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之「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

2021-01-08 騰訊網

前言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上帝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徒13:32-33)耶穌復活是我們對基督信仰的至高真理,初期基督徒團契相信這是主要的真理,並以此而生活。基督復活的真理由新約的文獻而確定,作為與十字架一起逾越奧跡的主要部分去宣講:

「基督自死者中復活,

以他的死亡戰勝了死亡,

把生命賜予死者。」[1]

——古拜佔庭,復活節禮儀詩歌

一、耶穌復活:歷史性和超越性的事件

基督耶穌復活的奧秘是一件真實的歷史事實,根據《新約聖經》中的記錄,便可以追尋其歷史軌跡。所以,早在公元56年,聖·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寫信時,就提及到:「我當時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林前15:3-5)保羅在這裡談及耶穌復活的事件,並沒有使用了論證而是陳述,因為不需要論證——使徒本身就是基督復活的見證。因此,傳講福音就是為基督的復活作見證——在其復活的榮光中去宣講,並實踐復活的榮耀。所以,基督徒通常認為福音就是好消息的理解,是比較簡單、不完全的看法。其實,福音在好消息的背後,是為復活的主做見證:見證空墳墓、見證與復活的主相遇、見證基督復活後人性的榮耀。

在《路加福音》24章5-6節中,天使對前來尋找耶穌身體的婦女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在基督復活所有的證據中,首先遇到的是空墳墓。除了這些婦女外,在福音書還寫明彼得、約翰都曾進入埋葬耶穌的墳墓中,尤其強調「先到墳墓的那門徒(指約翰)也進去了,看見就信了」(約20:8)。雖然歷代總有人對耶穌空墳墓的事件,有多種多樣的猜測和解釋,但是在基督信仰中這個事件是基督復活的有力證明之一。

墳墓就意味著死亡,基督的復活使得墳墓成空,意味著在基督裡勝過了死亡。或者可以理解為,死亡成為了復活的必經之路,就如保羅所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所以,與主同行得經歷死亡、捨棄。

在奔向空墳墓中的婦女,在走出墳墓後便遇見了基督(太28:9)。根據福音書中的激勵,不僅是那些婦女們,而且像彼得、十二使徒顯現,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參林前15:5)。在耶穌復活顯現的案例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我認為是與以馬忤斯路上兩個門徒的顯現。根據《路加福音》24章13-35節和《約翰福音》20章19-23節中的記述,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在遇見耶穌前唉聲嘆氣,生命中多有哀傷、消沉,但是與復活的基督相遇後生命中煥發出信仰的光彩、熱情、勇氣和希望,而基督徒恰恰是將這種生命中的改變昭示於人。

耶穌復活後與以馬忤斯的門徒及使徒們一同掰餅用餐,揭示其復活後的身體就是那受難的寶體,使門徒們辨認出就是耶穌基督的自己而非鬼神,藉此打消使徒們的疑惑,與基督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復活後的寶體雖然帶有受難的痕跡,但是卻也呈現出榮耀的特性:這個復活後的身體不再置身於時空一下,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無論何時都可以隨意出現,因為主耶穌復活之後他的人性不能再被扣留在地上,而是單單隸屬於天父。所以,耶穌的復活並非恢復了塵世的生活,而是從死亡中超越,進入了另一個超越時空的生命中。

而且,基督裡的復活,預示著但凡在基督裡的,或者屬於基督的兒女均將享受這樣的復活奧秘——不再被世俗、地上所束縛,而是單單屬於天父。

二、耶穌復活:上帝聖三的工作

基督耶穌的復活,通常歸因於天父上帝和他的大能。在耶穌基督復活的實踐中,不僅聖父參與(徒2:24),而也是聖子、聖靈也同樣參與到了這個事件中(參羅1:3-4)。上帝的聖三一,均有分於基督復活的聖跡,在背後體現著上帝的三個位在愛中緊密聯繫、高度合一、聯合。正如,主耶穌所說的:「父在我裡面,我在父裡面」(約10:38)。

並且在這裡所說的:「從死人中復活」,並不是說將死人留下,而是迎接並攜帶死者,從死亡中復活。並且,藉著耶穌的得勝,死亡被吞沒或者說死亡被賦予了超越的、更新的意義:為愛而捨棄。正如,父愛子在聖靈中將一切交託與子,子愛凡屬於他的,所以將自己交託於萬有,最終在愛的捨棄中進入了永恆、無限的生命中。[2]因此,耶穌說:「若有人要服侍我,就當舍己,被其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三位一體的上帝完成了對整個人類歷史而言始終是最核心的工程:本質是有限的、並且因背離上帝而陷入腐朽的人類,由於被一人召回永恆的生命,而被賦予希望,甚至被賦予確定性,就是每一個人都要追隨他也同樣複合。」[3]

三、耶穌復活的救恩意義和重要性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因為基督的復活實現了舊約和耶穌基督所說的預言,「叫他們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導平安的路上。」(路1:77—79)

在撒迦利亞的頌歌中,體現基督復活逾越奧秘的兩個層面:基督藉著死亡救了我們脫離罪惡,藉著復活使我們獲得新生。在《雅各書》1章15節講到:「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而主耶穌的復活恰恰得勝了死亡的毒鉤,使我們從罪中得勝。不僅如此,在基督裡的新生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後裔,成為基督耶穌的兄弟姊妹,這樣在成聖的道路中則有份於天國的賞賜。

最後,基督的復活——或者復活的基督本身,乃是我們將來復活的本源和泉源,「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從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從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15:20-22)在我們還未獲得復活的恩寵以前,復活的主將生活在我們的心中,使我們在他裡面分享復活的大能。

[1] 摘引自:《天主教教理(合訂本)》:石家莊:河北天主教信德室,2000年4月印刷,第157頁。

[2] 摘引自:【瑞士】巴爾塔薩著:《我信》,張榮芳譯,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初版,p23

[3] 摘引自:【瑞士】巴爾塔薩著:《我信》,張榮芳譯,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初版,p23.

相關焦點

  • 耶穌變成崇拜對象,《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洗禮信條形成
    所以在宗教上能夠達到目的的就是罪的赦免,身體復活和神聖的教會,這三種目的的重要性使得它必須要結合到洗禮中去,於是就提出以下的洗禮信條:我信天主全能的父,天主的獨生子我主耶穌基督,聖靈,聖教會,罪得赦免和身體復活。
  • 《使徒信經》講解之——我信永生
    「我信永生」使徒信經: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 如何理解基督教《使徒信經》中的「降在陰間」?
    《聖經》沒有特別記載耶穌在這一天的工作,或許教會的信仰告白《使徒信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降在陰間」。那麼,《使徒信經》中所提到的「降在陰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直以來令許多人困惑不已,甚至是眾說紛紜,以至於用人意曲解聖經,導致這一真理漸行漸遠,模糊不清。
  •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有一位讀者朋友在我的私信中留言:胡弟兄,主內平安!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求解。謝謝!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信經》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寫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父神,用來對抗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用來對抗嗣子論、幻影說、神格唯一論。
  • 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4課》
    往期回顧: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一課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二課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三課》「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 網易公開課介紹《使徒信經》解讀基督教信仰核心
    雖然廣義的基督教內部又分為眾多宗派、分支,不同分支間亦存在神學爭論,《使徒信經》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2013年8月,中國領先門戶網站網易推出公開課《使徒信經》課程,解讀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展示它們與現今教會的密切聯繫。 《使徒信經》課程以六課講解探討使徒信經涵蓋的教義,包括信條、聖父上帝、聖子耶穌基督、聖靈、教會、救恩。講師為Van B.
  • 《使徒信經》第九講: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一、什麼是「聖而公 」?1、教會是聖潔的弗5:26-27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汙、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聖潔是教會的性質。因為教會是基督用他的身體建造,用他的寶血所贖和潔淨的。為什麼聖潔的教會仍然有很多問題?
  • 基督徒有兩種人:一種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一種是活人中尋找死人
    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它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後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聖經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得名。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超過聖誕節,宗教起源與節期在以色列。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
  • 網易首次推出《使徒信經》公開課 深度解讀基督教信仰核心和信仰宣認
    2013年8月,中國門戶網站網易首次向讀者公開了三大信經之一的《使徒信經》課程,以視頻的形式給讀者分享了基督教的信仰核心,引領信徒更好地打屬靈的爭戰,並揭示使徒信經和古今教會的密切聯繫。據了解,《使徒信經》的視頻課程由IIIM神學資源中心製作,基督教會國際共同體的大主教蓋瑞博士親自擔任講師。
  • 每日默想丨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其實,這樣的情景在聖經中也出現過。約翰福音11章記載拉撒路病了,他的姐姐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去請耶穌來醫治他。可是耶穌接到信息後沒有馬上出發,反而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當耶穌到達馬利亞所在的村子時,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馬大和馬利亞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主不能早點來,如果他早點來,她們的兄弟就不會死了。她們對主充滿了埋怨,馬利亞甚至悲痛到主來了也不能出去迎接的地步。
  • 現今基督教會中還有使徒嗎?
    例如《使徒行傳》第6章,設立執事的職位,聖經明確說是「十二使徒」(6:2);第8章記載使徒去撒瑪利亞,為那裡領受神的道的人行按手禮時,雖然沒有明說是十二使徒,但14節點明是「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表明行使這樣權柄的是十二使徒中的兩人。最後,除了由馬提亞頂替加略人猶大的位分,和保羅由主基督親自設立為外邦人使徒以外,在聖經中我們沒有見到其他任何補選使徒的記載。
  • 《收魔手記》中的使徒到底是誰?
    使徒是基督教用語,是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他的門徒,為完成主的任務,將福音傳遍地極。煙雨江南借鑑了這種設定,在《狩魔手記》中,使徒是某種被「主」創造出的超級生命,創造的目的是為了「主」吞噬宇宙做好基礎,消滅阻礙「主」吞噬宇宙的障礙。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原意「受差遣者」。《聖經》記載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之子雅各、達太、西門、加略人猶大。猶大因出賣耶穌後自盡,補選馬提亞為使徒。在主耶穌升天后,五旬節領受了聖靈的大能,教會得以建立,福音得以廣傳。他們分別到黑海、帕提亞和小亞細亞等傳播福音。1、彼得彼得:原名西門,是加利利的漁民,家住迦百農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耶穌對他相當器重。
  • 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他們的一些做法是從實際生活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得以從遠古流轉到今天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 講道024 | 審判活人死人的主
    所以祂要提摩太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因為只有神的道才可以把人帶到基督裡,道能審判活人死人。     我們通常以為現在在世界上還活著的是活人,已經死去的就是死人,不!正解:信耶穌的人是活人,不信耶穌的就是死人。
  • 夢見死人是什麼意思 夢見死人預示著什麼
    準備考試的人夢見死人復活,意味著文科成績不理想,無法錄取。懷有身孕的人夢見死人復活,預示生女,冬佔生男。勿過疲勞。談婚論嫁的人夢見死人復活,說明雖有阻礙,有誤會化解,慢慢有希望成婚。創業的人夢見死人復活,代表平順賺錢,冬來不利,宜謹慎小人。夢見死人是什麼意思夢見死人或死亡不用害怕,不一定是壞事。
  • 關於eva中的使徒設計
    EVA中使徒有很多,而且老TV版和新劇場版中的使徒數量還不一樣,咱們以老TV版中的使徒十八個為準。後被SEELE還原成最初的胚胎型凝固在樹脂中,由加持良治交到碇源堂手中。亞當的靈魂最終也被SEELE找到,並被融入亞當根據潛入身體的人類遺傳信息而創造出的擁有人類外形的第十七使徒、新生的自由天使(即渚薰)的軀體之中。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全家歸信【自從彼得三次不認主,又經耶穌三問建立他信心;及至五旬節聖靈降臨他和眾門徒身上;這次神又在異象中三次啟示他。彼得經歷了為過去的態度悔改的混亂過程,在與環境的搏鬥中順從聖靈的指引,培養出敏銳的觸覺,他再次代表教會,有效地事奉了神,服事了外邦人。】
  • 《EVA》中的「十八使徒」盤點,最強使徒竟然無處不在!
    《新世紀福音戰士》一直都被視為日本動漫的先驅,「神作」之名歷經20幾年仍然經久不衰,在日本動漫史上,還並未出現一部能與之媲美的完美作品。動畫中綾波麗、碇真嗣和明日香三位主角,以及他們所操作的初號、零號和二號機一直都被視為日本動漫的「鼻祖」,許多後期出現的日本動漫作品都對其爭相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