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家裡為何連著3年不能貼春聯,並不是為了裝孝順

2020-12-03 國學苑

導語

《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殯葬習俗也比較多。例如孝子扛幡、摔花盆、戴孝、燒紙錢等。在諸多習俗中,有一種習俗與新春佳節的關係十分緊密。那便是人死後,喪主在三年內是不可以貼對聯的。

大家都知道,貼對聯是我國的傳統年俗。除夕夜這一天,大家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春聯貼上。相傳貼對聯不但能夠具有驅邪的功效,還意味著大家迎祥納福的美好心願。可是依然會有一些人到春節假期不貼對聯,例如有些人信奉宗教,春節假期便不貼春聯;而有些人則是由於家裡有親人去世,都不貼春聯。

據統計,在一部分的鄉村地域,有親人去世三年內不貼春聯的傳統習俗。針對那樣的習俗,很多人並不可以了解,依照大道理而言,春節是合家團圓的傳統節日,應當慶賀才算是,如何也不貼春聯呢?更何況,那樣的風俗人情看起來並沒有一切的科學論證,如何便會廣為流傳迄今呢?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心是中華文化的中華傳統美德。因此,依照傳統習俗,守喪期間,不可以洗澡、理髮、換衣、貼紅春聯。儘管說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習俗發生了一些更改,可是新年不可以貼紅春聯此項傳統習俗在農村一直持續,並且落到實處。

另外也表述對遠去家人的悼念、懷念。在之前,依照傳統的習俗,孝子是不可以在家裡定居的,必須為爸爸媽媽守墓,以表述對爸爸媽媽的懷念。並且,古時候也有居喪規章制度(孝子們在親人去世後的一段時間內,在日常生活等各層面的控制),大部分農戶都是會遵循。

因此 ,親人去世三年內不貼春聯並不是作秀,也不是什麼不可以了解的歪風庸俗,只是為了更好地表述對遠去家人的悼念與懷念。

同時也是用以表對遠去家人的重視。大家都了解,貼春聯代表著喜氣,而守喪期內,親人去世並不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賀的事情。因此 ,大部分農戶會以不貼春聯此項個人行為表述對家人的重視。當然,地域不一樣,習俗也便會不一樣。有的地區在親人去世的三年內也一樣會貼春聯,只不過是,貼的是那類白春聯。

相關焦點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那守喪期間是不能理髮的。 一般農村的守喪期是3個月,也就是家人離世後的三個月裡,不能理髮。 農村的喪葬習俗裡,去世後要找師傅給逝者理髮的。 師傅們一般不會多說話,直接給逝者理髮,理完髮主家要給師傅紅包,並說一些客套話,對方才會離開。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不過關於不能理髮的時間,每個地方的習俗規定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是3個月,有的地方則是五七,也就是35天內不能理髮。
  • 農村過年貼春聯都有哪些忌諱?什麼時候貼最好?
    有些地方是不貼春聯的農村過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貼春聯的習俗的。比如我老家商河那邊,貼不貼的都可以,如果手頭恰好有春聯,那就貼上,如果沒有,也不會刻意去買或者是寫。貼春聯的時間在我婆婆這邊,棗莊這裡,家家戶戶都是要貼春聯的。不管大門小門,新房老房子,甚至久不住人的老屋,過年都是要貼上春聯的。貼春聯通常是在年三十,當然,也有勤快的二十九就貼上了,這樣的人家少些。
  • 農民該了解,家中如果有老人去世,要注意這5點禁忌
    農民該了解,家中如果有老人去世,要注意這5點禁忌大家農村出生的朋友應該從小都對一些習俗耳濡目染,筆者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說一些農村的習俗。相信對於農村喜慶的熱鬧事情大家都知道要注意的習俗在哪,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聊一些與"白事"有關的禁忌,當然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我們只是理性的討論一下,大家也可以在下方發表自己的看法。筆者個人認為在家中如果有老人去世之後,應該要了解,並且要注意下面的這5個禁忌。1.
  • 農村老人去世講究的規矩,可能會讓你的後代輝煌騰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生死,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有規律的,但是我知道,農村對人的生老病死是十分講究的,對於去世的老人十分講究,年輕人不能亂了規矩,否則是會被老者責罵的,嚴重的還會對以後的家庭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有些規矩我們還是需要好好遵守的,那麼,農村老人去世到底有哪些禁忌呢,農村人是否都清楚?
  • 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貼春聯要在28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臨近,又到了貼春聯的時候,滿大街紅紅火火的春聯,喜慶的節日氣氛在春聯的烘託之下,顯得那麼的熱烈,貼春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像在我們這的農村貼春聯更是無所不至,像庭院裡面要張貼:春光滿園,水缸之上要貼:清水滿缸,床頭上面要貼:夢見周公,出門對面牆上要寫:出門見喜,也被笑稱:出門見喜,跌倒不起,起來再爬,摔掉你的狗牙,過年春聯真的是裡裡外外無所不在,家庭內外全是紅紅火火的景象。
  • 農村老人去世,為何要燒掉他的衣服?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
    農村老人去世,為何要燒掉他的衣服?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從古到今,中國這麼多年的傳承文化,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在以前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科學這個東西,當時的大家,都是一些封建迷信,信奉一些鬼神之說,而且對於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常識,都會有一種農村諺語去了解,甚至去預測,不過這是在東方的文化傳承之中。
  • 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要大興操辦?主要有3點原因,你們怎麼看
    但是有些原因卻讓人匪夷所思,有些子女擁有贍養老人的經濟能力,可卻放棄贍養父母,這實在無法解釋,而且在父母駕鶴西去之後,給他們操辦隆重的葬禮,這就證明他們並不窮困潦倒,可這是為什麼呢?有知情人士,道出幾點緣由。第一是為了面子問題,在農村面子比天大,人可以沒錢,但不能沒面子。
  • 貼春聯的寓意含義有哪些 過年貼春聯有什麼美好寓意解析
    貼春聯有什麼寓意?貼春聯的寓意解析。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貼春聯有什麼含義?每年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過年的晚上貼好新年的對聯,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到現在的話,很多人知道有這個習俗但要問其含義,很多都是不知道的,下文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這種風俗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據說家裡有人長輩或平輩的人去世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到別人這裡去串門,會給別人家裡帶來晦氣。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據,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者是古代守孝風俗的一種變相遺存。但是,不管你信不信,這種風俗在當今的中國民間部分地方,特別是農村還依然存在。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農村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婚喪這種大事上,有人把這些老理看成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這其實屬於一種農村的民俗文化,除了一部分有迷信成分外,多數都是對生活的細節進行約束和規範,以免造成損失和讓人看笑話。今天就來說一說農村喪禮上的一些講究。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農村怪象表面孝順,實則是「假孝順」,子女行為令老人心寒
    前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早已經不是一個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國家。所以,我國的發展目標從最簡單的溫飽問題到了到底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第一"輪流養老"成風氣,何時養老成了義務問題其實農村養老與城市養老的不同,關鍵是在於農村各家各戶人口龐大,"超生""偷生"現象普遍且重度依賴"家庭養老"。其實這種現象要從我國古代開始追源,因為自古的小農經濟為主,而生產工具又不健全,更多的是人力耕田,所以高人口就意味著高生產力,尤其是成年男性更意味著生產力,這也就是為何古代地主要僱傭大量的耕農。
  • 農村「對子」二三事
    也許每年都是這樣那樣的重複,重複一些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必不可少又大同小異,多少年來基本上變化不大,就像是板上釘釘的規矩,缺一不可,如果少了某一樣,好像就覺得少了點什麼,總認為是美中不足,略顯遺憾!今天就說一說我們農村老家過大年春聯的那些雜七雜八的瑣事,以事說過大年的老理,以事思念老家的那些人那些事,以事闡述我們老家過年風景這邊獨好,你覺得好多多支持一下。
  • 春聯什麼時候貼?有講究!別犯這些忌諱!
    二十八,貼花花, 大年三十,貼門對兒, 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各地貼春聯的時間雖有所不同 但貼春聯是有很多講究的, 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
  • 在農村,親人去世後,為什麼1年內不能給紅包?大媽說出3個原因
    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老家的農村,每到逢年過節小孩子的紅包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地方既有不同的規矩,在想過年這種喜慶的大日子裡面,其實也蘊含了很多規矩,就好像家裡有親人去世之後一年內不可以給紅包。不少人也對此感到迷惑,一位住在農村大媽就說出了三個原因。
  • 中國的春聯已經不是特色了!老外寫英文春聯,看網友的神翻譯
    比如說極具特色的中國結,中國春聯,還有各種福字貼紙,就是為了蹭一蹭中國的「年味」。芬蘭是官方認定的聖誕老人居住地,這裡也有官方唯一認證的正牌聖誕老人。芬蘭人民忙忙碌碌過春季的時候,這位聖誕老人也不甘寂寞,寫了一副英文春聯!
  • 年貨40年:從春聯剪紙,到智慧型手機掃地機器人
    從春聯剪紙,到智慧型手機掃地機器人,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年貨變了,年味兒沒變(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生活的腳步)  遠在山東濱州農村的宋大爺夫婦,剛剛收到了一份來自北京的快遞——兩雙「洋品牌」運動鞋。這是他們遠在北京工作的小兒子提前買好的年貨,人還沒到,年貨已至。
  • 福字不能倒著貼?幾點貼福字才對?一年一次千萬別貼錯了!
    春節快到了,你家的「福」字都貼對了嗎?近日,一個民俗學家關於「福字為什麼不能倒貼」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網友一下子炸了,神馬?我倒貼了這麼多年的福字,居然是錯的!福字為什麼不能倒貼?百度了一下,沒想到,百科的解釋:福字倒貼主要出現在水缸、垃圾桶、柜子和牲口棚上除此之外,王作楫還從文字的角度解釋了不能倒貼福的原因:「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
  • 家裡老人去世後,睡過的床還能再睡人嗎?老李給你分析
    濃情三晉,農村老李——李天景,新時代的農村人,講述農村故事,助力三農發展。大家好,今天老李給大家分享一個農村話題。畢竟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的人來說,很多事情都略有所知。最近老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說如果家裡有人去世的話,是不是他睡過的床,就必須扔掉?其他人不能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