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修持的經文——高王觀世音經

2020-12-03 壬黃桃

因為沒少在公號上科普泰國的一些經咒,很多朋友都來問我,我平時修行什麼經文?

我還真不知道一時從何說起。雖然我科普泰國經咒,但是那些經文我基本上是不念的。

因為我是民間法脈的修行人,不算佛門信徒,讓我去三皈依,守五戒,修持上座部佛教甚至印度教魯士的經咒,也不像話啊。

怎麼對得起祖師爺?

而且我恰好沒修過普庵法,也不想去學超度的法事,普庵咒,地藏經,金光明咒這些修超度法(是的,哪怕是偏重道門的民間法脈比如淮南教,如果想做超度法事,這幾部經文也是最好要修行一下的,特別是金光明咒,很有意義,當然這就扯遠了)必須修行的經咒我也沒念過。

思來想去,也就一部高王觀世音經適合大家(別問我為啥不持誦觀音普門品和大悲咒,我師父就這麼教我的)。

細究我平時持誦的經咒。

咒語類的都沒法普傳:基本上沒師承你念了也白念(比如趙帥咒,關帝咒,觀音祖師祈請咒——這個不是民間所傳,持誦之前要請師,最後一句還是急急如太上老君如律令,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佛門咒語),如五雷咒這樣的,沒師承,不守戒律的人念了還可能對自己不好。

寶誥類的倒是人人可以持誦,但是你家裡沒有相應的神像,修持的法脈沒有對應的祖師,你持誦寶誥也沒意義啊(六壬法有八仙祖師,於是我們每天都要持誦八仙的寶誥,祝由法我這一派要供奉薩祖,所以崇恩誥每天都要持誦49次,比如呂祖誥,果老寶誥等)。最起碼家裡要有三清像日日上香供奉吧。這個給大家也沒必要。

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在家掛一副三清像,請個真武鎭宅符貼旁邊(畢竟你的三清像肯定沒開光過,別招了東西)三杯水,水果(石榴李子,臭味的水果不可以供奉)一個香爐放上沙子。每天三根香。然後每天早晚持誦《玄門日誦早晚課經》記得最後三叩九拜。

經文,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地方。

我平時最常修行的,一個是藥王經,但是這個經文修行的時候需要請祖師,祖師某位祖師某位,傳法師父某先生...你們肯定學不了。

三官經,這個我打算在寫吳錦溪的文章裡面教大家,佩戴吳錦溪的佛牌,符布的朋友,這本經文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有一套天官賜福的秘法,不過我要問師父才能確定能不能傳授出來。修持天官賜福法不能吃牛肉,大家要想清楚了(三官法的傳承很多,各有不同,其中佩戴吳錦溪的三官符可以吃牛肉啊,這個我專門問過錦溪堂的理事)。

太陽經,太陰經。很有來歷的經文,在浙江,江西已經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傳承,當地老人人人會修持,六壬法祖師有江西來的高人,修持這兩部經文並不奇怪,每天早晚,都要修持七次。逢太陽太陰星君聖誕,還要開壇祭拜。

不過六壬法所傳的兩部經文和網絡上流傳的版本不一樣,所以也不能傳授給大家。都是師門獨傳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不過不建議大家修行,因為世傳版本很亂,不少都是傳承過程中出現錯誤,多字少字的版本,修持有害無益。

說到太陽太陰經的來歷,歷來也是難倒不少宗教學者。一開始有人講這是反清復明的民間法教的經文,太陽菩薩就是崇禎大帝爺。但是後來有考證發現明朝中期的白蓮教分支教派已經出現了這兩部經。那肯定就和崇禎沒關係了,當時崇禎的太爺爺還是小屁孩,天天被張居正教訓呢。

於是又有人提出觀點,說這其實是摩尼教(明教大家知道吧)的經文,方臘造反導致摩尼教被滅,相關經文被信徒改頭換面,繼續流傳下來。太陽太陰經暗指摩尼教的光明,黑暗之祖。

當然這個說法聽聽就行了,沒啥依據。我師父意思是你就老老實實修行,別問東問西,二曾老師公去世那天還修持這倆經文呢。

民間法就是這樣,傳承來傳承去,法的源流都不知道了,畢竟很多祖師沒文化,還總被朝廷圍剿,東躲西藏,不知道多少歷史都被官府的屠刀湮滅無蹤了。

不扯淡了,直接放高王觀世音經。這部經文很多僧侶都說是偽經。確實,他是神傳的經文,很多僧人肯定不認可。但是歷經千年(有日本學者考證過,最早在南朝宋武帝年間,這部經文其實已經有所流傳,並不是世傳的高洋時期官員得夢授)依然流傳至今,又被龍門石窟的建造者(官方)所收錄,可見其有獨到之處。師門所講,這部經文正是消災解厄法的重中之重,和三官法一樣,修持不好,給人做消災解厄的法事(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就不靈驗。持誦的好,也能驅病驅災。

有修觀音水的民間修行人,一生只修一部高王經,一篇大悲咒,一杯觀音水,不知救了多少中邪,丟魂的孩子。端的是非常靈驗。

高王觀世音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淨,有緣佛法。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

南無淨光秘密佛、法藏佛、獅子吼神足幽王佛、須彌燈王佛、法護佛、金剛藏獅子遊戲佛、寶勝佛、神通佛、藥師琉璃光王佛、普光功德山王佛、善住功德寶王佛;

南無過去七佛、未來賢劫千佛、千五百佛、萬五千佛、五百花勝佛、百億金剛藏佛;

南無無量諸佛:定光佛、多寶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閦佛、阿彌陀佛;

南無東方寶光月殿月妙尊音王佛、南方樹根花王佛、西方皂王神通焰花王佛、北方月殿清淨佛、上方無數精進寶首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

南無大明觀世音、觀明觀世音、高明觀世音、開明觀世音;

南無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清涼寶山億萬菩薩、普光如來化勝菩薩。

中央一切眾,在佛世界中,

行住於地上,及在虛空中,

慈悲及一切,各令常安穩。

晝夜修持心,常求誦此經,

能滅生死苦,消除諸毒害。

七佛世尊,即說咒曰:離波離波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羅帝,毗離尼帝,摩訶迦帝,真靈虔帝,娑婆訶!

十方觀世音 一切諸菩薩 誓願救眾生 稱名悉解脫

高王觀世音 能救諸苦厄 臨危急難中 讀誦口不輟

誦經滿千遍 念念心不絕 火焰不能傷 刀兵立摧折

恚怒生歡喜 死者變成活 莫言此是虛 諸佛不妄說

是故應頂禮 常憶經功德

念八大菩薩名號: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文殊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誦滿一千遍 重罪皆消滅

相關焦點

  • 娑婆世界修持藥師法門,以「悲智」為弘願,證得圓滿
    修持藥師法門,可以滿足希求現世福報的眾生的願望,任何人都可以念的藥師佛名號,以如此易行、百無禁忌的方式,得到藥師佛本願的加持。因為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都能對治末法時代薄福惡業眾生的痛苦與煩惱。藥師法門就是要眾生在現實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已經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發大乘心來修菩薩行,像藥師佛那樣,發願利益眾生。
  • 從持咒也著魔被附體,談系統完整修法的重要性
    煩惱魔即眾生的貪嗔痴慢之習氣,如各種貪求神通、我慢等,都容易感召外魔、非人的前來,攝持於行者,令行者產生魔所加持的神通。而天魔,《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書中,將四魔的第四種稱為鬼神魔,並將其分為精魅、堆剔鬼、魔惱三種。
  •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通過誦經來增進道教修行,自然也體現於這兩個層面:其一,誦經之功用,並非只是簡單地把經文讀出來,而是通過「誦持萬遍」,而達到「妙理自明」的意義。《玄門早晚功課經》序言中曰:「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道教經文與我們日常所誦讀的書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 唱功不夠修音來湊,音樂綜藝修音的界限到底在哪裡?
    作為一檔偶像選秀節目,拋開熱搜上各種吸人眼球的話題,聚焦節目中的音樂表演,也有很多網友發現,《青春有你2》對於選手歌聲的"修音"行為,好像有些用力過猛。"修音都修出電音了"很多人談到"修音",可能會簡單理解為是針對人聲的"修音準"。
  • 辰東《遮天》中出現了那麼多大帝經文,究竟哪一本才是天下第一!
    在下也是《遮天》迷,裡面除了天馬行空的設定、精彩紛呈的打鬥、個性多樣的人物外,各種神奇玄秘的功法也是很吸引人的眼球,特別是那些大帝經文,一直是讀者關注的焦點,很多人都在討論那些帝經究竟誰才是最強的,哪一本才是天下第一,很多都是各持一家,難分勝負...現在就細數一下裡面出現的各種帝經。
  • 深入經藏:觀無量壽佛經 陶煉心志以成三昧
    又如第五觀八功德水的「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嘆諸佛」等法音,行者雖從來未曾聽說過,而於定中能親聞此音聲者,也可證知修觀的工夫使然。地觀既已修成功,就會產生它的功用,破惡之功則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生善之德「則捨身他世必生淨國」。經中又說「心得無疑」者,因為行者在定中親見極樂國土,親聞「苦、空、無常、無我」等諸法,所以對極樂世界及諸佛法已除疑惑得堅定信心。
  • 大悲咒念誦的正確修學方法及其步驟
    念誦大悲咒的修學方法,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二:大悲咒誦持的人要有悲的心,要用語言和行動去安慰心理不安的人,使他們心無怖畏,遠離痛苦。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三:大悲咒誦持的人對於父母長輩要孝順,親朋好友乃至有緣眾生都要盡力扶持。這樣修學感應力大、感應速度更快。  四:大悲咒誦持的人要多施濟病苦貧苦的人,不管是護理和財物的幫助,我們都要盡力去做。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誦經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定,得到定之後就開智慧了,智慧開了問題才能解決。誦經是修定的,把自己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念掉,是這個意思。心裡經文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慢慢就會得定。
  • 持「準提咒」的廣大威德力不可思議,「修持儀軌」上這4點要牢記
    準提咒廣為全世界的廣大佛教信徒所持誦,其咒語功德威力不可思議,在很多經典中。詳明記載其廣大功德。準提神咒是求準提菩薩助你心想事成,就像摩尼如意寶珠。每天宜念21遍。準提咒也是因為雲谷禪師傳授準提咒給了凡居士,使煩苦轉菩提,心念菩提轉,成功改變命運,因此成了歷史有名的改變命運之咒。
  • 劉素雲老菩薩:無量壽經 第7集
    無量壽經 第2集 | 字幕版視頻無量壽經 第3集 | 字幕版視頻無量壽經 第4集 | 字幕版視頻無量壽經 第5集 | 字幕版視頻無量壽經 第6集 | 字幕版視頻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為什麼太子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選擇出家修苦行這條道路?這就是棄位出家的真實意義。可見,所有一切示現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覺悟眾生。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我們大家知道,出現在世間的每一尊佛,他們本身早已是法身大士。他們是來示現的,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他也必須投胎,也必須出生,和我們一樣。你是父母所生,我也是父母所生。我能成就,你也能成就。
  • 化解太歲最靈驗簡便適合大眾修持的神咒:準提咒修持儀軌
    如果不想修習密法,只要合掌,恭敬虔誠念誦咒文即可。 觀想佛母準提像,有無量光明相好,一一現前。準提菩薩為顯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薩,在禪宗,則稱之為天人丈夫觀音。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修學準提咒並沒有任何限制,不分任何身份者,都可以修學誦持的,依此也可看出準提菩薩的慈悲。此準提咒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出自《準提陀羅尼經》。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63)|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現在諸菩薩,  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  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 《楞嚴經素解》:觀世音菩薩,上合慈力,下合悲心
    1.同一慈悲【原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 楞嚴經·卷五|發揚音聲輪,富樓那因法音而獲圓通(22)
    在講經說法、辨析法理中,有分別的舌識漸漸而成無分別的師子吼,從而消滅諸漏,獲得圓通。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 《地藏經》五句經文,看破善惡果報,了悟因果輪迴!
    《地藏經》又名《地藏菩薩本願經》,此經記錄釋迦牟尼佛在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忉力天宮為母親說法的內容。《地藏經》在經文中強調了地藏菩薩的功德,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為菩薩」的宏大誓願。
  • 楊維中: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
    正如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在《首楞嚴經懸鏡》中所說:「而此經者,蓋以一味清淨法界如來藏真心為體,以此一心建立三觀,修此三觀,還證一心。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此法界流。」因此,準確地理解此經中所闡述的如來藏思想,是打開此經思想寶庫的鑰匙。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90)|太虛大師:楞嚴大意
    修行者,發何種信,是何趣向,所行所趣,在何地位漸次伏斷劣欲,發達勝欲。由菩薩行以至成佛,有斷德、智德、恩德。斷德即伏斷劣欲而致;智德、恩德,即發達勝欲所成。由此有楞嚴之緣起。 《楞嚴經》的當機人,即阿難陀尊者,為佛弟子,多聞第一。發心出家,持比丘戒,求阿羅漢四沙門果。所處行位,尚未發大乘菩提心大悲願。
  •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有一位讀者朋友在我的私信中留言:胡弟兄,主內平安!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求解。謝謝!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答:是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經被判為異端的諾斯低主義。你看!這是不是對所有人生命負責?它的出現主要是為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澄清的。被人定為異端,是你發明信經可以澄清的嗎?人有權柄定人是異端嗎?是出自誰的傑作?是出自人的傑作。既然是出自人的傑作,是神所默示的嗎?並不是神所默示的。不是神所默示的能有生命嗎?
  • 闡釋經典 | 聖凱法師:論唐代的講經儀軌
    [1]晉代道安在制定僧制時,「所制僧尼軌範,佛法憲章,條為三例:一曰行香上座,上經上講之法」,[2]其中便有講經制度。但是,由於資料的限制,一直很難清楚地了解歷代的講經儀軌。在敦煌文獻中,發現了大量講經文及俗講的儀式,使我們能夠還原到當時講經法會的儀式程序,從而恢復當時法會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