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霍金!對於人工智慧,這位偉人給世人留下這樣的忠告

2020-12-03 翠鳥資本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嚴格遵循「機器人三大定律」嗎?

3月14日,偉大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逝世,享年76歲。霍金來自宇宙,現在回到了他的浩瀚星辰。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作為劍橋大學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榮獲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席,這是自然科學史上繼牛頓和狄拉克之後榮譽最高的教席。

霍金的子女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聲明稱,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不平凡的人,他的研究和成就的影響將持續多年」。

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國牛津出生,父親弗蘭克·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醫學院,母親伊莎貝爾·霍金同樣畢業於牛津大學,專業為哲學、政治經濟學。霍金本人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霍金的主要著作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不過,近年來霍金在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研究也值得關注,今天我們在緬懷這位偉人的同時,來看看最近幾年裡,他是如何看待眼下大熱的人工智慧的。

人工智慧這門學科發展到今天已經超過60年時間。

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年輕科學家在一起聚會,共同研究和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並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術語,它標誌著「人工智慧」這門新興學科的正式誕生。

2017年12月,人工智慧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熱度可見一斑。

簡單來說,對人工智慧的定義大多可劃分為四類,即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行動」、「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動」。

2014年的霍金:人工智慧或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事件

2014年5月,在觀看了德普主演的新片《超驗駭客》後,霍金在為《獨立》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明確地表達了他對這個問題的擔憂。

電影《超驗駭客》劇照

霍金擔憂的對象不僅僅是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甚至還包括現在的一些公司比如谷歌和Facebook。他說:「人工智慧的短期影響取決於由誰來控制它,而長期影響則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被控制。」

霍金承認,機器人和其他的人工智慧設備也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如果那些設備的設計非常成功,就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他說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事件。然而他同時也提醒說,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後的事件。

他說:「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到極致程度時,我們將面臨著人類歷史上的最好或者最壞的事情。」

霍金以前就曾試圖提醒人們注意一點,即科幻的魅力會蒙蔽我們的雙眼。它有時會掩蓋住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最終的結果有可能引發一場浩劫。

當年的6月16日晚,霍金出席了美國HBO頻道的「Last Week Tonight」節目,並與主持人約翰·奧利弗(John Oliver)展開了「深刻而有意義的對話」。

當晚,霍金非常肯定地對主持人說:「人工智慧在並不遙遠的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危險。」

到了2014年12月的時候,霍金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說,「製造能夠思考的機器無疑是對人類自身存在的巨大威脅。當人工智慧發展完全,就將是人類的末日。」

這讓霍金再次登上英國各大媒體頭條,激起人們對人工智慧黑暗的、反面烏託邦式的假想。

從上世紀60年代末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一個名叫哈爾9000(HAL 9000)的智慧機器人發生錯亂,在前往木星的太空船上對人類發起攻擊;《我,機器人》中,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形機器似乎有了心靈;直到《終結者》系列,未來世界由機器人統治人類,反抗機器人統治的人類領袖被未來機器人追殺。

2015年的霍金:號召禁止人工智慧武器

在這一年,霍金、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和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等上百位專業人士聯名上書,號召禁止人工智慧武器。

公開信稱,如果任何軍事力量推動人工智慧武器的開發,那麼全球性的軍備競賽將不可避免。人工智慧武器不像核能一樣——需要高昂的成本和難以獲得的原材料,一旦開發人工智慧很容易在各軍事力量中普及。

公開信說,人工智慧武器的禁令必須儘快頒布,以避免軍備競賽,這更甚於「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2016年的霍金:人工智慧崛起中產階級或大量失業

2016年6月,霍金在接受美國知名記者拉裡·金採訪時說,人工智慧應該在符合倫理道德和安全措施要求的情況下開發,因為脫離人類控制之下的機器很難被阻止住。

他認為,有益的人工智慧將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各方面。「想像一下那些可以對科學家想法迅速作出評價、更早地查出癌症、並預測證券市場走勢的人工智慧!它們將影響到我們的經濟,影響到我們的決策,並在整體上影響我們的生活。」

到了10月19日,劍橋大學「萊弗休姆的未來智能中心(LCFI)」正式投入使用,霍金在慶祝典禮上發表了演講。LCFI的一項重要使命是要化解AI風險,破解AI難題。

在當天的演講中,霍金說:「對於人類來說,強大AI的出現可能是最美妙的事,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我們真的不知道結局會怎樣。」

霍金在演講中批評了人工智慧的無節制發展,他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確有希望帶來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貧困,但是它同樣也可能帶來危險,比如強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幫助少數人壓迫多數人。

「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會改變。總之,創造AI的成功可能是我們文明歷史上最大的事件。」霍金說。

這年的12月,在英國《衛報》的一篇專欄中,霍金表示:「工廠的自動化已經讓許多傳統製造業工人失業了,而人工智慧的崛起會將失業範圍擴大到社會上的中產階級。未來,留給人類的只有護理、創新和監督等少數崗位了。」

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會有什麼後果嗎?霍金認為機器人搶走人類工作後會造成社會更大的不公,自動化將「加速擴大全球範圍內已經日益嚴重的經濟不平等,網際網路和各種平臺讓一小部分人通過極少的人力獲取巨大的利潤。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進步,但也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並最終「撕裂」整個社會」。

此外,網際網路讓窮人也見識到了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一旦他們與其自身情況作對比,就會讓無盡的怒氣在整個社會生根發芽。

2017年的霍金:最後的警告

2017年3月,霍金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再次發出警告,「人工智慧進一步發展便可能會通過核戰爭或生物戰爭摧毀人類。人類需要利用邏輯和理性去控制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

4月,2017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召開,霍金為這次大會發來了一個視頻,進行了題為《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的主題演講,在這次主題演講中,霍金再次提及了人工智慧的問題,他認為人工智慧的崛起很有可能導致人類文明最終走向終結。

在11月份舉辦的第五屆騰訊WE大會上,霍金以遠程視頻的形式亮相WE大會,並談論了對人工智慧的一些看法。

在視頻中霍金認為,人類很有可能會造出超級人工智慧,這些人工智慧程序能夠全面超越人類,並有可能完全取代人類成為一種新的生命物種。霍金表示,「我擔心人工智慧將全面取代人類。如果有人能設計出計算機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提升並複製自己的人工智慧。這就會帶來一種能夠超越人類的全新生命形式。」

2017年12月13日,在長城會舉辦的「天工開悟,智行未來」活動中,霍金表示,現在還不能確定,人工智慧的崛起對人類來說是好是壞,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要竭盡全力,來保證人工智慧的發展對於人類及環境有利。這可以說是霍金在公開報導中最後一條關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了,也可以說是最後的警告。

電影《我,機器人》劇照

在《我,機器人》一書中,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可以說,阿西莫夫的這「三大定律」不斷激發了人們對於人工智慧安全性的新思考。技術最終將解放人類,前提是這個技術是受控可控的,必須牢牢地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而不是失控的技術,否則霍金的那些悲觀預測也許真的要應驗。

相關焦點

  • 霍金生前留下3條忠告,每條都關乎人類存亡,有2條已成現實
    霍金是當代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這位科學家雖然一生飽受病魔困擾,無法離開輪椅行動,身體被束縛在小小的輪椅上,可他的思想卻是自由的,能夠遨遊宇宙物理天地,在物理領域比許多四肢健全的人走的更遠更長更寬,為人類物理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人工智慧可能控制人類嗎?想到霍金的忠告,你會擔憂嗎?
    眾所周知,許多人都知道偉大科學家霍金在去世前曾給人類留下了三大忠告,分別是提醒人類不要隨意研究穿越、還有探索外星生命體以及注意人工智慧的發展。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太當回事的,因為大家覺得再怎樣也不會危及到自己。
  • 霍金的三大警告,其中一個提醒世人提防日本
    去年上半年有一位偉人去世了,他就是堪比愛因斯坦,被稱為「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史蒂芬·霍金。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可能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人類之中最為聰明的人了吧。他在世的時候,提出了很多先進的觀點,為人類打開了一個有一個的大門。除此之外,他去世後,還遺留了三大警告,其中一個提醒世人,要提防日本人。
  • 再見!霍金!願天堂裡你不再是偉人
    今天中午,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的消息傳遍了網絡。看到這條新聞,我放下手裡的工作,靜靜地陷入了沉思。記得第一次知道這個人,還是通過高中英語教材裡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感覺樣子怪怪的,有些嚇人。後來知道他是在21歲時得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一直到後來惡化成全身癱瘓,只有眼睛和幾根手指可以活動,甚至不能發音。
  • 再見,世界的偉人,霍金先生
    兩年前,2016年4月12日霍金啟用了新浪微博帳號中國網友迎來了這位「沒有必要這樣的冷漠,所有我們需要做的是確定我們在保持交流。」這兩段話突出表現了在霍金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是無比重要的,交流是一切的起點。
  • 霍金留下的3大預言,其一或許有徵兆,2032年還會發生什麼?
    霍金留下的3大預言,其一或許有徵兆,2032年還會發生什麼?回溯以往的歷史,湧現出太多的科學偉人,他們窮其一生,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科學,留下不少著名的學說和發明。就拿發明來而言,愛迪生研製的電燈,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等等,都造福了後人。
  • 霍金曾留下3個「可怕」預言,如今實現1個,後兩個最好別實現
    霍金,世界偉大的物理學家,是很多人的偶像,但讓我們痛心的是在2018年3月14日這位偉人永遠離開了我們,霍金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是他的大腦卻是智慧的,他為全世界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最有名的還是他的留下的3大預言,其中第一個已成現實,最後一個讓人有些細思極恐。
  • 《相對論》:承蒙厚愛世間得愛因斯坦這位偉人,智慧惠及浩瀚宇宙
    每位學生都多少接觸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曾經以往,那些是我們獲取高分的砝碼,背熟會做題就像是心領神會這位偉人留給世間的智慧,實則我們心中都明了,對於「相對論」我們所探索的只是皮毛,而有更多無窮盡的奧秘等待世人挖掘。
  • 霍金臨死留下3句話,第3個說的是日本,第1個是對全人類的忠告
    霍金是一個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和讚譽的傳奇人物。它是有史以來最為優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劍橋大學教授一職,是曾經被牛頓擔任過的職位。霍金預測過世界盃,計算過各國奪冠機率,還接受過「冰桶挑戰」,他還出過唱片、演出過影視片、出版過《時間簡史》,他的一生精彩有價值,除了他的科研成果外,他臨死前的3句話對人類有很深的意義。霍金相信世間沒有開端,空間沒有邊界。他曾在美國的某電視臺中發表他的看法: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人類不應當主動去找他們,不僅如此,還應該想盡一切方式避免和他們直面接觸。
  • 世界末日預言過後,霍金再預言,2600年之前人類或許會滅絕?
    生活中的我們聽說過很多的預言,這些預言有實現了的也有沒有實現的,例如瑪雅人的預言、霍金的預言等,但是,在這些預言中曾備受關注的就是瑪雅人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瑪雅一族,屬於古代印第安人中的一脈,他們是在美洲中唯一一個留下文字記載的種族。
  • 一位只有三根手指能動的偉人離我們而去,世界再無霍金!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當代頂尖物理學家中,最廣為人知的人就是霍金。自愛因斯坦之後,把霍金看作物理學界的瑰寶,並不為過。   貼在霍金辦公室牆上,有這樣一段話:   大意是:
  • 霍金逝世後,價值8億的輪椅,到底花落誰家?是微軟還是蘋果呢?
    文/仗劍走天涯霍金逝世後,價值8億的輪椅,到底花落誰家?是微軟還是蘋果呢?史蒂芬.威廉.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相信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會不知道霍金的名字,「有的人死了,他依然還活著」,霍金的故事在如今的社會廣為流傳,霍金的一生可堪稱傳奇二字,在1963年年僅21歲的霍金便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卻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動,但是身殘志堅的霍金並沒有放棄科學研究,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 提防人工智慧,霍金生前留下三個警告,哪個最讓你害怕?
    70年代它就被人提出了,並且在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它也曾經歷過兩次「寒冬」,人們一度認為人工智慧對於生活毫無用處。 可能許多朋友並不理解霍金的擔憂,難道人工智慧未來有了意識不好嗎?這樣不是能夠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嗎?
  • 霍金去世!一代傳奇留下驚人預言
    霍金一直被世人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3名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發表聲明稱:「今天我們深愛的父親逝世,我們非常悲傷。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不同尋常的人,他的工作成就和遺產將永存世間。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他的才智、他的幽默激勵了全球各地的人們。」
  • 偉人霍金的十張經典照片和十大經典語錄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 霍金給人類留下三個警告,其中一個與日本有關,比外星人可怕!
    2018年3月15日,號稱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聰明英國科學家,宇宙學家霍金逝世。霍金的逝世對於世界科學界,人類世界都是一個損失,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從小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明和想像力,從事科學研究之後更是常常語出驚人,提出遠超人類目前認知的理論和預言,其所著的《時間簡史》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 霍金去世了,卻留下這些預言……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139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去世。也許冥冥之中早已有安排,註定霍金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和「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霍金現象的思考
    霍金走完了他頑強不屈的傳奇人生。世界萬事萬物都是開掛的象,霍金的顯世也是個象。象的出現是宇宙中象數理關係的第一步,大有講究。如果霍金其人平凡得如同清華地球物理博士應聘杭州一街道辦公務員,也就不必去研究什麼霍金現象了。問題是霍金比一般物理博士高大上都了去了。他是個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1963年霍金得了運動肌肉不治之症後肌體萎縮,不能說話,全身只有3根手指能動。
  • 霍金為何讓人類快點離開地球?有些現象確實有點危險
    霍金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科學偉人,他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科學家,年僅21歲就患上了漸凍症,全身上下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霍金在科學領域上依然不懈探索,在生前也留下了很多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霍金在人們的心中還是非常高大有威嚴的,因此很多科學家對霍金生前留下的話語都非常重視,也感到擔憂,曾經霍金作出預言,認為在2600年,地球會變成一顆熊熊燃燒的火球,人類到時候也會滅絕
  • 霍金臨終前留下3個「可怕預言」,已實現1個,另2個最好別實現
    霍金生前曾留下3個「可怕預言」,已實現1個,另2個最好別實現。那這三個預言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霍金被稱為「21世紀最接近神的男人」霍金。對於霍金留下的3個可怕的預言,對於他本人而言也許無足輕重,但對於科學的探索使霍金想用這種方式來警醒後世人,不管將來會不會實現,他都必將引起人們的關注。一:霍金的第一個預言是關於人工智慧的,他也已經初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