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郭沫若小時候在私塾讀書。
有一次和同學偷吃了廟裡的桃子。和尚找先生來告狀,先生問是誰幹的,沒人敢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就免予懲罰。
先生出的上聯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想了一下,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一聽,很高興,驚嘆其才華,於是,全部學生都免予處罰了。
3、有一位財主,父子倆花錢各捐了進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慶賀。對聯內容是這樣的:「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有一位讀書人讀了以後,在對聯上添了數筆,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財主見了又羞又怒,把對聯撕掉了。
4、明朝有個大才子叫解縉,就是《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以賣豆腐為生,他家對面是曹尚書府,院內種有大片竹林。過春節,他在家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聽下人稟報說有人拿他院裡的竹子說事,就叫人把竹子砍了。小解縉深解其意,於是,上下聯各添了一個字:「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更加惱火了,讓家丁把竹子連根刨了。小解縉很淘氣,在上下聯又各添了一個字:「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5、從前,有一位張秀才,恃才高傲。
有一天,他在田壟上遇到一位挑泥的農夫,田壟很窄,只能過一個人,兩個人誰都不肯讓路。農夫笑道:「我有一個上聯,你若能對上下聯,我願意給你讓道。」
秀才心想,我這麼有才華,對個下聯有什麼難的,就滿口答應了。
農夫說:「我的上聯是:一擔重泥遇子路(寓意:一旦仲尼遇子路)」。
張秀才苦思冥想,無言可對,只得下到田裡給農夫讓路。
三年後,張秀才看到河工在決堤引水,傍晚,兩個河工嬉笑著一起回家。這時,秀才恍然大悟,續上了那個農夫的對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責任編輯:柯金定