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吳亦凡,想必大家都認識。吳亦凡憑藉其出色表現,成為SM打開及擴大中國市場的重要力量。他除了有著模特的身形、英俊的外貌、強大的氣場之外,還有著十分具有磁性的嗓音。作為M隊的隊長,吳亦凡需要比成員們承擔更多的責任與壓力。用自身乾淨、真誠的嗓音,詮釋著屬於吳亦凡的音樂,吳亦凡一向以有才華、形象出色和熱心公益廣受世界各地粉絲的喜愛。
那麼,這位俊俏又有才華的吳亦凡,在音樂上有著怎麼樣的經歷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一生漂泊四海
吳亦凡是個比較軸,有些擰巴的人。最近翻到他去年風波期間在美國某電臺接受採訪時說的話:
問:你在中國真的很紅,你是個超級巨星,來到美國你會不會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
答:不會,我就是以一個新人的姿態來到這裡的。如果不是你問起,我不會提到自己過去有多紅,也不會說起經歷過的那些低谷。
吳亦凡從小喜歡嘻哈音樂,所以18歲漂泊南韓做練習生期間,他和友人寫了自己的第一首歌——《lullaby》,一首寫給媽媽的歌。這首歌后來每年都被他反覆琢磨和改編,他直言「那是第一首歌,寫的也談不上有多好,所以我每年都在改編它」。
而「漂泊」這個作為他人生底色的關鍵詞解釋了很多事情,包括他對人幾乎毫無保留的情感付出,和無論是作品還是言談中流露出的如影隨形的孤獨感。
「我命中注定會孤獨」,18年11月,成為路易威登全球代言人,發布自己籌備三年的首張專輯《Antares》,同時因為粉絲打榜事件被送上輿論風口浪尖的吳亦凡,在面對時尚芭莎記者採訪時這麼說著。
對很多人來說,某些執念和痴迷是源於童年或少年時的求不得。對吳亦凡也一樣,少年時期媽媽不給他買車,他只能開著她的Acura去上學,所以成名後他痴迷於改裝車,瘋狂收集自己喜歡的GTR、AMG等等……還為自己的愛車專門寫了一首歌《coupe》。
他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音樂上,所以其實如果真的完整的聽過他的專輯,你會發現那些歌曲的風格都有很明顯的屬於吳亦凡的印記。如果再關注一下那些歌曲的創作署名,你會發現從詞曲到製作都是他本人的身影,絕非坊間傳聞的「他只負責花錢買歌坐收名利」。
那麼,吳亦凡的音樂才華如何呢?
吳亦凡的音樂,在非粉絲群體裡的評價往往貶多於褒。但客觀來說,任何作品都有缺點也有優點。
比如小編在各大平臺看到了很多貶的評論說:
十秒: 哎喲,他的歌beat 都還挺和國際接軌的啊
十五秒: 哎喲,聲線好像還可以啊
三十秒: 哎喲,唱的什麼玩意兒
還有人說吳亦凡唱歌全靠後期修音。修出來的電音,在吉他、鋼琴為主的抒情歌曲裡極不協調,但在Hip hop、電子舞曲裡卻是相得益彰。
其實,我們來看看榜單成績,拋開這次有爭議的排名來說。
2016年吳亦凡全程參與製作的單曲《July》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美國iTunes總榜排名第49名,2017年該區上升至總榜第28位,創造華語歌手iTunes總榜排名新高度。2017年10月單曲《Deserve》上線美國,不到三個小時成為美國iTunes總榜第一,刷新華人歌手記錄。2018年5月單曲《Like That》打入Billboard Hot 100,並且成功拿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多個國家的iTunes專輯總榜或分榜第一名。
另外,即使是在國際音樂界大殺四方,但吳亦凡與iTunes美國總榜那些競品歌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還有吳亦凡這樣一個中文名字。也是因為這個名字,讓他要比歐美歌手,在走向國際化潮流前端的同時,還有另一種責任式的使命,那就是國際化音樂中的——中國魂。
再來看看《中國新說唱》《中國有嘻哈》
因為在綜藝中反覆強調「你有freestyle嗎?」、「Skr」,吳亦凡很快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對於rapper來說,「Skr」是一些新人為了裝酷才會說的詞,實際上沒有特別的意義,可以用任何詞來代替。
這也導致了許多人開始質疑吳亦凡的音樂實力,嘲諷他只會立喜愛說唱的人設,實際上什麼都不懂。那段時間,網絡上到處都是相關的表情包和嘲諷的話語。
但不可否認的是,吳亦凡的確是中國嘻哈的功臣。
因為對「freestyle」和「Skr」的好奇,原本對說唱不了解也沒興趣的觀眾,開始因為這些梗收看這檔綜藝,從而進一步了解了Hiphop文化。而在吳亦凡的大力推廣下,許多優秀的rapper也開始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那麼,他的唱功又如何呢?
說到唱功首先得說到風格。吳亦凡的風格是走在前面的無可置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他的風格被接受度不高,一個是國內對於偏抒情的嘻哈再加電音的這種方式接受度不高,另一個是他的歌曲基本都是英文歌曲,語言的限制。其實判斷一個人唱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ktv點一下,你自己唱不唱的出來。
其實,吳亦凡唱功是有的,嗓音條件也很好,但是他很偏,我說的偏是音樂風格上面的,他只堅持自己的嘻哈音樂風格,很有想法,獨樹一幟但是也是蜀山披路,如果能被大眾接受就會很快風靡,不能拿也就只有懂得人和粉絲能夠欣賞。
在我看來,吳亦凡的說唱品味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很偏trap的,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吳亦凡幾個選手下來最喜歡的是AlRocco 和 Blow fever 公認最強的那吾他反而沒有第一個挑(甚至隱約有一點想把這個位置留給功夫胖)都可以看得出來吳亦凡的偏好。但是喜歡trap有毛病嗎?沒毛病啊,全世界最新的東西就是trap,這就是事實。
比如《大碗寬面》,嚴格來講《大碗寬面》是嘻哈風格和中國風的「結合體」。這首歌也算吳亦凡的代表作。MV拍得極具生活意義,充滿著正能量。不管你喜不喜歡,《大碗寬面》確實已經膾炙人口。可以看出吳亦凡的歌偏電子嘻哈、trap,許多歌用auto-tune處理人聲,編曲含電子R&B音律和EDM元素,風格前衛。
還有的就是,吳亦凡的嗓音在現在一群歌手裡很有辨識度!其實普通人聽歌就聽個舒服吧?覺得他唱歌舒服自然,沒什麼換氣聲音就覺得聽著舒服。過於標榜唱功和炫技的歌聲覺得很作、用力過猛、聽著起雞皮疙瘩,本來聽歌是放鬆的。
另外,他創作的音樂,不管是先鋒音音樂還是其他,旋律都很美好抓人,還有MV超帶感!個人覺得他嗓音低沉卻不沉悶暗攜溫柔質感,不論快歌慢歌曲風總是攜帶溫柔舒緩連說唱都是,聽著舒服令人放鬆!
比如他的《6》,「6」是一首復古亞特蘭大陷阱曲風的hip-hop,為了讓「6」這首歌的嘻哈靈魂更為彰顯,製作上以吳亦凡低音調的唱腔襯搭笛聲音效、大量的808踢鼓、腳踏鈸與有層次的合成器來融匯東西方音樂成分。
這首歌的歌詞訴說著人們心中皆有特「6」特牛的烏託邦,但很多人只知道眼紅別人擁有的一切卻忽略別人為此而付出的努力,唯有擁有實力才能主宰世界並掌握資源,與其自怨自艾、坐以待斃,倒不如背水一戰、築夢踏實。
還有大家熟悉的《時間煮雨》,對於這首歌曲他也用到了自己不一樣的唱法,也與鬱可唯版有著不同之處。
比如大家最爭議的最後一段的倒數一句「大雪也無法抹去」。這是一個巧妙的轉音,鬱可唯版本的只是單純的唱了出來,而吳亦凡版本的這點不是唱不上去,是特別設計的,難度係數中等偏。
高音部分,吳亦凡的嗓音和大多男明星一樣,屬於低音,俗說就是低八度,同樣的例子比如楊洋,黃子韜等,高音不可能和女明星一樣,但是各有各的風格,我不認為高音是衡量一個歌手好壞的標準。
而吳亦凡唱這首歌我覺得非常成功,不管是從商業效益方面還是從歌曲本身方面,他的音質非常乾淨,聲音沉而不輕,氣音尾音處理的非常好。
客觀來說,這首歌唱的還是在優水平之上的。畢竟是短期快速作品,而不是大多數專業歌手那樣錄歌錄了幾個月,製作人還要慢慢的磨出來的那種。吳亦凡的聲音卻是辨析度極高,聲音乾淨卻有力量,這首歌放在手機裡單曲循環是完全無壓力的。但私信覺得,吳亦凡唱英文的抒情歌,那種緩緩道來的慵懶感更是直穿心底。
不得不說,獨樹一幟的吳亦凡,在音樂道路上還是很優秀的。但也是蜀山披路,如果能被大眾接受就會很快風靡,不能那也就只有懂得人和粉絲能夠欣賞。
如今,30歲的他也一直創作著屬於他的音樂!
用自身乾淨、真誠的嗓音,詮釋著屬於吳亦凡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