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去世後,為什麼有燒紙的習俗?

2020-12-06 黑哥優品

人在去世後,為什麼有燒紙的習俗?

中國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文化底蘊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這些文化中有一些是前人留下的知識,也有一些是民間傳承的習俗。我今天要講的便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這個習俗叫作「燒紙」,那麼何為「燒紙」呢?其實就是家人死後用火將紙點燃,燒給去世的人。不過這樣的習俗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燒紙」並不是燒的普通的紙張,而這裡所說的紙,其實是一種用於已故之人的錢幣。可是明明已經去世又會需要到錢幣呢?這是因為傳說人死後會化為靈魂,那麼在陰間也需要過路錢。而剛去世的人並沒有陰間專用的錢幣。那麼就需要自己陽間的親人燒給他,這便是我們常說的燒紙的用途。

而燒紙這個習俗的來源其實還是要追溯到發明紙這一物品的人身上,而此人正是我們國家東漢時期的名人蔡倫。當年他改進了造紙術能夠讓紙張變成普通百姓都買得起的東西確實是給世界做出了一大貢獻,而他自身也因為創造了這一奇蹟發家致富了。而賺了錢的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親人,便把這技術傳授給了自己的兄弟,希望他們的生活也可以得到改善。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蔡倫想的那麼好,哥哥確實是學會了自己的技術,並且開了一家店鋪,然而卻因為技術沒有蔡倫的好,造出來的店鋪一直無人問津,如果這樣也就算了,但是最後勞累的嫂子卻病倒了。哥哥蔡莫也是傷心的厲害,一想到自己的妻子是因為幫助自己造紙累倒的就更加難受了,便抓了一些造的紙張在妻子的棺材前燒了起來,邊燒邊哭。而最後妻子竟然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並告訴蔡莫原來在陰間流通的貨幣正是他燒的東西,因為她拿了太多的錢給陰間所以被放了回來。

這件事放在我們現在其實很多人都會明白其中的道理,無非是蔡莫的妻子因為勞累外加疾病短暫性休克了,隨後幻想自己到了陰間。但是此事放在了古代那就不一樣了,事情傳了出去便得到了很多人的效仿。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家人去世,就算是人沒有活過來,在陰間有錢花也是好事,於是給去世的家人燒紙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去世後,出殯時摔灰盆的習俗有什麼寓意?
    從人出生到死亡,一生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禮節規範。其中的死亡也算得上是件大事,因為這是一個人從這個世界消失的標誌。以前在農村就會有摔灰盆的習俗,那這究竟有什麼寓意呢?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灰盆,由於農村叫法十裡九不同,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是叫孝盆,吉祥盆這類的名字。
  • 冬至為何又稱「一陽生」,為何有「燒紙」習俗,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為何又稱「一陽生」,為何有「燒紙」習俗,冬至是什麼時候?馬上大雪節氣就來了,不過對於村裡老人來說,由於天寒但未有霜凍大家也有所擔憂!前不久,中國氣象中心發布信息稱今冬會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天氣將較往年有所偏暖,對於冬季的偏暖很多鄉親感言稱「該冷不冷,難成年景」,難道來年的莊稼收成會有影響!大雪將至,距離「冬至」節氣又近了一步,在農村為何冬至有「燒紙」的習俗,為何「冬至」又稱為「一陽生」,冬至是具體來臨日期又是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關於冬至的種種問題。
  • 如果人死後,沒有親人給他燒紙錢會怎樣?燒紙錢真只是封建迷信嗎
    就拿喪禮來說,我國的傳統葬禮就分為了送終、報喪、入殮、停棺(一般為7天)、居喪、弔唁、送三、出殯、下葬等等環節,每一步都有禁忌。而在整個喪禮的進行過程中,都要有專人來幫逝者燒紙錢,不能中斷。之後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忌日也要去墳上祭拜燒錢。那麼燒紙錢這種習俗的作用是什麼?它又是為何產生的呢?
  • 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原來並非迷信!
    大家都知道,一到清明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給自己的祖先或者親人去上墳燒紙,對於這件事,有的人認為是迷信,也有的人認為這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方式,那麼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為他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呢?其實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並不知道人死後為何要燒紙?
  • 為什麼老人常說,夢見去世的人一定要燒東西給他?看完才明白
    每個人都經歷過家裡親人去世的情況,很多人可能也會夢見去世的親人,這種情況被稱為「託夢」。如果你把這種情況說給一些年紀大的人聽,他們就會讓你去給去世的人燒一些紙錢,還說如果不去就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人這一輩子的時光雖易逝,雖會歷經人生道路的重重的艱難困苦,但終究會邁向人生道路的終點站。在我們國家,也是有專業為祭奠逝者而設的節日,在每年的清明時節,或是是中元節,大家都是會買一些貢品供桌前供食,它是為祭奠逝者所必須的,燒紙錢是不可或缺的,大家也不生疏吧。它在一定階段內偶爾會被使用,而燒紙錢的風俗習慣則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興盛於南朝,從而表明冥幣早就逐漸廣為流傳,乃至有商人早已逐漸售賣,由此可見冥幣承傳的時間還是較為悠久的。
  • 人死後為啥要燒紙,沒人燒紙會怎樣?流傳幾千年的文化,真是迷信嗎
    如果有人死了,沒有人為他燒紙,會發生什麼? 實際上,「燒紙」不是普通的紙燃燒,這裡所說的紙實際上是死者使用的錢幣。但是已經去世的人會需要錢幣嗎?事實上,這是來自民間的一種說法。人死後會變成靈魂,所以他們在陰間也需要錢。那些剛過世的人沒有陰間用的錢。所以需要還在世的親人朋友就會通過燒紙的方法把錢燒給陰間的人使用。
  • 農村有人去世,要經過這些喪禮習俗!
    但是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著,一個人過世後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喪禮的流程有哪些。.中國人自古講究要讓死者,走得風光和安心。老人去世後村裡人都會來參加葬禮,對死者表示最大的尊重和哀悼。在人死後首先要檢查,死者的眼睛是不是閉上了。假如眼睛是半閉著的狀態,家屬就要把他的眼睛合上。這樣人死了後才能安心,才能不對此生留下遺憾。
  • 如果人死後,親人不給燒紙錢會怎樣?燒錢真的只是封建迷信嗎?
    ,或者當你覺得你不行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脫它,生命是易逝的,對於它的流逝已經是一種世間常態,然而人在去世之後,如果沒有人去給他燒紙錢,那麼結果會如何呢?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傳統觀念的看法,然而一些科學已經證明這些是錯誤的,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離死別是我們終將要面對的,所以我們只需放平心態,好好享受我們的生命中的時光,每個人都會老去,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我們終究要歸於塵土,所以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考慮我們生命的長度,而應該去增闊我們生命中的寬度。
  • 燒紙錢阻擋了人類文明進步了嗎
    2020-11-24 09:59:01 來源: 味籍 舉報   給亡靈燒紙錢是千百年來的習俗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有朋友問,說平輩人去世後,辦完喪事後,可不可以到別人家裡去串門,這期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地方不同,習俗不同,家庭不同,情況不一樣。過去有親人去世,家屬不能去串門風俗分別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則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內,有的則是要滿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門。中國大部分地方有親人去世只講三朝之內不準串門。家裡的平輩人去世與家裡長輩去世,家屬串門的忌諱是有明顯區分的。
  • 一個人死後,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燒紙不僅僅是迷信!
    一個人死後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呢這個問題想得太多了,怎麼辦呢,人死了燈熄滅了,你真的想把錢帶到那邊去呢,這只是民間的一種信仰和習慣。民間的燒紙是千百年內遺留下來的傳統,大家都是通過燒紙來表達對上一代的思念。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知道人死後為什麼要「燒紙」。很多人做的事,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人云。事實上,「燒紙」在古代歷史長河中也很講究。和其他說法相比,有關銷售手段的故事很有名。
  • 人去世的七天內家屬應該做些什麼呢?
    雖說生而為人固有一死,但最難過的事情就是看著自己的家人離去,許多人甚至會在頭七的這天晚上擺放許多東西,只為了和家人再聚首。瀋陽陵園網小編先為您講解什麼是「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
  • 農村人上山給去世的親人掃墓,都要在墳頭上壓紙錢,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或者是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每年會在特定的節日給已經去世的親人上墳,是幾千年來傳承的規矩。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有些習慣在城裡已經不適用了,除了一些農村老人會延續之外。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在「墳頭上壓紙」的故事吧!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 燒紙錢?穿熊皮?蒸桑拿?這些奇怪的新年習俗不禁讓人發笑!
    其實有一項調查顯示,對於芬蘭的印象中排在第7位的就是「桑拿」,芬蘭人對於桑拿的喜愛正在世界上脫穎而出,國內大約有300萬個桑拿浴室,這對於一個55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實在算不上少。只不過如今為了保護環境,已經有了相關的禁令,而人們也漸漸地習慣了安靜的春節。不過在菲律賓則不然,特別是元旦這一天,你將有機會重新感受到那份喧囂!嘈雜喧鬧的街上擠滿了手持各式鞭炮的人群。儘管菲律賓政府已有相關禁令,但是燃放的情況和非法改造的爆竹依然屢禁不絕。
  • 為什麼古人去世後嘴裡都會含著玉石金等物件
    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發現了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葬,出土了國寶級的文物--曾侯乙編鐘,還有多達15000件的文物,人們又在曾侯乙的口腔裡發現了21個小玉件,這些被去世的人含在嘴裡的物件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含義呢?
  • 人去世後有蝴蝶飛來,是逝者靈魂回來了?
    有人說去世的親人會變成飛蛾回來看家人!在農村一直有這樣的傳說,在每逢佳節,過世的家人都會化成飛蛾回來看看(不限於飛蛾)。網友小蔡:曾經聽老人家說過,「人死後,靈魂會變成蝴蝶回來看望家人,小的時候覺得很無稽,人死了就是死了,還能變甚麼呢!?可是,當真正經歷過了以後,我情願相信!」我奶奶去世後的頭七還是幾七,忘了,我家裡飛進來一個奇怪的大飛蛾,有點毛茸茸的,不難看。
  • 農村老人去世,家裡為何連著3年不能貼春聯,並不是為了裝孝順
    導語《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殯葬習俗也比較多。例如孝子扛幡、摔花盆、戴孝、燒紙錢等。在諸多習俗中,有一種習俗與新春佳節的關係十分緊密。那便是人死後,喪主在三年內是不可以貼對聯的。大家都知道,貼對聯是我國的傳統年俗。除夕夜這一天,大家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春聯貼上。
  • 有人過世後,為什麼要逢「7」祭祀?原來老祖宗竟有這麼大的智慧
    人死後設靈堂有頭七,二七……最後是斷七,可以說七七四十九天都是重要的,不能犯了忌諱。現在老一輩的人依舊還在遵守著逢「7」祭祀的習俗,但是年輕人卻難以理解。其實在這些方面,老祖宗的智慧是現代年輕人難以看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逢「7」祭祀的風俗背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