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貼春聯都有哪些忌諱?什麼時候貼最好?

2020-12-06 漫行草木間

有些地方是不貼春聯的

農村過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貼春聯的習俗的。比如我老家商河那邊,貼不貼的都可以,如果手頭恰好有春聯,那就貼上,如果沒有,也不會刻意去買或者是寫。

貼春聯的時間

在我婆婆這邊,棗莊這裡,家家戶戶都是要貼春聯的。不管大門小門,新房老房子,甚至久不住人的老屋,過年都是要貼上春聯的。

貼春聯通常是在年三十,當然,也有勤快的二十九就貼上了,這樣的人家少些。

如果是年底這幾天立春的話,通常會趕在立春前貼。迎春迎春,立春之後貼就有些完了,當然如果立春太早或者太晚(年後正月裡),也就不將就這個了。

春聯的種類

春聯也是根據位置而定,通常大門口的春聯會比較大而寬,門框上貼對子,門上貼「福」字,門楣上貼的叫做「紙掛子」。

對著大門口的地方,一般會貼一個小點兒的,寫著「抬頭見喜」,或者是「青龍見喜」。床頭上要貼「身體健康」,家裡的拖拉機、三輪車等農用車輛上,一般要貼「一帆風順」。

一進大門要看的的,通常是「春色滿院」幾個字。這一看這些字就明白,人們的美好心願。

春聯的顏色有區別

通常人家貼的春聯都是正紅色,如果家裡這一年恰好有親人去世,那春聯的顏色就會變成紫色,一則表示迎春的喜慶,二則表示「有孝」,對逝去親人的懷念。

貼春聯前要放鞭炮

貼春聯之前,通常是要放一掛鞭炮的,鞭炮響過之後,才開始行動。如今都用透明膠帶貼了,過去都會用麵粉打漿糊。

不過也有特講究的,如今依然用漿糊,說是透明膠帶貼不結實,很容易被吹掉。

今年老家貼對聯的時候,還能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明年就不知道是怎樣一個場景了。

相關焦點

  • 貼春聯的寓意含義有哪些 過年貼春聯有什麼美好寓意解析
    貼春聯有什麼寓意?貼春聯的寓意解析。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貼春聯有什麼含義?每年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過年的晚上貼好新年的對聯,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到現在的話,很多人知道有這個習俗但要問其含義,很多都是不知道的,下文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
  • 春聯什麼時候貼?有講究!別犯這些忌諱!
    二十八,貼花花, 大年三十,貼門對兒, 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各地貼春聯的時間雖有所不同 但貼春聯是有很多講究的, 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
  • 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貼春聯要在28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臨近,又到了貼春聯的時候,滿大街紅紅火火的春聯,喜慶的節日氣氛在春聯的烘託之下,顯得那麼的熱烈,貼春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像在我們這的農村貼春聯更是無所不至,像庭院裡面要張貼:春光滿園,水缸之上要貼:清水滿缸,床頭上面要貼:夢見周公,出門對面牆上要寫:出門見喜,也被笑稱:出門見喜,跌倒不起,起來再爬,摔掉你的狗牙,過年春聯真的是裡裡外外無所不在,家庭內外全是紅紅火火的景象。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不僅如此,外出旅行也最好推遲,避免把自己悲傷的氣氛帶給其他人。還有一些地方有其他的規定,說是如果去世的是父母,兒子和未出嫁的女兒三年內不能參加別人的婚禮或葬禮。逢年過節也只能去內戚那裡串門,外戚都不能去。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我們都知道,農村的民俗是非常多的,作為傳統文化,有的習俗值得發揚光大,有的則因為及其不合理性需要摒棄。 不僅如此,農村也有很多禁忌。 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後的一些禁忌,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你們的農村過年貼對聯有講究和忌諱嗎?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尤其身處農村在外工作上班的人,為了早點回家,不辭辛苦,千裡迢迢往回趕。回去少不了置辦年貨,其中對聯、福字、窗花是必不可少的。貼對聯,城裡倒是沒什麼,農村這方面可是很講究的。基本上家裡每處都會貼不同類型的福貼。臥室門上貼「鴻運當頭」,放糧食的米缸貼「五穀豐登」,餵雞牛羊豬的地方貼「六畜興旺」,廚房貼「年年有餘」,水窖或水龍頭處貼「細水長流」,車上貼「四季平安」等等都是美好寓意。貼對聯的顏色,除了紅色,還有白、黃、綠、藍、紫等顏色的對聯。
  • 蘭州流行貼「紅對子」 手寫春聯大勝印刷品
    中新社蘭州二月八日電(記者羅德惠殷春永)春節將臨,俗稱「紅對子」的春聯風靡蘭州。  「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這句被人們淡化了數年的俗語,在此地又開始廣泛流傳。時下,在蘭州市酒泉路、和政路等繁華地帶,書寫、售賣春聯的攤點尤為人們注意,諸如「銀蛇飛舞辭舊歲,駿馬奔馳迎新春」、「家和人和萬事祥和,事順業順一帆風順」、「賀歲歡欣歌盛世,揚鞭奮發續長徵」……「紅對子」遍地開花。貼春聯,這一民族風俗無不傳遞著辭舊迎新的節日氣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農村老人去世,家裡為何連著3年不能貼春聯,並不是為了裝孝順
    在諸多習俗中,有一種習俗與新春佳節的關係十分緊密。那便是人死後,喪主在三年內是不可以貼對聯的。大家都知道,貼對聯是我國的傳統年俗。除夕夜這一天,大家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春聯貼上。相傳貼對聯不但能夠具有驅邪的功效,還意味著大家迎祥納福的美好心願。
  •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信息簡介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區可能更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 對對子貼春聯《新水滸Q傳2》年節味正濃
    春節活動日期:2015年2月19日—3月5日   官網地址:http://sh2.wanku.com/   在傳統的農曆新年,放鞭炮、掛春聯都是極具年味的傳統習俗,《新水滸Q傳2》為讓廣大水滸迷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將鞭炮和春聯都引入了遊戲,好漢們將在喜慶熱鬧的活動中歡度馬年!除了應景、趣味的玩法,贈予玩家們的獎勵也異常豐厚。
  • 進擊的春聯:春節家家戶戶都貼的春聯,居然是八股文帶來的禮物?
    可見這些字句都是要貼在門上的,正與春聯的使用方式一致,不過從「門神護衛,厲鬼藏埋」幾句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春聯還是有桃符的功能。而且這幾句話更多的祈福的套話,至於文人自主創作的春聯,其出現時間還要更晚。
  • 過年的時候,「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原來跟清朝的這個故事有關
    過年時候,有很多習俗。比如說,家家戶戶辭舊迎新,要將去年的春聯、「福」字取下來,再貼上嶄新的春聯、「福」字,寓意著新的一年福氣滿滿,萬事如意。那麼,為什麼「福」字要倒著貼呢?當時,正值新年,清朝恭親王府中的奴僕們為了討好主子,早早地寫了好幾個好看的「福」字,準備貼在大門上。
  •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春節|對聯-知識百科-川北在線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時間:2020-01-24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將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那麼,馬上要過年了,2020年春節貼對聯有什麼講究?其寓意是什麼?
  • 貼春聯、殺年豬、打年糕 年味越來越濃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編輯 沈晶晶「爆竹一聲除舊歲
  • 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來歷 有關春聯的歷史傳說故事
    有一次和同學偷吃了廟裡的桃子。和尚找先生來告狀,先生問是誰幹的,沒人敢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就免予懲罰。  先生出的上聯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想了一下,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一聽,很高興,驚嘆其才華,於是,全部學生都免予處罰了。  3、有一位財主,父子倆花錢各捐了進士,心中十分得意。
  • 春聯有哪些名字?它最古老的名字你知道嗎?
    春聯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民俗相結合的產物,起源於桃符。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有《元日》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
  • 過年時為何要把福字倒過來貼,真是因為要福氣到家的意思嗎?
    過年的時候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我們都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貼春聯了,每次到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在屋子的門上、牆壁上以及門沿上都會將大小不一的福字給貼上,而且貼福字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非常長的歷史,那麼我們在貼春聯的時候都知道,福字是要倒過來的
  • 年貨40年:從春聯剪紙,到智慧型手機掃地機器人
    從春聯、剪紙、燈籠,到北京稻香村、廣東臘腸、浙江醬鴨,到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掃地機器人,年貨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年貨的定義已經悄然改變。  回想改革開放初期,物資相對匱乏,一副手寫春聯、一窗剪紙、一桌雞鴨魚肉和一身新衣裳,就是最好的年貨。
  • 馬上要過年了,農村俗話說「二十九不上門,三十不討債」啥意思?
    馬上要過年了,農村俗話說「二十九不上門,三十不討債」啥意思?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要到農曆春節了,春節可以說是中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了,它象徵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每當這個時期,在外上學、工作的遊子們都會登上返鄉的列車,回到家中與家人們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