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2021-01-08 胡哥報喜信OK

有一位讀者朋友在我的私信中留言:胡弟兄,主內平安!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求解。謝謝!

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

《信經》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寫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父神,用來對抗馬吉安派。

第二部分相信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用來對抗嗣子論、幻影說、神格唯一論。

第三部分相信聖靈、教會、赦罪及復活,除了對抗神格唯一論外,也澄清諾斯底派靠知識得救的論點。

大家看清了這段文字了嗎?使徒信經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答:是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經被判為異端的諾斯低主義。

你看!這是不是對所有人生命負責?它的出現主要是為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澄清的。

被人定為異端,是你發明信經可以澄清的嗎?人有權柄定人是異端嗎?是出自誰的傑作?是出自人的傑作。

既然是出自人的傑作,是神所默示的嗎?並不是神所默示的。不是神所默示的能有生命嗎?沒有。

我們再來看他們的傑作,他們把使徒信經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相信全能父,是用來對抗馬吉安派

第二部分,相信耶穌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是來對抗嗣子論、幻音說、神格唯一論。

第三部分是相信聖靈、教會、赦罪既復活,是對抗神格唯一論,並澄清諾底斯派靠知識得救的論點。

各位弟兄姊妹!看見了嗎?他們私自發明添加信經原來是對抗其它派別的?對抗可就嚴重了!這能是出於愛人如己嗎?能是饒恕人嗎?能是以善勝惡嗎?

這很明顯是於基督對著幹!並且,這使徒信經並不是出自聖經,乃是人發明出來的,那人的道理教導人。看經文,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馬太福音 15章7-9 節)

你發明出來的東西不是叫人得生命,反而是對抗其它人,這不是出自聖經的真理!經上說,神愛世人,你們也當愛世人,而不是相恨對抗。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 15章17 節)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 13章34-35 節)

從查考經文中就能看出來,他們這些發明信經的人心裡壓根就沒有愛,只有恨,恨是出自撒旦。撒旦就是自高自大想澄清自己,且對抗神!

相關焦點

  • 《使徒信經》第九講: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教會不只是以色列人的,不只是西方人的,是全世界所有信上帝的子民共同擁有的。加3:28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教會是大公的,普世的,因此沒有存在哪個教會更有地位,更重要,更優越的說法,而是都是平等的。
  • 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4課》
    往期回顧: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一課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二課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三課》「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 網易首次推出《使徒信經》公開課 深度解讀基督教信仰核心和信仰宣認
    2013年8月,中國門戶網站網易首次向讀者公開了三大信經之一的《使徒信經》課程,以視頻的形式給讀者分享了基督教的信仰核心,引領信徒更好地打屬靈的爭戰,並揭示使徒信經和古今教會的密切聯繫。據了解,《使徒信經》的視頻課程由IIIM神學資源中心製作,基督教會國際共同體的大主教蓋瑞博士親自擔任講師。
  • 《使徒信經》講解之——我信永生
    「我信永生」使徒信經: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 《使徒信經》之「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
    (徒13:32-33)耶穌復活是我們對基督信仰的至高真理,初期基督徒團契相信這是主要的真理,並以此而生活。基督復活的真理由新約的文獻而確定,作為與十字架一起逾越奧跡的主要部分去宣講:「基督自死者中復活,以他的死亡戰勝了死亡,把生命賜予死者。」
  • 網易公開課介紹《使徒信經》解讀基督教信仰核心
    雖然廣義的基督教內部又分為眾多宗派、分支,不同分支間亦存在神學爭論,《使徒信經》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2013年8月,中國領先門戶網站網易推出公開課《使徒信經》課程,解讀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展示它們與現今教會的密切聯繫。 《使徒信經》課程以六課講解探討使徒信經涵蓋的教義,包括信條、聖父上帝、聖子耶穌基督、聖靈、教會、救恩。講師為Van B.
  • 耶穌變成崇拜對象,《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洗禮信條形成
    這個信條最終發展成為一般教會使用的西方洗禮信條,在歷史中發展得更完備和成熟之後,到11世紀,這個洗禮信條就被歐洲教會連同羅馬教會採用,並且被稱為《使徒信經》,其全文如下:我信天主全能的父,是創造天地的。我信我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因聖靈降孕,為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陰間。
  • 如何理解基督教《使徒信經》中的「降在陰間」?
    《聖經》沒有特別記載耶穌在這一天的工作,或許教會的信仰告白《使徒信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降在陰間」。那麼,《使徒信經》中所提到的「降在陰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直以來令許多人困惑不已,甚至是眾說紛紜,以至於用人意曲解聖經,導致這一真理漸行漸遠,模糊不清。
  • 一夫一妻丨上帝關於基督徒婚姻家庭的啟示
    年輕的弟兄姊妹都知道基督徒王祖藍和李亞男的婚戀,二人都是基督徒,王祖藍是娛樂圈的小生,身高163釐米,李亞男是香港國際華裔小姐冠軍,身高175釐米,二人從2009年認識,也是同一教會團契的,兩人禱告了五年才正式結婚成為夫妻,堪稱基督徒戀愛的一段佳話。演藝圈的明星、同為基督徒的林志玲在與言承旭(基督徒)分手後,下嫁給日本的非基督徒黑澤良平,不知將來會怎樣,求主憐憫她吧!
  • 基督徒如何面對壓力的5種方法?
    基督徒要信靠神,過虔誠的信仰生活,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壓力,這是每個基督徒必須學習的屬靈功課。那麼,基督徒當如何面對壓力呢?近日,杭州思澄堂主日禮拜上,陳偉牧師分享,基督徒可以通過5件事情來幫助自己面對壓力。首先是信靠上帝。陳偉牧師指出,當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應當改變我們舊的思想和觀念,將無法掌控的事情交託給神,並把壓力改變為動力。
  • 「聖經」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所受的是兒子的名分,不是奴僕的名分
    )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文中主要講述的是耶路撒冷教會對於使徒保羅的接納和使徒保羅在福音真理上的堅持。「聖經」我們(基督徒)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基督耶穌的代贖面對有一些猶太人對於加拉太教會基督徒的攪擾和基督福音真理的歪曲。使徒保羅把舊約聖經中關於亞伯拉罕被稱為義的經文講了出來。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說,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不是因行為完全成為義人的,而是因亞伯拉罕相信神被神算為義的。
  • 從美國基督教走向衰落思考:現代基督徒如何推動神的國度
    麥可認為,美國文化應經被神的國度以及神國好消息之外的理念所同化。更加糟糕的是,美國教會已經屈從於個人安逸與富足的誘惑,那些是美國夢當中的元素。世俗文化的力量不斷衝擊著美國的教會,這就是耶穌曾經在曠野四十天受到的權利、財富、榮華的試探。這個世界的榮華富貴吸引人不斷遠離神,讓人輕看神的國度,甚至陷入狂熱追求物質財富的陷阱中,忘記了永生的富足。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比如筆者所在的一個主內群,就有某位家喻戶曉的名嘴,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他是基督徒的信息。此外,某位娛樂節目主持人也參加過某教會的禮拜,可他明確表示自己是佛教徒。我們對待名人基督徒需要謹慎,不要看到有人與教會沾點邊,就認定他是基督徒。而且就算某位明星真的有基督徒的身份,但如果思想行為上卻與基督教導相悖,那麼也很難說是真正的基督徒。
  • 教會歷史(上)丨使徒約翰受命寫信給亞細亞七個教會
    聖經亮光聖經的首卷書創世紀和最末了一卷書啟示錄遙相啟應,而馬太福音是最重要的銜接篇,如果不能正確解讀這卷看似簡單、卻極易謬解曲解的馬太福音,要打開啟示錄是不可能的!教會的元首基督賜使徒權柄管理、牧養教會。初代教會,使徒們先後殉道,主指使祂所愛那個門徒約翰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寫信。
  • 基督教丨基督徒應該如何保守自己的聖潔
    基督徒在世界上,因著生活或者工作,因著與鄰舍的交往,因著加深和一班不信主朋友的友情,常常到一些社會活動和社交場合參與一些飲酒、宴樂的活動,甚至是接觸一些色情場所,這明顯破壞了主耶穌基督為他們設立的聖別界限!
  • 天國的奧秘|主耶穌給出得到永生最明確的答案關鍵是你信麼(上)
    可惜現今許多人信誓旦旦的自稱基督徒,但是主耶穌的教導根本聽不進去。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編造教義,平添了許多假師傅害人害己。求上帝看顧保守我們,讓真正信主的人回歸聖經真理,留意耶穌基督的教導,免得被錯誤的假道所迷惑,願榮耀歸於主耶穌基督,直到永遠,阿們!主耶穌教導得到永生的一個實際案例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 我是一名真實的基督徒嗎?
    我承認,當我向其他基督徒提出這些尖銳的問題時,總有人向我投來憤怒的一瞥。但使徒保羅曾勸勉我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哥林多後書13:5) 作為基督徒,在我們成聖的過程中,最好能定期地檢驗一下自己的屬靈狀況——你若願意,就來確認一下自己的「飛前預檢表」吧!
  • 基督徒,不要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
    這種現象絕非個案,現在只要一出現某某名人信主了的消息,不管其真偽,都會引發炒作熱潮。可見當代不少基督徒對於明星基督徒趨之若鶩,希望藉此提高教會的名聲,以促進福音的傳播。關於基督徒熱衷名人見證的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做出討論,在此不再贅述。
  • 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一個賽程
    註解:1、【賽程】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一個賽程,所有得救的基督徒,都必須奔跑這賽程,好贏得獎賞。(林前九24。)這獎賞不是指一般的救恩,(弗二8,林前三15,)乃是指特別的賞賜。(十35,林前三14。)使徒保羅已經跑完這賽程,贏得了獎賞。(林前九26~27,腓三13~14,提後四7~8。)
  • 在所有關於使徒的傳說中,為什麼最可信的是彼得的傳說呢?
    關於使徒的傳說出現得很早:有的稱這位或那位使徒曾經在某個地方講道,有的稱某位使徒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殉道。現在就和小編一起去探究一下吧其實大多數傳說只是某個城市的某個教會的願望,因為它們希望自己是由使徒所建立。另有一些傳說顯然更加可信。在所有關於使徒的傳說中,最可信的是彼得的傳說。據說,彼得住在羅馬,在尼祿逼迫基督徒期間在羅馬殉道。公元1世紀和2世紀的一些基督教作家似乎都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