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是不貼春聯的
農村過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貼春聯的習俗的。比如我老家商河那邊,貼不貼的都可以,如果手頭恰好有春聯,那就貼上,如果沒有,也不會刻意去買或者是寫。
貼春聯的時間
在我婆婆這邊,棗莊這裡,家家戶戶都是要貼春聯的。不管大門小門,新房老房子,甚至久不住人的老屋,過年都是要貼上春聯的。
貼春聯通常是在年三十,當然,也有勤快的二十九就貼上了,這樣的人家少些。
如果是年底這幾天立春的話,通常會趕在立春前貼。迎春迎春,立春之後貼就有些完了,當然如果立春太早或者太晚(年後正月裡),也就不將就這個了。
春聯的種類
春聯也是根據位置而定,通常大門口的春聯會比較大而寬,門框上貼對子,門上貼「福」字,門楣上貼的叫做「紙掛子」。
對著大門口的地方,一般會貼一個小點兒的,寫著「抬頭見喜」,或者是「青龍見喜」。床頭上要貼「身體健康」,家裡的拖拉機、三輪車等農用車輛上,一般要貼「一帆風順」。
一進大門要看的的,通常是「春色滿院」幾個字。這一看這些字就明白,人們的美好心願。
春聯的顏色有區別
通常人家貼的春聯都是正紅色,如果家裡這一年恰好有親人去世,那春聯的顏色就會變成紫色,一則表示迎春的喜慶,二則表示「有孝」,對逝去親人的懷念。
貼春聯前要放鞭炮
貼春聯之前,通常是要放一掛鞭炮的,鞭炮響過之後,才開始行動。如今都用透明膠帶貼了,過去都會用麵粉打漿糊。
不過也有特講究的,如今依然用漿糊,說是透明膠帶貼不結實,很容易被吹掉。
今年老家貼對聯的時候,還能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明年就不知道是怎樣一個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