國,回來後會說中國很不一樣。
莊勝春:但是現在因為疫情來不了,沒法創造更多的渠道加深了解。也許「視頻外交」或「聊天外交」也行。
郭傑瑞:對,我們真的要想到一個辦法,真的很重要。
話題一拋,網友們「光速」抵達「戰場」,「麻將外交」「電競外交」「火鍋外交」「螺螄粉外交」......金點子連擊。「我們都是人,都需要一樣的東西——和平」,網友們也是。
再次約定,再次「淚目」霸屏
莊勝春:上次聊天是兩個月前,咱們約定,過兩個月再聊一次怎麼樣?
郭傑瑞:好的,可以啊。
莊勝春:就是不知道再過兩個月,會發生什麼?
郭傑瑞:對,兩個月以後,可能我們可以聊,為什麼這兩個月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進步了這麼多,還有疫情已經結束了。
「可以high five嗎?」
「Give me five!」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遠隔重洋的「high five」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莊勝春 汪潔
記者丨莊勝春
技術丨夏文
剪輯丨王子桐 呂俊樹
編輯丨孟柯言 王洪春 尚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