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不夠修音來湊,音樂綜藝修音的界限到底在哪裡?

2021-01-15 音樂先聲

作者|王榨沙 編輯 | 範志輝

最近,愛奇藝出品的女團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頻頻登上熱搜,其中包括上線初期的蔡徐坤稱自己"打籃球只是愛好"、吳亦凡的緋聞對象秦牛正威上演"朗誦式rap",以及全網洗腦的"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等。3月29日最新一期節目,更是拿下7個微博熱搜。

作為一檔偶像選秀節目,拋開熱搜上各種吸人眼球的話題,聚焦節目中的音樂表演,也有很多網友發現,《青春有你2》對於選手歌聲的"修音"行為,好像有些用力過猛。

"修音都修出電音了"

很多人談到"修音",可能會簡單理解為是針對人聲的"修音準"。但更準確地來說,"修音"其實可以被視為"後期"或者"混音"的整個流程,既包括處理人生動態、調整EQ、混響等環節,而"修音準"只是整個流程中的很小一部分。

很多觀眾都發現,在《青春有你2》中,有些選手唱歌時的聲音聽上去不是很自然,像是修過的,甚至有網友表示:"有時候都修出電音了"。

按照常理推斷,人在邊跳邊唱時,氣息和聲音總會出現震顫。而在節目中,選手們唱跳時的聲音及其穩定,堪比錄音棚效果,這樣的"卓越唱功"很難不讓人生疑。打個比方來說,這些過於完美的聲音就像過度美顏的自拍。

當然,綜藝節目為歌手"修音",並不罕見。在爆款綜藝《樂隊的夏天》播出時,有很多場外觀眾看到某支樂隊被淘汰,或者在PK中落敗,便感到憤憤不平,認為他們的表演聽上去明明不差。

對此,身在現場的樂評人丁太升表示,播出版是經過混音的,有的樂隊現場聽確實唱得比較差。還有樂評人透露,一支現場得票較低的樂隊,在演唱時有明顯的小走音,但後期給修掉了。在《明日之子》中,新加坡女子組合BY2在參加無法後期修音的直播競演時,其一言難盡的唱功也與錄播中判若兩人。

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案例:足壇巨星C羅曾翻唱經典歌曲《Amor Mio》,歌曲正片出來後,大家紛紛表示不錯。但後來,電視臺放出了一段C羅修音前的"原味視頻",聽上去十分"辣耳朵"。

可以看到,不管在哪個地區,想把現場的live表演進行線上傳播,修音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

修音的原因,不只是唱不好

一般來說,很多人會把修音的原因簡單歸結為"歌手唱的不好,樂手彈得不好",其實不然。

首先應當明確的一個常識是,只要存在錄音,修音就難以避免,區別只是在於怎麼修、修多修少,這與演出現場的錄音機制有關。目前,現場錄音大都採取分軌錄製方式,比如說,現在要錄一個鋼琴彈唱節目,那麼現場錄音就會分兩軌,一軌人聲,一軌鋼琴,以屏蔽現場的嘈雜。

不過,如果不做任何處理,把這兩軌聲音直接播放,或者處理得不好,就可能會使得人聲與音樂嚴重分離,人聲中本來不明顯的瑕疵會被放大,伴奏的聲音又仿佛遠在天邊,無法和人聲融合在一起。我們在很多晚會直播中,就常常會聽到這種尷尬的車禍效果。

而在現場,音響設備、現場調音與演出場地的聲場,會使得各個軌道的聲音被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是與錄音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所以,很多被看直播的網友狂噴的演出,在現場聽來未必那麼差。

圖註:2014年音樂綜藝《中國正在聽》,打出了"無修音"的招牌,幾乎不修飾現場錄音,但首期節目播出後,被網友吐槽是"KTV"水平。

而不同的人對於現場音樂的理解,也可能會影響到修音時的細節工作。比如,很多人會認為現場表演主要是聽人聲,而一些音樂家則非常重視現場樂器聲部的還原。這需要在"修音"過程中對樂器部分的音軌有一個合理的主次排列,形成和諧的音場,也對後期混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龔琳娜的丈夫、音樂家老鑼曾就這一問題和國內團隊產生分歧,認為對方的混音工作太粗糙,沒有表現出樂器應有的層次。

此外,有些演唱者屬於"錄音棚歌手",他們在演唱時往往更專注於聲音細微的質感或獨特的音色,這樣的歌手在錄專輯時佔盡優勢,但在現場往往不如所謂的"唱將"型歌手穩定,也需要"修音"彌補。比如,香港女歌手關淑怡,錄音唱法十分高級,細若遊絲又繞梁不散,但在現場卻會出現氣息不足、音準欠佳等問題。對於這種歌手,適當地為其修音,可以揚長避短,提高聽眾的體驗。

圖註:孫燕姿也是一位典型的"錄音棚歌手"。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時候"修音"也已不再只是為了"修復瑕疵",而是為了追求別致的效果。比如近幾年漸漸被中國聽眾熟知的Auto-Tune,這種技術雖然也能掩蓋音準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Auto-Tune可以為人聲附上一層科幻感,聽起來像是機器人在唱歌。為了追求這種效果,黎明、吳亦凡、劉柏辛等很多歌手都在自己的作品裡使用了Auto-Tune,你很難說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怕跑調。

不過,雖然修音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確實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專業人士,還是會認為,現場演出的應該極力追求聲音的真實性。鋼琴大師施納貝爾就認為,"錄音是對音樂的褻瀆"。

是追求絕對的"真聲音",還是無瑕疵的聲音,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分歧。很難說清誰對誰錯,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平衡,如何把控修音技術的尺度,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同樣值得探討。

修音技術當不了"遮羞布",更不能用來欺騙聽眾

很多人認為修音是萬能的,其實不然。在音準、氣息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修音技術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如果歌手本身的技術太差,修音也於事無補,可能反而還會降低演出質量。

比如,如果歌手聲壓太弱,調音師人為把話筒音量調的過大,便會出現聲音失衡的問題。而如果你音準太差,修音同樣也救不了你。曾做過修音工作的樂手餘贛寧就說過,音準修過了就失真了,"不像是人類發出的"。這次《青春有你2》上的"修出電音",或許就是這種情況。

而如果是在競演類的節目,或者拼盤演出中,是否修音對於歌手來說,客觀上會造成一些不公平。比如在《歌手·當打之年》比賽中,日本天后級唱將米希亞在演唱《向著明天》時就沒有過度修音,所以她在歌曲最後部分的瑕疵被保留了下來。雖然據說是米西亞自己提出的不要過度修音,無可非議,但這在客觀上使她在競演中面臨著一定程度的不公。

還有在選秀綜藝節目中的普遍狀況,給每位比賽選手都修正了音準,導致一些本身音準、音色就好的歌手優勢沒法得到體現,甚至將所有人的常規拉到一個水平線。如果這是需要通過網絡進行投票的競演節目,而用戶又不知道自己聽到的聲音是經過大量修飾的,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在欺騙觀眾,也是對參賽選手的不公。

在音綜層出不窮的當下,一個堅持真唱的歌手登上綜藝節目或選秀比賽的舞臺時,往往要面臨音響設備、現場工作人員水平不一等系列潛在困難。但如果表演者承受了這些壓力,卻在一刀切式的修音中吃"老實虧",演出效果上反而比不過過度修音的人、假唱的人,觀眾也總是被假聲音矇騙,那無論是對歌手、觀眾,還是對於整個行業生態來講,無疑都是件影響極壞的事。

參考資料:

1 孟大明白:《過度修音使我失聰》,2020年3月27日

2 耳帝:《"錄音棚歌手"難道只能被鄙視嗎?》,2017年10月27日

3 耳帝:《來說一說電視音樂節目的"修音"》,2016年1月9日

4 新浪娛樂:《濱崎步勁歌熱舞無喘氣 令陳奕迅疑其對口型》,2007年4月9日

5 楊應天:《音樂綜藝節目修音利弊談》,《視聽界》,2015年1月刊

6 鄧博:《音準修正技術在現場音樂演出中的應用》,《大舞臺》,2014年6月20日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好聲音總決賽說是直播,卻延播半小時,是為後期修音?非也
    這也讓很多觀眾朋友越來越相信,之前說播放出來的節目是後期修過音的這一傳言。而昨晚延遲播放半小時,也並不是為了後期修音,因為學員們的表現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 在開場時和導師合唱的環節,其實大家也並沒有看出過多的異常,畢竟是導師和學員合唱,一個人唱時而另一個人換氣時間也是比較充足。直到後面學員各自舞臺show的時候,才是真正證明了這場直播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後期修音。
  • 我所修持的經文——高王觀世音經
    而且我恰好沒修過普庵法,也不想去學超度的法事,普庵咒,地藏經,金光明咒這些修超度法(是的,哪怕是偏重道門的民間法脈比如淮南教,如果想做超度法事,這幾部經文也是最好要修行一下的,特別是金光明咒,很有意義,當然這就扯遠了)必須修行的經咒我也沒念過。
  • 音樂理論——音及音的性質
    音樂是由音構成的,所以學習音樂理論,應對音有所了解。作為一種物理現象,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物體振動產生音波,音波通過空氣作用於我們的聽覺器官並傳送至大腦,我們就產生音的感覺。我們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大致在每秒鐘振動11—20000次的範圍之內,而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一般只限於每秒振動27—4100次這個範圍之內,而且大都是易於分辨的有限的一些音。根據音的物理屬性,音有四種性質,即: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 全民K歌聯合華為nova 5,AI智能修音唱出天籟之音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K歌娛樂社交平臺全民K歌與nova5合作推出的「AI美音」功能驚豔亮相,它支持數千首歌曲的一鍵修音,讓用戶無懼「走音尷尬」,堪稱個人專屬調音師,為現代年輕人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音樂娛樂社交新體驗。
  • 30歲的吳亦凡,音樂創作唱功如何呢?獨樹一幟,但「蜀山披路」
    比如小編在各大平臺看到了很多貶的評論說: 十秒: 哎喲,他的歌beat 都還挺和國際接軌的啊 十五秒: 哎喲,聲線好像還可以啊 三十秒: 哎喲,唱的什麼玩意兒 還有人說吳亦凡唱歌全靠後期修音。
  • 超世界的聲音,普門品中提到:「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我的意思是說,不管信任何宗教,都可以修GY法門,為什 麼我會這樣講呢?為什麼應該修觀音法門呢?不修可以嗎?當然 可以,不相信宗教也可以,怎麼不修行不可以呢?但是如果我們 是比較有思想,比較會思考一些問題的人,會常問自己:「我從 哪裡來?死後到哪裡去?為什麼我會到這個世界來做人呢?做人 那麼苦,不要做人可不可以?
  • 音樂陷阱還是顏值不夠音樂來湊?
    ,於是這老先生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加以理解,認為音樂可以提高生理吸引力,這樣有助於人類繁殖。他們找來異性戀男女一共96位,其中男32女64,不是因為男同性戀太多,而是女的要分兩組,正處於排卵期和和處於非排卵期的。這些人在音樂方面的素養一致,另外還有對照組。真是閒得蛋疼了,關卵子什麼事?
  • 全國五強戰隊出爐 校際音超聯賽為中國音樂輸入新鮮血液
    中國音樂產業需要這些90後、00後更為年輕的原創音樂人加入其中,這樣才能讓音樂產業迸發出勃勃生機。而酷狗音樂深諳音樂產業剛需,推出的酷狗校際音超聯賽不僅僅為年輕音樂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舞臺,也為中國音樂挖掘了一批有潛力的年輕音樂人才。
  • 從零開始認識「音」|音樂知識課堂之「音高」
    原創:小雅談琴音樂是由「音」構成的。那麼什麼是「音」?它與音樂的關係是怎樣的?從本周開始,小雅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音」。生活中我們會聽到有人說自己「五音不全」,或者誰誰唱歌「跑調」了。這裡的「五音不全」和「跑調」指的就是音的四個屬性之一--音高什麼是音高音高指各種不同高低的聲音,即音的高度。音的高低是由發音體在每秒鐘內振動次數的多少來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就高,反之則低。七個不同音高的音,我們用字母C D E F G A B 來表示,這叫音名。
  • 張碧晨綜藝節目與孩子合唱《落葉歸根》完美和音震撼全場
    張碧晨富有質感的低音緩緩講述著遊子出門在外的思鄉情,師生完美和音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高質量的音樂盛宴。關於選歌部分,張碧晨表示:「小班長是一名華僑,在新聲代的舞臺上演唱這首歌能讓更多人了解到他,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可見張碧晨始終懷著一顆幫助孩子們實現音樂夢想的初心,對小學員的成長十分細膩認真。
  • 大悲咒念誦的正確修學方法及其步驟
    念誦大悲咒的修學方法,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八:大悲咒誦持的人修學或行菩薩道,要有持之以恆的心,我們這個世界行菩薩道難,不要碰到一點挫折就生退心。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九:大悲咒誦持的人對於修橋造路、建佛塔寺、印造善法教典、乃至急難相助,都應盡力參加。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 抖音上很火的修圖P圖軟體是什麼 抖音網紅修圖app推薦
    天天抖音也是悄悄的學到不少的東西,很多大V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就拿修圖軟體來說,是一些網紅教會了什麼軟體能夠的發揮更好的修圖效果,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網紅修圖軟體的推薦吧!  抖音網紅修圖軟體有哪些?  當然學了前面這些美美的拍照法,一定離不開後期修圖。
  • 音樂中使用的音高到底有多少個?系統講解樂音的「大家族」
    在音樂當中所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我們稱之為樂音的大家族,也就是樂音體系。樂音體系中的音的數量我們尚不明確,但是我們可以在鋼琴的琴鍵上清楚地看出有88個不同高度的音。這些音就足以運用到音樂當中,幾乎包含了所有樂器的音高。這也是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它自身的樂音體系就特別的寬廣。另外,鋼琴中最低音的頻率是27.5赫茲,最高音是4185.6赫茲。
  • 綜藝節目修圖多過分?蔣依依下五子棋,誰留意「白子」的顏色
    綜藝節目修圖多過分?蔣依依下五子棋,誰留意「白子」的顏色我們都知道,平常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大多數節目組都會選擇一個通用的濾鏡,這是為了讓明星們在節目當中能夠有比較好的狀態,看上去顏值比較高,尤其是女明星參加的綜藝節目濾鏡一般都會稍微嚴重一些,幫她們美化一下,除了鏡頭上的濾鏡之外綜藝節目修圖也是挺過分的,到底有多嚴重呢?小編給大家說一個例子就可以了。
  •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吳語作為一種流傳很久的語言,衍生出了評彈,說書這一類的藝術文化,如果吳語沒有了,這些藝術文化的流傳會受到打擊。而且吳語作為語言,是有其交流功能的,有一些普通話所不能表達的地方特色。
  • 《天天向上》:王一博奶蓋音、高天鶴百靈鳥音,不考慮合作出歌嗎
    沒辦法,誰讓這個綜藝這麼好看,即便是更新時間很晚,依舊阻擋不了大家追劇的步伐。果然這檔節目從不會讓觀眾失望,每一期的內容都是看點滿滿的,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王一博和高天鶴合唱的一首《蝴蝶泉邊》,讓觀眾一度沸騰,兩人組合太美妙,王一博奶蓋音,又甜又低沉,高天鶴技術流,音如百靈鳥。網友:「真的不考慮合作出歌嗎?」每一期的《天天向上》都少不了要唱一首歌,實在不行就好多首。
  • 流淌的歌聲周深大放異彩,周杰倫經典歌曲被翻唱,唱功是加分項
    廣東衛視最近有一檔綜藝節目-《流淌的歌聲》。這檔節目已經辦了兩季了,目前第二季正在播,只不過熱度並不算高。節目官方稱該綜藝為原創時代記憶音樂節目,不過雖有原創二字,但卻與原創音樂無關,側重點還是翻唱經典歌曲。
  • 聲樂培訓:教你歐美歌手唱歌好聽的秘密-「氣泡音」(下)
    而氣泡音,不僅能夠作為一種獨立的聲音形態而存在(極低音輸出),也不僅能夠促進我們發聲能力的進步(咽音開發),它更是裝飾我們自然聲區常規發聲色彩的一大利器。是的,這個哽咽的感覺,正是來自於氣泡音。我們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將氣泡音運用於一句歌詞的字首上,或重點音上,以此來強化語氣的傾述感,甚至情緒的破碎感。有一些聲樂老師認為,在一句歌詞的字首上使用氣泡音,是為了促進聲帶整體的良好的閉合。
  • 耳機壞了哪裡修 編輯告訴你應該怎麼辦
    對於一個音樂發燒友來說,耳機可能是他最珍貴的東西,比一切的其他數碼設備都要重要,但相對於一個不怎麼聆聽音樂的人來說,或許他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個東西。不過對於一般的年輕人們來說,對於音樂都是擁有一定需求的,耳機還是不能夠沒有。    即使是一個音樂愛好者而非發燒友來說,也會去購買一款能夠滿足自己聆聽需求的耳機,而不是使用隨著手機或者MP3附贈的原配耳機,他們一定會注意保養自己的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