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2021-01-21 豫南鄉農

在民間人們從事的一些活動或做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要一概而論的都理解為封建迷信。他們的一些做法是從實際生活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得以從遠古流轉到今天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勾踐在吳國受盡凌辱,他裝瘋賣傻吃食糞便為的就是留下一條性命將來能夠復國報仇。勾踐表演的雖然很逼真巧妙,欺騙了吳國的文臣武將包括吳王夫差,但並沒有欺騙著軍事天才伍子胥。他進諫吳王說勾踐的一切都是在表演和欺騙要吳王處死勾踐以除後患,吳國不忠言反而聽信讒言。最後,找些罪名竟然把軍事奇才伍子胥給殺害了。伍子胥臨死的時候說,死後把我的眼睛取下掛在城樓上,聲稱要親眼看著吳國戰敗滅亡。

勾踐經過數十載的臥薪嘗膽被釋放回到越國後他勵精圖治,最後帶領軍隊反攻吳國,吳國大敗被滅。

吳王夫差臨死的時候對手下人說,我死後把我的臉蓋住,我無臉見到吳國的子民,更無顏面見到忠良伍子胥。勾踐臨死蓋臉是為了懺悔,沒有顏面愧見黎民百姓和忠良伍子胥。

而民間用火紙給死人蓋臉,是要就是驗證親人是不是真的死去以便及時搶救。人的死亡有很多種原因,唯一的死亡表現就是沒有出氣回氣。

把紙蓋在臉上就是能夠及時發現死人能夠復活,單張紙片是生活中最輕的物品。用它蓋在臉上如果有呼吸或有熱氣,火紙就會抖動或出現溼跡,親屬在守靈的時候可以及時的發現並實施搶救幫助親人復活轉陽。

當然,還有幾個意思就是,他的臉色蒼白有些瘮人。過去人們住的都是泥巴建造的土房子,屋裡面的老鼠和外來的野貓較多,死人都是睡在用稻草鋪的地上的,稍不留神它們可能會傷害著故人的臉頰。因此,人們在故人入殮的三天之內都是用火紙蓋臉的。

人們把死去的故人在屋裡放上三天再裝入棺材埋葬,就是看看故人在這三天內能否復活避免假死誤埋。我們這裡前年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死了三天,壽衣就穿好了準備裝棺入殮時她卻復活了,最後又活了10多年。

農村在安葬去世人的棺材時,在安葬的那一天都是先埋一個土堆即老墳的雛形,把棺材的頭頂露出一點,就是能夠及時的發現有假死的情況發生。

人們在老墳剛埋的三天內每天傍晚都要去燒紙祭奠名為送火,實際就是去看看棺材有沒有動靜。如果有動靜說明裡面的故人有可能復活了,立即把他挖出來搶救。如果沒有動靜則在第三天圓墳,把老墳埋好。人在斷氣到埋葬的六天內復活的機率雖然極低極低,但人們採取這些措施就是希望親人不要出現誤埋,盡一些最後的孝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臉,人死了為什麼要蓋住臉,還有這麼多講究
    人在世上總會有生老病死的時候,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而在民間人死後有很多說法,有人說人死後千萬不能摸死人的臉,具體為什麼也沒說,還有人對為什麼人死了為什麼要蓋住臉感到疑惑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白布蓋住臉」?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不看不知道
    有過一些生活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當身邊的朋友或家中的親人去世之後,都需要用一張白布把他的臉蒙住。在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劇情,在醫院中因為搶救無效病人死亡之後,醫生把病人的臉用白布遮住,親屬們一看到這一幕就開始哭泣,這就仿佛是一種象徵。
  •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殯儀館告訴你真相,別不當回事!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殯儀館告訴你真相,別不當回事!                                                                                                              人類對於死亡是充滿著恐懼的,這是對於未知的恐懼,也是人類死亡之後對於所要面臨未知處境的恐懼。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太人的習俗安葬死人時要塗膏油嗎
    作者說,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裡。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本段結束。
  • 人去世之後要用布把臉遮住,這並非迷信,而是處於科學考慮
    前言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 喪葬習俗是佔有很大比重的一個。畢竟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如果人死之後,不能好好安葬的話,對於子孫後代來說肯定會被視為不祥,對於過世的親人來說,那也是極大的不尊重。在臨死之前,他覺得自己無顏去見伍子胥,於是就吩咐手底下的士兵,他死了之後,希望永不將他的臉蓋住,就這樣這個習俗就慢慢的流傳了開來。
  • 遙寄哀思:人死後為何要守靈?守靈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像再早千古一帝秦始皇命喪於沙丘,而在之前,早已知命不休矣,大造地下皇宮,來安葬死後的自己。在死後到下葬的這段時間裡,必然會有人守護,想必是最早的守靈起源了。為何守靈守靈愈來愈成為一種習俗,為人們所遵循,之所以會守靈有下列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古代,人們篤信人死後,有魂靈,而魂靈所去往的地方是陰間。當一個人去世後,他首先會到陰間探探路,而後回到家裡看一看在世的親人。
  • 風水先生提醒 :人死後為什麼要綁腳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
    死人為什麼要綁腳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人來到這個世界就相當於是已經有了生命,生命終將會消逝的,人都是會死的,只是死的時間不一樣而已,死人為什麼要綁腳?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死人為什麼要綁腳:據說,逝者的遺體未入棺前,如果遇到雷雨閃電,逝者的遺體就會出現驟然起立的情況,然後見人捉人,見物拿物,如果成功抓到手中,就會死死抓住不放,民間稱這樣的情況為「死不放手」。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在停屍期間,如果家人防範不周,出現貓、狗靠近屍體的情況,逝者的遺體就會出現「詐屍」。因此民間傳統葬禮上,最忌諱貓、狗等靠近逝者遺體。
  • 人死後為什麼要蒙一層白布?專家的解釋最扯,還是傳承靠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我國大多數地方,在人去世之後,家人親友總是會為逝者蒙上一塊白布。很多人對於這種做法不太理解,但因為習俗是這麼傳下來的,所以就一直這麼做了。其實這個做法,從古至今,一直都有的。在我國很多地方,死後在其臉上蒙布的行為都是普遍存在的。
  • 在古代,人死後要把他們放三天才下葬,老祖宗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正因為扁鵲如此正直的性格,才能救了虢國太子的性命,那個流傳至今的人死後需停放三天的傳統,也是由此而來。針灸那一天,扁鵲和他的弟子子陽、子豹等人在外出的途中,恰巧路過虢國太子行宮所在的龍山腳下。這時候,只聽得行宮之中傳來一片哭聲。仔細一聽才知道,原來是虢國的太子死了。於是,舉國上下都在為之祈禱,連國家大事都沒人管理。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23:26:18 來源: 品歷史大雜燴 舉報   在中國,親人去世後,並不是立馬下葬,而是要在家裡停屍三天
  • 為什麼人們去世後要把頭蓋住?竟然有這麼多原因
    但為什麼我國古人在剛剛去世後的幾天裡,要把頭用白紙遮蓋住呢?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其次,人類在死亡後,血液不流通,面部表情會產生扭曲,表情異常可怕,並且人死後身體或者面部會出現屍斑,這種斑點比較恐怖,會嚇到前來弔唁的人,所以才會把臉蓋住,這樣前來哀悼的人就會只記住死者生前的樣子了。
  • 人死後把臉蓋上並不只是迷信,真正原因竟有幾分科學的味道
    在很多地方都會有人死後用黃表紙蓋住臉的習慣。這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倘若不蓋上在一些地方就被稱為不敬或不孝。有人說這是一種迷信的行為。但是真的是迷信嗎?翻看古代的一些資料,竟然發現當時古人蓋上黃表紙竟然有幾分科學的味道。我們一起看一看就知道了。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
  • 為何人死後不能馬上下葬?需停屍三天呢?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儘管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封建落後的國家了,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先進,但是仍舊有些地方有些人的思想仍舊是無法跟上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比如,如今在我們國家的一些農村地區,仍舊保留著古老的一些習俗習慣,這些習俗習慣有的是封建迷信的,但有些卻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就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個習俗習慣,那就是在中國的一些農村地區,人死後是不能馬上下葬的,需停屍三天。
  • 人死後為何一定要停屍三天?其實並非迷信,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這3天裡,死者家屬會為其舉辦盛大的追悼會,也是告別禮。三天哀悼結束後,死者才會正式入土為安。
  • 人在去世後,為什麼有燒紙的習俗?
    人在去世後,為什麼有燒紙的習俗?中國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文化底蘊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這些文化中有一些是前人留下的知識,也有一些是民間傳承的習俗。我今天要講的便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這個習俗叫作「燒紙」,那麼何為「燒紙」呢?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布蒙住臉?醫院告訴你真相,看完總算明白了
    不過有細心的小夥伴發現,無論人是因什麼原因去世的,通常情況下都會用一張布將臉蒙住。估計有小夥伴好奇了,人死後為什麼要用布蒙住臉呢?難道有什麼特殊存在的意義嗎?醫院也是告訴你真相,看完總算明白了。醫院對此也是直言,蒙住臉首先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畢竟人在死亡的瞬間,並不全是較為安詳的表情,有些表情是比較猙獰的,所以為了給予死者尊重,通過蒙住臉的方式,讓其他人看不到最後的表情,也算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了。
  • 現在人死後為什麼沒了以前的習俗,而是直接送殯儀館?可算知道了
    導語:現在人死後為什麼沒了以前的習俗,而是直接送殯儀館?可算知道了中國有句老話叫死人為大,因此在很多年前之前,如果家裡有人死去,一般來說都是先把死人的遺體放在院子裡面停屍幾天,然後再送到火葬場。但是現在的人一般在家裡死人之後就在第一時間送到殯儀館,特別是殯儀館會在第一時間將死人冷凍,少了很多以前的習俗,但是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古代皇帝死後,為何遺體要擺放幾個月才下葬,屍體不會腐爛嗎?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會權力的巔頂之人,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了皇帝,這個國家的所有人和土地就屬於皇帝管了,無論什麼事在皇帝哪兒都和普通人有很大不同,皇帝住的那可是最大的房子,娶最多的老婆,甚至連在死後都有很大的差別。
  • 一次神秘的水族葬禮:入殮時在場人不能直呼名字,守靈期間不掃地
    他家中兒孫滿堂,族親按照水族習俗於3月25日為其舉行葬禮。水族葬禮帶有一定神秘色彩,有些程序和環節,不準拍照。水族民間有個規定,老人落氣必須要在家中的床上,若在外面斷氣者不能抬進寨子,只能在寨外搭棚守靈開控。
  • 中國最常見的幾種安葬形式,懸棺葬是如何準確安葬的,至今都是謎
    下面我們看看中國人最常見的幾種安葬形式。01一、土葬土葬曾是世界上安葬逝者最常用的形式,一般是把人的遺體裝在棺材裡,然後再把棺材埋於選好的墓穴中。火葬是用火把屍體燒成骨灰,然後安置在骨灰甕中,埋於土中或撒於水中、空氣中,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很盛行。火葬在中國也有很悠久的歷史,《墨子·節葬下》「秦之西有義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火葬是現代最流行的安葬形式,節約了土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